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长春观

道教之音 冯诚强 谷彰

2019-09-16 10:57:26

据相关资料记载,解放长春战争开始之前,长春地区曾经有道观170余座,遍布于长春市各区及周边市、县、乡、镇、村、屯。据解放后出版的《长春市志·宗教篇·第六章》中记载:长春地方的道教及宫观诞生于清康熙朝(我们有理由相信,正是因为辽东本溪九鼎铁刹山八宝云光洞的全真龙门派开山祖师郭守真大真人于康熙二年到盛京为民祈雨成功,进而修建盛京三教堂之后,客观上推动了关东地区全真道教的发展和全真教派道观的建立)首先在双阳县地方出现宫观,刘家店建宇宙宫、姚家城子建慈航观,康熙四十年(1701年)建龙王庙。

而1943年出版的《增续九顶铁刹山志·卷十二》却有如下的记载:兹绩查第十一枝吕太普,奉郭守真祖师命,于康熙十年正月十五日(即公元1671年3月3日),出而开化北方。先到吉林省长春县(俗称为宽城子当时是“宁古塔将军”巴海治下)东南四十里龙泉山,地名泉眼沟,创教立庙,筑小茅庵静养……又建修玉皇殿三楹,名其庙曰“清华宫”。1943年左右,又在新京(即现在的长春市,当时系伪“满洲国”都城,故当时称“新京”)西二十里,地名大屯火车站西阜山建庙名“庆云观”。在此东西两处,收度弟子六名,轮流看守。监院陈清志,传至张本顺,立志发扬道化,建树根基,遂向达尔汉王府(王府治所在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通辽市境内)募化,求香火地,王爷说:你有何等真心,表示出来可以舍地。张道人自己将左手指割去,血流满地。王府遂舍地七十余晌,由此庆云观根深蒂固,道众皈依。张道士可谓为太上门中真弟子矣!

据《长春市志·宗教篇·第六章》记载:

嘉庆五年(1800年)建治长春厅,人口渐增多,农业经济空前发展,农村聚落扩展为道教传播创造了条件,道教遂呈发展的趋势。当时长春厅所属四乡均有不同规模的宫观出现。德惠境内嘉庆十年(1805年)在天吉街屯建青云观,二十三年(1818年)在万宝山屯建斗牛宫。九台境内嘉庆元年(1796年)在和气屯建朝阳宫,十二年(1807年)在前鸡鸣山屯建庆云观。农安境内,嘉庆朝在烧锅屯建碧云宫。

长春市区的宫观出现于乾隆朝。大屯阜丰山乾隆三年(1738年)建庆云观,乾隆三十一年(1776年)建乐山庙群。嘉庆朝以后宫观增多,嘉庆二年(1797年)在小城子屯建朝阳观,在新立城屯的城隍庙搬迁到宽城子今南关大桥地方,是为长春市区内第一座宫观,其后嘉庆二十年(1815年)在四道街建太平宫。进入道光朝以后,各县乡普遍建立宫观,到清朝末年长春地方宫观分布格局基本形成。

《增续九顶铁刹山志·卷十二》载:

道光元年,阜丰山庆云观监院陈清志,遣弟子张来总,赴农安县开化道教,创修“保安宫”,此铁刹山郭祖下第十一枝之分枝也。

张来总收弟子张复堃,相继为保安宫监院,张复堃收度陆本山,陆收度邓合福,邓收度孙教会,孙收度刘永真,刘收度刘圆钵,皆继续为监院。刘圆钵又收度董明义、赵明慧,及二十一代陈至生。陈现在(1943年)新京(指伪“满洲国”都城,即今天长春市)王孝子梦惺与其老母之坟墓。墓旁有老道观,为监院奉香火。

新京(即今长春市,曾是伪“满洲国”都城)西王孝子坟,其始地方人士不详,其名乃字之曰:梦惺。现经详查,王孝子乃铁刹山龙门第十九代弟子王圆海也。初在辽阳千山无量观出家,拜刘永秘为师(辽阳千山无量观的开山祖师系郭守真大真人门下大徒弟王太祥和四徒弟刘太琳)嗣后,思迁母墓于千山,未果。遂守墓,大隐丘壑,以孝成仙。伦常无亏,可以风励世俗。陈至生守孝子与母之墓,冬寒夏暑,永不改易,有此苦心遂感动一般人士,重新建塔、修庙,此二人者,均可谓龙门派有道弟子矣!

