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戒律全集二十六《太上经戒》一

道教之音整理 辛罗滨道长

2011-10-30 11:51:14

太上经戒

经名:太上经戒。撰人不详,约出朴南北朝。慕集上清、灵宝及天师道戒律六种。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戒律类。参校本:《云笈七签》卷三十八。

太上经戒

十戒

《玉清经本起品》云:道言,昔元始天尊与诸贤圣,亿亿万众,处处周旋,最后下观弃贤世界,有一国王名曰德正直,利根辩慧,为众生故,而为导首。遍告国内臣民男女言:今得太平,天下无事,火灾消灭,兵刃不起,百谷成熟,皆由道恩,非自然也。何以报道?罔极之恩,唯当倾心尽意,恭敬供养,造立宫观,香花灯烛,晨夕礼诵,斋戒悔过,以求福佑。于是天尊命巨灵仙人而告王曰:子为一国之主,天下所推,凡间之贵,不先于此,但以正法治化,不枉人民,亦足功感上天,何烦秘要?秘要之道,卒难可闻,然秘要之阶,不过慈善,慈善之法,不违科戒。戒有多种,人亦多品。上品之人,身先无犯,亦无所持。中品之人,心有上下,观境即变,以戒自制,不令放逸。如此之人,或受十戒、五戒,以自防护。下品之人,恶心万般,难可禁制。下品之中,复有二品:上品者,身欲奉戒,或受一百九十九戒,或受观身三百大戒,或受千二百威仪之戒,以自防保,令无越逸。下品者,身同禽兽,虽有人形,而无人心,纵受其戒,终无所益。今且受第二中戒,十种科禁。入道初门,诸人闻说,欢喜抃蹈,悉皆俯伏而奉戒言。天尊告曰:

第一戒者,不得违戾父母、师长,反逆不孝。

第二戒者,不得杀生屠害,割截物命。

第三戒者,不得叛逆君王,谋害家国。

第四戒者,不得淫乱骨肉,姑姨姊妹及他妇女。

第五戒者,不得毁谤道法,轻泄经文。

第六戒者,不得污漫静坛,单衣裸露。

第七戒者,不得欺凌孤贫,夺人财物。

第八戒者,不得裸露三光,厌弃老病。

第九戒者,不得耽酒任性,两舌恶口。

第十戒者,不得凶豪,自任自作威利。

右此十戒当终身奉持。

大戒上品并序

《上品经》云:太极仙公于天台山静斋念道,稽首礼拜,请问太极法师徐来勒曰:弟子有幸,得侍对天尊,自闻微言,弥纶万劫,洞观道源,过泰之欢,莫有谕也。顾玄少好神仙,白日飞腾之道,必想上圣,恒以髻鬣,大经微远,妙赜难通,将禀口诀,释我冥津,洞畅虚漠,有无都尽矣。近而未究人生宿世因缘,本行之由,今愿天尊觉所未悟。是时太上玄高真人啸味步虚洞章,欢然含豫辉金颜而言曰:子以累劫念道,致太极玉名,寄慧人中,将独步玉京,超逸三界,巍巍乎太上仙公之任矣,故慈心于天人,念度于后学也。常以外身济物,有德而弗名,玄都所诠,谅不虚矣。而谓大极真人曰:卿受太上虚皇道君之教,为其师保,亦必尽教以高上大洞之渊赜也,岂俟彼多陈乎!吾受任忝为都教之法师,至于执卷由子矣。

太极真人答曰:此童真之人,名刊金简,才质清远景秀,太上玄微洞虚,故当为仙公之任,弘道大度者也。吾忝受教化,愧不足为彼宗匠。太上有命,何敢不倾报哉!众妙之统,仰赖于法师矣。

太极真人又曰:夫道,无也。弥纶无穷,子欲寻之,近在我身,乃复有也,因有以入无,积念以得妙。万物芸芸,譬于幻耳,皆当归空,人身亦然。身死神逝,喻之如屋,屋坏则人不立,身败则神不居。当制念以定志,静身以安神,宝气以存精,思虑兼忘,冥想内视,则身神并一,身神并一,近为真身也。此实由宿世本行,积念累感,功济一切,德应万物。因绿轮转,罪福相对,生死相灭,贵贱相使,贤愚相倾,贫富相欺,善恶相显,其苦无量,皆人行愿所得也,非道、非天、非地、非人,万物所为矣,正由心耳。此对既锺,亦难脱也。弱丧之徒,信道者少,宿命者多。不积善定念,修德理身,而欲忽德忘身,强求外物,其可得哉!既已不克,莫不伤身矣。故有道之士,取诸我身,无求乎人。道言修身,其德乃真,斯之谓也。夫学道不受大智慧道行本愿上品大戒,无绿上仙也。子有宿命,是以见此经。其文隐秘,立信效心,然后而传,不可妄示,不信必发异念,异念既生,彼此获罪,是故藏之于无待,有应为仙王者,乃告焉。是时云龙踊跃,诸天散华,飞香奏烟,山海静波,触类窜默,鬼魅消亡,神魔降伏,五苦俱解,长离地狱,恶者返善,信顺受福尔。乃命太极侍经仙人刘文静,披云辊而授经也。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道教戒律全集二十六《太上经戒》一

