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宁:对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几点思考

中国民族报 马宁

2016-07-27 16:19:52

深入认识“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重要理论,是贯彻落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的一个重要抓手。“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是实现“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途径;“坚持中国化方向”是对我国宗教具有时代性的普遍要求;“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要内外兼修、深浅并重,避免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坚持中国化方向”要调动宗教界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途径与举措。

今年4月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召开,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有不少关于宗教问题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其中,对2015年5月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的“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这一重要命题,再次进行了重申、强调,并作了系统的阐释。可以说,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一个新发展,也是当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宗教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要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就要对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重要理论进行全面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坚持中国化方向”是实现“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途径

在去年和今年前后两次召开的涉及宗教工作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都强调了“坚持中国化方向”的问题,并且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还进行了更为系统的阐释,可见这一问题的特殊重要性。“坚持中国化方向”理论的提出,是对宗教在中国传承发展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体现出党对宗教演变发展客观规律的深刻认识。从历史角度看,宗教与所处社会相适应、相协调,是宗教生存发展过程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普遍规律,也是各外来宗教传入我国后的自觉选择。“坚持中国化方向”理论的提出,也是对当前现实层面的迫切需求从宗教工作角度给予的回应。实际上,如果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字斟句酌、认真领会,就不难发现,在当前这个时间节点上强调这个问题,是十分及时、十分迫切,也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常说,做宗教工作就是做好信教群众工作。当前,正是我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关键的时间节点,而在实现这些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自然也包括我国所有的信教群众。中国梦理应是组织和凝聚包括广大信教群众在内的中国人民共同的复兴之梦,而距离这些艰巨任务、使命的完成,从时间上讲应该是十分紧迫、不容拖延的。因此,当下对我国宗教提出“坚持中国化方向”的要求,从宏观上来讲,就是为了更好地团结、凝聚一切力量,来实现我们伟大的奋斗目标。“坚持中国化方向”理论的提出,是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上积极创新的具体体现,是党和国家对宗教理论政策的发展完善,也标志着党和国家全面把握宗教工作的能力水平的不断提升。此次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也提到“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就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对待宗教,遵循宗教和宗教工作规律,深入研究和妥善处理宗教领域各种问题,结合我国宗教发展变化和宗教工作实际,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用以更好指导我国宗教工作实践。”因此,“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理论的提出,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发展和丰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进一步明晰了“坚持中国化方向”与“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说,“坚持中国化方向”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途径和首要任务,是对新形势下“相适应”实践提出的细化、深化、具体化的要求,其作用是为了不断提高“相适应”的广度和深度。

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要内外兼修、深浅并重

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发展方向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程,涉及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宗教与政治、宗教与社会、宗教与文化、国内外不同宗教之间、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之间方方面面的关系。要从根本上推动这一艰巨使命的完成,就不能操之过急、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真正的“中国化”应该是内外兼修、深浅并重的。如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历程既有表层的中国化,即中国穆斯林的衣食住行、宗教建筑风格的中国化;也有深层次的中国化,即“以儒诠经”、汉文译著、经堂教育等思想文化层面的创新举措。这其中,既有中国穆斯林大众在适者生存规律指导下的自然选择,也有穆斯林社会精英阶层的文化自觉、文化自醒。正是这种表层、深层相互结合,内外兼修的中国化实践,才促成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植根与发展。对于基督教深层次的中国化问题,一些学者也进行过有益的探索。如著名的哲学家、神学家孔汉思这样说:“还可以有另一种基督教与中国接触的方式,这种接触不仅能实现互补的融合,还可以实现真正的‘本土化’,让基督教在中华沃土中‘植根’。这就是外来宗教的本土化。这种模式不再需要传教士从国外输入基督教,也不再需要单纯地把西方神学译成中国概念,它追求的是在当地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里,在一个独立(即自立、自养、自传)的教会框架里,实现反映基督教的信念。”中国基督教要想真正探索出适合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从深层次上坚持中国化方向,深入推进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总之,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应是多层面、多角度、立体的,不是单一、表象的。各方面的探讨、研究与宗教界的实践,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建“哥特式教堂”、“阿拉伯风格清真寺”还是“中国风”的宗教建筑上。同时,坚持中国化方向更应警惕只做表面文章,用“中国化符号”掩人耳目,行逆“中国化”、伪“中国化”之实。

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是一个渐进、动态、双向互动的过程,要充分发挥宗教界的主观能动性

