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民宗办创新工作方法 解决宗教领域突出问题

上海民族和宗教网 佚名

2018-01-23 09:31:56

道教之音上海讯  2018年1月20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全国宗教工作及时奖励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上,上海市市闵行区民宗办荣获“集体一等功”称号。五年磨一剑,回首过去五年,闵行区民宗办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深感这个奖来之不易,每一项工作、每一步进展中都凝聚了他们的智慧和汗水,毫不夸张地说,这个奖是一步一步“磨”出来的。 闵行区现有宗教活动场所24处,其中佛教6处、道教2处,天主教8处,基督教8处。宗教教职人员88人,其中佛教63人,道教4人,天主教7人,基督教14人。信教群众5.6万人。2016年度进宗教活动近100万人次。

多年来,闵行区民宗办坚持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努力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宗教法律法规宣传、加强宗教团体自身建设、加强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加强宗教教职人员教风建设和后备力量培养、合理规划和布局宗教活动场所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把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贯穿于宗教工作始终 宗教工作千头万绪,看似无从下手,实则有据可循。

宗教事务管理是社会事务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首先是社会公民。因此,民宗办在全区开展宗教事务管理工作中,始终坚持依法依规管理,努力将宗教事务纳入到大的社会管理体系中去。 一是在全区十三个镇街道(工业区)推进实施了基层宗教事务委托管理。针对基层行政区域范围内有宗教活动场所、没有宗教活动场所和有涉外宗教活动场所的具体情况,对委托管理事项加以细化,明确了区宗教事务部门和各镇、街道(工业区)委托管理宗教事务工作职责和委托管理事务权限;二是制定下发了《宗教团体规范管理实施意见》。

按照宗教法规和宗教团体各自的章程要求,完善了协调处理宗教事务机制,落实了各项制度,提高了宗教团体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提高的能力;三是组织全区24个宗教场所签定《宗教场所规范管理责任书》。按照宗教法规要求,规范了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接受依法管理和镇街道的委托管理、落实各项规章制度、重大宗教活动申报、宗教场所改建和维修、消防安全检查、开展讲经讲道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创建文明场所等十个方面内容,使宗教场所在规范管理上有一个明显的改观。

把解决宗教领域突出问题作为重要抓手 闵行区地处城乡结合部,信教群众多与宗教活动场所少且布局不合理的矛盾比较突出,历史遗留问题多。民宗办以问题为导向,在区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克服困难做工作。 加快推进宗教活动场所的合理布局和建设。一是召开全区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会议,调查了解信教群众的分布情况和对宗教活动场所设置的需求;二是积极协调区相关职能部门和相关镇、街道,研究宗教活动场所合理布局的可行性;三是积极走访市民宗委,探讨宗教活动场所布局的合理性,力争将闵行区宗教活动场所合理布局的想法,融入到全市宗教活动场所的整体布局中去。

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闵行区宗教活动场所规划建设布局设想》,为全区宗教活动场所规划提供了依据。目前,全区已经建成宗教活动场所3所(佛教浦江长寿禅寺、浦江天主堂、浦江耶稣堂),在建的一所(华漕镇大圆通寺),列入规划的6所(基督教吴泾福音堂、七宝耶稣堂、华漕耶稣堂,佛教马桥白沃净寺、梅陇省殿禅寺,道教浦江鹤坡观),基本满足了信教群众宗教信仰需求。 探索教育引导信教群众有效途径。指导区基督教两会,以七宝耶稣堂为试点,在引导信教群众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一是改善环境。将约七宝耶稣堂500平方米的危房改造成了能够容纳2000人的宗教活动场所,添置了LED大屏幕、灯光、音响、空调、座椅等设施,更换了办公用具,粉刷了墙壁,整理了庭院,使七宝耶稣堂的面貌焕然一新。二是规范管理。成立各类管理小组,坚持实行民主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组织七宝耶稣堂认真开展两个专项工作,促进场所规范化管理。三是加强引导。指导七宝耶稣堂始终把团结教育信教群众工作放在首位,通过走访基督教家庭聚会点、宣传宗教法规、团结争取信教群众,动员家庭聚会点的信教群众到场所内参加宗教活动,扩大了宗教活动场所的影响力,目前该地区10多个家庭聚会点主动到教堂参加宗教活动,信徒由原来的5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2000多人,促进了地区宗教方面的稳定(这一探索模式经验被《宗教工作通讯》杂志2016年5-6期刊发)。

