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南举行“请城隍” 狂欢中祈求美好新生活

中国民族报 王进元

2016-02-19 16:42:52

冀南“请城隍”:祈求美好新生活

太行山东麓有一座在当地颇有名气的山——红山,位于山下的河北武安市康宿村,6000多人口的大村子,祖辈流传至今一个神秘的宗教仪式——请城隍,每逢正月初七至初九的3天里,全村的男女老少参与其中,以极高的热情沉浸在节日的狂欢中。

请城隍的仪式是从哪朝哪代开始的,村子里最年长的老人韩吉锁说,“反正自打俺小的时候起,每年过年最热闹的就是‘请城隍’。那热闹劲儿甭提了,三天三夜几乎不睡觉啊。”位于村中心的玉皇庙是请城隍仪式的活动中心,据老人们讲,过去的玉皇庙距离村子还远着呢,只是后来村子发展得越来越大了,建的房子就把玉皇庙围在了中间。

正月初七的早晨,天刚蒙蒙亮,笔者驱车来到康宿村。远远地,就被一阵阵欢快的吹打乐所吸引。寻声而去,原来是请神的队伍已经迎出村口。走在迎神队伍前面的是一班身着道士服饰的人们,他们手持乐器,边走边奏。随后是十几位捧着焚香的男人,一群男女打着旗牌伞扇、金瓜钺斧朝天蹬,护着一副“銮驾”,跟驾护驾的有数百人之多。

整个请城隍仪式从正月初七早晨的请神开始,至正月初九晚上零点的送城隍仪式结束,其间包含着复杂而严格的宗教仪式和民众参与的祈愿、祭拜、讨吉、供奉等民间习俗,整个活动由会社组织,会首主持,道士执掌法事,全村民众人人参与。来这里主持法事的道士是从30公里外的一个道教经乐班请来的,共8个人,掌班人道号赵至华,60岁。

请神的队伍要“游庙”——到村子里的各个神庙祭拜,把各路神仙迎进早已搭好的神棚,然后在神棚里举行“安神”仪式。

神棚搭在玉皇庙院子里,尽管是临时搭建,看得出还是颇为讲究。一进三的格局,大门外迎面挂着大幅“鬼王”画像。整个神棚悬挂着75杆神像画轴,香案供桌安放有序,棚内香烟缭绕,庄严肃穆。

初七这天就在请神、安神、挂轴子等一系列的仪式中忙碌地度过,临近黄昏,家家户户已经开始为第二天的“迎供”仪式做着精心的准备了。

初八一大早,悠扬的道教音乐从玉皇庙的神棚里传出,仪式开始了。这一天,在道士的主持下,要进行一系列的宗教仪式,分别是请土地神、请城隍神、祝风、祭冰、取水(选择一处天然纯净的水源地作为整个仪式固定的取水处,用来取水给神灵梳洗、献茶、洒坛等)、开南天门、第一次请天师、第一次启师、迎贡、回坛、迎鸾接驾、晋“三清表”、分灯、送天师等等,到了晚上,还要进行禁坛和净坛仪式。

初春的冀南大地,早晨8点的气温还很低。人们身着盛装,抬出早已准备好的“供桌”走出家门,在场院的开阔处排队等候,然后汇成长长的队伍,从不同的方向,慢慢地向神棚行进。汇集到村中心广场的时候,大约有600多张供桌。在数以千计的人们的簇拥下,长长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颇为壮观。

冀南“请城隍”:祈求美好新生活

供桌是由每家每户单独或者合并准备,各式各样的桌子,围上桌帷,桌面上摆满由新鲜水果和各色面食制作的贡品,由三五个青年抬着,要完成迎供、进贡的整个流程,人们一个个神情严肃,一片虔诚。

迎供仪式要从早上8点进行到中午12点才全部完成,整个请城隍的仪式在这个时候已经逐渐进入高潮。

初九的凌晨两点,一阵叮叮当当的打击乐声把笔者从睡梦中惊醒,原来是道士们已经上坛诵经了。这一天,除了要完成吃“合食”、巡香灯、晋“三关表”、午朝、晋“玉皇表”、传“十献”、送十王疏、三请三送天师等一系列的宗教仪式外,最为重要的就是“破狱”、“上座”、“点蒿里山”和整个活动的最高潮——送城隍。

