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经文与世界和谐

中国道教2006年5期 黄海德

2013-08-19 19:14:46

道教是中国的传统宗教,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黄帝传说与道家老子的哲学思想。如果从东汉中后期道教教团组织的建立开始算起,道教已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道教的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举凡哲学思想、神仙方术、斋醮科仪、医学养生等方面的内容皆所包括,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思想的根本特点,是将至高无上的“大道”作为天下万物产生的本源,以“道法自然”作为其思想学说的最高原则,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高度和谐与一致,从而为人类追求世界的和谐与和平提供了具有东方文明特色的宗教启迪。下面我们试从道教几部重要的经典之中,来探讨道教对于人类和谐社会的追求和理想。

老子《道德经》是道教的重要经典之一。这部书原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著作,它同《周易》一样,天、地、人三才无所不包,其内容涵盖了哲学、伦理、军事、养生等各个方面,言简意赅,含义深邃,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杰出智慧。《道德经》对于人与世界的观察、理解与认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是立意高远:一般思想家关切社会人生,大多基于特定的社会人群、国家集团的利益和立场来进行思考和观察,即“以家观家,以国观国”;而老子却是着眼于人类整体,“以天下观天下”,①从天下即整个世界的立场来观察和思考问题,有着广阔的思想视野和深厚的历史意识。第二个特点为寻求根本:先秦至秦汉的诸多思想大多是为治理天下开出的精神“药方”,或主张“仁义”,或倡导“非攻”,从具体问题出发,而寻求具体的解决;但老子认为这些主张即或对于现实问题有所帮助,却都是治标不治本,无法解决人类社会的根本问题,只有着眼于人的本性,从文明的建构和制度方面进行深层的思考和规范,采取“釜底抽薪”的方法,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天下社会所面临的种种难题和困境。第三点尤其重要的是,老子具有悲天悯人的宗教情怀,对人的生命的关切和慈爱、人类命运的发展和归宿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和胸怀。上世纪日本杰出的科学家汤川秀树曾评论老子的思想:“老子则似乎用惊人的洞察力看透了个体的人和整个人类的最终命运。”②这是一句非常睿智的话语。

《道德经》对于人类社会的思考,首先是基于“道”的立场。它认为至真无上的“大道”是创生天下万物的最终本源,因此万物皆是有得于“道”,也即天下万物先天就禀赋了“道”的“自然”属性,天、地、人同源同构同性,紧密相联,互相依存,形成为一个自然和谐的整体,这是老子思想的独特之处。基于这种思想,《道德经》认为远古以来的人类文明社会可以区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天下有道”的社会,另一种是“天下无道”的社会。天下有道的社会是民性质朴,乐俗安居,既无“圣人”的欺诈,也无残酷的战争,政治无为,社会和谐,这是自然祥和的文明形态;而天下无道的社会却是人心浇薄,欺诈丛生,战祸不断,社会动乱,天、地、人处于严重的紧张和对立,这是违反自然的社会形态。因此,《道德经》深刻指出,人类的智慧要严格遵循和效法“道”的自然规律和法则,理智的对待和处理人与社会集团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按照人世社会和自然界的自身法则去办事,“自然无为”,这样才会获得“吉利”,最终取得成功;如果放纵人的贪欲和意志,执意“有为”,背离“道”的原则,违背自然规律和社会法则而为所欲为,就会遭遇“凶”,招致危险和失败的结果。③

《道德经》认为人类背离“大道”、滥用智慧而招致“凶”的社会现象之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不义之战。不义战争的进行不仅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直接的毁灭和破坏,“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④大规模的战事发生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饥馑、瘟疫、贫穷等无尽的灾难。所以老子说“夫兵者,不祥之器”,⑤大规模的战争是世界上的危险事情,人们应该尽量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道德经》认为,这些都是“有道之人”必须懂得的道理,否则就不符合“大道”的原则,“不道早已”,脱离“大道”原则的人必然会招致最终的失败。⑥那么怎样才能避免战事的发生,维持整个世界的和谐与和平呢?《道德经》认为,不义之战的发生大多是出于统治者(侯王)的“有为”动机,即打着“仁义”的招牌,以牺牲大量民众的无辜生命为代价,实际追求统治者自身的经济与政治利益。这些人“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实际是社会的“盗竽”,⑦要让这些“盗竽”放弃对物质利益的贪婪占有,在现实中很难做到。《道德经》并告诫统治者对于兵战一定要谨慎从事,“恬淡为上”,因为执意为所欲为,违背了“大道”的原则,那么就“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⑧在《道德经》看来,要避免人类的战争行为,首先必须从天地的运行之中去探寻“大道”的本性,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⑨按“道”的自然法则来制定人类的行为准则,使人的行为、天地的运行与大道的至真本性保持自然的和谐一致,从而为人类从根本上消除战争的行为建立一个形上学的理论根据。再者即是通过人的自身修养,保持与扩充人的慈爱本性,由自身扩及于天下百姓,则从人性方面消除战争的根源。所以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⑩主张对万物和人类都应有一种慈爱的心情,使天、地、人之间维持一种祥和的状态,“天道无亲,常与善人”,⑾这样的话,人类就有可能生活在幸福祥和的和平环境之中。

