道教在海南黎族地区的传播与民族化 (2)

中国道教2006年第3期 符和积

2013-08-02 12:44:16

“三伯公”、“老人”、“娘母”三种黎族教职人员,基本上尚未分化成为专业的宗教职业者,他们不脱离生产劳动,主要靠自己劳动所得维持生活。

黎族化的道教宗教信仰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没有任何政治色彩。绝大部分黎区尚未将具有政治色彩的人物神圣化作为崇拜对象,主持宗教活动者与政治没有任何联系,只限于宗教活动,公共事务亦无权参与。其二,没有经济索取行为。主持宗教活动者的生活来源主要靠自身劳动所得,做鬼的报酬仅是被请喝酒或送给少许祭品,纯属赠与性质。其三,与义理学联系不密切。黎族化道教系与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相结合的世俗化宗教,黎族宗教人员的道教义理学素养低,一般对教义所知不多,大多凭世代相传的程式行事。其四,以看病治病为主。道教之所以在黎区广泛传播,主要由其入世特性,首贵长生,重视现实,其教义有追求人类健康、长寿的重要思想,关注民众的生死病疾,故黎化道教主要以看病治病为主,宗教人员懂得一些病理医药,巫术治病也带有某种医学意味。其五,祈求保命长寿。黎族接受道教后才产生“保命”意识,但尚未达到追求“永生”的境地,只是祈求多活些年头,这带有原始宗教的质朴性,现实性强于理想性。其六,宗教神祇没有等级高低之分。黎化道教神祇的“鬼”(神)与“鬼”(神)之间各自独立,尚未发生等级分化。但在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一些地区,已有了比“鬼”高一级的“神”的概念,认为“神比鬼大”、“神可压鬼”,能驱除病魔?? 。

四、道教黎族化的历史人文原因

经过千百年来民族的交往与融汇,汉族文化不断在黎族地区发生影响,黎族原始崇拜发生了历史变化过程,传入黎族地区的汉族道教逐渐黎族本土化。

早在唐代,朝廷对海南封建统治加强,对其土著居民不以蛮夷称之,而谓之以“黎”,纳入行政管辖之下,政治文化影响随之日趋加强。至宋代,“黎”已成为其专用族称。宋代,由于封建郡县制在海南环岛地区的不断加强,形成了一个黎汉编户杂居沿海区域和黎族编外聚居于山区内地的人文格局,黎族受到汉文化的影响而产生了人文分化,出现了“生黎”、“熟黎”之分。尔后又在“生黎”中产生“半生半熟”之黎。自宋以来,史籍对“生黎”、“熟黎”屡有记载。黎族生熟之分,以居地处于郡县治所远近、接受汉文化影响深浅来划分,“去省地远者为生黎,近者为熟黎”,“生黎居深山,不服王化,不供赋役,足迹不覆民地”;熟黎“开险阻,置村峒,外连居民,慕化服役”。这种黎族生、熟之分,是黎族原始社会氏族文化模式的运动更新和对汉文化的归化发展,产生了黎汉双向同化的后果。一方面,部分黎族同化于汉族。据宋人《系年录》载:海南“四郡各占岛一隅,四郡人多黎姓,盖其裔族,而今黎族乃多姓王”。? 所谓“黎姓”、“姓王”,系汉化了的黎人,说明黎汉之间的民族融合早在宋代已经发生,以至出现“文昌无黎”,?? 黎族在较大面积区域内被汉文化同化的现象。明、清两代更出现“公同无黎”,?? “澄迈黎人归化既久,与齐民等”,“虽有黎都之名,实无黎人之实”?? 等。另一方面,在黎族汉化的同时,在黎族聚居的一些区域,也融合了相当部分的汉族人文。由于封建统治的经济剥夺和种种历史原因,部分汉人被迫迁入黎族聚落,与黎人共同生活,逐渐黎化。史载:“熟黎多湖广福建之奸民”,“亡命杂焉”。? 所谓“亡命”“奸民”,多为不堪封建压榨而逃亡的汉族人民。又载:熟黎“初皆闽商,谓赀亡命为黎,亦有本省诸郡人,利其土,乐其俗,而为黎者”。? 上述黎族汉化、汉人入黎的双向同化的历史人文现象,自宋以降,一直延续至清代,达到高潮。在这种民族双向同化的历史进程中,海南汉族的主要宗教道教,随着黎人与汉文化的接触,不断传入黎族地区,为黎族民众所接受,以至清初,道教与黎族原始崇拜相结合而黎族化,成为黎族民众的主流宗教,深刻地影响着黎族人民的文化精神活动。

