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户县重阳宫(2)

网络 张宝林

2011-07-08 16:05:17

二、起根发苗“祖师庵”

祖师庵是王重阳最初修真传道,创立“全真”的发祥之地。故后有“天下祖庭”之称。

金正隆四年(1159)重阳48岁,传说此年六月十五日,王重阳在终南甘河镇桥头酒肆首遇二仙道,(“八仙”中之钟离权与吕洞宾)与之皆出尘语,并授以口诀,蓦然而去。

甘河桥遇仙的第二年,即金大定元年(1160)王重阳择南时村(今祖庵镇辖之成道宫),自掘一穴,深丈余,起封数尺,内设“王害风灵位”,自名“活死人墓”。其独居穴中,修炼三年。他离绝尘世,感悟“活中得死”与“死中求活”,“存神养浩全真性”。他在“活死人墓”中苦修苦炼了三年成道(即所谓神仙)。

王重阳在“活死人墓”修炼成道后,于金大定三年(1163),填了墓穴,复归刘蒋故庵而居。在居刘蒋期间,四处奔走,广交朋友,劝道传教。被周边民众视为高人。时有甘泉(今陕西甘泉县)人和玉蟾(名德瑾),京兆终南(今周至终南镇)人李灵阳等幕名于大定三年来刘蒋,与重阳同庵而居,早出晚归,传播教义。后又有乾州礼泉人史处厚,自幼慕道,前来结盟,遂受允纳,训号洞阳子;京兆栎阳(今临潼县)人严处常投刘蒋拜重阳为师。他们志同道合,辛苦奔忙,广传教义,在关中地区交往了许多人,在社会上颇有影响,初步奠定了“全真教”的根基。

王重阳为实现其“使四海教风为一家”的远大理想,于金大定七年(1167)四月,自焚其庵。人们不解其故,他笑而答曰:“三年之后,别有人修”。四月二十六日,他辞别了和王蟾、严处常等,又告别刘蒋村众乡亲,途经咸阳,与家人话别后,开始了长途跋涉前往山东的传教收徒活动。

王重阳在山东半岛宁海等地,宣传教义,创建教团,发展道徒,发现培养“全真七子”,并在马丹阳为其安排的住宅题额“全真庵”。由此,全真教正式创立。

金大定十年(1170),王重阳携弟子马丹阳、丘处机等“四真”,从山东掖县起程西归,途径卞京(今河南开封)羽化。临终时曰:“丹阳已得道,长春已知道,吾无虑也。”又嘱丹阳:“可赴终南刘蒋之故居。”言毕而逝,享年58岁。第二年,丹阳等在刘蒋村结庵 ,为其师制葬所,于大定十二年,率众赴卞梁搬重阳遗蜕归葬故居。守墓三年后,丹阳构筑一广庭,书额曰:“祖庭心死”,以表其承师弘道之志。

丹阳在祖庵环居期间,足迹遍及周、户及关中、陇西等地,传道收徒。许多官僚士庶,诚心向道者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祖庵。拜丹阳为师,归依祖庭。不少人经过丹阳传授道妙,长期修持,成为全真教的中坚力量。如后来的重阳宫主持,一代宗师吕道安、毕知常等皆是丹阳弟子。全真教的兴起,实乃重阳创立之,丹阳恢弘之,长春光大之,一代又一代宗师承继之,他们在重阳宫这个地方,为全真道教的创立与发展奉献了毕生精力,做出了贡献。

三、全真初兴“灵虚观”

全真教在马丹阳、丘处机、李灵阳、吕道安等重阳继承者的传承下,在关陇一带奠定了基础,影响日益扩大。大定二十六年(1186),长春复还祖庵,大弘祖教。第二年,全真教之宗师王玉阳、丘处机(长春)初受皇室宠重,先后分别被金世宗诏之燕京,咨以延生之理,后又多次召见,长春等的对答令世宗甚为满意,授赐颇厚,赐中袍、御书“全真堂”匾额,钱十万。自此“真教弘扬,玄风为之一振”。

全真教在北方的蓬勃发展,曾引起了金庭的不安与抑制。《金史·章宗纪》载:“明昌年11月,以惑众乱民,禁罢全真及五行毗庐”,明昌六年“朝省新法,以祖庵无敕额,例没于官”。相隔两年后,承安二年(1197),金章宗又先后召见玉阳、长生真人,咨以养生之道与治国边境事,答以“寡嗜欲由心安,薄赋敛则国泰”。章宗甚喜。于承安三年(1198)赐额“灵虚”,光旭祖庵。自此,改祖庵为“灵虚观”。吕道安为观主,毕知常为副知观。此后数年间,吕、毕观主重修祖庭,道缘复振。“其殿堂,廊庑,创造增葺者甚多,道缘日弘。不数岁,度门人逾百众”。(《终南山仙真内传》)

在此期间,长春宗师受成吉思汗邀请,开始了全真教史上著名的“西行”壮举。公元1219年(金兴定四年,蒙古成吉思汗十五年)12月,长春率尹志平、李真常、宋道安等18人西行。此行受到成吉思汗的极大宠重,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尔后开创了全真的鼎盛时期。

其时,在陕西由于金元交兵,终南“灵虚观”曾遭到毁灭性的摧残。据《终南山仙真内传》记载:“正大丙戌,北兵下秦川,民庶惊扰,避地南山”,灵虚观“道众俱入涝谷”,“殿宇悉为灰烬”。

公元1228年,全阳子周全道临终时嘱门人李志源:“终南南时村,祖师开化炼真之地,吾欲修建,汝辈当勉力以成吾志!”。重修祖庭,不致芜无,成为全真教继承人的普遍愿望。这个愿望在元代得到了实现,赢来了恢弘的重阳宫与重阳成道宫。

