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青城山天师洞(2)

道教之音整理 佚名

2011-02-11 17:45:00

三清大殿天井青石栏杆石板上刻有十二生肖浮雕,栏杆石柱顶端刻有“天籁婴灵”,造像幽默生动,妙趣横生,引人注目。有人把这组人物石雕说成是道士嘲笑和尚,但细看就会发现;小石像虽是光头,却无戒疤,有的还有“毛根儿”,或者天灵盖凹陷未长平,又都穿“衩衩裤”显然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婴孩。中国古代把这些天真活泼的初生儿,叫做“赤子”。《道德经》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教人要保持纯洁善良的赤子之心,认为修道的练士会回返到婴孩天真纯朴的境界。这组表现赤子意态的石雕,叫做“天籁”。赤子与天籁都反映了道家的哲理和审美情趣。

殿右是青城山道教协会道教宫观管理委员会所在地,再右则为道教祖堂。三清殿后壁有民国17年所绘《青城山图》和道教主要经典——《黄帝阴符经》、《老君说清静经》、《太上大通经》石刻。

西客厅右侧为银杏阁,阁后有古银杏一株,传为东汉张天师手植,树径五人围,高五十余米,杏乳垂廮,婆娑苍古。清人李善济《银杏歌》赞颁它:“玲玲高出白云溪,苍翠横出孤鹤顶;姿如凤舞千云霄,气如蟠龙栖岩谷。”2004年4月,由四川省林业厅、华西都市报主办,评为天府“十大树木”之一。

大殿右侧西廊为西客厅,内为宫观、园林布局,结构十分精巧。厅前花圃中有仙人松、公孙桔、红山茶数株,厅后有条形天井,堆砌石山,幽兰海棠点缀其间。再进为“别一洞天”客堂,堂后为吊角楼,八卦亭,花窗之外,回廊环护,可凭栏纵观天仓诸峰及白云溪风光。可谓“四面云山入画图”。大殿左侧东廊为东客厅及道家膳食部,壁间精刻名人书画,为天下一绝。膳食部后为茶园和上茅庵住宿部,系仿古式三层楼阁,共计建筑面积2650平方米。

天师洞左侧二百米有三岛奇石观巨石鼎足危立,一分为三,上合下分,欲裂未裂,欲崩未崩,十分奇险。它又名试剑石、降魔石。清光绪九年(1883),61代天师张仁晸来此朝祖时恭书“降魔”二字,以示崇仰。相传,当年张天师来此降魔,忽然电闪雷鸣天昏地暗,巨石从空中飞来,张陵心知妖魔作怪,奋力挥剑一劈,巨石破裂坠地,形成两条深邃的岩缝。狭缝中有石级,可侧身扶岩而下。石旁有慰鹤亭,俯临海棠溪,岩畔山花烂漫,绚丽多姿。

三岛石四周,青岩环合。双泉从“月亮弯”岩上飞流而下,琤琮有声。下有一汪形状不规则的水潭,崖壁刻“洗心”二字,景色极为幽邃。道教学者葛洪在《抱朴子》一书中说:“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涤轻尘。”又在《神仙传·张道陵》中谓:“陵与弟子入蜀······使有疾病者皆疏记生身以来所犯之罪,乃手书投水中,与神明共盟约,不得复犯法,当以身死为约。”“洗心”便是五斗米道宗教仪式的遗存。池侧有亭名“听寒”,寓意悠远,过桥沿梯而上为“饴翠仙窝”,苍岩四合,翠色可人。右登“上天梯”险道,可达朝阳上清诸胜景。

黄帝祠在三清殿后,为重檐回廊式殿宇。匾额上有于右任先生手书的“古黄帝祠”四个金字。祠内供奉轩辕黄帝石刻金身像。它是天师洞最早的殿宇。庙初建于隋。古为黄帝坛及天师三师坛遗址。祠前走廊有“轩辕黄帝碑”。上刻冯玉祥将军在1943年撰题的颂词:“轩辕黄帝,伟大民祖,战功烈烈,仁爱各族。制礼作乐,能文能武。垂教子孙,流芳千古。”祠旁有救苦天尊塑像和民国8年(1919)四川省长杨庶堪题赠“道在养生”碑。祠前有明代仙人松和灵霄花及一百零八景碑刻。傍岩处有“古六时泉”,又名潮泉。唐代《元和郡县志》云:“第五洞天,上有流泉悬澎,一日三时洒落,阴时必无。”

前三行为三皇殿,内有伏羲、神农、轩辕三皇石像各一尊,各高90厘米,背有唐代铭文。神座前有《大唐开元神武皇帝御碑》,高140厘米,广70厘米,厚10厘米,行书,字径2至7厘米,是不可多得的唐代文物。说起唐碑,还有一段故事。唐开元间,青城山出现过佛道之争。山下飞赴寺僧人,强夺了山上的道观,官司打到玄宗皇帝那里。开元十二年(724)闰十二月十一日玄宗皇帝亲下诏书,令“观还道家,寺依山外旧所”。特命内品官毛怀景、道士王仙卿从长安到青城山,处置妥当后,由常道观观主甘遗荣书边,吴光逵刻石,世代传为镇山之宝。张大千绘《天师像》碑刻。赵蕴玉绘《吕祖像》、《邱祖像》碑刻。殿右侧是吊足楼名白云阁,风景极佳。旁有宋代九株松(今仅余三株)。

