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时报》专访赖保荣道长:中华传统下的罗浮贫道

中华时报 佚名

2016-08-19 21:39:00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赖保荣道长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赖保荣道长

曾经有人说,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就是成为一名有道之士,遁入仙境般的丛林之中,逍遥自在。这是一种很清雅地追求,随着五千年的文明积淀,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或多或少,总带着这样一番浪漫的色彩。为什么?有人说,当我们立身处世的时候,中国人每个人都是儒家,但是当我们独自一人静静地与心灵对话的时候,却真正渴求成为一名道家。

静静地与天地感应的时候,似乎能够回到古老的道家源头《道德经》,甚至“道可道非常道”这几个字在耳畔响起。我们在道家的基础上,发展出属于自己的本土宗教,它起于东汉末年,成于东晋时期。之所以说是“成”,那是因为在中国东晋,道教被系统化、体系化、完备化,在完整的框架之下,为后世修道者提供了很全面的认知。可以说,东晋是道教非常重要的发展时期,有一位宗师级的人物,从中起到了历史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位修道者自称道号“抱朴子”,名字叫葛洪

据《晋书》与《抱朴子》的历史记载与推算,葛洪在公元327年来到了罗浮山,分别在罗浮山创立了东南西北四个庵堂,分别是白鹤观、冲虚古观、九天观、酥醪观四个庵堂,后来这四个宫观也饮誉海内外。罗浮山被道教称为“十大洞天”当中的“第七大洞天”,“七十二福地的第三十四福地”,是诸多文人墨客、隐士高修前往的蓬莱仙境,每个来这里的人都有着美好追求。有的人是为了感受自然,有些人是为了清静悟道,有些人是为了调节心情,有些人是为了感受原生态,总之,无论如何,罗浮山流传了许多神话与传说。

就在三十年前,罗浮山的道教事业重新开始,离葛洪“仙去羽化”时代距离1600多年。冲虚古观从当地解放军部队重回道教的怀抱。当年葛洪炼丹修道,广施恩泽,也许真的是一种宿命,葛洪在东晋时期被赐伏波将军,也因军功被赐封关内侯的爵位,他参军是为了天下。当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曾为这座宝贵的宫观下了一道密令,让属于天下老百姓的解放军保护好这座广东最重要的道教祖庭。1985—2015年间,有一位道长为罗浮山道教事业的承载做出极大的努力,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这些日子,再次如历史修道的宗师一样,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就是赖保荣道长。

当罗浮山、葛洪、近代高道、文化等交叉相遇的时候,我们会感受到什么?很荣幸作为《中华时报》的记者来到广东道教徒朝圣的祖庭——冲虚古观,为大家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广东道教协会会长、广东罗浮山冲虚古观住持赖保荣道长,探求罗浮高道的修道人生。

记者:尊敬的赖道长,您好,我是《中华时报》的记者,很高兴能来到罗浮山拜访您。

赖保荣道长:不用拘束,我们道教追求道法自然,我也很高兴您来到我们这里做客,来,请用茶。

记者:这个水很甘甜,是这里的山泉水吗?

赖保荣道长:您喝的这个茶水,是用我们的长生井井水冲泡的,当年葛洪在公元327年来到罗浮山建立了东南西北四个庵堂,而冲虚观作为他正式传道的地方,也是炼丹修道的地方,当年他在这里花了很大功夫才找到了适合炼丹的自然之水。炼丹有很多方面要求很高,比如说修道者必须远离俗人,斋戒沐浴多天等,其中这个水,就是重要因素之一,必须没有污秽,集天地之灵气才可用于炼丹。

记者:炼丹是个很神奇的道教活动吧?