四、鼎盛辉煌重阳宫

“元灭金,绝宋室”。当蒙古铁骑定鼎中原后,一个强大的大元帝国雄居东方。全真教因先有丘处机的谒见成吉思汗,咨以国策而有功于元,于是受到宠重而大兴。

对重阳宫的修复,早期主要由李无欲(名志源)承担。1234年,掌教尹志平委命李公入关中复兴祖庭授其为陕西道教提点,赐重金作为复兴祖庭的资金。李无欲回到祖庭,率领道众,开垦土地,建筑观舍,使祖庭得到一次较大规模的复兴。

元太宗窝阔台汗十年(1238),李志常(真常真人)掌教以此观为重阳祖师炼真开化之地上奏朝廷,奉旨改“灵虚观”为“重阳万寿宫”,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奉敕更名为“敕赐大重阳万寿宫”。至元六年(1269),元世祖忽必烈诏封王重阳在内的“北五祖”为“真君”,重阳七大弟子为“真人”世称“七真”。至大三年(1310),元武宗加封“全真五祖”为帝君,“七真”为真君,丘处机弟子尹志平等18人为真人。在此期间,奉全真教为国教,知集贤院道教事,重阳宫为全国道教总提点、天下督道院,统领天下道教士。经过“南北合宗”,成为全真教“一统天下”。其发展达到:“东尽海,南薄汉淮,西北历广漠”,“黄冠之人,十分天下之二,声焰隆盛,鼓动海岳……”。此时的重阳宫,甘水翼之如双龙盘护,殿堂巍巍,参差棋布,竹林环绕,古木森森。宫域东至涝河有陂头之玄真观;西至白马河;甫抵终南山有望仙坪之集仙观、白龙沟之玉阳观;北临渭水有临渭庵(在今之马坊村)。殿堂楼阁达5048间,住道士近万名,其间,高道云集,盛况空前。1251年,重阳宫增修筠溪道院、遇仙宫等建筑。此时的重阳宫已成为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在重阳宫兴建后,楼观上清宫也相继修复。据文献记载:当时于重阳宫周围兴建的宫观有:重阳宫北的“重阳成道宫”、甘河遇仙宫;东南距2里的养老宫;东距5里的梁庄(今祖庵镇辖)栖云观;东南距6里四马村(今白庙乡)清阳宫;东南距12里傅村窑长春观;西北距6里“庆贞庵”(今之大小庵村)等道教宫、观、庵群落。(见《勅赐大重阳万寿宫诸处下院碑》)

在重阳宫大兴土木,辉煌殿宇的同时,从公元1262年开始,为其宗师,高道树碑立传,以志纪念,遂有今日之国宝“祖庵重阳宫碑林”。计立碑者按其先后顺序有杨明贞(1262)、尹志平(1264)、张志敬(1272)、王重阳、周全阳(1275)、高道宽(1278)、马丹阳(1238)、綦白云(1288)、李道谦(1306)、李无欲(1315)、宋披云(1320)、孙德彧(1335)等。此外,还有《重阳祖师仙迹记》(1276)、《栖云真人开涝水记》(1279)、《全真开教秘语之碑》(1306)、《皇帝恩封全真五祖七真敕辞》(1310)、《崇道恩命之碑》(1311)、《宸命王文》(1313)、《大元敕藏御服之碑》(1315)、《皇帝玺书》(1326)、《大元宸命》(1258)等封赐彰显全真教的碑石。这些碑石给我们留下了历史文化的精华。

五、风雨沧桑古道观

全真教在金、元时期虽曾遭受到两次短暂的抑制,但总的趋势是处于发展兴盛时期。元末,全真教上层出现了“末流之贵盛”的腐化现象,教务随之退步,渐显出人才凋零的景象。入明以后,明王朝对全真教采取了抑制的政策,明太祖为《大明玄教主成斋醮仪》所作的御制序文中说:“禅与全真务以修身养性,独为自己而已;教与正一专以超脱,特为孝子慈亲之设,益人伦,厚风俗,其功大矣哉!”表现出其尊“正一”抑贬“全真”的施政方略。其后,全真教出现了分门别派群龙无首的景象。由于全真教的逐渐失势,重阳宫亦由盛而衰。昔日恢宏的宫殿经历风雨沧桑,而变成一座破落的古道观。正如明正统10年(1445)所立《重阳宫主持候园方重修祖庭碑》所记:“祖庭中更多故,废兴相仍,昔之坚固壮丽者未免为风雨所凌,倾圯不振”。并记述了自永乐至正统年间对重阳宫的修葺事宜。

到清代,经明末清初之战乱“垣墉崩塌,殿宇倾颓,野居而露处”于乾隆年间,“镇堡士庶而修葺之”。此次维修“苦于盛极难继”而“以小就”,使其“尚留遗迹之守”。亦如乾隆四十七年《重修重阳宫记》碑文所述“从来天下事胜而衰,衰而复。盛者气数也,挽衰待盛不至泯灭失传者,人事也”。同治初年兵患使重阳宫遭到毁灭性的摧残。后虽有过几次小的修葺。但仅是维持保留着这座古道观。直到建国前夕,重阳宫仅残存老君殿、灵宫殿、祖师殿三座建筑和“五塔坟”、“祖师墓”及散落于庙宇遗址的碑石。

(二)重阳宫碑林

重阳宫元代的殿宇建筑,今虽无存,而所立碑石却多数保存了下来,才有今被列入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的“祖庵碑林”。