天师殿牌楼前,有十分罕见的两权岐棕,唐僖宗《赐杜光庭诏》有“祥麟忽视,岐干分容”,可见其古老了。

天师殿前,有牌楼三间,为清代古建,墙壁嵌石刻岳飞手书诸葛亮前后《出师表》(据南阳武侯祠刻本复制)。牌坊上悬清人黄云鹄书“龙矫仙踪”匾。虚靖天师殿位于第三混元顶岩腹洞中,清光绪十年重建。根据其地形高耸而又狭窄的特点,采用前低后高,旁低中高,纵横迭合,层层升高的特点,使其浑然一体。其照面、立人、抱柱等,均彩绘花鸟图案。屋顶重檐飞动,爪角凌空。屋面用“跌”、“梭”手法与“台阶”相配合,呈阶梯式递进。

经虚靖天师殿右上,登悬空栈道即至张天师辟茅阐道之天师古洞。洞深不可测,道人以碑石封住洞口,洞在岩腹最高层,自洞中远望平畴沃野,历历在目。俯视常道观,建筑错落有致,极其壮观。石龛中供奉随刻张陵天师石像,面有三目,神态威严。掌中握有“阳平治都功印”,为天师降魔镇山之宝。

虚靖天师为汉天师张陵三十代孙,为北宋后期著名天师道首领。按规定江西龙虎山历代天师选定后都要到青城山朝拜祖庭,故配塑其像于洞中。

出天师洞后出门,上行数百步到“古龙桥”,其下为掷笔槽,亦称“涮笔槽”。裂槽从岩顶直到谷底深约三百米,宽约20余米,两岩断裂,形成深谷,古代以木梁飞架其间,令人心颤目眩,后依岩凿险成半壁通道,旁置石栏。到此,头顶丹岩,俯瞰深谷,景色奇险幽绝,故又名“偏桥”。《蜀中名胜记》引《五岳真形图》云:“龙桥处,二山相去百余步,峰峦急辣相对······两边悬岩,俯临不测。山旁有誓鬼石,天师张道陵与鬼兵为誓”,喝令魔王不得再为害百姓,朱笔画山,笔迹成槽,留下奇观。

(道教之音 叶法阳 根据《青城山道教志》整理)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四川青城山天师洞(2)

    道教之音整理 佚名

    2011-02-11 17:45:00

    |
    四川青城山天师洞(2)
    |

    三清大殿天井青石栏杆石板上刻有十二生肖浮雕,栏杆石柱顶端刻有“天籁婴灵”,造像幽默生动,妙趣横生,引人注目。有人把这组人物石雕说成是道士嘲笑和尚,但细看就会发现;小石像虽是光头,却无戒疤,有的还有“毛根儿”,或者天灵盖凹陷未长平,又都穿“衩衩裤”显然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婴孩。中国古代把这些天真活泼的初生儿,叫做“赤子”。《道德经》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教人要保持纯洁善良的赤子之心,认为修道的练士会回返到婴孩天真纯朴的境界。这组表现赤子意态的石雕,叫做“天籁”。赤子与天籁都反映了道家的哲理和审美情趣。

    殿右是青城山道教协会道教宫观管理委员会所在地,再右则为道教祖堂。三清殿后壁有民国17年所绘《青城山图》和道教主要经典——《黄帝阴符经》、《老君说清静经》、《太上大通经》石刻。

    西客厅右侧为银杏阁,阁后有古银杏一株,传为东汉张天师手植,树径五人围,高五十余米,杏乳垂廮,婆娑苍古。清人李善济《银杏歌》赞颁它:“玲玲高出白云溪,苍翠横出孤鹤顶;姿如凤舞千云霄,气如蟠龙栖岩谷。”2004年4月,由四川省林业厅、华西都市报主办,评为天府“十大树木”之一。

    大殿右侧西廊为西客厅,内为宫观、园林布局,结构十分精巧。厅前花圃中有仙人松、公孙桔、红山茶数株,厅后有条形天井,堆砌石山,幽兰海棠点缀其间。再进为“别一洞天”客堂,堂后为吊角楼,八卦亭,花窗之外,回廊环护,可凭栏纵观天仓诸峰及白云溪风光。可谓“四面云山入画图”。大殿左侧东廊为东客厅及道家膳食部,壁间精刻名人书画,为天下一绝。膳食部后为茶园和上茅庵住宿部,系仿古式三层楼阁,共计建筑面积2650平方米。

    天师洞左侧二百米有三岛奇石观巨石鼎足危立,一分为三,上合下分,欲裂未裂,欲崩未崩,十分奇险。它又名试剑石、降魔石。清光绪九年(1883),61代天师张仁晸来此朝祖时恭书“降魔”二字,以示崇仰。相传,当年张天师来此降魔,忽然电闪雷鸣天昏地暗,巨石从空中飞来,张陵心知妖魔作怪,奋力挥剑一劈,巨石破裂坠地,形成两条深邃的岩缝。狭缝中有石级,可侧身扶岩而下。石旁有慰鹤亭,俯临海棠溪,岩畔山花烂漫,绚丽多姿。