《太平经》是早期道教的重要经典,可以说东汉中后期道教教团组织的孕育产生及其系列宗教活动与政治、军事活动都与《太平经》的思想宗旨有关。⑿《太平经》的思想内容,据《后汉书》所说,“专以奉天地、顺五行为本,亦有兴国广嗣之术”。⒀可见该书内容庞杂,涉猎甚广,包含了哲学、宗教、政治、伦理等诸多方面。

在哲学方面,《太平经》的思想特征是继承了老子“道生万物”的思想与汉代流行的“元气”理论。它认为“道”是化生天地万物的根本,“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者也”。⒁另一方面它又认为天下万物始于“元气”,“元气乃包裹天地八方,莫不受其气而生”。⒂而“元气”有三种,即太阳、太阴与中和。太阳之气成天,太阴之气成地,阴阳相合的中和之气产生人。而“道”与“元气”的关系是“元气守道,乃行其气,乃生天地”。⒃从而可以看出,《太平经》的哲学宇宙论实际是一个将先秦老子的“道”论、秦汉之际的阴阳五行学与汉代的“元气”说熔为一炉的思想学说。

这种学说的理论框架结构是,“道”是天下万物的本源,天下万物皆从道所化生,然而“道”既没有任何形状,又是最高的神圣存在,因此不可能直接化生有形有名的天下万物,只有“元气行道”,“共凝成一”,由具有“恍惚自然”性质的元气来担当并完成从无形混沌的“一”到有形分散的“万物”的转化过程。⒄在这里“道”实际体现为两种作用,一种是早期道教的最高神圣存在,另一种是宇宙论中万物产生的根本来源,这两种作用在《太平经》中是合而为一的。《太平经》的思想是古典东方哲学思想之一,而古典东方哲学的特点大多属于直觉性的整体思维,这种整体思维所着重把握的是天、地、人三才同构的来源、性质及其存在状况,从而体现了对于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的整体认识与思考。

《太平经》的中心思想是“致太平”。何谓“太平”?它说:“太者大也,平者正也。”⒅按照《太平经》作者的解释,所谓“正”即是“公正”、“平均”的意思,表明作者追求的是最大的公正与最大的平均。这种愿望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自然界追求最大的和谐,一是在人类社会追求最大的公正。用《太平经》作者的话语来讲,就是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要“三合相通”,道乃可成,⒆才能达到“致太平”的“大顺”境界。“三合相通”最为根本的是元气、阴阳之气与中和之气,三气相通,共成天地;其次是已呈现形状的最大物类——天、地、人三才相通;然后是天有三名日、月、星,地有三名山、川、土,人有三名父、母、子,国有三名君、臣、民。⒇而这三类物事又可互相相通,譬如天是阳气所化生的,故又可为日,为君,为父;地为阴气所化生,故又可为月、为臣、为母。《太平经》的作者即以此“三合相通”的特殊思维方式,建构了一个涵盖自然、社会、人伦等整个世界的天人同源同构的宇宙模式。

这种整体的宇宙模式强调天、地、人之间的和谐和统一,认为万事万物的存在、变化和维持都是由于阴、阳对立双方的依存和协调,而阴阳和谐的状态则称为“和”。《太平经》十分重视“和”的作用,经中有“和合阴阳法”,专门阐释阴阳和谐的道理,其云:“自天有地,自日有月,自阴有阳,自春有秋,自夏有冬,自昼有夜,自左有右,自表有里,自白有黑,自明有冥,自刚有柔,自男有女,自前有后,自上有下,自君有臣,自甲有乙,自子有丑,自五有六,自木有草,自牝有牡,自雄有雌,自山有阜。此道之根柄也。阴阳之枢机,神灵之至意也。”(21) 强调宇宙自然的日月、四季,国家社会的君臣、男女,都是阴阳统一运作的结果。因此,天地自然要协调运行,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社会之间更要和平相处,否则,“天失阴阳则乱其道,地失阴阳则乱其财,人失阴阳则绝其后,君臣失阴阳则其道不理,五行四时失阴阳则为灾”。(22) 如果阴阳失衡,运行失序,自然界就会发生重大灾害,人世社会就会出现严重动乱,整个世界就会处于灾难之中。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道教经文与世界和谐

