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举办道教研究反思与展望论坛

道教之音 赵卫东

2016-12-26 23:32:25

山东师范大学举办道教研究反思与展望论坛

道教之音山东讯   2016年12月25日,由山东师范大学全真道研究中心主办,济南市道教协会和济南市传统文化研究会协办的“态度与方法:道教研究反思与展望高端学术论坛”在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举行。会议由上海道教学院副教务长王驰主持,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广保、郑开,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强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副教授张雪松,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丁原明,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教授赵卫东主讲。此次会议采取了会讲的方式,围绕道教研究的态度与方法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广保认为,中国的道教研究应该有自己的学统和问题意识,不应唯西方学者马首是瞻,道教作为中国本土的宗教,其中传统的意味和“道”的向度,是西方人很难把握的。道教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在研究方法领域有自己的优势,例如对碑刻文献的整理等。大众应该有一个开放的心态,但是对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不应该妄自菲薄。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郑开提到,对于道教,大众不应该仅仅当做是思想史的对象,应该承认宗教生活的基本规律与哲学理性的反思有区别,并应以此作为宗教研究的出发点。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强昱表示,大众对道教哲学的理解,首先不应局限在某个领域,而是要把心胸放宽;其次大众应该看到自己的长处,树立文化自信,但要保持理性态度;最后希望能够有更多的青年学者在道教这个领域长久发展下去。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副教授张雪松讲到,道教不是一个有明确的研究方法来确定的学科,对道教研究应该保持一种多元的,开放的态度。各个宗教的研究方法都是相互影响的,其他宗教也为道教研究提供了很多范式。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丁原明认为,在中国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道教的贡献不容小觑,传统的道教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大众应该采取更加中国化的方式来研究道教,继承汉学的方法,从道教的文化、风俗入手进行道教研究。

山东师范大学举办道教研究反思与展望论坛

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教授赵卫东表示,对于道教研究的态度问题,道教界与学术界之间、学者与学者之间有不同看法,对于道教研究的方法问题,海外学者与国内学者间也持不同态度。对此应采取多元化的态度,对西方好的方法应该全盘吸收,中国传统的方法也不能放下。由此希望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探索出一条能兼融于学界与教界、中国学者与外国学者的道教研究新态度、新方法,真正建构起中国学者自身的道教学术话语权。

在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与高道大德就道教研究的态度与方法问题纷纷发表看法。这次论坛的价值并不在于解决问题,而在于提出问题。道教研究的态度与方法问题,已经成为道教学术研究中的一个突出的问题,该问题能否解决,直接关系到在道教学术界中国学者能否建立自身话语权的问题,希望能够引起教界与学界的普遍关注,自觉承担起建构道教研究自身话语体系的历史重任。

(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教授赵卫东 提供)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山东师范大学举办道教研究反思与展望论坛

道教之音 赵卫东

2016-12-26 23:32:25

|
山东师范大学举办道教研究反思与展望论坛
|

山东师范大学举办道教研究反思与展望论坛

道教之音山东讯   2016年12月25日,由山东师范大学全真道研究中心主办,济南市道教协会和济南市传统文化研究会协办的“态度与方法:道教研究反思与展望高端学术论坛”在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举行。会议由上海道教学院副教务长王驰主持,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广保、郑开,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强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副教授张雪松,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丁原明,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教授赵卫东主讲。此次会议采取了会讲的方式,围绕道教研究的态度与方法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广保认为,中国的道教研究应该有自己的学统和问题意识,不应唯西方学者马首是瞻,道教作为中国本土的宗教,其中传统的意味和“道”的向度,是西方人很难把握的。道教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在研究方法领域有自己的优势,例如对碑刻文献的整理等。大众应该有一个开放的心态,但是对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不应该妄自菲薄。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郑开提到,对于道教,大众不应该仅仅当做是思想史的对象,应该承认宗教生活的基本规律与哲学理性的反思有区别,并应以此作为宗教研究的出发点。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强昱表示,大众对道教哲学的理解,首先不应局限在某个领域,而是要把心胸放宽;其次大众应该看到自己的长处,树立文化自信,但要保持理性态度;最后希望能够有更多的青年学者在道教这个领域长久发展下去。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副教授张雪松讲到,道教不是一个有明确的研究方法来确定的学科,对道教研究应该保持一种多元的,开放的态度。各个宗教的研究方法都是相互影响的,其他宗教也为道教研究提供了很多范式。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丁原明认为,在中国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道教的贡献不容小觑,传统的道教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大众应该采取更加中国化的方式来研究道教,继承汉学的方法,从道教的文化、风俗入手进行道教研究。

山东师范大学举办道教研究反思与展望论坛

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教授赵卫东表示,对于道教研究的态度问题,道教界与学术界之间、学者与学者之间有不同看法,对于道教研究的方法问题,海外学者与国内学者间也持不同态度。对此应采取多元化的态度,对西方好的方法应该全盘吸收,中国传统的方法也不能放下。由此希望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探索出一条能兼融于学界与教界、中国学者与外国学者的道教研究新态度、新方法,真正建构起中国学者自身的道教学术话语权。

在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与高道大德就道教研究的态度与方法问题纷纷发表看法。这次论坛的价值并不在于解决问题,而在于提出问题。道教研究的态度与方法问题,已经成为道教学术研究中的一个突出的问题,该问题能否解决,直接关系到在道教学术界中国学者能否建立自身话语权的问题,希望能够引起教界与学界的普遍关注,自觉承担起建构道教研究自身话语体系的历史重任。

(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教授赵卫东 提供)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