“破狱”在下午3点进行,由8位道士主持,部分村民参与。道士用白石灰粉在村口一块平整的田地里画出一个四方城池的样子,然后念经做法,目的是给村子里的孤魂野鬼放风解困,告诫他们不要危害乡邻。

晚上8点,道士“上座”做法,这一仪式的主要目的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很多村民会早早地等在那里,把临时搭建的高台围得水泄不通。道士在高台上一边诵经,一边向台下的人们洒一些小米和饼干之类的食品,台下的人们高举双手争抢着接到一些放到嘴里,据说凡是抢到的可以消灾灭病。

到了晚上9点,人们又纷纷涌向村外的“蒿里山”。传说“蒿里山”是鬼魂依着的地方,人们通过点“蒿里山”的仪式追念逝者。下午,每家每户都要把制作好的“钱褡子”送往“蒿里山”,只等点燃仪式,把思念送给逝去的亲人。9点整,村外一片漆黑,人们围在“蒿里山”周围,道士诵经,指引着人们点燃堆积如山的“蒿里山”,在一片欢呼声中,熊熊燃烧的大火映红了半边天。

随着礼炮的巨大轰鸣,“送城隍”仪式开始了。当80岁的老会首吴民的怀抱城隍神位走出神棚时,人声鼎沸的广场刹那间一片寂静,众人的目光集中在“送城隍”的“銮驾”上。当城隍神位被请进“銮驾”,瞬间鞭炮齐鸣、鼓乐震天,神乐奏起、鸣锣开道,“送城隍”的仪式开始了。整个“送城隍”的队列有数千人参与,“銮驾”首当其冲,经乐班紧随其后,接着是舞龙、舞狮、旱船、跑驴、武术、秧歌等数十班民间花会表演队,周围村子的乡邻们也赶来观看,整个村子的大街小巷成了人的海洋。“送城隍”的队伍在大街小巷边走边表演,每每经过谁家的门口,人们都要在自家门前的供桌上焚香上供,燃放鞭炮,点燃火堆,为城隍神送行。

这个夜晚,整个村子沉浸在狂欢之中。这个夜晚,人们尽情地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祈求。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冀南举行“请城隍” 狂欢中祈求美好新生活

中国民族报 王进元

2016-02-19 16:42:52

|
冀南举行“请城隍” 狂欢中祈求美好新生活
|

冀南“请城隍”:祈求美好新生活

太行山东麓有一座在当地颇有名气的山——红山,位于山下的河北武安市康宿村,6000多人口的大村子,祖辈流传至今一个神秘的宗教仪式——请城隍,每逢正月初七至初九的3天里,全村的男女老少参与其中,以极高的热情沉浸在节日的狂欢中。

请城隍的仪式是从哪朝哪代开始的,村子里最年长的老人韩吉锁说,“反正自打俺小的时候起,每年过年最热闹的就是‘请城隍’。那热闹劲儿甭提了,三天三夜几乎不睡觉啊。”位于村中心的玉皇庙是请城隍仪式的活动中心,据老人们讲,过去的玉皇庙距离村子还远着呢,只是后来村子发展得越来越大了,建的房子就把玉皇庙围在了中间。

正月初七的早晨,天刚蒙蒙亮,笔者驱车来到康宿村。远远地,就被一阵阵欢快的吹打乐所吸引。寻声而去,原来是请神的队伍已经迎出村口。走在迎神队伍前面的是一班身着道士服饰的人们,他们手持乐器,边走边奏。随后是十几位捧着焚香的男人,一群男女打着旗牌伞扇、金瓜钺斧朝天蹬,护着一副“銮驾”,跟驾护驾的有数百人之多。

整个请城隍仪式从正月初七早晨的请神开始,至正月初九晚上零点的送城隍仪式结束,其间包含着复杂而严格的宗教仪式和民众参与的祈愿、祭拜、讨吉、供奉等民间习俗,整个活动由会社组织,会首主持,道士执掌法事,全村民众人人参与。来这里主持法事的道士是从30公里外的一个道教经乐班请来的,共8个人,掌班人道号赵至华,60岁。

请神的队伍要“游庙”——到村子里的各个神庙祭拜,把各路神仙迎进早已搭好的神棚,然后在神棚里举行“安神”仪式。

神棚搭在玉皇庙院子里,尽管是临时搭建,看得出还是颇为讲究。一进三的格局,大门外迎面挂着大幅“鬼王”画像。整个神棚悬挂着75杆神像画轴,香案供桌安放有序,棚内香烟缭绕,庄严肃穆。

