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北高峰山道观

中央统战部网站 赵敏

2011-11-29 08:59:00

北高峰山道观

北高峰山道观

四川省遂宁地区蓬溪县的高峰山,传说有罕见的迷宫道观,民国时期多出神仙。清明节后,天朗气清,适于郊游。从成都出发,经成南高速,两个多小时车程即抵达高峰山,一路顺畅。原以为高峰山很高,实地一看,海拔只有500余米,与我过去参访过的其他道教名山相比,简直就不能称其为“高峰”,但这种看法又很快在一天的游历中被彻底改变。

  高峰山坐落在蓬溪、射洪、西充三县交界处,有“一山坐三县”之称。自麓而顶,环山东西南北,皆为古柏围绕,并有一奇特现象:各个方位的森林古柏,都朝着山顶方向参会天日,将高峰山道观掩映其中。高峰山环山百里,独此一峰突起。登高远眺,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遥望高峰山,苍翠突兀,恰如绿色宝塔,巍然屹立。透过林间空隙,隐约可见重重殿宇,矗立于峰顶之上,气势壮观。我们沿着石板古道,拾级而上,行至山门,但见三重飞檐,悬叠而起,两柱千年古柏,直插云霄,大有得道成仙之状。

  高峰山道观现任当家是坤道唐宗信道长,据她介绍,高峰山道观原名广教寺,始建于初唐,重建于清末,扩建于民国。民国初年,高峰佛寺改成了道观。

  高峰山道观在民国时期盛极一时,信徒远及上海、杭州、沙市、重庆、成都等数十个城市,吸引了众多的文人雅士、军政要员上山观光、敬香、题书镌匾。文人雅士中,著名书法家谢无量、著名画家丰子恺等,都赠有碑匾字画手迹。当时许多军政要员,均与高峰山有往来,并有匾额题赠山中。曾经先后任国民党政府四川省主席的王缵绪亲笔题写的“山中逸士”、邓锡侯题写的 “高峰山”和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书写的“川北胜景”匾额,至今保存完好。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副主席及中国民主同盟主席的张澜,也亲笔为高峰山撰写碑亭联:“率三教大道化人,古今罕有;尽一生苦心济世,日月增辉。”此外,还有古刹广教寺传下来的唐代古铜钟、铜磐以及各种法器、法物若干件。可惜很多珍贵文物已散佚。

  高峰山在民国时期由西充和蓬溪共管。据《西充县志》记载:到新中国成立前,县内道教几近消亡。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护道观文物和山林,时任川北行政公署主任的胡耀邦,也曾来高峰山参观,并亲自签署布告,明令保护。1986年,高峰山重新开放为道教活动场所。

  唐道长介绍说,唐代著名神话故事“罗衣秀才的传说”就源于高峰山。当年供养“罗衣秀才”和山中僧人的“油、盐、米”石洞及“罗衣秀才”上学游玩的定香宫遗迹,至今犹存。

  游历山中,除环境的清幽、道观的玄机令人遐思飘飘、心驰神往之外,其扑朔迷离、勾连回复的八卦建筑,令人叹为观止。道观全部建筑物均为木结构,整个建筑群按《周易》八卦设计修建。5200多平方米的建筑,有大小门400多道。其门又分为正门、侧门、实门、虚门、活门、死门、机关暗道多种,且沿山势交错设计,故有“川北迷宫”之称。据说,像高峰山这样木结构的八卦建筑群,在全国宗教建筑中,几乎仅此一处,堪称奇观。

  高峰山的西北山麓,有成都雕塑设计院设计,著名民间石雕艺术家赵德阳负责制作的高达36米的老子石塑像。塑像两侧分别是“老子八十一化图”和“全真七子功行图”,现成为高峰山道教文化标志性景点。

