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功德箱经济”

中国民族报 雨山

2015-01-24 20:46:25

2014年末,多家媒体曝光了旅游上市公司、高档私人会所借教敛财的“功德箱经济”问题,如北京西郊两所佛教历史名刹“功德箱”已成上市公司敛财工具。两所佛教历史名刹都存在两类不同的功德箱。其中一所佛教寺院内有70个功德箱,写有“功德箱”字样的箱子达53个,超过总数的七成,归景区所有,信徒投入其中的善款成为景区收入,其余写有“广种福田”字样的箱子属于住寺僧团所有。此现象并非北京独有,例如此前不少媒体就曾报道,陕西某知名寺庙景区疯狂敛财,甚至给每一个功德箱都安排了创收指标。

在理想的情况下,民众观念上认为的宗教活动场所,应该与政府部门登记确认的宗教活动场所,以及实际上由宗教团体、教职人员主持管理的宗教活动场所,是三者合一的。但在实际情况中,前者与后两者差距较大。例如北京市合法登记的佛教场所只有26所,但北京市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将北京所有经过登记的寺庙产权转到北京市佛教协会名下就多达623所。

在普通民众的观念中,一般认为在历史上是佛教寺庙,或者现在的建筑形式与名称为佛教寺庙,建筑物内有佛像、神像,都是可以烧香拜佛的佛教活动场所;但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大量历史上的佛教寺院并非登记注册的宗教活动场所,更不是由宗教团体或教职人员主持管理的,这在我国有一定历史文化底蕴的大中城市中,是比较常见的现象,这也是造成寺庙被承包、被上市的根本原因。所谓承包寺庙,主要是指出资人与政府职能部门或村委会签订合同,前者拥有规定期限内的寺庙管理经营权,向后者交纳一定的承包费用,再通过香火等经营收入赚取利润。寺庙之所以能够被承包、被上市,根源就在于寺庙的产权不在宗教界手中,宗教界处于“被动”地位。寺庙被承包、被上市造成了许多问题,甚至涉及违法犯罪,2009年破获的北京“西顶”广仁宫特大旅游诈骗案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寺庙不是政府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并不由宗教团体教职人员管理,但仍旧被老百姓认为是可以烧香拜佛、捐功德钱的地方。

另外,有些由政府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也不是或全部不是由宗教团体、教职人员主持管理,这是造成北京西郊古刹中两类功德箱分属旅游公司与佛教界的原因。而现在宗教主管部门主要清理整顿的就是这一类的问题,希望让已经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真正由宗教团体、教职人员主持管理,不被他人用于不正当谋利。

针对“宗教搭台、经济唱戏”、“借教敛财、以教牟利”等涉及佛教、道教领域的乱象,宗教主管部门正指导各地进行全面排查和专项整治,佛教、道教场所“被承包经营”、非宗教活动场所借教敛财、风景名胜区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混乱等问题,已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期望宗教主管部门能够扩大督查范围,继续做好佛教、道教活动场所基本信息公告和挂牌工作;继续加强教风建设,全面提升佛教、道教活动场所管理的规范化水平,以维护宗教活动场所的良好形象。

从2014年开始,国家宗教事务局已开始对佛教、道教宗教活动场所基本信息的公布,推动宗教活动场所悬挂统一标识牌,这对于甄别与规范涉及宗教活动场所的违法违规行为,消除违法违规的“功德箱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剖析“功德箱经济”

中国民族报 雨山

2015-01-24 20:46:25

|
剖析“功德箱经济”
|

2014年末,多家媒体曝光了旅游上市公司、高档私人会所借教敛财的“功德箱经济”问题,如北京西郊两所佛教历史名刹“功德箱”已成上市公司敛财工具。两所佛教历史名刹都存在两类不同的功德箱。其中一所佛教寺院内有70个功德箱,写有“功德箱”字样的箱子达53个,超过总数的七成,归景区所有,信徒投入其中的善款成为景区收入,其余写有“广种福田”字样的箱子属于住寺僧团所有。此现象并非北京独有,例如此前不少媒体就曾报道,陕西某知名寺庙景区疯狂敛财,甚至给每一个功德箱都安排了创收指标。

在理想的情况下,民众观念上认为的宗教活动场所,应该与政府部门登记确认的宗教活动场所,以及实际上由宗教团体、教职人员主持管理的宗教活动场所,是三者合一的。但在实际情况中,前者与后两者差距较大。例如北京市合法登记的佛教场所只有26所,但北京市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将北京所有经过登记的寺庙产权转到北京市佛教协会名下就多达623所。

在普通民众的观念中,一般认为在历史上是佛教寺庙,或者现在的建筑形式与名称为佛教寺庙,建筑物内有佛像、神像,都是可以烧香拜佛的佛教活动场所;但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大量历史上的佛教寺院并非登记注册的宗教活动场所,更不是由宗教团体或教职人员主持管理的,这在我国有一定历史文化底蕴的大中城市中,是比较常见的现象,这也是造成寺庙被承包、被上市的根本原因。所谓承包寺庙,主要是指出资人与政府职能部门或村委会签订合同,前者拥有规定期限内的寺庙管理经营权,向后者交纳一定的承包费用,再通过香火等经营收入赚取利润。寺庙之所以能够被承包、被上市,根源就在于寺庙的产权不在宗教界手中,宗教界处于“被动”地位。寺庙被承包、被上市造成了许多问题,甚至涉及违法犯罪,2009年破获的北京“西顶”广仁宫特大旅游诈骗案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寺庙不是政府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并不由宗教团体教职人员管理,但仍旧被老百姓认为是可以烧香拜佛、捐功德钱的地方。

另外,有些由政府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也不是或全部不是由宗教团体、教职人员主持管理,这是造成北京西郊古刹中两类功德箱分属旅游公司与佛教界的原因。而现在宗教主管部门主要清理整顿的就是这一类的问题,希望让已经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真正由宗教团体、教职人员主持管理,不被他人用于不正当谋利。

针对“宗教搭台、经济唱戏”、“借教敛财、以教牟利”等涉及佛教、道教领域的乱象,宗教主管部门正指导各地进行全面排查和专项整治,佛教、道教场所“被承包经营”、非宗教活动场所借教敛财、风景名胜区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混乱等问题,已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期望宗教主管部门能够扩大督查范围,继续做好佛教、道教活动场所基本信息公告和挂牌工作;继续加强教风建设,全面提升佛教、道教活动场所管理的规范化水平,以维护宗教活动场所的良好形象。

从2014年开始,国家宗教事务局已开始对佛教、道教宗教活动场所基本信息的公布,推动宗教活动场所悬挂统一标识牌,这对于甄别与规范涉及宗教活动场所的违法违规行为,消除违法违规的“功德箱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