    中国道教2006年5期 黄海德

    2013-08-19 19:14:46

    |
    道教经文与世界和谐
    |

    道教是中国的传统宗教,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黄帝传说与道家老子的哲学思想。如果从东汉中后期道教教团组织的建立开始算起,道教已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道教的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举凡哲学思想、神仙方术、斋醮科仪、医学养生等方面的内容皆所包括,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思想的根本特点,是将至高无上的“大道”作为天下万物产生的本源,以“道法自然”作为其思想学说的最高原则,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高度和谐与一致,从而为人类追求世界的和谐与和平提供了具有东方文明特色的宗教启迪。下面我们试从道教几部重要的经典之中,来探讨道教对于人类和谐社会的追求和理想。

    老子《道德经》是道教的重要经典之一。这部书原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著作,它同《周易》一样,天、地、人三才无所不包,其内容涵盖了哲学、伦理、军事、养生等各个方面,言简意赅,含义深邃,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杰出智慧。《道德经》对于人与世界的观察、理解与认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是立意高远:一般思想家关切社会人生,大多基于特定的社会人群、国家集团的利益和立场来进行思考和观察,即“以家观家,以国观国”;而老子却是着眼于人类整体,“以天下观天下”,①从天下即整个世界的立场来观察和思考问题,有着广阔的思想视野和深厚的历史意识。第二个特点为寻求根本:先秦至秦汉的诸多思想大多是为治理天下开出的精神“药方”,或主张“仁义”,或倡导“非攻”,从具体问题出发,而寻求具体的解决;但老子认为这些主张即或对于现实问题有所帮助,却都是治标不治本,无法解决人类社会的根本问题,只有着眼于人的本性,从文明的建构和制度方面进行深层的思考和规范,采取“釜底抽薪”的方法,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天下社会所面临的种种难题和困境。第三点尤其重要的是,老子具有悲天悯人的宗教情怀,对人的生命的关切和慈爱、人类命运的发展和归宿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和胸怀。上世纪日本杰出的科学家汤川秀树曾评论老子的思想:“老子则似乎用惊人的洞察力看透了个体的人和整个人类的最终命运。”②这是一句非常睿智的话语。

    《道德经》对于人类社会的思考,首先是基于“道”的立场。它认为至真无上的“大道”是创生天下万物的最终本源,因此万物皆是有得于“道”,也即天下万物先天就禀赋了“道”的“自然”属性,天、地、人同源同构同性,紧密相联,互相依存,形成为一个自然和谐的整体,这是老子思想的独特之处。基于这种思想,《道德经》认为远古以来的人类文明社会可以区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天下有道”的社会,另一种是“天下无道”的社会。天下有道的社会是民性质朴,乐俗安居,既无“圣人”的欺诈,也无残酷的战争,政治无为,社会和谐,这是自然祥和的文明形态;而天下无道的社会却是人心浇薄,欺诈丛生,战祸不断,社会动乱,天、地、人处于严重的紧张和对立,这是违反自然的社会形态。因此,《道德经》深刻指出,人类的智慧要严格遵循和效法“道”的自然规律和法则,理智的对待和处理人与社会集团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按照人世社会和自然界的自身法则去办事,“自然无为”,这样才会获得“吉利”,最终取得成功;如果放纵人的贪欲和意志,执意“有为”,背离“道”的原则,违背自然规律和社会法则而为所欲为,就会遭遇“凶”,招致危险和失败的结果。③

    《道德经》认为人类背离“大道”、滥用智慧而招致“凶”的社会现象之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不义之战。不义战争的进行不仅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直接的毁灭和破坏,“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④大规模的战事发生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饥馑、瘟疫、贫穷等无尽的灾难。所以老子说“夫兵者,不祥之器”,⑤大规模的战争是世界上的危险事情,人们应该尽量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道德经》认为,这些都是“有道之人”必须懂得的道理,否则就不符合“大道”的原则,“不道早已”,脱离“大道”原则的人必然会招致最终的失败。⑥那么怎样才能避免战事的发生,维持整个世界的和谐与和平呢?《道德经》认为,不义之战的发生大多是出于统治者(侯王)的“有为”动机,即打着“仁义”的招牌,以牺牲大量民众的无辜生命为代价,实际追求统治者自身的经济与政治利益。这些人“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实际是社会的“盗竽”,⑦要让这些“盗竽”放弃对物质利益的贪婪占有,在现实中很难做到。《道德经》并告诫统治者对于兵战一定要谨慎从事,“恬淡为上”,因为执意为所欲为,违背了“大道”的原则,那么就“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⑧在《道德经》看来,要避免人类的战争行为,首先必须从天地的运行之中去探寻“大道”的本性,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⑨按“道”的自然法则来制定人类的行为准则,使人的行为、天地的运行与大道的至真本性保持自然的和谐一致,从而为人类从根本上消除战争的行为建立一个形上学的理论根据。再者即是通过人的自身修养,保持与扩充人的慈爱本性,由自身扩及于天下百姓,则从人性方面消除战争的根源。所以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⑩主张对万物和人类都应有一种慈爱的心情,使天、地、人之间维持一种祥和的状态,“天道无亲,常与善人”,⑾这样的话,人类就有可能生活在幸福祥和的和平环境之中。

