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白云观及慈爱功德会标识(LOGO)设计征集

道教之音 佚名

2016-06-30 18:38:16

为了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扩大上海白云观的社会影响力,以及各项社会公益事业的积极开展。经上海白云观管理委员会决定,将面向社会大众和团体征集“上海白云观标识(LOGO)”设计、“上海白云观慈爱功德会标识(LOGO)”设计,欢迎社会各界能人志士积极赐稿。具体事宜如下:

一、 设计要求

(1)上海白云观标识(LOGO)”设计要求

1、标识应庄重大气,力求能表达道教的思想和理念。

2、标识设计具有道教特色、上海白云观元素。

3、标识应具有较强的可辨识性,能广泛适用于网站、服装、胸牌、宣传品。

4、在方案中请标明标识的标准色、辅助色、中英文标准字体、设计理念说明等。

(2)上海白云观慈爱功德会标识(LOGO)”设计要求

1、标识应主题鲜明,庄重大气,力求能表达道教“济世度人”的思想以及慈爱功德会所倡导的“齐同慈爱、异骨成亲、行善积德、济度众生”的宗旨。

2、标识设计具有道教特色、上海白云观元素。

3、标识应具有较强的可辨识性,能广泛适用于网站、服装、胸牌、宣传品上。

4、在方案中请标明标识的标准色、辅助色、中英文标准字体、设计理念说明等。

二、征集范围

1、本次标识设计面向社会各界及个人征集。投稿请注明设计单位或个人的真实资料(姓名、身份证号码)和详细联系方式。

2、初稿可使用JPG格式,入围后必须提交完整、可用的图形源文件(PSD、AI)格式,以便进行修改、完善和印刷。

3、设计作品必须包括方案构思、创意、设计理念文字说明。

三、截稿日期

截稿时间为2016年9月30日。网上投稿,以主办方邮箱收稿日期为准。信件投稿,以当地邮戳时间为准。

四、投稿方式

应征作品可采用网上或邮寄方式投稿。

1、网上投稿:3367432588 @qq.com

2、邮寄投稿:上海市黄浦区大境路239号功德会办公室<收>;邮编:200010

注:请在电子邮件标题或信封正面注明“上海白云观标识LOGO应征”字样。

五、奖项设置

将由上海白云观组织专家及相关负责人对应征作品进行评审。

作品设:一等奖1名:稿酬5000元

入围奖3名:稿酬各500元

获奖者凭设计者本人有效身份证领奖。

注:“上海白云观标识(LOGO)”设计、“上海白云观慈爱功德会标识(LOGO)”设计,各设一等奖1名,入围奖3名。

六、版权声明

1、投稿人必须保证应征作品的原创性,若因抄袭、盗用等侵权行为而引起法律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2、所有应征作品不予退回,请作者自留底稿。

3、获奖作品的版权完全归上海白云观所有。上海白云观有权使用、修改或用作社会团体登记使用。作者拥有署名权,著作权。未经协商允许,作品不得另作他用。

七、咨询电话

021-63287236

13621642069(宋道长)

 

附:上海白云观简介、上海白云观慈爱功德会简介

上海白云观

上海白云观作为海内外有影响的重点道教宫观之一,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白云观的历史可追述到清朝同治年间,清同治二年(1863年)杭州显真观全真龙门第二十代宗师王明真来沪在北门外新桥创建“雷祖殿”。光绪八年(1882年)因拓修马路,住持徐至成在仁济善堂绅的资助下,在老西门外方斜路逐步修建了雷祖殿、斗姆殿、三清殿、吕祖殿等,使其形成占地十四余亩的道观。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徐至成进京,以北京白云观下院名义请得明版《正统道藏》(现存上海图书馆),于此同时改“雷祖殿”为“海上白云观”。

光绪二十年(1894年)获得七尊明代铜像,两尊天师,五尊天尊。1984年又获得明代和清代铜像两尊,目前白云观仍供奉着九尊铜像。

2004年,因旧区改造,白云观迁至今址,毗邻于明代城墙大境阁。新观建有灵霄宝殿、雷祖殿、祖师殿、娘娘殿、药王殿、钟鼓楼等,殿内神像庄严慈祥、栩栩如生。道观也于玲珑中见壮丽,古朴中见精致。2000年5月,南市区人民政府批准白云观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白云观慈爱功德会

上海白云观作为海内外有影响的重点道教宫观之一,一直秉承水的“上善”之德,将慈善作为首要任务。多年来,无论是安老慰孤、扶贫解困,还是赈灾救急、捐资助学等,都积极参与。虽然力量薄弱,但爱心已洒遍上海千家万户,甚至于在汶川的地震、台湾的风灾、舟曲的洪水泥石流等等我们都身先垂范。

上海白云观慈爱功德会是上海白云观组织道教信众以及社会爱心人士从事慈善活动的非营利性组织。践行道教经典《度人经》中“齐同慈爱、异骨成亲”的训示,崇尚“行善积德、济度众生”,构建服务社会慈善平台,组织教职人员和信众参与社会慈善救助项目,包括参与政府主导开展的慈善活动,以及自行开展的各项慈善活动和公益活动。

活动包括:敬老、帮困、助残、助学、环保、赈灾、义诊、国学、道观服务等各项公益慈善项目。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上海白云观及慈爱功德会标识(LOGO)设计征集