赖保荣道长:可以这么说,古代炼丹主要是道士所为,刚开始是以外在的丹炉为修炼的主体,后来演变成假设人体作为丹炉进行修炼。当然我们抛弃宗教信仰这个前提,到底炼丹这种活动有没有好处,我们至少从两个例子看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火药就是炼丹士在炼制丹药过程中做实验所研制出来的,此外,我们餐桌上经常看到的豆腐这种食品,也是炼丹的道士在这个过程当中发明出来的,不知道你听了会有什么感受。无论你心里怎么看古代的一些事情,但它终究变成了我们的文化,融入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内丹术是后来道教修炼演变过程当中,逐渐自成体系。中国的内丹南宗共有五祖,其中陈楠祖师与白玉蟾祖师皆是在冲虚古观这里修炼得道,并且广开门徒,这基本上可以算是道教养生为当时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这个法门与典籍都被保留下来,并且也有不少人在进行这样的养生,得到了很多的益处。

记者:冲虚观真的是仙境之下有仙道的宫观。

赖保荣道长:您说得很对。在罗浮山下,历朝历代都有不少潜心修道、广为弘道的名家在这个宫观里面。但要追溯到根源,就不得不提我们这里的开山祖——葛洪祖师,在距今1600多年的东晋时期,也就是公元327那年,葛洪祖师举家迁往罗浮,来到了这里,选定了这里为修道弘道的常驻宫观,无论是炼丹的实践活动,还是他传授弟子各项道法,历史上的材料都具有诸多记载。这里作为道教认为天下之中的十大洞天中的第七大洞天、七十二福地中的三十四福地,葛洪祖师之后的人生在罗浮山进行相应的道教活动,直到后来仙去羽化。后人还在他羽化之后,做了个衣冠冢,离这里不远。在1985年我们顺利找到了相关的遗迹,并在1992年重修一番,以表达我们对祖师的追思与学习的点点心意。

葛洪祖师是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中国关于道的信仰,其实可以追溯到轩辕黄帝时代,但是真正以宗教教团开始,是从张道陵天师起。可是把道教的体系全面建立多维度结构的修道者却是葛洪祖师,从他以后,道教变成了一个极具包容性文化的信仰宗教,而且全部文化分支都是围绕着道教信仰而展开,那是道教发展很幸运的时代。

记者:葛洪祖师的作用就意义非凡了,他代表了什么?

赖保荣道长:他在历史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所有在这之前的关于道教的内容,被他很严整地系统化、结构化。所以唐朝的史官在《晋书》中对他的评价是很高的,称他“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富于班马(班固、司马迁)”。所以,他在整个中国历史具有划时代意义。

说到这,我们就不得不提葛洪祖师的人生经历,包括他从军、从官、从道的历史。我们简单地概括一下,葛洪祖师在后来我们看到他在历史上的各个领域是非常杰出,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在他十三岁到二十岁这几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记者:洗耳恭听。

赖保荣道长:葛洪祖师在十三岁之前,祖上一直都是从官,所担任的职务都需要文韬武略,因此,他的整个家族不仅仅文化基因的继承非常好,而且行军打仗的武功传承得也相当好,所以他就在这样的家族长大。他过得有点现在说的官二代的生活,也就是说不算很积极,只是有些耳濡目染的状态。因此他在这个阶段没有花太多功夫学习。但是家族的家风熏陶,成为后来他非常重要的人生基础。

葛洪祖师父亲在他十三岁的时候去世了,这样的晴天霹雳,让他陷入了极度贫困,生活成了极大问题,需要自己上山打柴、耕作才能维持基本的生活,连纸笔这样的文具都用不起。很多人在这个时候就会堕落,或者随遇而安,但是他没有。在十三岁到二十岁的这段时间,他自强不息,即使是被贫困所牵绕,葛洪祖师也四处拜访名师,想办法学习更多的知识与智慧。终于他人生中得到了郑隐这位高道传授了许多法门,他逐渐变得学术渊博并且修道有功。