据有关史料记载:道光年间,全真龙门派第十八代玄裔弟子冯永智在现今的长春二道区梅家屯建起一座长春观,占地两晌,大殿四间,有道士3名。

清朝道光年间,在吉林将军觉罗宝兴治下“宽城子”二道梅家屯创修长春观,立观度人的全真龙门派第十八代弟子冯永智正是当年从山东省登州府小云南复甲六社冯家庄迁来东北的冯氏后人。

冯永智,俗名冯贵,字宝廷,江湖人称小神仙,又叫冯铁嘴,全真道教龙门派第十八代弟子,他祖籍山东省登州小云南复甲六社冯家庄,清朝嘉庆四年(即公元1799年)出生于吉林将军治下宽城子西崔家营子屯。他生而聪颖,敏而好学,且多才多艺,尤通易术,常为周围的士农工商各界人物预测,二十几年中无不应验……于是他被远近乡邻夸赞为“小神仙”,江湖人称“冯铁嘴”。

人到中年的冯贵妻财子禄俱全,家道亦是小康。平时喜爱读易读经的他一次偶然看到了《玄风庆会录》和《七真传》的手抄本,——尤其是他看到了“全真七子”之一的高道大德“太古广宁通玄妙极真君”郝大通真人(字太右,号广宁子)是从学《易》而入道“早穷易道之言,晚造神仙之诀,卦图斯演,至道大成”,心里忽有所悟……

清朝道光十二年(1832年),冯贵在盛京岫岩州通化兴隆观(位于吉林省白山市临江苇沙河镇境内)正式皈依三清门下投师出家,遁入玄门。

当时兴隆观之开门祖师、监院张永函道长见冯贵的年龄与自己相差不甚多,又深通易经阴阳术数之学,于是便提出由他代师收徒,将冯贵纳入门墙,赐予道名为“冯永智”是东为北全真道教龙门派正宗郭守真大真人门下第十一支吕太普祖师座下法嗣,系全真道教龙门派第十八代玄裔弟子。

冯永智出家修道是缘于他以易入道替人卜算泄露天机,在江湖飘泊半生,自己虽有妻子儿女,但却是尘缘当尽道缘当生。更为重要的却是冯永智的祖上本系山东省登州府小云南冯家庄人氏,冥冥之中注定这一支冯氏后人与关东九鼎铁刹山八宝云光洞郭守真大真人这一支龙门法脉源流有着不解之缘。

冯永智半路舍俗出家,本为带艺投师之身,精通玄门阴阳术数之学,而且他早年在江湖上行走,是颇具传奇的江湖“易侠”。冯永智在兴隆观道院常驻九年一心一意任劳任怨,协助监院师兄张永函道长建观弘道巩固了兴隆道院的根基。

当冯永智逐渐了解到自己的祖师全真道教龙门派第九代吕太普仙长当年是从辽东兴京抚民厅本溪九鼎铁刹山宝云光洞道院起身云游来到了当时宁古塔将军巴海治下的宽城子东南四十里龙泉山泉眼沟,创修了“清华宫”道院。于是冯永智便于清朝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回到当时吉林将军觉罗宝兴管辖下的长春厅(俗称宽城子)二道梅家屯创建了一所道院,名曰“长春观”。是为纪念全真道教龙门派开山祖师大罗天仙状元“长春全德神化明应主教真君”邱处机(字通秘,号长春子)大真人之故,也暗合了当时长春厅“万古长春”之地名。清朝乾隆皇帝曾经亲自为邱祖殿撰写过一副对联:

万古长生,不用餐霞求秘诀,

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

(吉林省长春市长春观供稿)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吉林省长春市长春观

道教之音 冯诚强 谷彰

2019-09-16 10:57:26

|
吉林省长春市长春观
|

据相关资料记载,解放长春战争开始之前,长春地区曾经有道观170余座,遍布于长春市各区及周边市、县、乡、镇、村、屯。据解放后出版的《长春市志·宗教篇·第六章》中记载:长春地方的道教及宫观诞生于清康熙朝(我们有理由相信,正是因为辽东本溪九鼎铁刹山八宝云光洞的全真龙门派开山祖师郭守真大真人于康熙二年到盛京为民祈雨成功,进而修建盛京三教堂之后,客观上推动了关东地区全真道教的发展和全真教派道观的建立)首先在双阳县地方出现宫观,刘家店建宇宙宫、姚家城子建慈航观,康熙四十年(1701年)建龙王庙。

而1943年出版的《增续九顶铁刹山志·卷十二》却有如下的记载:兹绩查第十一枝吕太普,奉郭守真祖师命,于康熙十年正月十五日(即公元1671年3月3日),出而开化北方。先到吉林省长春县(俗称为宽城子当时是“宁古塔将军”巴海治下)东南四十里龙泉山,地名泉眼沟,创教立庙,筑小茅庵静养……又建修玉皇殿三楹,名其庙曰“清华宫”。1943年左右,又在新京(即现在的长春市,当时系伪“满洲国”都城,故当时称“新京”)西二十里,地名大屯火车站西阜山建庙名“庆云观”。在此东西两处,收度弟子六名,轮流看守。监院陈清志,传至张本顺,立志发扬道化,建树根基,遂向达尔汉王府(王府治所在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通辽市境内)募化,求香火地,王爷说:你有何等真心,表示出来可以舍地。张道人自己将左手指割去,血流满地。王府遂舍地七十余晌,由此庆云观根深蒂固,道众皈依。张道士可谓为太上门中真弟子矣!

据《长春市志·宗教篇·第六章》记载:

嘉庆五年(1800年)建治长春厅,人口渐增多,农业经济空前发展,农村聚落扩展为道教传播创造了条件,道教遂呈发展的趋势。当时长春厅所属四乡均有不同规模的宫观出现。德惠境内嘉庆十年(1805年)在天吉街屯建青云观,二十三年(1818年)在万宝山屯建斗牛宫。九台境内嘉庆元年(1796年)在和气屯建朝阳宫,十二年(1807年)在前鸡鸣山屯建庆云观。农安境内,嘉庆朝在烧锅屯建碧云宫。

长春市区的宫观出现于乾隆朝。大屯阜丰山乾隆三年(1738年)建庆云观,乾隆三十一年(1776年)建乐山庙群。嘉庆朝以后宫观增多,嘉庆二年(1797年)在小城子屯建朝阳观,在新立城屯的城隍庙搬迁到宽城子今南关大桥地方,是为长春市区内第一座宫观,其后嘉庆二十年(1815年)在四道街建太平宫。进入道光朝以后,各县乡普遍建立宫观,到清朝末年长春地方宫观分布格局基本形成。

《增续九顶铁刹山志·卷十二》载:

道光元年,阜丰山庆云观监院陈清志,遣弟子张来总,赴农安县开化道教,创修“保安宫”,此铁刹山郭祖下第十一枝之分枝也。

张来总收弟子张复堃,相继为保安宫监院,张复堃收度陆本山,陆收度邓合福,邓收度孙教会,孙收度刘永真,刘收度刘圆钵,皆继续为监院。刘圆钵又收度董明义、赵明慧,及二十一代陈至生。陈现在(1943年)新京(指伪“满洲国”都城,即今天长春市)王孝子梦惺与其老母之坟墓。墓旁有老道观,为监院奉香火。

新京(即今长春市,曾是伪“满洲国”都城)西王孝子坟,其始地方人士不详,其名乃字之曰:梦惺。现经详查,王孝子乃铁刹山龙门第十九代弟子王圆海也。初在辽阳千山无量观出家,拜刘永秘为师(辽阳千山无量观的开山祖师系郭守真大真人门下大徒弟王太祥和四徒弟刘太琳)嗣后,思迁母墓于千山,未果。遂守墓,大隐丘壑,以孝成仙。伦常无亏,可以风励世俗。陈至生守孝子与母之墓,冬寒夏暑,永不改易,有此苦心遂感动一般人士,重新建塔、修庙,此二人者,均可谓龙门派有道弟子矣!