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发展方向应该是一个渐进、动态、双向互动的过程。从宗教工作部门的角度来讲,在推动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过程中,要尊重宗教的客观规律,遵循宗教工作规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揭示了宗教的本质、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等不同历史时期的任务,将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与中国的宗教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在正确处理宗教问题上,中国共产党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如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的邓小平,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与班禅谈论宗教和西藏发展的问题时明确指出,对于宗教,不能用行政命令的办法,但宗教方面也不能搞狂热,否则同社会主义、同人民的利益相违背。对于宗教不能用行政命令的办法,这是党和国家在处理宗教问题方面的重要经验。当前,在推动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进程中,宗教工作部门要注重方式、方法,要多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办法,避免使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做好党的宗教工作,把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好,关键是要在“导”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牢牢掌握宗教工作主动权。  

从宗教界自身的角度来讲,坚持中国化方向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继承、吸收成功的历史经验,也要结合自身实际,勇于创新、不断探索。历史上,外来宗教传入中国之初,为了便于传教,都曾主动探索过不同的“中国化”方式,这些探索和实践对当代各大宗教的中国化是有借鉴、启示作用的,对此我们不应忽视。如传教士利玛窦在中国传播天主教的过程中,采取主动与主流文化调和、融合的文化适应机制,他和他的同伴穿上儒服、带上儒冠;深入研究儒家经典,借以阐释天主教义理;积极与罗马教廷沟通,从文化、伦理的角度“澄清”中国人的祭祖祭孔之仪与天主教反对偶像崇拜之信条并不违背。我们权且不去探究其“中国化”的真正目的何在,但这种“中国化”的积极态度和勇于实践的精神应该予以肯定,也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历史上,我国各大外来宗教都有自己的“中国化”经验、“中国化”方法、“中国化”理念,当代各大宗教的中国化实践也不必非得“另起炉灶”、“另谋他法”,对于过去的经验、方法、理念中有益的成分,是可以继承和借鉴的。历史上我国各宗教的中国化历程、进度不尽相同,当前各大宗教的具体情况又复杂多样,因此,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任务、举措应各有侧重,方法、途径也应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各大宗教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自身“中国化”的历史经验、现实处境,发挥自身的优势、特点,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行之有效的“中国化”的方法、途径。

(作者单位: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马宁:对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几点思考

中国民族报 马宁

2016-07-27 16:19:52

|
马宁:对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几点思考
|

深入认识“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重要理论,是贯彻落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的一个重要抓手。“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是实现“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途径;“坚持中国化方向”是对我国宗教具有时代性的普遍要求;“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要内外兼修、深浅并重,避免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坚持中国化方向”要调动宗教界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途径与举措。

今年4月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召开,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有不少关于宗教问题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其中,对2015年5月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的“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这一重要命题,再次进行了重申、强调,并作了系统的阐释。可以说,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一个新发展,也是当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宗教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要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就要对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重要理论进行全面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坚持中国化方向”是实现“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途径

在去年和今年前后两次召开的涉及宗教工作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都强调了“坚持中国化方向”的问题,并且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还进行了更为系统的阐释,可见这一问题的特殊重要性。“坚持中国化方向”理论的提出,是对宗教在中国传承发展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体现出党对宗教演变发展客观规律的深刻认识。从历史角度看,宗教与所处社会相适应、相协调,是宗教生存发展过程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普遍规律,也是各外来宗教传入我国后的自觉选择。“坚持中国化方向”理论的提出,也是对当前现实层面的迫切需求从宗教工作角度给予的回应。实际上,如果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字斟句酌、认真领会,就不难发现,在当前这个时间节点上强调这个问题,是十分及时、十分迫切,也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常说,做宗教工作就是做好信教群众工作。当前,正是我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关键的时间节点,而在实现这些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自然也包括我国所有的信教群众。中国梦理应是组织和凝聚包括广大信教群众在内的中国人民共同的复兴之梦,而距离这些艰巨任务、使命的完成,从时间上讲应该是十分紧迫、不容拖延的。因此,当下对我国宗教提出“坚持中国化方向”的要求,从宏观上来讲,就是为了更好地团结、凝聚一切力量,来实现我们伟大的奋斗目标。“坚持中国化方向”理论的提出,是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上积极创新的具体体现,是党和国家对宗教理论政策的发展完善,也标志着党和国家全面把握宗教工作的能力水平的不断提升。此次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也提到“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就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对待宗教,遵循宗教和宗教工作规律,深入研究和妥善处理宗教领域各种问题,结合我国宗教发展变化和宗教工作实际,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用以更好指导我国宗教工作实践。”因此,“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理论的提出,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发展和丰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进一步明晰了“坚持中国化方向”与“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说,“坚持中国化方向”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途径和首要任务,是对新形势下“相适应”实践提出的细化、深化、具体化的要求,其作用是为了不断提高“相适应”的广度和深度。