很久以来,祖庵民间留传着重阳宫七十二个蛟龙碑。为啥这些碑石到处有,是因为碑石会走,当驮碑子的神龟眼红了,就会驮着碑子走。其实,兴盛时期的重阳宫范围很大,加之周围属重阳宫管辖的宫、观的石碑,更显其分布范围之大。根据“石碑分布示意图”,原所立碑石均有一定的位置。到建国初,重阳宫碑石散置于近十里范围内的田间、坟头、宫观遗址,遭风雨浸蚀与人为破坏,面临灭失的境遇。引起了宗教界与政府的关注与重视,1956年,“祖庵石刻”列为陕西省名胜古迹重点保护单位;1962年,经杨自修副县长奔走呼吁,省政府拨专款,集中碑石,立于原玉皇殿旧址;1973年建碑房11间,建成重阳宫碑林。1986年11月,迁移位于马村的清阳宫、元马店、“仙蜕园”、祖庵镇等地的石刻17件,集中重阳宫保护;这些碑石具有元代石碑,形体高大,气势雄伟,龙首龟座,形象逼真的特点。碑厅现保存石碑31通,若按民间留传的“七十二通蛟龙碑”,尚有差数,推想可能是已被损毁或尚未发现。象这样大量集中保存元代碑石文字在国内实属罕见。切如重阳宫赵孟谦先生所言,重阳宫碑林有“四个唯一”:元代皇帝亲敕圣旨碑8通,全国唯一;道教“全真”的发祥地,作为“天下祖庭”,全国唯一;元代名士撰文、书丹保存之多,全国唯一;蒙古八思巴文与汉文对照合刻的圣旨碑4通,为全国唯一。

祖庵重阳宫碑林,现共保存碑石近40通(件)(其中碑厅耸立巨碑31通),共刻文33篇,诗词6组(首),画像二幅、题字两帖、图一面。其中著名的有王重阳及七真画像碑,王重阳手书《无梦令》词碑,元书法家赵孟頫书丹的《大元敕藏御服之碑》和《皇元孙真人道行碑》、蒙汉文合壁的元五代皇帝圣旨碑、明正一教天师张与村题额“天下祖庭”碑及唐吴道子《钟馗戏鬼图》画碑。这些碑石文墨多出自名家之手。其撰书者声名显赫,在《二十五史》中有传的竟达17人之多,因之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与文化价值。

史料价值:碑林中的《十方重阳万寿宫记》、《全真教祖碑》、《重阳祖师仙迹记》、《重阳成道宫记》相当系统全面的记载了全真教和其祖庭重阳宫的创立发展、起落历史及祖师王重阳的身世与生平事迹。还有13位高道的道行碑,不仅记载了其各自的道行与全真教在元朝所居的地位,也记录了不少重要史料,可以正史与补史。

书法价值:首推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所书的《敕藏御服之碑》和《孙真人道行碑》。《大元敕藏御服之碑》为奎章阁大学士、中书平章政事赵世延撰文;赵孟頫书丹,翰林学士、秦国公李孟篆额;且此碑石拍之鸣声,谓曰“响石”,故人称“三绝碑”。赵孟頫《元史》本传称其:“书画绝伦……篆、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此二碑均为承旨中年以后所书,其书法已达到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碑贴叙录》在评《孙真人道行碑》书法云:“笔法圆腴,略似学虞世南,比他书尤为工整”。次则为溥光书的《敕赐大重阳万寿宫》碑,字大如斗,为榜书,笔法苍劲,神足韵胜,溥光为元僧,俗姓李、号雪庵,特封昭文馆大学士,是元代唯一可与赵孟頫相媲美的大书法家。明陶宗仪《书史会要》言:“溥光为诗冲淡粹美,善真、行、草书,尤工大字。国朝禁匾,皆其所书。”再次为斡冲书丹的《披云宋真人道行碑》,《陕西金石志》在斯碑按语中云:“书法模仿右军圣教序、颇圆熟可喜、元之嘉刻也。”另外《宸命王文碑》的汉字译文,《陕西金石志》评该碑书法云:“译字遒劲秀逸,以此为最,饶有山谷笔意。”《重阳仙迹记》书丹者姚燧,善文能书,明《石墨镌华》称该碑:“书全法颜平原,但波拂钩磔稍不及,因以知胜国时不乏能书者也。”李道谦书的《全真教祖碑》,明王世贞称该碑书法“精劲有法”。还有商挺用隶书题额的《玄门掌教诚明真人道行之碑》亦是书法的佳作。

文学价值:祖庵碑林碑文的撰写者,多是以文章名重其时的翰林官员,因之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圆明真人高公碑铭》为翰林学士姚燧承旨所撰,《元史》称燧:“为世名儒,为文闳肆该洽,豪而不宕,刚而不厉,春容盛大,有西汉风,宋末弊习,为之一变。盖自延以前,文章大匠,莫能先之……”。《宋真人道行碑》为翰林院直学士王利用(字国宾)所撰,《元史》云“方今文章政事兼备者国宾也”。《洞真于真人道行碑》为名士杨奂所撰。《阳述古编》云:“文杨紫阳(杨奂世称紫阳先生)先后所撰……紫阳先生为金、元时一大作手”。《诚明真人道行碑》为翰林直学士王磐所撰,《元史》云:“文辞宏放浩无涯。”《天乐真人李公道行碑》为集贤学士宋渤所撰,《元史》称其“有才名”。《全真教祖碑》为密国公金源所撰,遗山云:“密国公,百年以来,宗室中第一派人物也……文笔亦委曲能道所欲言。”诏书与圣旨碑中《成吉思汗皇帝赐神仙手诏》也是文采飞扬,据说出自元朝中书令耶律楚材之手。《重阳仙迹记碑》为翰林院修撰刘祖谦所撰。《王真人开涝水记碑》为翰林院直学士薛有谅所撰,其文章均为世人所重。

文字语言价值:碑林内存五通元代蒙汉文对照圣旨碑,其中一通为蒙古回鹘(畏兀)文字,四通为蒙古八思巴文字。四通八思巴蒙古文圣旨碑,是元世祖忽必烈令大喇嘛八思巴据藏文字母制造的新体蒙古字、形仿汉字方体,自上而下直写,于至元六年(1269)颁行,是元朝的法定文字。《中国大百科全书》云:“现存八思巴蒙古字碑已发现者约有20余通……内容均为保护佛寺道观产业及减免僧道赋税差发诸事,是研究元代宗教史及寺观经济的重要资料。已刊布的碑石颁于陕西周至(重阳宫原隶属周至)、韩城、甘肃泾川、山西太原……各地的八思巴字碑文纪录了许多元代文献译名的还原及演变,尤具重要价值。对于古蒙古语言的研究也是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祖庵碑林这5通碑石的汉字碑文均被收入蔡美彪所编的《元代白话碑集录》(科学出版社,1955年2月)一书。20世纪初法国汉学家E·E·沙畹也曾收集中国一些地区的元代白话碑文并予发表。

