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
  • 微信
    微信号:daoismsfw道教之音公众平台微信号
道教书籍专卖

中国道教学院研究生班举行拜师(导师)仪式


来源:道教之音     作者:葛宗玄     时间:2016-10-31 15:29:00      繁體中文版     

中国道教学院研究生班举行拜师(导师)仪式

道教之音北京讯   2016年10月30日(农历丙申年十月三十)中国道教学院2016级研究生班举行拜师(导师)仪式。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凤林道长,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中国道教学院副院长孟至岭道长,中国道教协会道教研究所负责人尹志华,中国道教学院2016级研究生班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王卡、吴受琚、汪桂平,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教授朱越利、詹石窗,北京大学教授王宗昱、北京大学教授张广保、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强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章伟文等九位导师以及道教学院的师生们参加了此次活动。

中国道教学院研究生班举行拜师(导师)仪式

中国道教学院研究生班举行拜师(导师)仪式

 

自轩辕氏崆峒拜师学道以来,玄门拜师已有5000多年历史了。可谓历史悠久。拜师分两种,一种是拜师出家,一种就是拜学师,就是我们所说的拜先生,这是两回事。至现代,中国的中医药、传统艺术等行当仍采取拜师从业、传授技能的方式。

中国道教学院研究生班举行拜师(导师)仪式

出家时(或者刚入道门皈依时)拜的师父称为拜本师,也称恩师,也叫师父,就是事师如父。《太公家教》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道教认为,出家是第二次投胎,这时拜的师父,如同再生父亲,所以我们称为“师父”。一般情况下拜师的时候,师父会选择一个好日子,做一个道场,举行正式的收徒仪式,然后师父赐徒弟道名,成为某派第多少代弟子。全真道冠巾科仪序中,提到“倘有出家时本师未请冠巾,而本师远游他方,或已羽化, 可专拜学师,傍设本师牌位,遵科冠巾,亦无不可,切不可更改本师与己后取之法名。”可见本师的重要性。之后就鼓励弟子下山,参访名师,寻访大道。下山后寻访的名师,可以向其学习,这就是“拜先生”,就是人们说的“拜师傅”。和“拜师父”意思上有些区别。本次研究生班拜师仪式严格意义上讲属于拜先生。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传统,新从业或学艺者通过仪式与授技授艺者结成师徒关系,谓之“拜师学艺”。

中国道教学院研究生班举行拜师(导师)仪式

当然这里的“师”,不是仅仅传授学徒、学艺者一门谋生技艺的匠师,而是韩愈所说将传道置于首位职责的导师,是传孔子道统的老师。儒家的“师”,主要职责是教导学生树立报国理想,教导学生学会做人,教导学生追求真理、继承学术。儒家的“师”给予学生精神生命,所以“为父”。儒家的“师”与道教的“师”、佛教的“师”居同一层次,和传授技艺的匠师不同。今天,大学本科属于职业教育,将大学本科老师贬为匠师都不一定说得通。将研究生导师、特别是博士生导师也比为匠师,就更说不通了。研究生导师传授学术理想、学术思维、学术方法,给予学生学术生命,也教导学生学会做人,与儒家的“师”、佛教的“师”、道教的“师”类似。

中国道教学院研究生班举行拜师(导师)仪式

传统的师徒关系仅次于父子关系,即俗谚所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傅”、“投师如投胎”。有的行业,一入师门,全由师傅管教,父母无权干预,甚至不能见面。建立如此重大的关系,自然需要隆重的风俗礼仪加以确认和保护。

中国道教学院研究生班举行拜师(导师)仪式

2016级研究生班全体学员们用传统的仪式拜导师,大家怀着感恩恭敬心向导师们敬茶、顶礼的时候,深深感受到这种传统仪式的神圣庄严带来心灵的净化,心存恭敬才能体会到心的洁净、真诚。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师之所处,道之所在,尊师才会重道,尊师即是重道,我们志诚礼拜导师,就是表达我们尊师、重道、慕道、求道的真心。

中国道教学院研究生班举行拜师(导师)仪式

这是中国道教学院自成立以来第一次正式的、按照传统仪式的拜师仪式,所聘请的导师都是道教界知名的学者,从事道教研究很多年并且对道教有深厚的感情,比如朱越利老师从90年代初起就在中国道教学院任教。

中国道教学院研究生班举行拜师(导师)仪式

导师都是道学研究领域的资深教授,给我们上过课的导师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朱越利老师丰富的学识、王宗昱老师讲课的风趣生动、王卡先生的博学洒脱、张广保先生治学严谨,章伟文老师谦虚儒雅、吴受倨老师和蔼可亲…从老师的授课过程中大家们都能感受到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热情专注以及对我们道教怀有的深厚感情和希望。

中国道教学院研究生班举行拜师(导师)仪式

学校按照传统的仪式礼拜导师,有的教门内部的人不能理解和接受,认为出家人不能拜俗家人。记得在以前在武当山教课的时候谈及拜师一个问题,就是在佛教里比丘是不能拜比丘尼为师,比丘尼见比丘要磕头礼拜。在道教里并没有规定乾道不能拜坤道为师,在道藏里也提及此,大致是说不分男女,有道为尊,尊者皆可以为师。我们的导师平时衣服穿着及其普通,没有打扮修饰,和我们一起吃素斋青菜,好几个老师的手机都是不能上网的“老古董”,他们学富五车却无比谦和,见了我们这些学生都恭敬行礼,在课堂上慈悲答疑解惑,引经据典无所不及,历史沿革的时间事件、人物都面面俱到,博学多闻让人折服。太清诰里说祖师随方设教,八十二化,历劫度人,可以随时随方显化,导师们的谦虚和爱、简单朴素,知识无碍不正是大道的显化吗!他们著书立说,为传统文化传承不遗余力,而令我们后学惭愧的是自己天天喊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却对传统文化的弘扬没立片功,在慈悲博学、品德高尚的老师们面前,我们愿意求取智慧火种,传续传统文化的光明。

中国道教学院研究生班举行拜师(导师)仪式

我们道教的太上道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地之间唯道独尊”,是说道为造化之本,生天立地,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教门的人各自曲解其意,认为自己是道士是道教就是天地之间为尊,自高自大目空一切,其实我们进入道门的目的是为了修道学道,原因不在于我们没有道吗?并不是我们穿上道教的衣服有了道教的名字就代表自己有了道、明了道,如果得道就是穿上一身道衣那么简单,我们的祖师何必舍近求远苦志参玄?直接穿上道教衣服不就好了?太上说“唯道独尊”是没错的,但是作为一个学道的道士自己无道就不能以自己为尊以衣服为尊,我们穿上道衣是代表自己向道之心、就要为道是从、践行大道的慈悲、清静、包容、谦下,修道、学道的人当以自己的障碍不明为耻,而不应该以谦虚问道为耻,自爱不自贵,才近道。

(道教之音现场报道 转载请标注来源)

道教之音,道教界最大的综合性门户网站

  • 流泪

    0人

  • 鼓掌

    0人

  • 愤怒

    0人

  • 无语

    0人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com.cn(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道教之音”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道教之音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道教之音”,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道教神仙介绍
道教养生

图文动态

更多
学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