    三岛石四周,青岩环合。双泉从“月亮弯”岩上飞流而下,琤琮有声。下有一汪形状不规则的水潭,崖壁刻“洗心”二字,景色极为幽邃。道教学者葛洪在《抱朴子》一书中说:“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涤轻尘。”又在《神仙传·张道陵》中谓:“陵与弟子入蜀······使有疾病者皆疏记生身以来所犯之罪,乃手书投水中,与神明共盟约,不得复犯法,当以身死为约。”“洗心”便是五斗米道宗教仪式的遗存。池侧有亭名“听寒”,寓意悠远,过桥沿梯而上为“饴翠仙窝”,苍岩四合,翠色可人。右登“上天梯”险道,可达朝阳上清诸胜景。

    黄帝祠在三清殿后,为重檐回廊式殿宇。匾额上有于右任先生手书的“古黄帝祠”四个金字。祠内供奉轩辕黄帝石刻金身像。它是天师洞最早的殿宇。庙初建于隋。古为黄帝坛及天师三师坛遗址。祠前走廊有“轩辕黄帝碑”。上刻冯玉祥将军在1943年撰题的颂词:“轩辕黄帝,伟大民祖,战功烈烈,仁爱各族。制礼作乐,能文能武。垂教子孙,流芳千古。”祠旁有救苦天尊塑像和民国8年(1919)四川省长杨庶堪题赠“道在养生”碑。祠前有明代仙人松和灵霄花及一百零八景碑刻。傍岩处有“古六时泉”,又名潮泉。唐代《元和郡县志》云:“第五洞天,上有流泉悬澎,一日三时洒落,阴时必无。”

    前三行为三皇殿,内有伏羲、神农、轩辕三皇石像各一尊,各高90厘米,背有唐代铭文。神座前有《大唐开元神武皇帝御碑》,高140厘米,广70厘米,厚10厘米,行书,字径2至7厘米,是不可多得的唐代文物。说起唐碑,还有一段故事。唐开元间,青城山出现过佛道之争。山下飞赴寺僧人,强夺了山上的道观,官司打到玄宗皇帝那里。开元十二年(724)闰十二月十一日玄宗皇帝亲下诏书,令“观还道家,寺依山外旧所”。特命内品官毛怀景、道士王仙卿从长安到青城山,处置妥当后,由常道观观主甘遗荣书边,吴光逵刻石,世代传为镇山之宝。张大千绘《天师像》碑刻。赵蕴玉绘《吕祖像》、《邱祖像》碑刻。殿右侧是吊足楼名白云阁,风景极佳。旁有宋代九株松(今仅余三株)。

    天师殿牌楼前,有十分罕见的两权岐棕,唐僖宗《赐杜光庭诏》有“祥麟忽视,岐干分容”,可见其古老了。

    天师殿前,有牌楼三间,为清代古建,墙壁嵌石刻岳飞手书诸葛亮前后《出师表》(据南阳武侯祠刻本复制)。牌坊上悬清人黄云鹄书“龙矫仙踪”匾。虚靖天师殿位于第三混元顶岩腹洞中,清光绪十年重建。根据其地形高耸而又狭窄的特点,采用前低后高,旁低中高,纵横迭合,层层升高的特点,使其浑然一体。其照面、立人、抱柱等,均彩绘花鸟图案。屋顶重檐飞动,爪角凌空。屋面用“跌”、“梭”手法与“台阶”相配合,呈阶梯式递进。

    经虚靖天师殿右上,登悬空栈道即至张天师辟茅阐道之天师古洞。洞深不可测,道人以碑石封住洞口,洞在岩腹最高层,自洞中远望平畴沃野,历历在目。俯视常道观,建筑错落有致,极其壮观。石龛中供奉随刻张陵天师石像,面有三目,神态威严。掌中握有“阳平治都功印”,为天师降魔镇山之宝。

    虚靖天师为汉天师张陵三十代孙,为北宋后期著名天师道首领。按规定江西龙虎山历代天师选定后都要到青城山朝拜祖庭,故配塑其像于洞中。

    出天师洞后出门,上行数百步到“古龙桥”,其下为掷笔槽,亦称“涮笔槽”。裂槽从岩顶直到谷底深约三百米,宽约20余米,两岩断裂,形成深谷,古代以木梁飞架其间,令人心颤目眩,后依岩凿险成半壁通道,旁置石栏。到此,头顶丹岩,俯瞰深谷,景色奇险幽绝,故又名“偏桥”。《蜀中名胜记》引《五岳真形图》云:“龙桥处,二山相去百余步,峰峦急辣相对······两边悬岩,俯临不测。山旁有誓鬼石,天师张道陵与鬼兵为誓”,喝令魔王不得再为害百姓,朱笔画山,笔迹成槽,留下奇观。

    (道教之音 叶法阳 根据《青城山道教志》整理)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