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要内外兼修、深浅并重

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发展方向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程,涉及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宗教与政治、宗教与社会、宗教与文化、国内外不同宗教之间、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之间方方面面的关系。要从根本上推动这一艰巨使命的完成,就不能操之过急、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真正的“中国化”应该是内外兼修、深浅并重的。如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历程既有表层的中国化,即中国穆斯林的衣食住行、宗教建筑风格的中国化;也有深层次的中国化,即“以儒诠经”、汉文译著、经堂教育等思想文化层面的创新举措。这其中,既有中国穆斯林大众在适者生存规律指导下的自然选择,也有穆斯林社会精英阶层的文化自觉、文化自醒。正是这种表层、深层相互结合,内外兼修的中国化实践,才促成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植根与发展。对于基督教深层次的中国化问题,一些学者也进行过有益的探索。如著名的哲学家、神学家孔汉思这样说:“还可以有另一种基督教与中国接触的方式,这种接触不仅能实现互补的融合,还可以实现真正的‘本土化’,让基督教在中华沃土中‘植根’。这就是外来宗教的本土化。这种模式不再需要传教士从国外输入基督教,也不再需要单纯地把西方神学译成中国概念,它追求的是在当地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里,在一个独立(即自立、自养、自传)的教会框架里,实现反映基督教的信念。”中国基督教要想真正探索出适合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从深层次上坚持中国化方向,深入推进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总之,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应是多层面、多角度、立体的,不是单一、表象的。各方面的探讨、研究与宗教界的实践,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建“哥特式教堂”、“阿拉伯风格清真寺”还是“中国风”的宗教建筑上。同时,坚持中国化方向更应警惕只做表面文章,用“中国化符号”掩人耳目,行逆“中国化”、伪“中国化”之实。

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是一个渐进、动态、双向互动的过程,要充分发挥宗教界的主观能动性

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发展方向应该是一个渐进、动态、双向互动的过程。从宗教工作部门的角度来讲,在推动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过程中,要尊重宗教的客观规律,遵循宗教工作规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揭示了宗教的本质、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等不同历史时期的任务,将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与中国的宗教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在正确处理宗教问题上,中国共产党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如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的邓小平,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与班禅谈论宗教和西藏发展的问题时明确指出,对于宗教,不能用行政命令的办法,但宗教方面也不能搞狂热,否则同社会主义、同人民的利益相违背。对于宗教不能用行政命令的办法,这是党和国家在处理宗教问题方面的重要经验。当前,在推动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进程中,宗教工作部门要注重方式、方法,要多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办法,避免使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做好党的宗教工作,把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好,关键是要在“导”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牢牢掌握宗教工作主动权。  

从宗教界自身的角度来讲,坚持中国化方向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继承、吸收成功的历史经验,也要结合自身实际,勇于创新、不断探索。历史上,外来宗教传入中国之初,为了便于传教,都曾主动探索过不同的“中国化”方式,这些探索和实践对当代各大宗教的中国化是有借鉴、启示作用的,对此我们不应忽视。如传教士利玛窦在中国传播天主教的过程中,采取主动与主流文化调和、融合的文化适应机制,他和他的同伴穿上儒服、带上儒冠;深入研究儒家经典,借以阐释天主教义理;积极与罗马教廷沟通,从文化、伦理的角度“澄清”中国人的祭祖祭孔之仪与天主教反对偶像崇拜之信条并不违背。我们权且不去探究其“中国化”的真正目的何在,但这种“中国化”的积极态度和勇于实践的精神应该予以肯定,也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历史上,我国各大外来宗教都有自己的“中国化”经验、“中国化”方法、“中国化”理念,当代各大宗教的中国化实践也不必非得“另起炉灶”、“另谋他法”,对于过去的经验、方法、理念中有益的成分,是可以继承和借鉴的。历史上我国各宗教的中国化历程、进度不尽相同,当前各大宗教的具体情况又复杂多样,因此,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任务、举措应各有侧重,方法、途径也应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各大宗教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自身“中国化”的历史经验、现实处境,发挥自身的优势、特点,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行之有效的“中国化”的方法、途径。

(作者单位: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