注:

①《湄邺遗集》卷二,《诗·书怀》,道光辛丑重梓本祠藏版。

②④周文奇:《峻灵王及海南西北部道教文化》。政协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委员会编:《昌江文史》第八辑。

③⑥明·唐胄:《正德琼台志·寺观》。

⑤⑧明·唐胄:《正德琼台志·坛庙》。

⑦宋·白玉蟾:《翠虚陈真人得法记》。

⑨参见符和积:《海南道教的兴起与扩散》,《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3期。

⑩中南民族学院本书编辑组:《海南岛黎族社会调查》(上卷)第97页,(下卷)第225页,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10月版。

(11)中南民族学院本书编辑组:《海南岛黎族社会调查》(上卷)第659页。

(12)同⑩(上卷)第98、558页,(下卷)第426页。

(13)同⑩(上卷)第659页。

(14)同⑩(上卷)第557页。

(15)同⑩(上卷)第396-397、557-558页。

(16)同⑩(下卷)第99页。

(17)同⑩,(上卷)第384、584页。

(18)(19)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百二十四《琼州》。

(20)《广东图说》卷六十七。

(21)清·道光《琼州府志》卷二十《海黎志·村峒》。

(22)宋·周去非:《海外代答》卷二《海外蛮黎》。

(23)清·张嶲:《崖州志》卷二十二《黎情》。

参考文献:

①王学萍主编:《中国黎族》,民族出版社2004年3月版。

②中南民族学院本书编辑组:《海南黎族社会调查》(上、下卷)。

③新编《海南省志·民族志》,海南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④新编海南省各市、县志。

⑤作者1968-1978年居陵水黎族自治县黎地见闻所得。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道教在海南黎族地区的传播与民族化 (2)

    中国道教2006年第3期 符和积

    2013-08-02 12:44:16

    |
    道教在海南黎族地区的传播与民族化 (2)
    |

    “三伯公”、“老人”、“娘母”三种黎族教职人员,基本上尚未分化成为专业的宗教职业者,他们不脱离生产劳动,主要靠自己劳动所得维持生活。

    黎族化的道教宗教信仰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没有任何政治色彩。绝大部分黎区尚未将具有政治色彩的人物神圣化作为崇拜对象,主持宗教活动者与政治没有任何联系,只限于宗教活动,公共事务亦无权参与。其二,没有经济索取行为。主持宗教活动者的生活来源主要靠自身劳动所得,做鬼的报酬仅是被请喝酒或送给少许祭品,纯属赠与性质。其三,与义理学联系不密切。黎族化道教系与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相结合的世俗化宗教,黎族宗教人员的道教义理学素养低,一般对教义所知不多,大多凭世代相传的程式行事。其四,以看病治病为主。道教之所以在黎区广泛传播,主要由其入世特性,首贵长生,重视现实,其教义有追求人类健康、长寿的重要思想,关注民众的生死病疾,故黎化道教主要以看病治病为主,宗教人员懂得一些病理医药,巫术治病也带有某种医学意味。其五,祈求保命长寿。黎族接受道教后才产生“保命”意识,但尚未达到追求“永生”的境地,只是祈求多活些年头,这带有原始宗教的质朴性,现实性强于理想性。其六,宗教神祇没有等级高低之分。黎化道教神祇的“鬼”(神)与“鬼”(神)之间各自独立,尚未发生等级分化。但在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一些地区,已有了比“鬼”高一级的“神”的概念,认为“神比鬼大”、“神可压鬼”,能驱除病魔?? 。