气功养生价值:全真教与以往道教不同之处。在于不尚符篆,不事烧炼;提倡全神炼气。因之碑文中记载了不少有关炼气养生的内容。这些方法虽不能使人长生不老,但对养生延年有一定作用,因之受到当代气功界的重视。《马宗师道行碑》关于修道的方法云:“夫道以无心为体,忘言为用,柔弱为本,清静为基,节饮食,绝思虑,静坐以调息,安寝以养气。心不驰则性定,形不劳则精全,神不扰则丹结,然后灭情于虚,宁神于极,不出户庭而妙道得矣。”王重阳《无梦令》碑关于长生之道云:“大道长生门户,几个惺惺觉悟。铅汞紧收藏,方始澄神绝虑。心慕心慕,便趋蓬莱仙路。”《全真开教秘语之碑》关于炼功的方法云:“莫奖樽酒恋浮器,每向廛中作系腰,龙虎动时抛雪浪,水声澄处碧尘消。自从有悟途中色,述意蹉跎不计聊,有朝九转神丹就,同奔蓬岛去一遭。”

(三)重阳宫轶事

具有千年历史的重阳宫,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也留传着许多趣闻轶事。这是对历史的传说,是传说的历史。

一、祖庵地区与重阳宫有关的村名、地名。

经查阅史料和民间访问,祖庵地区有许多村名、地名与重阳宫有关。

1、祖庵镇名称的由来。

据周至县志记载:元代前,因刘、蒋二姓居于此地,故名刘蒋村。后因其地处甘河两支流间,且为商品交易之集市,曾改名为双溪镇。到金、元时期,道教全真派祖师王重阳在此结庵传教,王重阳仙蜕后,其高徒马丹阳在其师结庵修道处筑一广庭,为环居之所。始称“刘蒋庵”,并题额“祖庭心死”。自此亦称“祖庭”、“祖堂”,四方尊称祖庵。祖庵之名由此而来。后遂改双溪镇为祖庵镇,迄今逾八百余年。

2、“成道宫”村名的由来。

成道宫村位于祖庵重阳宫东北约三里,属祖庵镇辖。该村原名南时村。1161年(金世宗大定元年)王重阳在此筑“活死人墓”炼真修道,“存神养浩全真性”、“活中得死是良因”(王重阳《活死人墓赠宁佰功》诗句)为创立全真教奠定了其“真性、真功、真行”。后刘蒋结庵,山东收徒,广传教义,使全真教一时盛行于北半个中国。高道园明子李志源遵其师周全阳“在祖师开化炼真之地——终南南时村,修建宫观,以彰仙迹”的嘱托,于1238年起建重阳成道宫。不数年,城道宫三殿五堂,殿宇壮丽,与楼观宗圣宫、甘河遇仙宫相仿拂。(《重阳成道宫记》碑)自此南时村改称成道宫,迄今已有700余年。今成道宫遗址尚有旧殿堂数间。

3、城角村名的由来。

城角村位于重阳宫东北约三里,今属祖庵镇辖。据传,1368年(元至正28年)前,于重阳宫原城墙之东北角居人成村,故名城角。

4、养老宫村名的由来。

养老宫,位于重阳宫东南约二里,今属祖庵镇辖。相传1368年(元至正二十八年)前,元顺帝之姑母,出家于重阳宫“庆贞庵 ”(在今祖庵镇西北约六里之大庵村),顺帝为其姑母筑建修道宫院一座,人称“养老宫”。后宫旁居人成村,村取宫名。

二、民间有关重阳宫的传说与史实。

重阳宫,祖庵民间俗称“北宫”、“北极宫”。笔者是祖庵人,从小常听老人们讲关于“北宫”的“千年银杏树”、“七十二个蛟龙碑”、“重阳宫铁钟”、“三十一面锅”、“上九会”等趣闻轶事。

1、“凤凰单展翅”。

重阳宫原山门前,曾长着一根柏树,形似凤凰,却展开一个翅膀。每当旭日升起,红霞抹天,和风徐来,似凌空欲飞。故人们雅称其“凤凰单展翅”。此树建国初尚在,后被砍伐。

2、“三十一面锅”。

古镇民间留传重阳宫有“三十一面锅”。史实是在重阳宫兴盛时,道事、兴建等公众活动频繁,道俗人众,为解决做饭之难,用三石架起一口大锅,烧粥做饭,一次可供数百人食用,人们称其“万人锅”,趣称“三十一面锅”。后重阳宫渐衰,此锅闲置在银杏树东边,建国后1952年被砸毁。

3、“一口不敢悬撞的铁钟”。

民间传说重阳宫铸钟,一道士在附近村子化缘来到一户人家,那家施主怀里抱着孩子说:“要铁没铁,要钱没钱,你愿意要就把这娃舍给你吧。”那道士闻言扭头走了。铸钟时,有一豁口,复铸几次,总不能全。主事追究原因,那道士说了有个施主舍娃的事,主持者让人去索取了该童的一件衣衫化入铁水,孩童夭折,钟方铸成。后将该钟置于钟楼,悬而撞击,在悠长的钟声里,隐约有孩童啼泣曰:“狠心的娘,狠心的爹,你把孩儿化了铁”。其声音苍凉而悲惨,不堪卒听。故此钟闲置院落,很少鸣钟。这个故事虽为民间传说,而实有其。据《户县文物志》记载:此钟于元顺帝时为重阳宫铸造,置于通明阁东南高台上。1952年与“万人锅”同被砸毁。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陕西西安户县重阳宫(2)

