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茅山,不在山高在道高

现代快报 秩名

2010-12-27 09:40:14

与高达千米以上的武当、崂山、终南山等诸多道教名山相比,最高峰只有300多米的茅山,只能算一座小山丘。但就是这样的小山丘,却坐拥道家十大洞天之第八洞天、七十二福地之第一福地的盛誉。

茅山的魅力究竟何在?

山间有道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用这话来形容茅山,再恰当不过。茅山大名的得来,与道教密不可分。

古时的茅山,因山势曲折,形似“已”字,又称句曲山。先秦时,燕人郭四朝就修炼于玉晨观;秦时,李明真人也入句曲山修炼,今乾元观内仍有他当年炼丹时所用的炼丹井;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会稽,刻石颂德而还,遂登句曲山北陲,埋白璧一双。一座山能被帝王登临,应是当时最好的广告了;至西汉年间,茅氏三兄弟在句曲山下,修道行善,益泽世人。为纪念茅氏功德,后人便改句曲山为三茅山,简称茅山。

东晋时,生于茅山的士大夫道士葛洪将早期道教系统化,著《抱朴子》一书,这是第一部全面论述道教宗旨、哲理、仪式、方法的著作。

南朝齐梁时期,士大夫陶弘景隐居茅山修道,整理上清派教义、教理,奉三茅为祖师,吸收儒、释思想,建立道教的神仙谱系,编著道教传授历史,发展道教修炼理论,终使上清派开一代风气,真正树起了茅山宗的旗号,对后世道教影响甚大。

可以说,一前一后,两个茅山人使茅山成为了道教理论的重要发源地。

更为传奇的是,陶弘景隐居茅山40多年,拒不为官,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梁武帝无不前往咨询,月中常有数信。同时,陶弘景还收梁武帝长子昭明太子为徒,因而被世人称作“山中宰相”,这也直接提升了茅山的道名。

唐代李氏王朝以老子后裔自居,奉道教为国教,茅山道场几乎成了为国修斋廷醮的唐室家庙。唐玄宗更是与茅山交往频繁,他还亲制道曲。今天的茅山道乐中仍有唐代宫廷音乐遗风。

北宋时,符箓科教道法兴盛,统治者每逢重要事情都要请道士设醮建斋,当时,茅山与龙虎山、阁皂山合称“三山符箓”,且位居三山之首。此时,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皆视茅山为正宗,茅山道教遂流传海内外。

明中叶以后,道教逐渐失去统治者的支持,茅山道教也随之衰落,但在民间,依旧保持着巨大的影响力。

道为山魂

应该说,道教文化及其人文景观,是茅山之魂。

“山静峰秀凝神气,林幽泉清知道源。”茅山本就秀美的景色,因其独特的道教文化氛围,在世人眼中又多了一层神奇的色彩,也引得历代文人雅士慕名而至,并留下大量墨宝。

唐代皮日休诗曰:“坛上古松疑度世,林间幽鸟恐成仙。”宋代范仲淹诗曰:“不用从人问通塞,天教吏隐接仙居。”元代吴全节诗曰:“寄语寻仙者,蓬莱即此间。”明代祝枝山诗曰:“宵依星斗宫坛卧,晓傍神仙宅舍行。”清代曹梅生诗曰:“仙境真清绝,全无鸟雀哗。”……各朝各代的诗人咏唱茅山皆不离“仙”字,体现了世人对于道教飘逸的仰慕。

此外,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书《茅山李玄靖碑》,宋代名将岳飞过茅山书《墨庄》,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书《茅山崇禧万寿宫记碑》,清代书法家王澍书《洞天福地碑》,近代康有为更是将母亲迁葬于茅山,并书《茅山葬母碑》……《菜根谭》一书也是洪应明隐居茅山时所著。

平民的香火增加了茅山的人气,文人的诗意平添了茅山的仙气。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至三月十八是茅山的香汛期,各地香客蜂拥而至,络绎不绝。此间不仅有附近的香客,还有上海、浙江的,甚至香港、澳门的都来上山进香。茅山香火最旺之时,更有“十万面朝山,十万背朝山”之说,在山道上到处可见背着黄布香袋的虔诚香客。

在过去交通不发达的年代,香客们上山,除徒步外,多是由水路坐船,因而出现了专上茅山的“香船”。金坛西旸的清涪河是当时的必经之路,香客的南来北往,令清涪河繁荣一时。后来,茅山通了汽车,清涪河便逐渐萧条。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金坛茅山,不在山高在道高

    现代快报 秩名

    2010-12-27 09:40:14

    |
    金坛茅山,不在山高在道高
    |

    与高达千米以上的武当、崂山、终南山等诸多道教名山相比,最高峰只有300多米的茅山,只能算一座小山丘。但就是这样的小山丘,却坐拥道家十大洞天之第八洞天、七十二福地之第一福地的盛誉。

    茅山的魅力究竟何在?