    四、道教黎族化的历史人文原因

    经过千百年来民族的交往与融汇,汉族文化不断在黎族地区发生影响,黎族原始崇拜发生了历史变化过程,传入黎族地区的汉族道教逐渐黎族本土化。

    早在唐代,朝廷对海南封建统治加强,对其土著居民不以蛮夷称之,而谓之以“黎”,纳入行政管辖之下,政治文化影响随之日趋加强。至宋代,“黎”已成为其专用族称。宋代,由于封建郡县制在海南环岛地区的不断加强,形成了一个黎汉编户杂居沿海区域和黎族编外聚居于山区内地的人文格局,黎族受到汉文化的影响而产生了人文分化,出现了“生黎”、“熟黎”之分。尔后又在“生黎”中产生“半生半熟”之黎。自宋以来,史籍对“生黎”、“熟黎”屡有记载。黎族生熟之分,以居地处于郡县治所远近、接受汉文化影响深浅来划分,“去省地远者为生黎,近者为熟黎”,“生黎居深山,不服王化,不供赋役,足迹不覆民地”;熟黎“开险阻,置村峒,外连居民,慕化服役”。这种黎族生、熟之分,是黎族原始社会氏族文化模式的运动更新和对汉文化的归化发展,产生了黎汉双向同化的后果。一方面,部分黎族同化于汉族。据宋人《系年录》载:海南“四郡各占岛一隅,四郡人多黎姓,盖其裔族,而今黎族乃多姓王”。? 所谓“黎姓”、“姓王”,系汉化了的黎人,说明黎汉之间的民族融合早在宋代已经发生,以至出现“文昌无黎”,?? 黎族在较大面积区域内被汉文化同化的现象。明、清两代更出现“公同无黎”,?? “澄迈黎人归化既久,与齐民等”,“虽有黎都之名,实无黎人之实”?? 等。另一方面,在黎族汉化的同时,在黎族聚居的一些区域,也融合了相当部分的汉族人文。由于封建统治的经济剥夺和种种历史原因,部分汉人被迫迁入黎族聚落,与黎人共同生活,逐渐黎化。史载:“熟黎多湖广福建之奸民”,“亡命杂焉”。? 所谓“亡命”“奸民”,多为不堪封建压榨而逃亡的汉族人民。又载:熟黎“初皆闽商,谓赀亡命为黎,亦有本省诸郡人,利其土,乐其俗,而为黎者”。? 上述黎族汉化、汉人入黎的双向同化的历史人文现象,自宋以降,一直延续至清代,达到高潮。在这种民族双向同化的历史进程中,海南汉族的主要宗教道教,随着黎人与汉文化的接触,不断传入黎族地区,为黎族民众所接受,以至清初,道教与黎族原始崇拜相结合而黎族化,成为黎族民众的主流宗教,深刻地影响着黎族人民的文化精神活动。

    注:

    ①《湄邺遗集》卷二,《诗·书怀》,道光辛丑重梓本祠藏版。

    ②④周文奇:《峻灵王及海南西北部道教文化》。政协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委员会编:《昌江文史》第八辑。

    ③⑥明·唐胄:《正德琼台志·寺观》。

    ⑤⑧明·唐胄:《正德琼台志·坛庙》。

    ⑦宋·白玉蟾:《翠虚陈真人得法记》。

    ⑨参见符和积:《海南道教的兴起与扩散》,《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3期。

    ⑩中南民族学院本书编辑组:《海南岛黎族社会调查》(上卷)第97页,(下卷)第225页,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10月版。

    (11)中南民族学院本书编辑组:《海南岛黎族社会调查》(上卷)第659页。

    (12)同⑩(上卷)第98、558页,(下卷)第426页。

    (13)同⑩(上卷)第659页。

    (14)同⑩(上卷)第557页。

    (15)同⑩(上卷)第396-397、557-558页。

    (16)同⑩(下卷)第99页。

    (17)同⑩,(上卷)第384、584页。

    (18)(19)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百二十四《琼州》。

    (20)《广东图说》卷六十七。

    (21)清·道光《琼州府志》卷二十《海黎志·村峒》。

    (22)宋·周去非:《海外代答》卷二《海外蛮黎》。

    (23)清·张嶲:《崖州志》卷二十二《黎情》。

    参考文献:

    ①王学萍主编:《中国黎族》,民族出版社2004年3月版。

    ②中南民族学院本书编辑组:《海南黎族社会调查》(上、下卷)。

    ③新编《海南省志·民族志》,海南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④新编海南省各市、县志。

    ⑤作者1968-1978年居陵水黎族自治县黎地见闻所得。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