    网络 张宝林

    2011-07-08 16:05:17

    |
    陕西西安户县重阳宫(2)
    |

    二、起根发苗“祖师庵”

    祖师庵是王重阳最初修真传道,创立“全真”的发祥之地。故后有“天下祖庭”之称。

    金正隆四年(1159)重阳48岁,传说此年六月十五日,王重阳在终南甘河镇桥头酒肆首遇二仙道,(“八仙”中之钟离权与吕洞宾)与之皆出尘语,并授以口诀,蓦然而去。

    甘河桥遇仙的第二年,即金大定元年(1160)王重阳择南时村(今祖庵镇辖之成道宫),自掘一穴,深丈余,起封数尺,内设“王害风灵位”,自名“活死人墓”。其独居穴中,修炼三年。他离绝尘世,感悟“活中得死”与“死中求活”,“存神养浩全真性”。他在“活死人墓”中苦修苦炼了三年成道(即所谓神仙)。

    王重阳在“活死人墓”修炼成道后,于金大定三年(1163),填了墓穴,复归刘蒋故庵而居。在居刘蒋期间,四处奔走,广交朋友,劝道传教。被周边民众视为高人。时有甘泉(今陕西甘泉县)人和玉蟾(名德瑾),京兆终南(今周至终南镇)人李灵阳等幕名于大定三年来刘蒋,与重阳同庵而居,早出晚归,传播教义。后又有乾州礼泉人史处厚,自幼慕道,前来结盟,遂受允纳,训号洞阳子;京兆栎阳(今临潼县)人严处常投刘蒋拜重阳为师。他们志同道合,辛苦奔忙,广传教义,在关中地区交往了许多人,在社会上颇有影响,初步奠定了“全真教”的根基。

    王重阳为实现其“使四海教风为一家”的远大理想,于金大定七年(1167)四月,自焚其庵。人们不解其故,他笑而答曰:“三年之后,别有人修”。四月二十六日,他辞别了和王蟾、严处常等,又告别刘蒋村众乡亲,途经咸阳,与家人话别后,开始了长途跋涉前往山东的传教收徒活动。

    王重阳在山东半岛宁海等地,宣传教义,创建教团,发展道徒,发现培养“全真七子”,并在马丹阳为其安排的住宅题额“全真庵”。由此,全真教正式创立。

    金大定十年(1170),王重阳携弟子马丹阳、丘处机等“四真”,从山东掖县起程西归,途径卞京(今河南开封)羽化。临终时曰:“丹阳已得道,长春已知道,吾无虑也。”又嘱丹阳:“可赴终南刘蒋之故居。”言毕而逝,享年58岁。第二年,丹阳等在刘蒋村结庵 ,为其师制葬所,于大定十二年,率众赴卞梁搬重阳遗蜕归葬故居。守墓三年后,丹阳构筑一广庭,书额曰:“祖庭心死”,以表其承师弘道之志。

    丹阳在祖庵环居期间,足迹遍及周、户及关中、陇西等地,传道收徒。许多官僚士庶,诚心向道者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祖庵。拜丹阳为师,归依祖庭。不少人经过丹阳传授道妙,长期修持,成为全真教的中坚力量。如后来的重阳宫主持,一代宗师吕道安、毕知常等皆是丹阳弟子。全真教的兴起,实乃重阳创立之,丹阳恢弘之,长春光大之,一代又一代宗师承继之,他们在重阳宫这个地方,为全真道教的创立与发展奉献了毕生精力,做出了贡献。

    三、全真初兴“灵虚观”

    全真教在马丹阳、丘处机、李灵阳、吕道安等重阳继承者的传承下,在关陇一带奠定了基础,影响日益扩大。大定二十六年(1186),长春复还祖庵,大弘祖教。第二年,全真教之宗师王玉阳、丘处机(长春)初受皇室宠重,先后分别被金世宗诏之燕京,咨以延生之理,后又多次召见,长春等的对答令世宗甚为满意,授赐颇厚,赐中袍、御书“全真堂”匾额,钱十万。自此“真教弘扬,玄风为之一振”。

    全真教在北方的蓬勃发展,曾引起了金庭的不安与抑制。《金史·章宗纪》载:“明昌年11月,以惑众乱民,禁罢全真及五行毗庐”,明昌六年“朝省新法,以祖庵无敕额,例没于官”。相隔两年后,承安二年(1197),金章宗又先后召见玉阳、长生真人,咨以养生之道与治国边境事,答以“寡嗜欲由心安,薄赋敛则国泰”。章宗甚喜。于承安三年(1198)赐额“灵虚”,光旭祖庵。自此,改祖庵为“灵虚观”。吕道安为观主,毕知常为副知观。此后数年间,吕、毕观主重修祖庭,道缘复振。“其殿堂,廊庑,创造增葺者甚多,道缘日弘。不数岁,度门人逾百众”。(《终南山仙真内传》)

    在此期间,长春宗师受成吉思汗邀请,开始了全真教史上著名的“西行”壮举。公元1219年(金兴定四年,蒙古成吉思汗十五年)12月,长春率尹志平、李真常、宋道安等18人西行。此行受到成吉思汗的极大宠重,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尔后开创了全真的鼎盛时期。

    其时,在陕西由于金元交兵,终南“灵虚观”曾遭到毁灭性的摧残。据《终南山仙真内传》记载:“正大丙戌,北兵下秦川,民庶惊扰,避地南山”,灵虚观“道众俱入涝谷”,“殿宇悉为灰烬”。

    公元1228年,全阳子周全道临终时嘱门人李志源:“终南南时村,祖师开化炼真之地,吾欲修建,汝辈当勉力以成吾志!”。重修祖庭,不致芜无,成为全真教继承人的普遍愿望。这个愿望在元代得到了实现,赢来了恢弘的重阳宫与重阳成道宫。