    《太平经》是早期道教的重要经典,可以说东汉中后期道教教团组织的孕育产生及其系列宗教活动与政治、军事活动都与《太平经》的思想宗旨有关。⑿《太平经》的思想内容,据《后汉书》所说,“专以奉天地、顺五行为本,亦有兴国广嗣之术”。⒀可见该书内容庞杂,涉猎甚广,包含了哲学、宗教、政治、伦理等诸多方面。

    在哲学方面,《太平经》的思想特征是继承了老子“道生万物”的思想与汉代流行的“元气”理论。它认为“道”是化生天地万物的根本,“天地大小,无不由道而生者也”。⒁另一方面它又认为天下万物始于“元气”,“元气乃包裹天地八方,莫不受其气而生”。⒂而“元气”有三种,即太阳、太阴与中和。太阳之气成天,太阴之气成地,阴阳相合的中和之气产生人。而“道”与“元气”的关系是“元气守道,乃行其气,乃生天地”。⒃从而可以看出,《太平经》的哲学宇宙论实际是一个将先秦老子的“道”论、秦汉之际的阴阳五行学与汉代的“元气”说熔为一炉的思想学说。

    这种学说的理论框架结构是,“道”是天下万物的本源,天下万物皆从道所化生,然而“道”既没有任何形状,又是最高的神圣存在,因此不可能直接化生有形有名的天下万物,只有“元气行道”,“共凝成一”,由具有“恍惚自然”性质的元气来担当并完成从无形混沌的“一”到有形分散的“万物”的转化过程。⒄在这里“道”实际体现为两种作用,一种是早期道教的最高神圣存在,另一种是宇宙论中万物产生的根本来源,这两种作用在《太平经》中是合而为一的。《太平经》的思想是古典东方哲学思想之一,而古典东方哲学的特点大多属于直觉性的整体思维,这种整体思维所着重把握的是天、地、人三才同构的来源、性质及其存在状况,从而体现了对于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的整体认识与思考。

    《太平经》的中心思想是“致太平”。何谓“太平”?它说:“太者大也,平者正也。”⒅按照《太平经》作者的解释,所谓“正”即是“公正”、“平均”的意思,表明作者追求的是最大的公正与最大的平均。这种愿望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自然界追求最大的和谐,一是在人类社会追求最大的公正。用《太平经》作者的话语来讲,就是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要“三合相通”,道乃可成,⒆才能达到“致太平”的“大顺”境界。“三合相通”最为根本的是元气、阴阳之气与中和之气,三气相通,共成天地;其次是已呈现形状的最大物类——天、地、人三才相通;然后是天有三名日、月、星,地有三名山、川、土,人有三名父、母、子,国有三名君、臣、民。⒇而这三类物事又可互相相通,譬如天是阳气所化生的,故又可为日,为君,为父;地为阴气所化生,故又可为月、为臣、为母。《太平经》的作者即以此“三合相通”的特殊思维方式,建构了一个涵盖自然、社会、人伦等整个世界的天人同源同构的宇宙模式。

    这种整体的宇宙模式强调天、地、人之间的和谐和统一,认为万事万物的存在、变化和维持都是由于阴、阳对立双方的依存和协调,而阴阳和谐的状态则称为“和”。《太平经》十分重视“和”的作用,经中有“和合阴阳法”,专门阐释阴阳和谐的道理,其云:“自天有地,自日有月,自阴有阳,自春有秋,自夏有冬,自昼有夜,自左有右,自表有里,自白有黑,自明有冥,自刚有柔,自男有女,自前有后,自上有下,自君有臣,自甲有乙,自子有丑,自五有六,自木有草,自牝有牡,自雄有雌,自山有阜。此道之根柄也。阴阳之枢机,神灵之至意也。”(21) 强调宇宙自然的日月、四季,国家社会的君臣、男女,都是阴阳统一运作的结果。因此,天地自然要协调运行,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社会之间更要和平相处,否则,“天失阴阳则乱其道,地失阴阳则乱其财,人失阴阳则绝其后,君臣失阴阳则其道不理,五行四时失阴阳则为灾”。(22) 如果阴阳失衡,运行失序,自然界就会发生重大灾害,人世社会就会出现严重动乱,整个世界就会处于灾难之中。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