二十岁那年社会有人造反,他秉持着一种古人“平天下,安百姓”的传统,参与到平息动乱当中,正是这种没有追求个人的私利,立下战功,他后来被赐为伏波将军,也被赐为关内侯的爵位。在这段时间,他因缘际会,遇到了有神仙太守之称的鲍靓。说到这,有个题外话,郑隐与鲍靓据很多的记载表明他们都是葛玄的弟子,葛玄是我们道教四大真人之一,论辈分按现在的话说,是葛洪祖师的亲叔公,所以葛洪祖师的道缘相当地深,集正宗道脉于一身。

所以,葛洪祖师在前半生的主要社会角色都是军队中人,同时也是修道中人。而在后来,他在罗浮山的一系列的著作都披露了许多研究成果,无论化学、医药、儒学、内丹、外丹等,博学程度你几乎很难想象,他是怎么抽得出时间修道的?他为当时社会贡献很大的,参与到社会很多方面,直到现在还影响着我们。他代表道教修道者非常高的境界:“红尘内外,逍遥自如,不忘天下,不离本心。”这种内涵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理念很符合。

记者:这对我们当代社会有何启发?

赖保荣道长:这是有很重要的启示的,葛洪祖师在十三岁的时候,面临社会动乱,自己穷困潦倒,依然不忘追求智慧,并且始终如一,排除干扰,这是非常难做到的。今天我们社会上的朋友只要有什么不开心,可能只会想到发泄,却始终无法安静下自己的内心,化解这种杂乱的心情,我们有了很多科技的发展成果,为什么却开心不起来?因为我们没有像葛洪祖师那样心无杂尘的境界,人只有到了这样的状态,才能活得真正愉悦。

记者:所以,葛洪祖师来到岭南带来了革新?

赖保荣道长:您说得很对,岭南道教因葛洪祖师而打开了自己独有的层次与境界,广东的道教继承了这样的特点,我们也在努力挖掘更多这样的文化,让世人能够更加受益。

以前我祖上一直通道,八十年代初我当时被选送到北京的中国道教学院,也就是现在的白云观内,参加了改革开放第一批道教知识专修班的学习,学成归来,我第一件事情就是希望恢复罗浮道教。我当时希望这些历史文化能够沉淀下来,帮助社会提升每个人的价值。当时百废待兴,广东能具备这方面底子的人几乎寥寥无几。从1985年起,冲虚古观作为全国二十一所重点开放宫观之一的宗教场所面向十方信众。我主持这里三十年的工作了,一砖一瓦都是心血的见证,如今能发展成现在这个状态,感谢祖师的护佑,感谢国家的支持,同时也激励着我们要为道教做更多有价值的事情。

我与当地的政府领导一致认为,罗浮山的文化,就是道教文化,所以当时罗浮山向国家报批5A风景区的时候,就是以道教文化作为核心内涵的,而罗浮道教的文化归根到底就是葛洪祖师的文化。

记者:所以葛洪文化是整个罗浮道教将来最重要的发展环节?

赖保荣道长:这是重中之重,葛洪祖师在罗浮山期间写下了非常多的著作,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抱朴子》、《肘后备急方》、《神仙传》等著作,我做了许多专项的研究与论述,比如《罗浮弘道》、《罗浮道教史略》、《道教数字词语释义》等都有提及,还有刚刚出版的《千年玄门 三十春秋》这本研究作品,集中地对葛洪祖师与冲虚古观之间的关系,做了详细的叙述,这些书籍可以作为您的参考资料去阅读,也欢迎您给我指正不足的地方。

记者:您太客气了,有这些资料,我们可以对葛洪的认知更加全面,据说《抱朴子》这本书的名字也是葛洪的道号,这是真的吗?