    四、鼎盛辉煌重阳宫

    “元灭金,绝宋室”。当蒙古铁骑定鼎中原后,一个强大的大元帝国雄居东方。全真教因先有丘处机的谒见成吉思汗,咨以国策而有功于元,于是受到宠重而大兴。

    对重阳宫的修复,早期主要由李无欲(名志源)承担。1234年,掌教尹志平委命李公入关中复兴祖庭授其为陕西道教提点,赐重金作为复兴祖庭的资金。李无欲回到祖庭,率领道众,开垦土地,建筑观舍,使祖庭得到一次较大规模的复兴。

    元太宗窝阔台汗十年(1238),李志常(真常真人)掌教以此观为重阳祖师炼真开化之地上奏朝廷,奉旨改“灵虚观”为“重阳万寿宫”,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奉敕更名为“敕赐大重阳万寿宫”。至元六年(1269),元世祖忽必烈诏封王重阳在内的“北五祖”为“真君”,重阳七大弟子为“真人”世称“七真”。至大三年(1310),元武宗加封“全真五祖”为帝君,“七真”为真君,丘处机弟子尹志平等18人为真人。在此期间,奉全真教为国教,知集贤院道教事,重阳宫为全国道教总提点、天下督道院,统领天下道教士。经过“南北合宗”,成为全真教“一统天下”。其发展达到:“东尽海,南薄汉淮,西北历广漠”,“黄冠之人,十分天下之二,声焰隆盛,鼓动海岳……”。此时的重阳宫,甘水翼之如双龙盘护,殿堂巍巍,参差棋布,竹林环绕,古木森森。宫域东至涝河有陂头之玄真观;西至白马河;甫抵终南山有望仙坪之集仙观、白龙沟之玉阳观;北临渭水有临渭庵(在今之马坊村)。殿堂楼阁达5048间,住道士近万名,其间,高道云集,盛况空前。1251年,重阳宫增修筠溪道院、遇仙宫等建筑。此时的重阳宫已成为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在重阳宫兴建后,楼观上清宫也相继修复。据文献记载:当时于重阳宫周围兴建的宫观有:重阳宫北的“重阳成道宫”、甘河遇仙宫;东南距2里的养老宫;东距5里的梁庄(今祖庵镇辖)栖云观;东南距6里四马村(今白庙乡)清阳宫;东南距12里傅村窑长春观;西北距6里“庆贞庵”(今之大小庵村)等道教宫、观、庵群落。(见《勅赐大重阳万寿宫诸处下院碑》)

    在重阳宫大兴土木,辉煌殿宇的同时,从公元1262年开始,为其宗师,高道树碑立传,以志纪念,遂有今日之国宝“祖庵重阳宫碑林”。计立碑者按其先后顺序有杨明贞(1262)、尹志平(1264)、张志敬(1272)、王重阳、周全阳(1275)、高道宽(1278)、马丹阳(1238)、綦白云(1288)、李道谦(1306)、李无欲(1315)、宋披云(1320)、孙德彧(1335)等。此外,还有《重阳祖师仙迹记》(1276)、《栖云真人开涝水记》(1279)、《全真开教秘语之碑》(1306)、《皇帝恩封全真五祖七真敕辞》(1310)、《崇道恩命之碑》(1311)、《宸命王文》(1313)、《大元敕藏御服之碑》(1315)、《皇帝玺书》(1326)、《大元宸命》(1258)等封赐彰显全真教的碑石。这些碑石给我们留下了历史文化的精华。

    五、风雨沧桑古道观

    全真教在金、元时期虽曾遭受到两次短暂的抑制,但总的趋势是处于发展兴盛时期。元末,全真教上层出现了“末流之贵盛”的腐化现象,教务随之退步,渐显出人才凋零的景象。入明以后,明王朝对全真教采取了抑制的政策,明太祖为《大明玄教主成斋醮仪》所作的御制序文中说:“禅与全真务以修身养性,独为自己而已;教与正一专以超脱,特为孝子慈亲之设,益人伦,厚风俗,其功大矣哉!”表现出其尊“正一”抑贬“全真”的施政方略。其后,全真教出现了分门别派群龙无首的景象。由于全真教的逐渐失势,重阳宫亦由盛而衰。昔日恢宏的宫殿经历风雨沧桑,而变成一座破落的古道观。正如明正统10年(1445)所立《重阳宫主持候园方重修祖庭碑》所记:“祖庭中更多故,废兴相仍,昔之坚固壮丽者未免为风雨所凌,倾圯不振”。并记述了自永乐至正统年间对重阳宫的修葺事宜。

    到清代,经明末清初之战乱“垣墉崩塌,殿宇倾颓,野居而露处”于乾隆年间,“镇堡士庶而修葺之”。此次维修“苦于盛极难继”而“以小就”,使其“尚留遗迹之守”。亦如乾隆四十七年《重修重阳宫记》碑文所述“从来天下事胜而衰,衰而复。盛者气数也,挽衰待盛不至泯灭失传者,人事也”。同治初年兵患使重阳宫遭到毁灭性的摧残。后虽有过几次小的修葺。但仅是维持保留着这座古道观。直到建国前夕,重阳宫仅残存老君殿、灵宫殿、祖师殿三座建筑和“五塔坟”、“祖师墓”及散落于庙宇遗址的碑石。

    (二)重阳宫碑林

    重阳宫元代的殿宇建筑,今虽无存,而所立碑石却多数保存了下来,才有今被列入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的“祖庵碑林”。

