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同安最早的道教宫观——朝元观 

新浪厦门 陈金城

2015-11-22 09:24:00

福建厦门同安最早的道教宫观——朝元观 

福建省厦门同安朝元观位于小西门外,三殿两庑,是同安历史最早、规模最大的道教宫观。《县志》载为南宋谢图南创建,实乃建于盛唐,从现存《永乐碑记》和嘉靖石楹联“拓地遥传七百年”之句即可推定,至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历史。李唐王朝立道教为国教,尊老子为始祖,令天下州县立宫祀三清道祖,故同安朝元观始创于盛唐,于史有据,又有永乐石碑记载为证,可以确认。

赵宋王朝以“陈桥兵变”立国,积贫积弱,在阶级斗争、民族战争的夹缝中勉求生存,极需宗教神力之支持,故由皇帝倡导,朝野崇道成风,朝元观得以发展。南宋嘉熙二年(1238年),琼州安抚使封同安开国男爵的谢图南对朝元观进行扩建,纳为家庙,蔚成规模。元朝时即有放生池、外山门、内山门、三殿(玄坛宫、三清殿、玉皇殿)并一释迦宅(祀观主谢图南)、两庑(祀二十八宿)及官厅、厨舍、围墙等附属建筑,并有寺田佃户,故元末红巾起义时,与梵天寺同被义军视为“寺观地主”,同时遭焚。

明代多次对朝元观进行修复:洪武五年(1372年)道士陈一宁建玉皇殿(后殿),十五年林嗣真重建三清殿(中殿),二十一年顾惠宝重建玄坛宫(前殿)及官厅,二十三年建山门、两庑,基本恢复旧观。永乐十一年(1413年)至十三年,观主施道明增建后法坛、道房、厨舍及棂星门。十六至十八年施道明得到县令刘性同、王琬的支持赞助,募资修葺三清、玉皇殿,彩塑神像,造月台,“创始备矣”,县道会司入驻古观,有《永乐碑记》详载其事。虽然碑记有众多谢氏名人、耆宿落款,但从内容中显示,古观之重建、修葺主要来自社会善信集资,已不是“谢氏家庙”了。明嘉靖十五至十九年(1536—1540年),道士洪汝善募资再行大规模修葺,较大量采用砖石构件,故有大量石构文物遗留至今,典型者有石板透雕、浮雕榫接之玄坛宫面墙、石刻楹联及《嘉靖碑记》、石砌放生池等。后来由于兵匪为患(倭患、清郑战争等),清初朝元观已失修衰坏,康熙《大同志》载:“朝元观放生池为泥粪所堆,观迹荒凉,观田被道士典卖殆尽”。虽有乾隆丁卯(1747年)和光绪十二年(1886年)县令张荃、邑绅王文祥先后两次修葺,终是难复旧观。民国前期三清殿及两庑已坏。1955年后殿又遭雷火焚毁,仅余的玄坛宫也破损不堪,“文革”时充作仓库和工场。

改革开放后,宗教政策逐步落实。1984年,朝元村耆老即组成理事会,恢复六月初七庙会,积极筹备修复。1991年,县府颁布玄坛宫为文保单位。1993年,在台胞叶庆贤昆仲的慷慨捐助下,理事会重建了三清殿。l998年筹资重建玉皇殿,得到马来西亚槟城首席部长许子根、台北同安县同乡会理事长童祖文等多位乡贤的支持。2001年朝元观颁为厦门市涉台文物古迹。2004—2005年,理事会又投资修复玄坛宫及两庑。至此,千年古观之整体复建,仅十余年而一举告成,投资共计三百余万元。殿宇辉煌,神像庄严,倍胜宋明。

朝元观每年六月初七“天门开”庙会,为同安古传最著名民俗宗教活动之一。海内外乡亲于朝元观同参玉皇,共祈太平、昌盛,其乐融融。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福建厦门同安最早的道教宫观——朝元观 