赖保荣道长:这是真的,抱朴子这个道号是他身边的人给取的外号,后来他认为很符合道学的内涵,就用来做自己著作的书名与道号,这本书里面包含了社会你几乎可以想到的任何方面。葛洪祖师可以说是倾尽毕生的心血去完成这部作品,对于想学传统的“道”,这本书可以说是非常合适,让人受益无穷,因为它涵盖了很多领域。我希望《中华时报》能够多点在社会上呼吁,让更多有学识的人参与到研究葛洪祖师的著作上来,因为文言文对于现代人来讲太难懂,无论是学术界、道教界、社会各界,只要有兴趣都可以参与其中,为社会做这份支持。

我们常说朝圣或者朝拜高真,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要只是懂得朝拜,而要学习这些精神导师的思想境界。所以,我们计划为葛洪祖师在2017年搞一个活动,追学他一生经历、作品等,那年距离他来罗浮山1690年左右,最后在罗浮山完成闭幕式。如果能办成,那就是非常功德圆满的盛事,但这事要与其他省份及道教同道、社会各界进行联合,才能完成,我们会努力促成这个事情。

学习与承载是文化永恒不变的需要,如果没有良好的人才,再好的文化,都只是放置在角落,没有意义。我们现在筹办广东省道教学院,得到了国家、省级等领导单位的大力支持,广东、香港的道教同道们对此也是努力地给予帮忙。我们希望这所广东省道教学院,秉承葛洪祖师的这种开放包容、内修自律、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争取让社会各界广泛加入学习道教文化的热潮中来。

随着社会发展,我们发现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人都有求道的需求。因此,让这所学院走向国际化令中国的道教文化推向全世界,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与未来。但愿贵报可以为中国的道教多出更多好的报导,让更多的人关注中国的道教发展动向,也真诚地感谢您登门为道教做这段采访,祈愿您福寿康宁!

记者:感谢赖道长的支持,我们会尽力支持传统文化,我本人也对您老为罗浮道教的付出,感到深深地敬意,祝您在道教事务方面更加顺利,谢谢!

(《中华时报》记者采访  冲虚古观 黄信振道长 供稿)

(原标题:中华传统下的罗浮贫道——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广东省道教协会会长、罗浮山冲虚古观住持赖保荣道长)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中华时报》专访赖保荣道长:中华传统下的罗浮贫道

中华时报 佚名

2016-08-19 21:39:00

|
《中华时报》专访赖保荣道长:中华传统下的罗浮贫道
|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赖保荣道长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赖保荣道长

曾经有人说,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就是成为一名有道之士,遁入仙境般的丛林之中,逍遥自在。这是一种很清雅地追求,随着五千年的文明积淀,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或多或少,总带着这样一番浪漫的色彩。为什么?有人说,当我们立身处世的时候,中国人每个人都是儒家,但是当我们独自一人静静地与心灵对话的时候,却真正渴求成为一名道家。

静静地与天地感应的时候,似乎能够回到古老的道家源头《道德经》,甚至“道可道非常道”这几个字在耳畔响起。我们在道家的基础上,发展出属于自己的本土宗教,它起于东汉末年,成于东晋时期。之所以说是“成”,那是因为在中国东晋,道教被系统化、体系化、完备化,在完整的框架之下,为后世修道者提供了很全面的认知。可以说,东晋是道教非常重要的发展时期,有一位宗师级的人物,从中起到了历史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位修道者自称道号“抱朴子”,名字叫葛洪

据《晋书》与《抱朴子》的历史记载与推算,葛洪在公元327年来到了罗浮山,分别在罗浮山创立了东南西北四个庵堂,分别是白鹤观、冲虚古观、九天观、酥醪观四个庵堂,后来这四个宫观也饮誉海内外。罗浮山被道教称为“十大洞天”当中的“第七大洞天”,“七十二福地的第三十四福地”,是诸多文人墨客、隐士高修前往的蓬莱仙境,每个来这里的人都有着美好追求。有的人是为了感受自然,有些人是为了清静悟道,有些人是为了调节心情,有些人是为了感受原生态,总之,无论如何,罗浮山流传了许多神话与传说。