    道教之音整理 辛罗滨道长

    2011-10-30 11:51:14

    |
    道教戒律全集二十六《太上经戒》一
    |

    太上经戒

    经名:太上经戒。撰人不详,约出朴南北朝。慕集上清、灵宝及天师道戒律六种。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戒律类。参校本:《云笈七签》卷三十八。

    太上经戒

    十戒

    《玉清经本起品》云:道言,昔元始天尊与诸贤圣,亿亿万众,处处周旋,最后下观弃贤世界,有一国王名曰德正直,利根辩慧,为众生故,而为导首。遍告国内臣民男女言:今得太平,天下无事,火灾消灭,兵刃不起,百谷成熟,皆由道恩,非自然也。何以报道?罔极之恩,唯当倾心尽意,恭敬供养,造立宫观,香花灯烛,晨夕礼诵,斋戒悔过,以求福佑。于是天尊命巨灵仙人而告王曰:子为一国之主,天下所推,凡间之贵,不先于此,但以正法治化,不枉人民,亦足功感上天,何烦秘要?秘要之道,卒难可闻,然秘要之阶,不过慈善,慈善之法,不违科戒。戒有多种,人亦多品。上品之人,身先无犯,亦无所持。中品之人,心有上下,观境即变,以戒自制,不令放逸。如此之人,或受十戒、五戒,以自防护。下品之人,恶心万般,难可禁制。下品之中,复有二品:上品者,身欲奉戒,或受一百九十九戒,或受观身三百大戒,或受千二百威仪之戒,以自防保,令无越逸。下品者,身同禽兽,虽有人形,而无人心,纵受其戒,终无所益。今且受第二中戒,十种科禁。入道初门,诸人闻说,欢喜抃蹈,悉皆俯伏而奉戒言。天尊告曰:

    第一戒者,不得违戾父母、师长,反逆不孝。

    第二戒者,不得杀生屠害,割截物命。

    第三戒者,不得叛逆君王,谋害家国。

    第四戒者,不得淫乱骨肉,姑姨姊妹及他妇女。

    第五戒者,不得毁谤道法,轻泄经文。

    第六戒者,不得污漫静坛,单衣裸露。

    第七戒者,不得欺凌孤贫,夺人财物。

    第八戒者,不得裸露三光,厌弃老病。

    第九戒者,不得耽酒任性,两舌恶口。

    第十戒者,不得凶豪,自任自作威利。

    右此十戒当终身奉持。

    大戒上品并序

    《上品经》云:太极仙公于天台山静斋念道,稽首礼拜,请问太极法师徐来勒曰:弟子有幸,得侍对天尊,自闻微言,弥纶万劫,洞观道源,过泰之欢,莫有谕也。顾玄少好神仙,白日飞腾之道,必想上圣,恒以髻鬣,大经微远,妙赜难通,将禀口诀,释我冥津,洞畅虚漠,有无都尽矣。近而未究人生宿世因缘,本行之由,今愿天尊觉所未悟。是时太上玄高真人啸味步虚洞章,欢然含豫辉金颜而言曰:子以累劫念道,致太极玉名,寄慧人中,将独步玉京,超逸三界,巍巍乎太上仙公之任矣,故慈心于天人,念度于后学也。常以外身济物,有德而弗名,玄都所诠,谅不虚矣。而谓大极真人曰:卿受太上虚皇道君之教,为其师保,亦必尽教以高上大洞之渊赜也,岂俟彼多陈乎!吾受任忝为都教之法师,至于执卷由子矣。

    太极真人答曰:此童真之人,名刊金简,才质清远景秀,太上玄微洞虚,故当为仙公之任,弘道大度者也。吾忝受教化,愧不足为彼宗匠。太上有命,何敢不倾报哉!众妙之统,仰赖于法师矣。

    太极真人又曰:夫道,无也。弥纶无穷,子欲寻之,近在我身,乃复有也,因有以入无,积念以得妙。万物芸芸,譬于幻耳,皆当归空,人身亦然。身死神逝,喻之如屋,屋坏则人不立,身败则神不居。当制念以定志,静身以安神,宝气以存精,思虑兼忘,冥想内视,则身神并一,身神并一,近为真身也。此实由宿世本行,积念累感,功济一切,德应万物。因绿轮转,罪福相对,生死相灭,贵贱相使,贤愚相倾,贫富相欺,善恶相显,其苦无量,皆人行愿所得也,非道、非天、非地、非人,万物所为矣,正由心耳。此对既锺,亦难脱也。弱丧之徒,信道者少,宿命者多。不积善定念,修德理身,而欲忽德忘身,强求外物,其可得哉!既已不克,莫不伤身矣。故有道之士,取诸我身,无求乎人。道言修身,其德乃真,斯之谓也。夫学道不受大智慧道行本愿上品大戒,无绿上仙也。子有宿命,是以见此经。其文隐秘,立信效心,然后而传,不可妄示,不信必发异念,异念既生,彼此获罪,是故藏之于无待,有应为仙王者,乃告焉。是时云龙踊跃,诸天散华,飞香奏烟,山海静波,触类窜默,鬼魅消亡,神魔降伏,五苦俱解,长离地狱,恶者返善,信顺受福尔。乃命太极侍经仙人刘文静,披云辊而授经也。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