把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作为工作目标 尽管宗教是相对独立的清静之地,但无论如何也脱离不了社会的大环境而完全独立存在。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第四句话“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明确了宗教事务管理的工作目标。 注重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建设。指导宗教团体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培养政治上靠得住,关键时起作用的宗教教职人员。通过采取法制教育、专题讲座、以会代训等形式,不断提升宗教人士的综合素质。先后组织区基督教两会、区道教协会分别开展骨干人员培训班和散居道师培训班,不断更新宗教人士的思想认识和理论知识,提高服务信教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带领广大信教群众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 组织开展讲经讲道交流活动。每年组织全区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教职人员开展以“城市,让生活跟美好”、“爱国爱教,同心同行”、“发挥正能量,共筑中国梦”、“坚持中国化方向,是宗教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等为主题的讲经讲道交流活动,挖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与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相融合的教义教规,提高宗教教职人员服务信教群众的能力,引导宗教活动服务社会。 引导宗教界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以支援灾区、扶贫帮困为渠道,组织引导宗教界热心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近年来,全区宗教界共向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和贫困群体捐款400余万元。

同时,积极鼓励宗教界利用宗教特有的形式,向受灾地区和有困难的群体送去真诚的祝福,引导宗教界人士融入社会,服务社会。 宗教工作具有一些自身独立的特性,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长期性”,只要有人群活动的地方就会有宗教信仰需求的存在,同时也就会有宗教事务管理的需要,因此,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引导与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工作永远在路上。

(转自上海民族和宗教网)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上海市闵行区民宗办创新工作方法 解决宗教领域突出问题

上海民族和宗教网 佚名

2018-01-23 09:31:56

|
上海市闵行区民宗办创新工作方法 解决宗教领域突出问题
|

道教之音上海讯  2018年1月20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全国宗教工作及时奖励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上,上海市市闵行区民宗办荣获“集体一等功”称号。五年磨一剑,回首过去五年,闵行区民宗办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深感这个奖来之不易,每一项工作、每一步进展中都凝聚了他们的智慧和汗水,毫不夸张地说,这个奖是一步一步“磨”出来的。 闵行区现有宗教活动场所24处,其中佛教6处、道教2处,天主教8处,基督教8处。宗教教职人员88人,其中佛教63人,道教4人,天主教7人,基督教14人。信教群众5.6万人。2016年度进宗教活动近100万人次。

多年来,闵行区民宗办坚持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努力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宗教法律法规宣传、加强宗教团体自身建设、加强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加强宗教教职人员教风建设和后备力量培养、合理规划和布局宗教活动场所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把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贯穿于宗教工作始终 宗教工作千头万绪,看似无从下手,实则有据可循。

宗教事务管理是社会事务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首先是社会公民。因此,民宗办在全区开展宗教事务管理工作中,始终坚持依法依规管理,努力将宗教事务纳入到大的社会管理体系中去。 一是在全区十三个镇街道(工业区)推进实施了基层宗教事务委托管理。针对基层行政区域范围内有宗教活动场所、没有宗教活动场所和有涉外宗教活动场所的具体情况,对委托管理事项加以细化,明确了区宗教事务部门和各镇、街道(工业区)委托管理宗教事务工作职责和委托管理事务权限;二是制定下发了《宗教团体规范管理实施意见》。

按照宗教法规和宗教团体各自的章程要求,完善了协调处理宗教事务机制,落实了各项制度,提高了宗教团体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提高的能力;三是组织全区24个宗教场所签定《宗教场所规范管理责任书》。按照宗教法规要求,规范了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接受依法管理和镇街道的委托管理、落实各项规章制度、重大宗教活动申报、宗教场所改建和维修、消防安全检查、开展讲经讲道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创建文明场所等十个方面内容,使宗教场所在规范管理上有一个明显的改观。