就在三十年前,罗浮山的道教事业重新开始,离葛洪“仙去羽化”时代距离1600多年。冲虚古观从当地解放军部队重回道教的怀抱。当年葛洪炼丹修道,广施恩泽,也许真的是一种宿命,葛洪在东晋时期被赐伏波将军,也因军功被赐封关内侯的爵位,他参军是为了天下。当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曾为这座宝贵的宫观下了一道密令,让属于天下老百姓的解放军保护好这座广东最重要的道教祖庭。1985—2015年间,有一位道长为罗浮山道教事业的承载做出极大的努力,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这些日子,再次如历史修道的宗师一样,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就是赖保荣道长。

当罗浮山、葛洪、近代高道、文化等交叉相遇的时候,我们会感受到什么?很荣幸作为《中华时报》的记者来到广东道教徒朝圣的祖庭——冲虚古观,为大家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广东道教协会会长、广东罗浮山冲虚古观住持赖保荣道长,探求罗浮高道的修道人生。

记者:尊敬的赖道长,您好,我是《中华时报》的记者,很高兴能来到罗浮山拜访您。

赖保荣道长:不用拘束,我们道教追求道法自然,我也很高兴您来到我们这里做客,来,请用茶。

记者:这个水很甘甜,是这里的山泉水吗?

赖保荣道长:您喝的这个茶水,是用我们的长生井井水冲泡的,当年葛洪在公元327年来到罗浮山建立了东南西北四个庵堂,而冲虚观作为他正式传道的地方,也是炼丹修道的地方,当年他在这里花了很大功夫才找到了适合炼丹的自然之水。炼丹有很多方面要求很高,比如说修道者必须远离俗人,斋戒沐浴多天等,其中这个水,就是重要因素之一,必须没有污秽,集天地之灵气才可用于炼丹。

记者:炼丹是个很神奇的道教活动吧?

赖保荣道长:可以这么说,古代炼丹主要是道士所为,刚开始是以外在的丹炉为修炼的主体,后来演变成假设人体作为丹炉进行修炼。当然我们抛弃宗教信仰这个前提,到底炼丹这种活动有没有好处,我们至少从两个例子看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火药就是炼丹士在炼制丹药过程中做实验所研制出来的,此外,我们餐桌上经常看到的豆腐这种食品,也是炼丹的道士在这个过程当中发明出来的,不知道你听了会有什么感受。无论你心里怎么看古代的一些事情,但它终究变成了我们的文化,融入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内丹术是后来道教修炼演变过程当中,逐渐自成体系。中国的内丹南宗共有五祖,其中陈楠祖师与白玉蟾祖师皆是在冲虚古观这里修炼得道,并且广开门徒,这基本上可以算是道教养生为当时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这个法门与典籍都被保留下来,并且也有不少人在进行这样的养生,得到了很多的益处。

记者:冲虚观真的是仙境之下有仙道的宫观。

赖保荣道长:您说得很对。在罗浮山下,历朝历代都有不少潜心修道、广为弘道的名家在这个宫观里面。但要追溯到根源,就不得不提我们这里的开山祖——葛洪祖师,在距今1600多年的东晋时期,也就是公元327那年,葛洪祖师举家迁往罗浮,来到了这里,选定了这里为修道弘道的常驻宫观,无论是炼丹的实践活动,还是他传授弟子各项道法,历史上的材料都具有诸多记载。这里作为道教认为天下之中的十大洞天中的第七大洞天、七十二福地中的三十四福地,葛洪祖师之后的人生在罗浮山进行相应的道教活动,直到后来仙去羽化。后人还在他羽化之后,做了个衣冠冢,离这里不远。在1985年我们顺利找到了相关的遗迹,并在1992年重修一番,以表达我们对祖师的追思与学习的点点心意。

葛洪祖师是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中国关于道的信仰,其实可以追溯到轩辕黄帝时代,但是真正以宗教教团开始,是从张道陵天师起。可是把道教的体系全面建立多维度结构的修道者却是葛洪祖师,从他以后,道教变成了一个极具包容性文化的信仰宗教,而且全部文化分支都是围绕着道教信仰而展开,那是道教发展很幸运的时代。

记者:葛洪祖师的作用就意义非凡了,他代表了什么?