    很久以来,祖庵民间留传着重阳宫七十二个蛟龙碑。为啥这些碑石到处有,是因为碑石会走,当驮碑子的神龟眼红了,就会驮着碑子走。其实,兴盛时期的重阳宫范围很大,加之周围属重阳宫管辖的宫、观的石碑,更显其分布范围之大。根据“石碑分布示意图”,原所立碑石均有一定的位置。到建国初,重阳宫碑石散置于近十里范围内的田间、坟头、宫观遗址,遭风雨浸蚀与人为破坏,面临灭失的境遇。引起了宗教界与政府的关注与重视,1956年,“祖庵石刻”列为陕西省名胜古迹重点保护单位;1962年,经杨自修副县长奔走呼吁,省政府拨专款,集中碑石,立于原玉皇殿旧址;1973年建碑房11间,建成重阳宫碑林。1986年11月,迁移位于马村的清阳宫、元马店、“仙蜕园”、祖庵镇等地的石刻17件,集中重阳宫保护;这些碑石具有元代石碑,形体高大,气势雄伟,龙首龟座,形象逼真的特点。碑厅现保存石碑31通,若按民间留传的“七十二通蛟龙碑”,尚有差数,推想可能是已被损毁或尚未发现。象这样大量集中保存元代碑石文字在国内实属罕见。切如重阳宫赵孟谦先生所言,重阳宫碑林有“四个唯一”:元代皇帝亲敕圣旨碑8通,全国唯一;道教“全真”的发祥地,作为“天下祖庭”,全国唯一;元代名士撰文、书丹保存之多,全国唯一;蒙古八思巴文与汉文对照合刻的圣旨碑4通,为全国唯一。

    祖庵重阳宫碑林,现共保存碑石近40通(件)(其中碑厅耸立巨碑31通),共刻文33篇,诗词6组(首),画像二幅、题字两帖、图一面。其中著名的有王重阳及七真画像碑,王重阳手书《无梦令》词碑,元书法家赵孟頫书丹的《大元敕藏御服之碑》和《皇元孙真人道行碑》、蒙汉文合壁的元五代皇帝圣旨碑、明正一教天师张与村题额“天下祖庭”碑及唐吴道子《钟馗戏鬼图》画碑。这些碑石文墨多出自名家之手。其撰书者声名显赫,在《二十五史》中有传的竟达17人之多,因之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与文化价值。

    史料价值:碑林中的《十方重阳万寿宫记》、《全真教祖碑》、《重阳祖师仙迹记》、《重阳成道宫记》相当系统全面的记载了全真教和其祖庭重阳宫的创立发展、起落历史及祖师王重阳的身世与生平事迹。还有13位高道的道行碑,不仅记载了其各自的道行与全真教在元朝所居的地位,也记录了不少重要史料,可以正史与补史。

    书法价值:首推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所书的《敕藏御服之碑》和《孙真人道行碑》。《大元敕藏御服之碑》为奎章阁大学士、中书平章政事赵世延撰文;赵孟頫书丹,翰林学士、秦国公李孟篆额;且此碑石拍之鸣声,谓曰“响石”,故人称“三绝碑”。赵孟頫《元史》本传称其:“书画绝伦……篆、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此二碑均为承旨中年以后所书,其书法已达到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碑贴叙录》在评《孙真人道行碑》书法云:“笔法圆腴,略似学虞世南,比他书尤为工整”。次则为溥光书的《敕赐大重阳万寿宫》碑,字大如斗,为榜书,笔法苍劲,神足韵胜,溥光为元僧,俗姓李、号雪庵,特封昭文馆大学士,是元代唯一可与赵孟頫相媲美的大书法家。明陶宗仪《书史会要》言:“溥光为诗冲淡粹美,善真、行、草书,尤工大字。国朝禁匾,皆其所书。”再次为斡冲书丹的《披云宋真人道行碑》,《陕西金石志》在斯碑按语中云:“书法模仿右军圣教序、颇圆熟可喜、元之嘉刻也。”另外《宸命王文碑》的汉字译文,《陕西金石志》评该碑书法云:“译字遒劲秀逸,以此为最,饶有山谷笔意。”《重阳仙迹记》书丹者姚燧,善文能书,明《石墨镌华》称该碑:“书全法颜平原,但波拂钩磔稍不及,因以知胜国时不乏能书者也。”李道谦书的《全真教祖碑》,明王世贞称该碑书法“精劲有法”。还有商挺用隶书题额的《玄门掌教诚明真人道行之碑》亦是书法的佳作。

    文学价值:祖庵碑林碑文的撰写者,多是以文章名重其时的翰林官员,因之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圆明真人高公碑铭》为翰林学士姚燧承旨所撰,《元史》称燧:“为世名儒,为文闳肆该洽,豪而不宕,刚而不厉,春容盛大,有西汉风,宋末弊习,为之一变。盖自延以前,文章大匠,莫能先之……”。《宋真人道行碑》为翰林院直学士王利用(字国宾)所撰,《元史》云“方今文章政事兼备者国宾也”。《洞真于真人道行碑》为名士杨奂所撰。《阳述古编》云:“文杨紫阳(杨奂世称紫阳先生)先后所撰……紫阳先生为金、元时一大作手”。《诚明真人道行碑》为翰林直学士王磐所撰,《元史》云:“文辞宏放浩无涯。”《天乐真人李公道行碑》为集贤学士宋渤所撰,《元史》称其“有才名”。《全真教祖碑》为密国公金源所撰,遗山云:“密国公,百年以来,宗室中第一派人物也……文笔亦委曲能道所欲言。”诏书与圣旨碑中《成吉思汗皇帝赐神仙手诏》也是文采飞扬,据说出自元朝中书令耶律楚材之手。《重阳仙迹记碑》为翰林院修撰刘祖谦所撰。《王真人开涝水记碑》为翰林院直学士薛有谅所撰,其文章均为世人所重。

    文字语言价值:碑林内存五通元代蒙汉文对照圣旨碑,其中一通为蒙古回鹘(畏兀)文字,四通为蒙古八思巴文字。四通八思巴蒙古文圣旨碑,是元世祖忽必烈令大喇嘛八思巴据藏文字母制造的新体蒙古字、形仿汉字方体,自上而下直写,于至元六年(1269)颁行,是元朝的法定文字。《中国大百科全书》云:“现存八思巴蒙古字碑已发现者约有20余通……内容均为保护佛寺道观产业及减免僧道赋税差发诸事,是研究元代宗教史及寺观经济的重要资料。已刊布的碑石颁于陕西周至(重阳宫原隶属周至)、韩城、甘肃泾川、山西太原……各地的八思巴字碑文纪录了许多元代文献译名的还原及演变,尤具重要价值。对于古蒙古语言的研究也是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祖庵碑林这5通碑石的汉字碑文均被收入蔡美彪所编的《元代白话碑集录》(科学出版社,1955年2月)一书。20世纪初法国汉学家E·E·沙畹也曾收集中国一些地区的元代白话碑文并予发表。