初七这天就在请神、安神、挂轴子等一系列的仪式中忙碌地度过,临近黄昏,家家户户已经开始为第二天的“迎供”仪式做着精心的准备了。

初八一大早,悠扬的道教音乐从玉皇庙的神棚里传出,仪式开始了。这一天,在道士的主持下,要进行一系列的宗教仪式,分别是请土地神、请城隍神、祝风、祭冰、取水(选择一处天然纯净的水源地作为整个仪式固定的取水处,用来取水给神灵梳洗、献茶、洒坛等)、开南天门、第一次请天师、第一次启师、迎贡、回坛、迎鸾接驾、晋“三清表”、分灯、送天师等等,到了晚上,还要进行禁坛和净坛仪式。

初春的冀南大地,早晨8点的气温还很低。人们身着盛装,抬出早已准备好的“供桌”走出家门,在场院的开阔处排队等候,然后汇成长长的队伍,从不同的方向,慢慢地向神棚行进。汇集到村中心广场的时候,大约有600多张供桌。在数以千计的人们的簇拥下,长长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颇为壮观。

冀南“请城隍”:祈求美好新生活

供桌是由每家每户单独或者合并准备,各式各样的桌子,围上桌帷,桌面上摆满由新鲜水果和各色面食制作的贡品,由三五个青年抬着,要完成迎供、进贡的整个流程,人们一个个神情严肃,一片虔诚。

迎供仪式要从早上8点进行到中午12点才全部完成,整个请城隍的仪式在这个时候已经逐渐进入高潮。

初九的凌晨两点,一阵叮叮当当的打击乐声把笔者从睡梦中惊醒,原来是道士们已经上坛诵经了。这一天,除了要完成吃“合食”、巡香灯、晋“三关表”、午朝、晋“玉皇表”、传“十献”、送十王疏、三请三送天师等一系列的宗教仪式外,最为重要的就是“破狱”、“上座”、“点蒿里山”和整个活动的最高潮——送城隍。

“破狱”在下午3点进行,由8位道士主持,部分村民参与。道士用白石灰粉在村口一块平整的田地里画出一个四方城池的样子,然后念经做法,目的是给村子里的孤魂野鬼放风解困,告诫他们不要危害乡邻。

晚上8点,道士“上座”做法,这一仪式的主要目的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很多村民会早早地等在那里,把临时搭建的高台围得水泄不通。道士在高台上一边诵经,一边向台下的人们洒一些小米和饼干之类的食品,台下的人们高举双手争抢着接到一些放到嘴里,据说凡是抢到的可以消灾灭病。

到了晚上9点,人们又纷纷涌向村外的“蒿里山”。传说“蒿里山”是鬼魂依着的地方,人们通过点“蒿里山”的仪式追念逝者。下午,每家每户都要把制作好的“钱褡子”送往“蒿里山”,只等点燃仪式,把思念送给逝去的亲人。9点整,村外一片漆黑,人们围在“蒿里山”周围,道士诵经,指引着人们点燃堆积如山的“蒿里山”,在一片欢呼声中,熊熊燃烧的大火映红了半边天。

随着礼炮的巨大轰鸣,“送城隍”仪式开始了。当80岁的老会首吴民的怀抱城隍神位走出神棚时,人声鼎沸的广场刹那间一片寂静,众人的目光集中在“送城隍”的“銮驾”上。当城隍神位被请进“銮驾”,瞬间鞭炮齐鸣、鼓乐震天,神乐奏起、鸣锣开道,“送城隍”的仪式开始了。整个“送城隍”的队列有数千人参与,“銮驾”首当其冲,经乐班紧随其后,接着是舞龙、舞狮、旱船、跑驴、武术、秧歌等数十班民间花会表演队,周围村子的乡邻们也赶来观看,整个村子的大街小巷成了人的海洋。“送城隍”的队伍在大街小巷边走边表演,每每经过谁家的门口,人们都要在自家门前的供桌上焚香上供,燃放鞭炮,点燃火堆,为城隍神送行。

这个夜晚,整个村子沉浸在狂欢之中。这个夜晚,人们尽情地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祈求。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