赖保荣道长:他在历史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所有在这之前的关于道教的内容,被他很严整地系统化、结构化。所以唐朝的史官在《晋书》中对他的评价是很高的,称他“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富于班马(班固、司马迁)”。所以,他在整个中国历史具有划时代意义。

说到这,我们就不得不提葛洪祖师的人生经历,包括他从军、从官、从道的历史。我们简单地概括一下,葛洪祖师在后来我们看到他在历史上的各个领域是非常杰出,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在他十三岁到二十岁这几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记者:洗耳恭听。

赖保荣道长:葛洪祖师在十三岁之前,祖上一直都是从官,所担任的职务都需要文韬武略,因此,他的整个家族不仅仅文化基因的继承非常好,而且行军打仗的武功传承得也相当好,所以他就在这样的家族长大。他过得有点现在说的官二代的生活,也就是说不算很积极,只是有些耳濡目染的状态。因此他在这个阶段没有花太多功夫学习。但是家族的家风熏陶,成为后来他非常重要的人生基础。

葛洪祖师父亲在他十三岁的时候去世了,这样的晴天霹雳,让他陷入了极度贫困,生活成了极大问题,需要自己上山打柴、耕作才能维持基本的生活,连纸笔这样的文具都用不起。很多人在这个时候就会堕落,或者随遇而安,但是他没有。在十三岁到二十岁的这段时间,他自强不息,即使是被贫困所牵绕,葛洪祖师也四处拜访名师,想办法学习更多的知识与智慧。终于他人生中得到了郑隐这位高道传授了许多法门,他逐渐变得学术渊博并且修道有功。

二十岁那年社会有人造反,他秉持着一种古人“平天下,安百姓”的传统,参与到平息动乱当中,正是这种没有追求个人的私利,立下战功,他后来被赐为伏波将军,也被赐为关内侯的爵位。在这段时间,他因缘际会,遇到了有神仙太守之称的鲍靓。说到这,有个题外话,郑隐与鲍靓据很多的记载表明他们都是葛玄的弟子,葛玄是我们道教四大真人之一,论辈分按现在的话说,是葛洪祖师的亲叔公,所以葛洪祖师的道缘相当地深,集正宗道脉于一身。

所以,葛洪祖师在前半生的主要社会角色都是军队中人,同时也是修道中人。而在后来,他在罗浮山的一系列的著作都披露了许多研究成果,无论化学、医药、儒学、内丹、外丹等,博学程度你几乎很难想象,他是怎么抽得出时间修道的?他为当时社会贡献很大的,参与到社会很多方面,直到现在还影响着我们。他代表道教修道者非常高的境界:“红尘内外,逍遥自如,不忘天下,不离本心。”这种内涵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理念很符合。

记者:这对我们当代社会有何启发?

赖保荣道长:这是有很重要的启示的,葛洪祖师在十三岁的时候,面临社会动乱,自己穷困潦倒,依然不忘追求智慧,并且始终如一,排除干扰,这是非常难做到的。今天我们社会上的朋友只要有什么不开心,可能只会想到发泄,却始终无法安静下自己的内心,化解这种杂乱的心情,我们有了很多科技的发展成果,为什么却开心不起来?因为我们没有像葛洪祖师那样心无杂尘的境界,人只有到了这样的状态,才能活得真正愉悦。

记者:所以,葛洪祖师来到岭南带来了革新?