道教之音 佚名

2016-06-30 18:38:16

|
上海白云观及慈爱功德会标识(LOGO)设计征集
|

为了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扩大上海白云观的社会影响力,以及各项社会公益事业的积极开展。经上海白云观管理委员会决定,将面向社会大众和团体征集“上海白云观标识(LOGO)”设计、“上海白云观慈爱功德会标识(LOGO)”设计,欢迎社会各界能人志士积极赐稿。具体事宜如下:

一、 设计要求

(1)上海白云观标识(LOGO)”设计要求

1、标识应庄重大气,力求能表达道教的思想和理念。

2、标识设计具有道教特色、上海白云观元素。

3、标识应具有较强的可辨识性,能广泛适用于网站、服装、胸牌、宣传品。

4、在方案中请标明标识的标准色、辅助色、中英文标准字体、设计理念说明等。

(2)上海白云观慈爱功德会标识(LOGO)”设计要求

1、标识应主题鲜明,庄重大气,力求能表达道教“济世度人”的思想以及慈爱功德会所倡导的“齐同慈爱、异骨成亲、行善积德、济度众生”的宗旨。

2、标识设计具有道教特色、上海白云观元素。

3、标识应具有较强的可辨识性,能广泛适用于网站、服装、胸牌、宣传品上。

4、在方案中请标明标识的标准色、辅助色、中英文标准字体、设计理念说明等。

二、征集范围

1、本次标识设计面向社会各界及个人征集。投稿请注明设计单位或个人的真实资料(姓名、身份证号码)和详细联系方式。

2、初稿可使用JPG格式,入围后必须提交完整、可用的图形源文件(PSD、AI)格式,以便进行修改、完善和印刷。

3、设计作品必须包括方案构思、创意、设计理念文字说明。

三、截稿日期

截稿时间为2016年9月30日。网上投稿,以主办方邮箱收稿日期为准。信件投稿,以当地邮戳时间为准。

四、投稿方式

应征作品可采用网上或邮寄方式投稿。

1、网上投稿:3367432588 @qq.com

2、邮寄投稿:上海市黄浦区大境路239号功德会办公室<收>;邮编:200010

注:请在电子邮件标题或信封正面注明“上海白云观标识LOGO应征”字样。

五、奖项设置

将由上海白云观组织专家及相关负责人对应征作品进行评审。

作品设:一等奖1名:稿酬5000元

入围奖3名:稿酬各500元

获奖者凭设计者本人有效身份证领奖。

注:“上海白云观标识(LOGO)”设计、“上海白云观慈爱功德会标识(LOGO)”设计,各设一等奖1名,入围奖3名。

六、版权声明

1、投稿人必须保证应征作品的原创性,若因抄袭、盗用等侵权行为而引起法律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

2、所有应征作品不予退回,请作者自留底稿。

3、获奖作品的版权完全归上海白云观所有。上海白云观有权使用、修改或用作社会团体登记使用。作者拥有署名权,著作权。未经协商允许,作品不得另作他用。

七、咨询电话

021-63287236

13621642069(宋道长)

 

附:上海白云观简介、上海白云观慈爱功德会简介

上海白云观

上海白云观作为海内外有影响的重点道教宫观之一,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白云观的历史可追述到清朝同治年间,清同治二年(1863年)杭州显真观全真龙门第二十代宗师王明真来沪在北门外新桥创建“雷祖殿”。光绪八年(1882年)因拓修马路,住持徐至成在仁济善堂绅的资助下,在老西门外方斜路逐步修建了雷祖殿、斗姆殿、三清殿、吕祖殿等,使其形成占地十四余亩的道观。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徐至成进京,以北京白云观下院名义请得明版《正统道藏》(现存上海图书馆),于此同时改“雷祖殿”为“海上白云观”。

光绪二十年(1894年)获得七尊明代铜像,两尊天师,五尊天尊。1984年又获得明代和清代铜像两尊,目前白云观仍供奉着九尊铜像。

2004年,因旧区改造,白云观迁至今址,毗邻于明代城墙大境阁。新观建有灵霄宝殿、雷祖殿、祖师殿、娘娘殿、药王殿、钟鼓楼等,殿内神像庄严慈祥、栩栩如生。道观也于玲珑中见壮丽,古朴中见精致。2000年5月,南市区人民政府批准白云观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白云观慈爱功德会

上海白云观作为海内外有影响的重点道教宫观之一,一直秉承水的“上善”之德,将慈善作为首要任务。多年来,无论是安老慰孤、扶贫解困,还是赈灾救急、捐资助学等,都积极参与。虽然力量薄弱,但爱心已洒遍上海千家万户,甚至于在汶川的地震、台湾的风灾、舟曲的洪水泥石流等等我们都身先垂范。

上海白云观慈爱功德会是上海白云观组织道教信众以及社会爱心人士从事慈善活动的非营利性组织。践行道教经典《度人经》中“齐同慈爱、异骨成亲”的训示,崇尚“行善积德、济度众生”,构建服务社会慈善平台,组织教职人员和信众参与社会慈善救助项目,包括参与政府主导开展的慈善活动,以及自行开展的各项慈善活动和公益活动。

活动包括:敬老、帮困、助残、助学、环保、赈灾、义诊、国学、道观服务等各项公益慈善项目。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