  我就高峰山由佛寺改为道观的具体缘由请教于唐道长。她饶有兴致地将我们一行带到位于高峰山西、北两寨门之间的王源清师祖墓亭前,墓亭内并排两座墓,唐道长娓娓道出了事情的原委:高峰道观,原为广教寺,是佛教庙宇。据《四川通志》记载,该寺始建于唐代,唐代以后迭经兵乱,山寺屡废屡兴,历1300余年至清光绪年间,由僧人与道士共同主持寺务。民国年间,有道士袁明心、杨扶云、王源清三人相继进驻(三人的师承关系是:袁明心是杨扶云的师傅,杨是王源清的师傅)。三人志同道合,振兴高峰。杨扶云是清末的秀才,常编写“劝善”唱词,教王源清唱熟后,到民间劝善募化。王源清道长除唱“道情”外,还为结缘者治病,取得更好的募化效果。乡民虔诚捐资,于是寺复旧观。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西充缝纫工范明清拜王源清为师,王源清授以道号“云峰”,传授心法,又授以儒、释、道三教的忠恕、慈悲、无为宗旨。延后,又遣范云峰下山募化。民国初年,袁、杨、王相继羽化。袁、杨分葬他处。王源清羽化前,向广教寺的僧人立誓:今后他的徒子徒孙,一定像祭祀自己一样祭祀僧人。他将此誓言作为规制传给范云峰,要求今后子孙奉行不殆。僧人圆寂后,范云峰将其葬在王源清的墓旁,并为二人之墓建石廓,修墓亭,树丰碑,以彰显后世。此僧人后来一直受到道教徒的祭祀,体现了佛道和谐的精神。此后,范云峰以王的衣钵继承者身份,主持寺务。

  1931年,范云峰将高峰山庙产买下。从此,高峰山只存道观。范云峰买下寺庙并将之改为道观后,数次率领住观道众,在高峰山四周种植蜀柏、香樟等树,使全山得到绿化。范云峰在传道的过程中,以结缘、治病等手段,邀请各地宿儒为其阐述佛老孔孟之道,并虔诚修炼道教玄功。在1932至1938年,大兴土木,扩建玄宫,维修四道寨门和上下山的石板路,后又修建了碑亭,使高峰山远近闻名,成为川北道教名观。

  在遂宁地区的风景名胜中,唯有高峰山是不收门票的,以方便当地群众游览。这使高峰山道观在当地群众中的口碑甚好。

  道教引导世人信仰神仙,就是用神仙善待众生的方式教化信众,引导世人积功累德,以此作为修仙的目标,从而促进天、地、人之间的和谐,最终修道立德,造福于人。道教的神仙教义,首先就提倡济世情怀,不如此,便不能修成神仙。这大概是高峰山历代祖师所提倡的精神吧!难怪民间总是传说高峰山出神仙!因为,高峰山的几代开山祖师都以“济世度人”为己任,而且身体力行,民间百姓不忘其恩典,自然尊其为神仙。刘禹锡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算是对高峰山最恰当的注解。

  (作者赵敏,单位为四川大学 宗教学研究所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四川北高峰山道观

中央统战部网站 赵敏

2011-11-29 08:59:00

|
四川北高峰山道观
|

北高峰山道观

北高峰山道观

四川省遂宁地区蓬溪县的高峰山,传说有罕见的迷宫道观,民国时期多出神仙。清明节后,天朗气清,适于郊游。从成都出发,经成南高速,两个多小时车程即抵达高峰山,一路顺畅。原以为高峰山很高,实地一看,海拔只有500余米,与我过去参访过的其他道教名山相比,简直就不能称其为“高峰”,但这种看法又很快在一天的游历中被彻底改变。

  高峰山坐落在蓬溪、射洪、西充三县交界处,有“一山坐三县”之称。自麓而顶,环山东西南北,皆为古柏围绕,并有一奇特现象:各个方位的森林古柏,都朝着山顶方向参会天日,将高峰山道观掩映其中。高峰山环山百里,独此一峰突起。登高远眺,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遥望高峰山,苍翠突兀,恰如绿色宝塔,巍然屹立。透过林间空隙,隐约可见重重殿宇,矗立于峰顶之上,气势壮观。我们沿着石板古道,拾级而上,行至山门,但见三重飞檐,悬叠而起,两柱千年古柏,直插云霄,大有得道成仙之状。

  高峰山道观现任当家是坤道唐宗信道长,据她介绍,高峰山道观原名广教寺,始建于初唐,重建于清末,扩建于民国。民国初年,高峰佛寺改成了道观。

  高峰山道观在民国时期盛极一时,信徒远及上海、杭州、沙市、重庆、成都等数十个城市,吸引了众多的文人雅士、军政要员上山观光、敬香、题书镌匾。文人雅士中,著名书法家谢无量、著名画家丰子恺等,都赠有碑匾字画手迹。当时许多军政要员,均与高峰山有往来,并有匾额题赠山中。曾经先后任国民党政府四川省主席的王缵绪亲笔题写的“山中逸士”、邓锡侯题写的 “高峰山”和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书写的“川北胜景”匾额,至今保存完好。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副主席及中国民主同盟主席的张澜,也亲笔为高峰山撰写碑亭联:“率三教大道化人,古今罕有;尽一生苦心济世,日月增辉。”此外,还有古刹广教寺传下来的唐代古铜钟、铜磐以及各种法器、法物若干件。可惜很多珍贵文物已散佚。

