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信阳道长在“对话:中国宗教与信仰”研讨会上的讲话

道教之音 黄信阳道长

2016-07-10 13:35:36

很荣幸应什刹海书院及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的共同邀请来到本次“对话:中国宗教与信仰”国际研讨会,同各位学者及宗教界同仁进行讨论。我谨就道教发展情况及多年来北京道教的工作围绕本次研讨会议题进行发言。

一、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

道教是根植于中华沃土的本土宗教,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北京这座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大都市生动地记载着道教对于民族文化及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道教始创于东汉末年,兴教于北京已有近千年的历史。道教以道立教,道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大道无形,生育天地”,用哲学的语言讲即世界之本体,万物由道而出,由无而生有,进而展现出缤纷的世界。道教以尊道贵德为教理,以道为体,以德为用。体道养德,济世利人,顺应自然,泽被苍生,这是道家的智慧,也是中华民族的智慧。

道教尊老子为道祖,《道德经》为祖经,其扎根于中华大地上,开花结果枝繁叶茂,哲学思想、斋醮科仪、养生武术、服饰艺术等,传承着中华文化,滋养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

二、道教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深刻烙印

鲁迅先生说,“中国的根砥全在道教”。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道教文化可谓极其高雅,也极其通俗。道教创教伊始从民间信仰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如神仙方术、黄老学说等,经过历代祖师对道教的改革与发展,转化为官方化的制度性宗教,形成自下而上的过程。因此道教文化、道教的传统理念深深地烙印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并在各方面产生深刻影响。

首先,从中国学术思想的历史来看,许多高道,如晋代的葛洪,南北朝的陶弘景,唐代的成玄英、李荣、司马承祯、吴筠,五代十国时的杜光庭、谭峭,宋代的陈抟张伯端、陈景元、白玉蟾等,他们在思想文化方面都各有一定的贡献。唐代道教重玄学在理论思辨方面非常精致,是当时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发端于唐代、兴盛于宋明的道教内丹心性论,是中国古代心性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道教与儒家和佛教在思想上互相吸收渗透,产生不同思维间相互的张力,从而促进了中国学术思想的发展。

对文学艺术领域,道教保留了大量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本身也创造了许多神仙故事,这些都为中国文学中的神话部分增添了色彩。道教富有想象力的神话故事,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内涵。

在艺术领域中,道教对中国音乐、书画、雕塑、石刻、建筑等形式及其精神,均有重要影响。建筑上,如武当山现存的道教宫殿、道观及大量神词、岩庙。在建筑艺术、建筑美学上达到了极为完美的境界,有着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化和科技内涵。

从科学技术方面看,炼丹术从客观上来看,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意义重大。如当时炼丹术的发展,为近代实验化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道教的药物学和医学,为中国古代的医学和养生学作出了重要贡献。如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启发了屠呦呦先生的发明,获得了诺贝尔奖。道家和道教经典文献以不同的方式保存了古代许多数学与物理成果,对中国古代数学与物理也有着独特的贡献。

在民间习俗方面,道教对于中国古代民俗的影响尤为广泛、 深刻, 有些影响甚至延续至今。如贴门神、灶马,画桃符,这些习俗,许多延续至今。

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以得道为人生的最终目的,这种传统,通过具有民族风格的宗教形式,长期传播于社会,对形成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和民族性格起了重大作用。道教文化中有“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思想,认为人的寿命可通过修炼得以延长,此种人定胜天的观点,经过道教的长期宣传,深入人心,使人定胜天的信念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教思想主张宽容、谦让,虚怀若谷,反对自矜、自足、自大、自伐,反对骄傲自满,这种文化心理的发扬,形成了中华民族开阔的文化胸怀。

在今年全国宗教会议讲话中,习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宗教“中国化”的方向。这是道教的根基,也是道教的优势所在。我们将继续发掘、整理道教传统教义中的优秀理念,加强道风建设,发扬道教护国福民、济世利人的传统理念,同时,向世界传播中国的道教文化。

三、北京道教当代发展

道教承载着大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道教的哲学、思想、习俗、艺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道教既出世又入世,在当代,发挥道教自身优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服务于社会,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道教发展的立足点和目标。

