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西派朔源概考

本站整理 佚名

2010-11-01 12:59:11

道教内丹流派众多,大略可以分为南、北、中、东、西五大流派, 其余诸派则多是由这五派交织演变和分化派生形成的,如龙门派、伍柳派等等。南派创始于 北宋时期浙江天台张紫阳(984—1082),名伯端,师承于五代时人刘海蟾,刘则师于 唐代吕洞宾。北派创立于南宋时山西咸阳王重阳(1112—1170), 自谓于甘河镇   (在今陕西户县境内)  得遇吕洞宾点化成道。中派则肇始于元朝李道纯,李本 是南派第五祖白玉蟾(1194-1289?)门人王金蟾门下,调和南北两派丹学于一炉,故后世 称为“中派”。东派创立于明朝扬州陆潜虛(1520-1606),名西星,自称于 “嘉靖丁未(1547),偶以因缘遭际,得遇法祖吕公(吕洞宾)于北海之草堂” (《金丹就正篇·序》),授以金丹大道口诀,遂创立东派。西派,是道教内丹诸流 派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开创于清朝中叶道光、咸丰年间四川乐山县人李涵虛(1806-1856) 。

李涵虛,名西月,据载得遇吕洞宾和张三丰两位高真亲传丹诀,并得到明朝孙教鸾 (1504-1612)《金丹真传》一脉门人郑朴山先生丹道口诀。清·李道山《李涵虛真 人小传》中记载:李“奉母命至峨嵋山养病,遇郑朴山先生。先生康熙 (1662—1723)时人,孙真人讳教鸾之高第也。同寓与之治病,……遂传 口诀。……后至峨嵋山,遇吕祖(吕洞宾)、丰祖(张三丰)于禅院, ……密付本音。潜修数载,金丹成矣。三师复至,叮咛速著书救世,”遂 创立“大江西派”。李涵虛在其亲自编辑的《张三丰全集》之“道派 ”篇中也隐晦记载其师承:“道光(1821-1851)初,遇张三丰先生于绥山,传 以交媾玄牝、金鼎火符之妙。既更遇纯阳祖师,得闻药物采取之微”。其编辑的《吕祖 全书》之“壶庐草自引”中也谓吕祖:“遂授以龙虎大丹,及卦象河洛 ”。李涵虚在《三车秘旨·道情诗词杂著》中记曰:“平时心慕的果系何 师何仙?纯阳处士老陈抟,五代逍遥世外仙”。又云:“又师事哪位仙师?大元 遗叟号三丰,元末逃亡不见踪。”在《吕祖题词》中又诗曰:“大江初祖是纯阳 (吕洞宾),九转丹成道气昌。今日传心无别语,愿君个个驾慈航”。民国年间玄静居 士徐颂尧(海印子)在《天乐集》中也记载:“涵虚真人初遇三丰仙师,次遇纯阳道祖 ,汇文始、东华两派之心传。道成,创立大江西派”(《天乐集·西派要诀》) 。

西派,全称“大江西派”。“大江”是吕祖一派的别称,李 涵虚在其编纂的《吕祖全书·纯阳先生诗集》中谓吕祖开创“大江派”。 “先生大海也,而以江自喻,弟子沟渠也,不敢以沱自居,然沱乃大江一派耳。虽非沱 而窃愿为沱,遇灌则分,逢泸则合,而今而后,皈依先生者,即称为‘大江派’ 也可”。所以皈依吕祖者,即属“大江派”。而大江自西而东,四川在长江 之西,故李涵虛宜称“西派”之祖也。而陆潜虚系淮海人,乃在大江之东,允称 为“东派”之祖也。在《大江吟》之后记云:“皖江既受淮西流,得来又被 是江收,天下九河各分派,会于江者居半筹。噫嘻乎!朝发岷山暮方丈,看遍长江大海秋 ”。首句谓之皖江既受淮河西流水,后来又归长江,影射陆潜虚仍归宗于吕纯阳。然而 大江一派,乃众水之所依附,东有淮河皖江之来归,西则有沱江诸水之共趋,淮者固为陆西 星,沱者即李涵虚。淮也沱也,一东一西,同注大江而去,陆东李西,星月交辉。亦由此可 知,“大江派”乃是以吕祖为创始,而“西派”乃是“大江派 ”之一支,故谓之“大江西派”。