    山间有道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用这话来形容茅山,再恰当不过。茅山大名的得来,与道教密不可分。

    古时的茅山,因山势曲折,形似“已”字,又称句曲山。先秦时,燕人郭四朝就修炼于玉晨观;秦时,李明真人也入句曲山修炼,今乾元观内仍有他当年炼丹时所用的炼丹井;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会稽,刻石颂德而还,遂登句曲山北陲,埋白璧一双。一座山能被帝王登临,应是当时最好的广告了;至西汉年间,茅氏三兄弟在句曲山下,修道行善,益泽世人。为纪念茅氏功德,后人便改句曲山为三茅山,简称茅山。

    东晋时,生于茅山的士大夫道士葛洪将早期道教系统化,著《抱朴子》一书,这是第一部全面论述道教宗旨、哲理、仪式、方法的著作。

    南朝齐梁时期,士大夫陶弘景隐居茅山修道,整理上清派教义、教理,奉三茅为祖师,吸收儒、释思想,建立道教的神仙谱系,编著道教传授历史,发展道教修炼理论,终使上清派开一代风气,真正树起了茅山宗的旗号,对后世道教影响甚大。

    可以说,一前一后,两个茅山人使茅山成为了道教理论的重要发源地。

    更为传奇的是,陶弘景隐居茅山40多年,拒不为官,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梁武帝无不前往咨询,月中常有数信。同时,陶弘景还收梁武帝长子昭明太子为徒,因而被世人称作“山中宰相”,这也直接提升了茅山的道名。

    唐代李氏王朝以老子后裔自居,奉道教为国教,茅山道场几乎成了为国修斋廷醮的唐室家庙。唐玄宗更是与茅山交往频繁,他还亲制道曲。今天的茅山道乐中仍有唐代宫廷音乐遗风。

    北宋时,符箓科教道法兴盛,统治者每逢重要事情都要请道士设醮建斋,当时,茅山与龙虎山、阁皂山合称“三山符箓”,且位居三山之首。此时,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皆视茅山为正宗,茅山道教遂流传海内外。

    明中叶以后,道教逐渐失去统治者的支持,茅山道教也随之衰落,但在民间,依旧保持着巨大的影响力。

    道为山魂

    应该说,道教文化及其人文景观,是茅山之魂。

    “山静峰秀凝神气,林幽泉清知道源。”茅山本就秀美的景色,因其独特的道教文化氛围,在世人眼中又多了一层神奇的色彩,也引得历代文人雅士慕名而至,并留下大量墨宝。

    唐代皮日休诗曰:“坛上古松疑度世,林间幽鸟恐成仙。”宋代范仲淹诗曰:“不用从人问通塞,天教吏隐接仙居。”元代吴全节诗曰:“寄语寻仙者,蓬莱即此间。”明代祝枝山诗曰:“宵依星斗宫坛卧,晓傍神仙宅舍行。”清代曹梅生诗曰:“仙境真清绝,全无鸟雀哗。”……各朝各代的诗人咏唱茅山皆不离“仙”字,体现了世人对于道教飘逸的仰慕。

    此外,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书《茅山李玄靖碑》,宋代名将岳飞过茅山书《墨庄》,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书《茅山崇禧万寿宫记碑》,清代书法家王澍书《洞天福地碑》,近代康有为更是将母亲迁葬于茅山,并书《茅山葬母碑》……《菜根谭》一书也是洪应明隐居茅山时所著。

    平民的香火增加了茅山的人气,文人的诗意平添了茅山的仙气。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至三月十八是茅山的香汛期,各地香客蜂拥而至,络绎不绝。此间不仅有附近的香客,还有上海、浙江的,甚至香港、澳门的都来上山进香。茅山香火最旺之时,更有“十万面朝山,十万背朝山”之说,在山道上到处可见背着黄布香袋的虔诚香客。

    在过去交通不发达的年代,香客们上山,除徒步外,多是由水路坐船,因而出现了专上茅山的“香船”。金坛西旸的清涪河是当时的必经之路,香客的南来北往,令清涪河繁荣一时。后来,茅山通了汽车,清涪河便逐渐萧条。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