    气功养生价值:全真教与以往道教不同之处。在于不尚符篆,不事烧炼;提倡全神炼气。因之碑文中记载了不少有关炼气养生的内容。这些方法虽不能使人长生不老,但对养生延年有一定作用,因之受到当代气功界的重视。《马宗师道行碑》关于修道的方法云:“夫道以无心为体,忘言为用,柔弱为本,清静为基,节饮食,绝思虑,静坐以调息,安寝以养气。心不驰则性定,形不劳则精全,神不扰则丹结,然后灭情于虚,宁神于极,不出户庭而妙道得矣。”王重阳《无梦令》碑关于长生之道云:“大道长生门户,几个惺惺觉悟。铅汞紧收藏,方始澄神绝虑。心慕心慕,便趋蓬莱仙路。”《全真开教秘语之碑》关于炼功的方法云:“莫奖樽酒恋浮器,每向廛中作系腰,龙虎动时抛雪浪,水声澄处碧尘消。自从有悟途中色,述意蹉跎不计聊,有朝九转神丹就,同奔蓬岛去一遭。”

    (三)重阳宫轶事

    具有千年历史的重阳宫,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也留传着许多趣闻轶事。这是对历史的传说,是传说的历史。

    一、祖庵地区与重阳宫有关的村名、地名。

    经查阅史料和民间访问,祖庵地区有许多村名、地名与重阳宫有关。

    1、祖庵镇名称的由来。

    据周至县志记载:元代前,因刘、蒋二姓居于此地,故名刘蒋村。后因其地处甘河两支流间,且为商品交易之集市,曾改名为双溪镇。到金、元时期,道教全真派祖师王重阳在此结庵传教,王重阳仙蜕后,其高徒马丹阳在其师结庵修道处筑一广庭,为环居之所。始称“刘蒋庵”,并题额“祖庭心死”。自此亦称“祖庭”、“祖堂”,四方尊称祖庵。祖庵之名由此而来。后遂改双溪镇为祖庵镇,迄今逾八百余年。

    2、“成道宫”村名的由来。

    成道宫村位于祖庵重阳宫东北约三里,属祖庵镇辖。该村原名南时村。1161年(金世宗大定元年)王重阳在此筑“活死人墓”炼真修道,“存神养浩全真性”、“活中得死是良因”(王重阳《活死人墓赠宁佰功》诗句)为创立全真教奠定了其“真性、真功、真行”。后刘蒋结庵,山东收徒,广传教义,使全真教一时盛行于北半个中国。高道园明子李志源遵其师周全阳“在祖师开化炼真之地——终南南时村,修建宫观,以彰仙迹”的嘱托,于1238年起建重阳成道宫。不数年,城道宫三殿五堂,殿宇壮丽,与楼观宗圣宫、甘河遇仙宫相仿拂。(《重阳成道宫记》碑)自此南时村改称成道宫,迄今已有700余年。今成道宫遗址尚有旧殿堂数间。

    3、城角村名的由来。

    城角村位于重阳宫东北约三里,今属祖庵镇辖。据传,1368年(元至正28年)前,于重阳宫原城墙之东北角居人成村,故名城角。

    4、养老宫村名的由来。

    养老宫,位于重阳宫东南约二里,今属祖庵镇辖。相传1368年(元至正二十八年)前,元顺帝之姑母,出家于重阳宫“庆贞庵 ”(在今祖庵镇西北约六里之大庵村),顺帝为其姑母筑建修道宫院一座,人称“养老宫”。后宫旁居人成村,村取宫名。

    二、民间有关重阳宫的传说与史实。

    重阳宫,祖庵民间俗称“北宫”、“北极宫”。笔者是祖庵人,从小常听老人们讲关于“北宫”的“千年银杏树”、“七十二个蛟龙碑”、“重阳宫铁钟”、“三十一面锅”、“上九会”等趣闻轶事。

    1、“凤凰单展翅”。

    重阳宫原山门前,曾长着一根柏树,形似凤凰,却展开一个翅膀。每当旭日升起,红霞抹天,和风徐来,似凌空欲飞。故人们雅称其“凤凰单展翅”。此树建国初尚在,后被砍伐。

    2、“三十一面锅”。

    古镇民间留传重阳宫有“三十一面锅”。史实是在重阳宫兴盛时,道事、兴建等公众活动频繁,道俗人众,为解决做饭之难,用三石架起一口大锅,烧粥做饭,一次可供数百人食用,人们称其“万人锅”,趣称“三十一面锅”。后重阳宫渐衰,此锅闲置在银杏树东边,建国后1952年被砸毁。

    3、“一口不敢悬撞的铁钟”。

    民间传说重阳宫铸钟,一道士在附近村子化缘来到一户人家,那家施主怀里抱着孩子说:“要铁没铁,要钱没钱,你愿意要就把这娃舍给你吧。”那道士闻言扭头走了。铸钟时,有一豁口,复铸几次,总不能全。主事追究原因,那道士说了有个施主舍娃的事,主持者让人去索取了该童的一件衣衫化入铁水,孩童夭折,钟方铸成。后将该钟置于钟楼,悬而撞击,在悠长的钟声里,隐约有孩童啼泣曰:“狠心的娘,狠心的爹,你把孩儿化了铁”。其声音苍凉而悲惨,不堪卒听。故此钟闲置院落,很少鸣钟。这个故事虽为民间传说,而实有其。据《户县文物志》记载:此钟于元顺帝时为重阳宫铸造,置于通明阁东南高台上。1952年与“万人锅”同被砸毁。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