考吕洞宾 (798—?),名岩,字洞宾,号纯阳子,又自称回翁、回道人等,俗谓“八仙 ”之一。生于唐朝“贞元十四年(798年)四月十四日巳时生”(《续道藏 ·吕祖志》),因修炼内丹而获长生。《宋史·陈抟传》中记载吕洞宾“ 关西逸人,有剑术,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疾,倾刻数百里,世以为神仙,数来(陈)抟斋 中,人咸异之”。吕洞宾是内丹钟吕派(又称做少阳派或东华派)的核心人物,也是俗 称“八仙”中最具影响的人物,宋徽宗敕封其为“妙通真人”,元世 祖敕封其为“纯阳演正警化真君”,元武宗又加封为“孚佑帝君”。

张三丰(1247—?),史书载其活动于元明两朝之时,是极具传奇色彩的道教 人物,被道教尊为神仙。张三丰,名全一,字三丰,生于元定宗丁未(1247年)四月初九日 子时(《张三丰全集·三丰先生本传》),亦因修炼丹而享高寿。明朝皇帝太祖、成 祖均曾谴使求访,均不出见,致屡加尊崇,明正统元年(1436年)敕封为“通微显化真 人”,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特封为“韬光尚志真仙”,嘉靖二十四年( 1563年)又封为“清虛元妙真君”。《明史·方伎传》中谓其“终莫 测其存否也”,给后人遗留下种种猜测和神秘的传说。

吕洞宾和张三丰两人的 活动年代均已距清朝时期的李涵虛(1806—1856)相去已有千百年了,因此李涵虛能得 到吕洞宾和张三丰的亲传,做为当代的人来讲实是难以相信的。但是上古仙人、道教神仙家 的寿命及其住世历千百年不去者,史书中的记载颇多,历历可考,实不足为异。古仙人寿数 的真伪,既是关乎到道教史学的考证,也是道教内丹学中的实践问题,很值得研究和探讨, 妄信和妄疑均是不明智的。当然,这也不排除李涵虛有依托吕洞宾和张三丰的可能性。因为 明清之际扶乩降神之术风行,士大夫们依靠扶乩来占卜吉凶祸福遍布全国,而内丹家们也有 可能借靠扶乩降神以做为自己对丹道改革的藉口,强调新学说的正统性,并依靠古仙的尊崇 而使新学说得到保护,能够被学术界接受和承认,也是在当时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下迫不得 已而借用的一种权宜的手段和策略,故而对于古人也无需过于苛刻的要求。正如《老子》中 所说的:“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以而用之”。总的来讲,从李涵虛 的 著作及西派历代传承的丹法口诀来看,西派丹学思想确实是继承了吕洞宾和张三丰的丹道 精华,不失吕、张二祖丹学之遗风。

西派传代有九字:“西道通,大江东,海 天空”(按:《三车秘旨·道情诗词杂著·大江西派九字》)。据《吕祖 全书》“大江派偈并引”所载,此传代九字系吕祖所题:“余前作《大江吟 》,人多以‘大江’称我,怍良深矣。今诸子诵之,同然心喜,请开‘大江 ’一派,纯阳苦不敢辞。因按《禹贡》经文,‘岷山导江’八句,书九字曰 :‘西道通,大江东,海天空’。以此循环,合九转之义。偈曰:大江初祖是纯 阳,九转丹成道气昌。今日传心无别语,愿君个个驾慈航。”[附“岷山导江 ”八句,自《尚书·虞夏书·禹贡》:“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又 东至于澧;过九江,至于东陵,东迆北会于汇;东为不江,入于海”](按:据查知, 另系秘传有:“西道通大江东海天空#”等二十字派 ,备考)

南、北、中 、东、西五大丹道流派,皆是吕祖洞宾门下一脉真传法派,均是传承了金丹大道正传丹法。 而西派李涵虛既得到吕洞宾的真传,又得受张三丰的丹法口诀,因此西派更是汇合了东华( 又称少阳派,即钟吕一派)、文始(陈抟、张三丰一派,又称隐仙派)二派的丹法精华,独 树一帜,直至近代传承不衰,遍布海内外。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上一篇:净明道
下一篇:符箓支派之一天心派
|