新浪厦门 陈金城

2015-11-22 09:24:00

|
福建厦门同安最早的道教宫观——朝元观 
|

福建厦门同安最早的道教宫观——朝元观 

福建省厦门同安朝元观位于小西门外,三殿两庑,是同安历史最早、规模最大的道教宫观。《县志》载为南宋谢图南创建,实乃建于盛唐,从现存《永乐碑记》和嘉靖石楹联“拓地遥传七百年”之句即可推定,至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历史。李唐王朝立道教为国教,尊老子为始祖,令天下州县立宫祀三清道祖,故同安朝元观始创于盛唐,于史有据,又有永乐石碑记载为证,可以确认。

赵宋王朝以“陈桥兵变”立国,积贫积弱,在阶级斗争、民族战争的夹缝中勉求生存,极需宗教神力之支持,故由皇帝倡导,朝野崇道成风,朝元观得以发展。南宋嘉熙二年(1238年),琼州安抚使封同安开国男爵的谢图南对朝元观进行扩建,纳为家庙,蔚成规模。元朝时即有放生池、外山门、内山门、三殿(玄坛宫、三清殿、玉皇殿)并一释迦宅(祀观主谢图南)、两庑(祀二十八宿)及官厅、厨舍、围墙等附属建筑,并有寺田佃户,故元末红巾起义时,与梵天寺同被义军视为“寺观地主”,同时遭焚。

明代多次对朝元观进行修复:洪武五年(1372年)道士陈一宁建玉皇殿(后殿),十五年林嗣真重建三清殿(中殿),二十一年顾惠宝重建玄坛宫(前殿)及官厅,二十三年建山门、两庑,基本恢复旧观。永乐十一年(1413年)至十三年,观主施道明增建后法坛、道房、厨舍及棂星门。十六至十八年施道明得到县令刘性同、王琬的支持赞助,募资修葺三清、玉皇殿,彩塑神像,造月台,“创始备矣”,县道会司入驻古观,有《永乐碑记》详载其事。虽然碑记有众多谢氏名人、耆宿落款,但从内容中显示,古观之重建、修葺主要来自社会善信集资,已不是“谢氏家庙”了。明嘉靖十五至十九年(1536—1540年),道士洪汝善募资再行大规模修葺,较大量采用砖石构件,故有大量石构文物遗留至今,典型者有石板透雕、浮雕榫接之玄坛宫面墙、石刻楹联及《嘉靖碑记》、石砌放生池等。后来由于兵匪为患(倭患、清郑战争等),清初朝元观已失修衰坏,康熙《大同志》载:“朝元观放生池为泥粪所堆,观迹荒凉,观田被道士典卖殆尽”。虽有乾隆丁卯(1747年)和光绪十二年(1886年)县令张荃、邑绅王文祥先后两次修葺,终是难复旧观。民国前期三清殿及两庑已坏。1955年后殿又遭雷火焚毁,仅余的玄坛宫也破损不堪,“文革”时充作仓库和工场。

改革开放后,宗教政策逐步落实。1984年,朝元村耆老即组成理事会,恢复六月初七庙会,积极筹备修复。1991年,县府颁布玄坛宫为文保单位。1993年,在台胞叶庆贤昆仲的慷慨捐助下,理事会重建了三清殿。l998年筹资重建玉皇殿,得到马来西亚槟城首席部长许子根、台北同安县同乡会理事长童祖文等多位乡贤的支持。2001年朝元观颁为厦门市涉台文物古迹。2004—2005年,理事会又投资修复玄坛宫及两庑。至此,千年古观之整体复建,仅十余年而一举告成,投资共计三百余万元。殿宇辉煌,神像庄严,倍胜宋明。

朝元观每年六月初七“天门开”庙会,为同安古传最著名民俗宗教活动之一。海内外乡亲于朝元观同参玉皇,共祈太平、昌盛,其乐融融。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