赖保荣道长:您说得很对,岭南道教因葛洪祖师而打开了自己独有的层次与境界,广东的道教继承了这样的特点,我们也在努力挖掘更多这样的文化,让世人能够更加受益。

以前我祖上一直通道,八十年代初我当时被选送到北京的中国道教学院,也就是现在的白云观内,参加了改革开放第一批道教知识专修班的学习,学成归来,我第一件事情就是希望恢复罗浮道教。我当时希望这些历史文化能够沉淀下来,帮助社会提升每个人的价值。当时百废待兴,广东能具备这方面底子的人几乎寥寥无几。从1985年起,冲虚古观作为全国二十一所重点开放宫观之一的宗教场所面向十方信众。我主持这里三十年的工作了,一砖一瓦都是心血的见证,如今能发展成现在这个状态,感谢祖师的护佑,感谢国家的支持,同时也激励着我们要为道教做更多有价值的事情。

我与当地的政府领导一致认为,罗浮山的文化,就是道教文化,所以当时罗浮山向国家报批5A风景区的时候,就是以道教文化作为核心内涵的,而罗浮道教的文化归根到底就是葛洪祖师的文化。

记者:所以葛洪文化是整个罗浮道教将来最重要的发展环节?

赖保荣道长:这是重中之重,葛洪祖师在罗浮山期间写下了非常多的著作,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抱朴子》、《肘后备急方》、《神仙传》等著作,我做了许多专项的研究与论述,比如《罗浮弘道》、《罗浮道教史略》、《道教数字词语释义》等都有提及,还有刚刚出版的《千年玄门 三十春秋》这本研究作品,集中地对葛洪祖师与冲虚古观之间的关系,做了详细的叙述,这些书籍可以作为您的参考资料去阅读,也欢迎您给我指正不足的地方。

记者:您太客气了,有这些资料,我们可以对葛洪的认知更加全面,据说《抱朴子》这本书的名字也是葛洪的道号,这是真的吗?

赖保荣道长:这是真的,抱朴子这个道号是他身边的人给取的外号,后来他认为很符合道学的内涵,就用来做自己著作的书名与道号,这本书里面包含了社会你几乎可以想到的任何方面。葛洪祖师可以说是倾尽毕生的心血去完成这部作品,对于想学传统的“道”,这本书可以说是非常合适,让人受益无穷,因为它涵盖了很多领域。我希望《中华时报》能够多点在社会上呼吁,让更多有学识的人参与到研究葛洪祖师的著作上来,因为文言文对于现代人来讲太难懂,无论是学术界、道教界、社会各界,只要有兴趣都可以参与其中,为社会做这份支持。

我们常说朝圣或者朝拜高真,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要只是懂得朝拜,而要学习这些精神导师的思想境界。所以,我们计划为葛洪祖师在2017年搞一个活动,追学他一生经历、作品等,那年距离他来罗浮山1690年左右,最后在罗浮山完成闭幕式。如果能办成,那就是非常功德圆满的盛事,但这事要与其他省份及道教同道、社会各界进行联合,才能完成,我们会努力促成这个事情。

学习与承载是文化永恒不变的需要,如果没有良好的人才,再好的文化,都只是放置在角落,没有意义。我们现在筹办广东省道教学院,得到了国家、省级等领导单位的大力支持,广东、香港的道教同道们对此也是努力地给予帮忙。我们希望这所广东省道教学院,秉承葛洪祖师的这种开放包容、内修自律、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争取让社会各界广泛加入学习道教文化的热潮中来。

随着社会发展,我们发现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人都有求道的需求。因此,让这所学院走向国际化令中国的道教文化推向全世界,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与未来。但愿贵报可以为中国的道教多出更多好的报导,让更多的人关注中国的道教发展动向,也真诚地感谢您登门为道教做这段采访,祈愿您福寿康宁!

记者:感谢赖道长的支持,我们会尽力支持传统文化,我本人也对您老为罗浮道教的付出,感到深深地敬意,祝您在道教事务方面更加顺利,谢谢!

(《中华时报》记者采访  冲虚古观 黄信振道长 供稿)

(原标题:中华传统下的罗浮贫道——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广东省道教协会会长、罗浮山冲虚古观住持赖保荣道长)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