大江西派朔源概考

本站整理 佚名

2010-11-01 12:59:11

|
大江西派朔源概考
|

道教内丹流派众多,大略可以分为南、北、中、东、西五大流派, 其余诸派则多是由这五派交织演变和分化派生形成的,如龙门派、伍柳派等等。南派创始于 北宋时期浙江天台张紫阳(984—1082),名伯端,师承于五代时人刘海蟾,刘则师于 唐代吕洞宾。北派创立于南宋时山西咸阳王重阳(1112—1170), 自谓于甘河镇   (在今陕西户县境内)  得遇吕洞宾点化成道。中派则肇始于元朝李道纯,李本 是南派第五祖白玉蟾(1194-1289?)门人王金蟾门下,调和南北两派丹学于一炉,故后世 称为“中派”。东派创立于明朝扬州陆潜虛(1520-1606),名西星,自称于 “嘉靖丁未(1547),偶以因缘遭际,得遇法祖吕公(吕洞宾)于北海之草堂” (《金丹就正篇·序》),授以金丹大道口诀,遂创立东派。西派,是道教内丹诸流 派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开创于清朝中叶道光、咸丰年间四川乐山县人李涵虛(1806-1856) 。

李涵虛,名西月,据载得遇吕洞宾和张三丰两位高真亲传丹诀,并得到明朝孙教鸾 (1504-1612)《金丹真传》一脉门人郑朴山先生丹道口诀。清·李道山《李涵虛真 人小传》中记载:李“奉母命至峨嵋山养病,遇郑朴山先生。先生康熙 (1662—1723)时人,孙真人讳教鸾之高第也。同寓与之治病,……遂传 口诀。……后至峨嵋山,遇吕祖(吕洞宾)、丰祖(张三丰)于禅院, ……密付本音。潜修数载,金丹成矣。三师复至,叮咛速著书救世,”遂 创立“大江西派”。李涵虛在其亲自编辑的《张三丰全集》之“道派 ”篇中也隐晦记载其师承:“道光(1821-1851)初,遇张三丰先生于绥山,传 以交媾玄牝、金鼎火符之妙。既更遇纯阳祖师,得闻药物采取之微”。其编辑的《吕祖 全书》之“壶庐草自引”中也谓吕祖:“遂授以龙虎大丹,及卦象河洛 ”。李涵虚在《三车秘旨·道情诗词杂著》中记曰:“平时心慕的果系何 师何仙?纯阳处士老陈抟,五代逍遥世外仙”。又云:“又师事哪位仙师?大元 遗叟号三丰,元末逃亡不见踪。”在《吕祖题词》中又诗曰:“大江初祖是纯阳 (吕洞宾),九转丹成道气昌。今日传心无别语,愿君个个驾慈航”。民国年间玄静居 士徐颂尧(海印子)在《天乐集》中也记载:“涵虚真人初遇三丰仙师,次遇纯阳道祖 ,汇文始、东华两派之心传。道成,创立大江西派”(《天乐集·西派要诀》) 。

西派,全称“大江西派”。“大江”是吕祖一派的别称,李 涵虚在其编纂的《吕祖全书·纯阳先生诗集》中谓吕祖开创“大江派”。 “先生大海也,而以江自喻,弟子沟渠也,不敢以沱自居,然沱乃大江一派耳。虽非沱 而窃愿为沱,遇灌则分,逢泸则合,而今而后,皈依先生者,即称为‘大江派’ 也可”。所以皈依吕祖者,即属“大江派”。而大江自西而东,四川在长江 之西,故李涵虛宜称“西派”之祖也。而陆潜虚系淮海人,乃在大江之东,允称 为“东派”之祖也。在《大江吟》之后记云:“皖江既受淮西流,得来又被 是江收,天下九河各分派,会于江者居半筹。噫嘻乎!朝发岷山暮方丈,看遍长江大海秋 ”。首句谓之皖江既受淮河西流水,后来又归长江,影射陆潜虚仍归宗于吕纯阳。然而 大江一派,乃众水之所依附,东有淮河皖江之来归,西则有沱江诸水之共趋,淮者固为陆西 星,沱者即李涵虚。淮也沱也,一东一西,同注大江而去,陆东李西,星月交辉。亦由此可 知,“大江派”乃是以吕祖为创始,而“西派”乃是“大江派 ”之一支,故谓之“大江西派”。

