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信仰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论坛在海南玉蟾宫举行

中国宗教学术网 孟凡盛 王海云 樊

2018-01-09 09:32:05

“民间信仰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论坛在海南玉蟾宫举行

道教之音海南讯  2018年1月6日上午,“民间信仰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学术论坛在海南玉蟾宫开幕。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等10余位民间信仰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共同围绕“民间信仰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进行研讨。据悉,此次论坛将持续至7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魁立,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党委书记赵文洪,国家宗教事务局业务四司一处副处长王晓刚,海南省委统战部调研员符政,海南省民宗委宗教处处长彭桂荣,定安县委常委、统战部长陈明永,定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民,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海南省道教协会会长陆文荣等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开幕式。来自海南省道教界人士以及民俗文化爱好者40余人现场聆听专家报告。

本次论坛旨在充分研讨民间信仰的文化内涵,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的重要举措。

与会嘉宾分别从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治理、国家文化安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港澳台民间交流、海外华人社会、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等角度纷纷阐述观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魁立在谈到“民间信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时表示,任何保护都是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提出的,每一位文化传承人都是志愿者,都应将自己的“独门才艺”当做公产来保护。任何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都存在一种内在驱动力,会不断地让自己往前走。虽然有时会遇到一些偏颇,但放在历史长河里,它会不断自我纠正,最终成为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刘魁立强调,举办“民间信仰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学术论坛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民间信仰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论坛在海南玉蟾宫举行

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前副所长金泽说,民间信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与社会的主流文化有内在的共通之处。充分研讨和推动民间信仰在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对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意义重大。

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长张志刚认为,中国民间信仰所蕴含的文化取向、道德价值、精神愿景等是中国文化的“共有的精神遗产”。从“文化中国”视野来认识“民间信仰”,在东南亚华人社会里,大量源自中国民间信仰形态已成为强化“华族(华裔)认同”的主要载体,促进文化对话的重要媒介。例如,“妈祖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海峡两岸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妈祖信仰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妈祖也被诗意地称为“海峡和平女神”。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海南省道教协会会长陆文荣表示,民间信仰所代表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活性因子,是推动民族文化发展和变革的基础,深化民俗研究,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一件大事。此次论坛以民间信仰为文化纽带,挖掘民间信仰的文化认同,这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国家统一,助推“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魁立,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党委书记赵文洪,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前副所长金泽,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叶涛,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长张志刚,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郑土有,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中文系、非遗中心教授刘晓春,中山大学哲学系、华南农村研究中心教授吴重庆,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张士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陈进国博士,上海大学中文系主任黄景春等出席论坛。

“民间信仰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论坛在海南玉蟾宫举行

本次论坛由中国宗教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海南省道教协会共同主办,海南玉蟾宫承办。

(转自中国宗教学术网)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民间信仰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论坛在海南玉蟾宫举行

中国宗教学术网 孟凡盛 王海云 樊

2018-01-09 09:32:05

|
“民间信仰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论坛在海南玉蟾宫举行
|

“民间信仰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论坛在海南玉蟾宫举行

道教之音海南讯  2018年1月6日上午,“民间信仰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学术论坛在海南玉蟾宫开幕。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等10余位民间信仰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共同围绕“民间信仰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进行研讨。据悉,此次论坛将持续至7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魁立,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党委书记赵文洪,国家宗教事务局业务四司一处副处长王晓刚,海南省委统战部调研员符政,海南省民宗委宗教处处长彭桂荣,定安县委常委、统战部长陈明永,定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民,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海南省道教协会会长陆文荣等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开幕式。来自海南省道教界人士以及民俗文化爱好者40余人现场聆听专家报告。

本次论坛旨在充分研讨民间信仰的文化内涵,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的重要举措。

与会嘉宾分别从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治理、国家文化安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港澳台民间交流、海外华人社会、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等角度纷纷阐述观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魁立在谈到“民间信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时表示,任何保护都是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提出的,每一位文化传承人都是志愿者,都应将自己的“独门才艺”当做公产来保护。任何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都存在一种内在驱动力,会不断地让自己往前走。虽然有时会遇到一些偏颇,但放在历史长河里,它会不断自我纠正,最终成为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刘魁立强调,举办“民间信仰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学术论坛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民间信仰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论坛在海南玉蟾宫举行

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前副所长金泽说,民间信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与社会的主流文化有内在的共通之处。充分研讨和推动民间信仰在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对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意义重大。

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长张志刚认为,中国民间信仰所蕴含的文化取向、道德价值、精神愿景等是中国文化的“共有的精神遗产”。从“文化中国”视野来认识“民间信仰”,在东南亚华人社会里,大量源自中国民间信仰形态已成为强化“华族(华裔)认同”的主要载体,促进文化对话的重要媒介。例如,“妈祖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海峡两岸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妈祖信仰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妈祖也被诗意地称为“海峡和平女神”。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海南省道教协会会长陆文荣表示,民间信仰所代表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活性因子,是推动民族文化发展和变革的基础,深化民俗研究,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一件大事。此次论坛以民间信仰为文化纽带,挖掘民间信仰的文化认同,这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国家统一,助推“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魁立,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党委书记赵文洪,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前副所长金泽,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叶涛,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长张志刚,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郑土有,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中文系、非遗中心教授刘晓春,中山大学哲学系、华南农村研究中心教授吴重庆,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张士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陈进国博士,上海大学中文系主任黄景春等出席论坛。

“民间信仰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论坛在海南玉蟾宫举行

本次论坛由中国宗教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海南省道教协会共同主办,海南玉蟾宫承办。

(转自中国宗教学术网)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