把解决宗教领域突出问题作为重要抓手 闵行区地处城乡结合部,信教群众多与宗教活动场所少且布局不合理的矛盾比较突出,历史遗留问题多。民宗办以问题为导向,在区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克服困难做工作。 加快推进宗教活动场所的合理布局和建设。一是召开全区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会议,调查了解信教群众的分布情况和对宗教活动场所设置的需求;二是积极协调区相关职能部门和相关镇、街道,研究宗教活动场所合理布局的可行性;三是积极走访市民宗委,探讨宗教活动场所布局的合理性,力争将闵行区宗教活动场所合理布局的想法,融入到全市宗教活动场所的整体布局中去。

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闵行区宗教活动场所规划建设布局设想》,为全区宗教活动场所规划提供了依据。目前,全区已经建成宗教活动场所3所(佛教浦江长寿禅寺、浦江天主堂、浦江耶稣堂),在建的一所(华漕镇大圆通寺),列入规划的6所(基督教吴泾福音堂、七宝耶稣堂、华漕耶稣堂,佛教马桥白沃净寺、梅陇省殿禅寺,道教浦江鹤坡观),基本满足了信教群众宗教信仰需求。 探索教育引导信教群众有效途径。指导区基督教两会,以七宝耶稣堂为试点,在引导信教群众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一是改善环境。将约七宝耶稣堂500平方米的危房改造成了能够容纳2000人的宗教活动场所,添置了LED大屏幕、灯光、音响、空调、座椅等设施,更换了办公用具,粉刷了墙壁,整理了庭院,使七宝耶稣堂的面貌焕然一新。二是规范管理。成立各类管理小组,坚持实行民主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组织七宝耶稣堂认真开展两个专项工作,促进场所规范化管理。三是加强引导。指导七宝耶稣堂始终把团结教育信教群众工作放在首位,通过走访基督教家庭聚会点、宣传宗教法规、团结争取信教群众,动员家庭聚会点的信教群众到场所内参加宗教活动,扩大了宗教活动场所的影响力,目前该地区10多个家庭聚会点主动到教堂参加宗教活动,信徒由原来的5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2000多人,促进了地区宗教方面的稳定(这一探索模式经验被《宗教工作通讯》杂志2016年5-6期刊发)。

把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作为工作目标 尽管宗教是相对独立的清静之地,但无论如何也脱离不了社会的大环境而完全独立存在。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第四句话“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明确了宗教事务管理的工作目标。 注重宗教教职人员队伍建设。指导宗教团体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培养政治上靠得住,关键时起作用的宗教教职人员。通过采取法制教育、专题讲座、以会代训等形式,不断提升宗教人士的综合素质。先后组织区基督教两会、区道教协会分别开展骨干人员培训班和散居道师培训班,不断更新宗教人士的思想认识和理论知识,提高服务信教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带领广大信教群众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 组织开展讲经讲道交流活动。每年组织全区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教职人员开展以“城市,让生活跟美好”、“爱国爱教,同心同行”、“发挥正能量,共筑中国梦”、“坚持中国化方向,是宗教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等为主题的讲经讲道交流活动,挖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与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相融合的教义教规,提高宗教教职人员服务信教群众的能力,引导宗教活动服务社会。 引导宗教界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以支援灾区、扶贫帮困为渠道,组织引导宗教界热心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近年来,全区宗教界共向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和贫困群体捐款400余万元。

同时,积极鼓励宗教界利用宗教特有的形式,向受灾地区和有困难的群体送去真诚的祝福,引导宗教界人士融入社会,服务社会。 宗教工作具有一些自身独立的特性,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长期性”,只要有人群活动的地方就会有宗教信仰需求的存在,同时也就会有宗教事务管理的需要,因此,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引导与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工作永远在路上。

(转自上海民族和宗教网)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