考吕洞宾 (798—?),名岩,字洞宾,号纯阳子,又自称回翁、回道人等,俗谓“八仙 ”之一。生于唐朝“贞元十四年(798年)四月十四日巳时生”(《续道藏 ·吕祖志》),因修炼内丹而获长生。《宋史·陈抟传》中记载吕洞宾“ 关西逸人,有剑术,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疾,倾刻数百里,世以为神仙,数来(陈)抟斋 中,人咸异之”。吕洞宾是内丹钟吕派(又称做少阳派或东华派)的核心人物,也是俗 称“八仙”中最具影响的人物,宋徽宗敕封其为“妙通真人”,元世 祖敕封其为“纯阳演正警化真君”,元武宗又加封为“孚佑帝君”。

张三丰(1247—?),史书载其活动于元明两朝之时,是极具传奇色彩的道教 人物,被道教尊为神仙。张三丰,名全一,字三丰,生于元定宗丁未(1247年)四月初九日 子时(《张三丰全集·三丰先生本传》),亦因修炼丹而享高寿。明朝皇帝太祖、成 祖均曾谴使求访,均不出见,致屡加尊崇,明正统元年(1436年)敕封为“通微显化真 人”,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特封为“韬光尚志真仙”,嘉靖二十四年( 1563年)又封为“清虛元妙真君”。《明史·方伎传》中谓其“终莫 测其存否也”,给后人遗留下种种猜测和神秘的传说。

吕洞宾和张三丰两人的 活动年代均已距清朝时期的李涵虛(1806—1856)相去已有千百年了,因此李涵虛能得 到吕洞宾和张三丰的亲传,做为当代的人来讲实是难以相信的。但是上古仙人、道教神仙家 的寿命及其住世历千百年不去者,史书中的记载颇多,历历可考,实不足为异。古仙人寿数 的真伪,既是关乎到道教史学的考证,也是道教内丹学中的实践问题,很值得研究和探讨, 妄信和妄疑均是不明智的。当然,这也不排除李涵虛有依托吕洞宾和张三丰的可能性。因为 明清之际扶乩降神之术风行,士大夫们依靠扶乩来占卜吉凶祸福遍布全国,而内丹家们也有 可能借靠扶乩降神以做为自己对丹道改革的藉口,强调新学说的正统性,并依靠古仙的尊崇 而使新学说得到保护,能够被学术界接受和承认,也是在当时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下迫不得 已而借用的一种权宜的手段和策略,故而对于古人也无需过于苛刻的要求。正如《老子》中 所说的:“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以而用之”。总的来讲,从李涵虛 的 著作及西派历代传承的丹法口诀来看,西派丹学思想确实是继承了吕洞宾和张三丰的丹道 精华,不失吕、张二祖丹学之遗风。

西派传代有九字:“西道通,大江东,海 天空”(按:《三车秘旨·道情诗词杂著·大江西派九字》)。据《吕祖 全书》“大江派偈并引”所载,此传代九字系吕祖所题:“余前作《大江吟 》,人多以‘大江’称我,怍良深矣。今诸子诵之,同然心喜,请开‘大江 ’一派,纯阳苦不敢辞。因按《禹贡》经文,‘岷山导江’八句,书九字曰 :‘西道通,大江东,海天空’。以此循环,合九转之义。偈曰:大江初祖是纯 阳,九转丹成道气昌。今日传心无别语,愿君个个驾慈航。”[附“岷山导江 ”八句,自《尚书·虞夏书·禹贡》:“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又 东至于澧;过九江,至于东陵,东迆北会于汇;东为不江,入于海”](按:据查知, 另系秘传有:“西道通大江东海天空#”等二十字派 ,备考)

南、北、中 、东、西五大丹道流派,皆是吕祖洞宾门下一脉真传法派,均是传承了金丹大道正传丹法。 而西派李涵虛既得到吕洞宾的真传,又得受张三丰的丹法口诀,因此西派更是汇合了东华( 又称少阳派,即钟吕一派)、文始(陈抟、张三丰一派,又称隐仙派)二派的丹法精华,独 树一帜,直至近代传承不衰,遍布海内外。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