据有关史料记载:道光年间,全真龙门派第十八代玄裔弟子冯永智在现今的长春二道区梅家屯建起一座长春观,占地两晌,大殿四间,有道士3名。

清朝道光年间,在吉林将军觉罗宝兴治下“宽城子”二道梅家屯创修长春观,立观度人的全真龙门派第十八代弟子冯永智正是当年从山东省登州府小云南复甲六社冯家庄迁来东北的冯氏后人。

冯永智,俗名冯贵,字宝廷,江湖人称小神仙,又叫冯铁嘴,全真道教龙门派第十八代弟子,他祖籍山东省登州小云南复甲六社冯家庄,清朝嘉庆四年(即公元1799年)出生于吉林将军治下宽城子西崔家营子屯。他生而聪颖,敏而好学,且多才多艺,尤通易术,常为周围的士农工商各界人物预测,二十几年中无不应验……于是他被远近乡邻夸赞为“小神仙”,江湖人称“冯铁嘴”。

人到中年的冯贵妻财子禄俱全,家道亦是小康。平时喜爱读易读经的他一次偶然看到了《玄风庆会录》和《七真传》的手抄本,——尤其是他看到了“全真七子”之一的高道大德“太古广宁通玄妙极真君”郝大通真人(字太右,号广宁子)是从学《易》而入道“早穷易道之言,晚造神仙之诀,卦图斯演,至道大成”,心里忽有所悟……

清朝道光十二年(1832年),冯贵在盛京岫岩州通化兴隆观(位于吉林省白山市临江苇沙河镇境内)正式皈依三清门下投师出家,遁入玄门。

当时兴隆观之开门祖师、监院张永函道长见冯贵的年龄与自己相差不甚多,又深通易经阴阳术数之学,于是便提出由他代师收徒,将冯贵纳入门墙,赐予道名为“冯永智”是东为北全真道教龙门派正宗郭守真大真人门下第十一支吕太普祖师座下法嗣,系全真道教龙门派第十八代玄裔弟子。

冯永智出家修道是缘于他以易入道替人卜算泄露天机,在江湖飘泊半生,自己虽有妻子儿女,但却是尘缘当尽道缘当生。更为重要的却是冯永智的祖上本系山东省登州府小云南冯家庄人氏,冥冥之中注定这一支冯氏后人与关东九鼎铁刹山八宝云光洞郭守真大真人这一支龙门法脉源流有着不解之缘。

冯永智半路舍俗出家,本为带艺投师之身,精通玄门阴阳术数之学,而且他早年在江湖上行走,是颇具传奇的江湖“易侠”。冯永智在兴隆观道院常驻九年一心一意任劳任怨,协助监院师兄张永函道长建观弘道巩固了兴隆道院的根基。

当冯永智逐渐了解到自己的祖师全真道教龙门派第九代吕太普仙长当年是从辽东兴京抚民厅本溪九鼎铁刹山宝云光洞道院起身云游来到了当时宁古塔将军巴海治下的宽城子东南四十里龙泉山泉眼沟,创修了“清华宫”道院。于是冯永智便于清朝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回到当时吉林将军觉罗宝兴管辖下的长春厅(俗称宽城子)二道梅家屯创建了一所道院,名曰“长春观”。是为纪念全真道教龙门派开山祖师大罗天仙状元“长春全德神化明应主教真君”邱处机(字通秘,号长春子)大真人之故,也暗合了当时长春厅“万古长春”之地名。清朝乾隆皇帝曾经亲自为邱祖殿撰写过一副对联:

万古长生,不用餐霞求秘诀,

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

(吉林省长春市长春观供稿)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