作为北京市道教协会会长,我们继续高举爱国爱教旗帜,团结全市道教界人士,弘扬道教教义,继承和发扬道教“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齐同慈爱、济世利人”的优良传统,兴办道教事业,维护社会稳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北京精神,开拓进取,与时俱进。

多年来坚持开展宗教慈善事业,创立 “弘道济世专项基金”,先后对北京内外的社会福利院、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敬老院的老年人、残疾人、儿童捐助达数百万人民币。创建品牌项目“点亮心灯”救治贫困地区眼疾儿童。北京市道教界通过自己的行动表达了爱国爱教、慈善赤诚的心,以实际行动,为构建“社会和谐”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会注重文化和融、宗教和睦,力求通过多种方式展示中国道教文化的深邃内涵,介绍中国道教界的优良传统和教义践行,扩大道教的国际影响,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自从北京市道协成立以来,与香港道教联合会、香港蓬瀛仙馆、新加坡道教总会、台湾中华道教会、台湾指南宫、台湾太上全真道教会、台湾全真仙观等建立联系。接待了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一行、台湾圣事会、台湾指南宫、韩国神仙学院、法国、墨西哥、瑞士、西班牙国际道教信徒参访团、挪威神学院学生等外宾,弘扬中国道教文化。

同时,我会成立了道家书画委员会和道教音乐团,将道教文化以书画音乐等各式艺术手法向社会诠释不同的道教美学,所得善款全部回馈社会,践行“尊道贵德、济世利人”的传统精神。

道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在全球化和多元化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兴盛发展并广泛传播、在全球视野下中国宗教能够同世界对话沟通,均需要传统文化、传统宗教作为纽带,为激发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为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为保持中华传统文化的持续发展,为世界的持续和平与和谐,道教及中国传统宗教都将会起到积极的、巨大的、无法替代的作用。

(本文依据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北京市道教协会会长黄信阳道长在“对话:中国宗教与信仰”国际研讨会讲话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黄信阳道长在“对话:中国宗教与信仰”研讨会上的讲话

道教之音 黄信阳道长

2016-07-10 13:35:36

|
黄信阳道长在“对话:中国宗教与信仰”研讨会上的讲话
|

很荣幸应什刹海书院及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的共同邀请来到本次“对话:中国宗教与信仰”国际研讨会,同各位学者及宗教界同仁进行讨论。我谨就道教发展情况及多年来北京道教的工作围绕本次研讨会议题进行发言。

一、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

道教是根植于中华沃土的本土宗教,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北京这座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大都市生动地记载着道教对于民族文化及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道教始创于东汉末年,兴教于北京已有近千年的历史。道教以道立教,道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大道无形,生育天地”,用哲学的语言讲即世界之本体,万物由道而出,由无而生有,进而展现出缤纷的世界。道教以尊道贵德为教理,以道为体,以德为用。体道养德,济世利人,顺应自然,泽被苍生,这是道家的智慧,也是中华民族的智慧。

道教尊老子为道祖,《道德经》为祖经,其扎根于中华大地上,开花结果枝繁叶茂,哲学思想、斋醮科仪、养生武术、服饰艺术等,传承着中华文化,滋养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

二、道教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深刻烙印

鲁迅先生说,“中国的根砥全在道教”。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道教文化可谓极其高雅,也极其通俗。道教创教伊始从民间信仰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如神仙方术、黄老学说等,经过历代祖师对道教的改革与发展,转化为官方化的制度性宗教,形成自下而上的过程。因此道教文化、道教的传统理念深深地烙印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并在各方面产生深刻影响。

首先,从中国学术思想的历史来看,许多高道,如晋代的葛洪,南北朝的陶弘景,唐代的成玄英、李荣、司马承祯、吴筠,五代十国时的杜光庭、谭峭,宋代的陈抟张伯端、陈景元、白玉蟾等,他们在思想文化方面都各有一定的贡献。唐代道教重玄学在理论思辨方面非常精致,是当时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发端于唐代、兴盛于宋明的道教内丹心性论,是中国古代心性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道教与儒家和佛教在思想上互相吸收渗透,产生不同思维间相互的张力,从而促进了中国学术思想的发展。