  高峰山在民国时期由西充和蓬溪共管。据《西充县志》记载:到新中国成立前,县内道教几近消亡。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护道观文物和山林,时任川北行政公署主任的胡耀邦,也曾来高峰山参观,并亲自签署布告,明令保护。1986年,高峰山重新开放为道教活动场所。

  唐道长介绍说,唐代著名神话故事“罗衣秀才的传说”就源于高峰山。当年供养“罗衣秀才”和山中僧人的“油、盐、米”石洞及“罗衣秀才”上学游玩的定香宫遗迹,至今犹存。

  游历山中,除环境的清幽、道观的玄机令人遐思飘飘、心驰神往之外,其扑朔迷离、勾连回复的八卦建筑,令人叹为观止。道观全部建筑物均为木结构,整个建筑群按《周易》八卦设计修建。5200多平方米的建筑,有大小门400多道。其门又分为正门、侧门、实门、虚门、活门、死门、机关暗道多种,且沿山势交错设计,故有“川北迷宫”之称。据说,像高峰山这样木结构的八卦建筑群,在全国宗教建筑中,几乎仅此一处,堪称奇观。

  高峰山的西北山麓,有成都雕塑设计院设计,著名民间石雕艺术家赵德阳负责制作的高达36米的老子石塑像。塑像两侧分别是“老子八十一化图”和“全真七子功行图”,现成为高峰山道教文化标志性景点。

  我就高峰山由佛寺改为道观的具体缘由请教于唐道长。她饶有兴致地将我们一行带到位于高峰山西、北两寨门之间的王源清师祖墓亭前,墓亭内并排两座墓,唐道长娓娓道出了事情的原委:高峰道观,原为广教寺,是佛教庙宇。据《四川通志》记载,该寺始建于唐代,唐代以后迭经兵乱,山寺屡废屡兴,历1300余年至清光绪年间,由僧人与道士共同主持寺务。民国年间,有道士袁明心、杨扶云、王源清三人相继进驻(三人的师承关系是:袁明心是杨扶云的师傅,杨是王源清的师傅)。三人志同道合,振兴高峰。杨扶云是清末的秀才,常编写“劝善”唱词,教王源清唱熟后,到民间劝善募化。王源清道长除唱“道情”外,还为结缘者治病,取得更好的募化效果。乡民虔诚捐资,于是寺复旧观。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西充缝纫工范明清拜王源清为师,王源清授以道号“云峰”,传授心法,又授以儒、释、道三教的忠恕、慈悲、无为宗旨。延后,又遣范云峰下山募化。民国初年,袁、杨、王相继羽化。袁、杨分葬他处。王源清羽化前,向广教寺的僧人立誓:今后他的徒子徒孙,一定像祭祀自己一样祭祀僧人。他将此誓言作为规制传给范云峰,要求今后子孙奉行不殆。僧人圆寂后,范云峰将其葬在王源清的墓旁,并为二人之墓建石廓,修墓亭,树丰碑,以彰显后世。此僧人后来一直受到道教徒的祭祀,体现了佛道和谐的精神。此后,范云峰以王的衣钵继承者身份,主持寺务。

  1931年,范云峰将高峰山庙产买下。从此,高峰山只存道观。范云峰买下寺庙并将之改为道观后,数次率领住观道众,在高峰山四周种植蜀柏、香樟等树,使全山得到绿化。范云峰在传道的过程中,以结缘、治病等手段,邀请各地宿儒为其阐述佛老孔孟之道,并虔诚修炼道教玄功。在1932至1938年,大兴土木,扩建玄宫,维修四道寨门和上下山的石板路,后又修建了碑亭,使高峰山远近闻名,成为川北道教名观。

  在遂宁地区的风景名胜中,唯有高峰山是不收门票的,以方便当地群众游览。这使高峰山道观在当地群众中的口碑甚好。

  道教引导世人信仰神仙,就是用神仙善待众生的方式教化信众,引导世人积功累德,以此作为修仙的目标,从而促进天、地、人之间的和谐,最终修道立德,造福于人。道教的神仙教义,首先就提倡济世情怀,不如此,便不能修成神仙。这大概是高峰山历代祖师所提倡的精神吧!难怪民间总是传说高峰山出神仙!因为,高峰山的几代开山祖师都以“济世度人”为己任,而且身体力行,民间百姓不忘其恩典,自然尊其为神仙。刘禹锡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算是对高峰山最恰当的注解。

  (作者赵敏,单位为四川大学 宗教学研究所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