对文学艺术领域,道教保留了大量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本身也创造了许多神仙故事,这些都为中国文学中的神话部分增添了色彩。道教富有想象力的神话故事,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内涵。

在艺术领域中,道教对中国音乐、书画、雕塑、石刻、建筑等形式及其精神,均有重要影响。建筑上,如武当山现存的道教宫殿、道观及大量神词、岩庙。在建筑艺术、建筑美学上达到了极为完美的境界,有着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化和科技内涵。

从科学技术方面看,炼丹术从客观上来看,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意义重大。如当时炼丹术的发展,为近代实验化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道教的药物学和医学,为中国古代的医学和养生学作出了重要贡献。如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启发了屠呦呦先生的发明,获得了诺贝尔奖。道家和道教经典文献以不同的方式保存了古代许多数学与物理成果,对中国古代数学与物理也有着独特的贡献。

在民间习俗方面,道教对于中国古代民俗的影响尤为广泛、 深刻, 有些影响甚至延续至今。如贴门神、灶马,画桃符,这些习俗,许多延续至今。

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以得道为人生的最终目的,这种传统,通过具有民族风格的宗教形式,长期传播于社会,对形成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和民族性格起了重大作用。道教文化中有“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思想,认为人的寿命可通过修炼得以延长,此种人定胜天的观点,经过道教的长期宣传,深入人心,使人定胜天的信念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教思想主张宽容、谦让,虚怀若谷,反对自矜、自足、自大、自伐,反对骄傲自满,这种文化心理的发扬,形成了中华民族开阔的文化胸怀。

在今年全国宗教会议讲话中,习总书记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宗教“中国化”的方向。这是道教的根基,也是道教的优势所在。我们将继续发掘、整理道教传统教义中的优秀理念,加强道风建设,发扬道教护国福民、济世利人的传统理念,同时,向世界传播中国的道教文化。

三、北京道教当代发展

道教承载着大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道教的哲学、思想、习俗、艺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道教既出世又入世,在当代,发挥道教自身优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服务于社会,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道教发展的立足点和目标。

作为北京市道教协会会长,我们继续高举爱国爱教旗帜,团结全市道教界人士,弘扬道教教义,继承和发扬道教“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齐同慈爱、济世利人”的优良传统,兴办道教事业,维护社会稳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北京精神,开拓进取,与时俱进。

多年来坚持开展宗教慈善事业,创立 “弘道济世专项基金”,先后对北京内外的社会福利院、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敬老院的老年人、残疾人、儿童捐助达数百万人民币。创建品牌项目“点亮心灯”救治贫困地区眼疾儿童。北京市道教界通过自己的行动表达了爱国爱教、慈善赤诚的心,以实际行动,为构建“社会和谐”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会注重文化和融、宗教和睦,力求通过多种方式展示中国道教文化的深邃内涵,介绍中国道教界的优良传统和教义践行,扩大道教的国际影响,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自从北京市道协成立以来,与香港道教联合会、香港蓬瀛仙馆、新加坡道教总会、台湾中华道教会、台湾指南宫、台湾太上全真道教会、台湾全真仙观等建立联系。接待了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一行、台湾圣事会、台湾指南宫、韩国神仙学院、法国、墨西哥、瑞士、西班牙国际道教信徒参访团、挪威神学院学生等外宾,弘扬中国道教文化。

同时,我会成立了道家书画委员会和道教音乐团,将道教文化以书画音乐等各式艺术手法向社会诠释不同的道教美学,所得善款全部回馈社会,践行“尊道贵德、济世利人”的传统精神。

道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在全球化和多元化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兴盛发展并广泛传播、在全球视野下中国宗教能够同世界对话沟通,均需要传统文化、传统宗教作为纽带,为激发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为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为保持中华传统文化的持续发展,为世界的持续和平与和谐,道教及中国传统宗教都将会起到积极的、巨大的、无法替代的作用。

(本文依据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北京市道教协会会长黄信阳道长在“对话:中国宗教与信仰”国际研讨会讲话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