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嵛文化研究丛书”之《宗教历史考》获烟台市社科成果二等奖

牟平全真文化研究中心 刘学雷

2011-08-11 01:15:56

 道教之音山东讯   近日,在烟台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会议上,牟平 区全真文化研究中心刘学雷老师所著“昆嵛文化研究丛书”之《宗教历史考》(上、下册)一书,荣获烟台市第24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这是我区在社科领域获得的又一突出成果。该书对昆嵛山地区的诸多宗教文化遗址遗迹、人物以及相关历史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是牟平及昆嵛山地区第一部全面研究全真教历史文化的专著。(发布时间:2011-8-2) 

 )))0)000)
 

“昆嵛文化研究丛书”之《宗教历史考》一书出版
 
      全面反映昆嵛山地区宗教历史文化的系列研究专著——《昆嵛文化研究丛书》将在今明两年陆续出版发行,其中《宗教历史考》一书已经在2010年底结集出版,本书共分上下两册,计四十余万字,图文并茂,专业性强,是研究昆嵛山地区宗教文化的开山之作,也是胶东地区首部以宗教历史文化为研究方向,尤其是昆嵛山地区道教全真派历史文化为背景和主题的研究专著。

   作者简介:刘学雷,1963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烟台师范学院(鲁东大学)数学教育专业,毕业后在从事中学数学教育工作之余,一直致力于宗教文化和地方文化研究,自2008年起,就职于牟平全真文化研究中心从事地方宗教文化研究工作,2009年当选烟台市道教协会副秘书长,2010年当选昆嵛山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发布时间:2011-2-24)  )
 
 
“昆嵛文化研究丛书”之《宗教历史考》 自序     刘学雷
 
      余自幼受家庭环境的熏染以及自身兴趣的召唤,于文史哲诸科颇多涉猎,后虽阴差阳错从事中学数学教育二十余年,但期间兴趣亦未曾稍减。对于传统文化及宗教文化的全面接触,则始自于“改革开放”后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其时文化上的开放刚刚开始,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的学术观点以及各种宗教流派思想,犹如拍岸之惊涛,反复地、不停歇地冲击着人们以往的固有观念,又如山阴道上之繁树杂花,令人目不暇接、心醉神迷。其中虽不乏泥沙俱下、龙蛇混居,但其发聋振聩之声至今仍余音未绝,其启智醒愚之功亦足为今日之镜鉴。
      2007年,笔者第一次提出并论证了牟平是道教全真派真正发祥地的学术观点。自2008年始,又有幸专业从事地方宗教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于当年撰写了《全真教发祥牟平探源》一文,并以此为题在“2008年齐鲁文化与昆嵛山全真道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进行了专题学术交流。此文后又陆续在《牟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全真文化专辑》和《齐鲁文化与昆嵛山全真道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发表。在研讨会召开期间,通过与几位专家学者的交流,尤其是与赵卫东老师以及张广保老师的深入晤谈,使我这个历史文化研究的门外汉,得悟专业研究的入门之径,也明白了所谓科学的思维就是数学的思维这一道理,在现代文史研究领域原来也是不易的。
      在从事牟平及昆嵛山地区的宗教文化调查研究过程中,常常惊叹于其中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近些年经常听人们谈起地方文化的恢复建设和发展,其实这个话题给我一个总的感觉是太大了,甚至有些时候会感到它除了激情之外太空洞了,因为我们连最基础的文化资源的普查、调查工作都没有做完整,便匆匆忙忙地谈开发建设,当我们尚不完全了解我们的手中有多少、以及什么样的资源可供选择?有什么样的历史可以值得我们去追溯?历史上在我们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怎样的事情?或者说可能发生过什么?有过怎样的故事?那么我认为无论讲文化的重建还是谈文化的开发,都是无本之说、无源之论。
      科学与文化的发展本质其实就是看起来简单的层累和传递,其发展过程则是一个不断试错与纠错的过程,所谓的科研过程其实就是加强对错误的测试与验证,跟诚意和着急都没有太大的关系。所谓科学及文化的创新和创造,都是以积累和传递为前提的。希冀一种先进文化在突然间产生和迸发,不但在心态上是浮躁的,同时也是对科学发展规律的无知。无论我们对未来的期许有多么的美好,其前行的步伐必定起始于我们自己的传统和历史。这是我们不可逃脱掉的和别无选择的选择。跟我们的努力和激情也没有什么关系,任何企图超越这一法则的举动非但不具有真实的内在逻辑性,而且必定会受到与妄想等量的惩罚。
      我们目前所能做的也许只能是多多的了解和探知,无论它是对的还是错的。而且文化的探索是不讲对错的(不是没有对错),是不能用简单的二元价值判断来下结论的。即便退一步来说,它有错误和危害,那你就更需要对它去多多地了解和反思,否则,你就太幼稚了。
      如今面对祖先所留下的这份遗产,我们既谈不上自豪和骄傲,也不好说自惭和菲薄,因为以我们目前自身的能力和见地对它的评价几乎都是不完整的,任何结论都是值得商榷的。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对它全面而完整的了解实在是太少了,甚至可以说,我们缺少面对它的勇气和足够的知识视角,我们现在应该能做到的或许只是些许的惭愧和渐增的兴趣。尤其当我们对自己的无知和自大还缺乏足够的自觉和反省时。
      本书所陈述的内容绝大部分为道教文化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同时兼有少量的佛教、民俗文化方面的内容。在研究方法上,是通过对相关典籍史料的爬梳整理,最大程度地联缀、最小程度失真地定格出相关的历史事件。尽量让史料自己说话,最大程度地减少主观色彩和想象的自由度,以期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廓清此前相关问题的若干错误认识,破解谜底,以达到正确地看待相关历史问题的研究目的。当然,也许我们并不能够完全知晓当时事件的详尽细节,甚至发生了什么,但通过考证我们或许可以能回答出:当时应当发生什么,当时肯定没有发生什么,或者说发生过什么情节和故事是有根据的,是合理的,是符合当时的人文与自然环境,符合亲历者的身份与个性的。即便是什么都不能回答,这种单纯学术考证上的分析和思考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它对于我们未来所做的某些工作而言不但是开拓性的,而且也是奠基性的。基于上述的这些认识,便产生了本书最初也是最主要的创作动机。
      当然,一定还有很多有关的历史遗迹是我不能完全知晓的,所以我非常希望本书的推出能够进一步促进我们对宗教文化研究的关注,发现更多的有关全真教、佛教以及其它地方文化的遗址遗迹。这些都必将对我们未来的文化研究及开发工作提供更多的原始依据,为我们地方文化的积累提供更多的素材。从而为我们文化的进步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衷心地希望我们丰厚的文化不仅仅成为一个历史的记忆与回顾,而是成为一个新文化的接续与传承的存在,最终成为我们实现现代文化创新与创造的起点。“人不能没有历史地活着。”一个没有记忆和传承的文化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借助于试错与纠错的文化生成也是不可想象的。我们只有借助于过去才能理解现在,同时也只有借助于过去才能更准确地把握未来。历史原本是由人的追忆和沉思形成的,而这恰恰是人的本性和本能。
      宗教文化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对它的很多批评往往缺少起码的温情和敬意。其实无论是一味吹捧或者简单的骂讽,作为语言的两极,已然远离了批评所应具有的公正、尊严、宽容和理性。最后所产生的效果往往恰好是走向了人们所希望的反面。
      宗教文化当然也需要面对批评,一个听不得反面意见的文化是没有承载力的,也是脆弱的表现。但宗教文化不接受歧视和诋毁,而且批评的前提是最好你对他有一个客观的了解。钱文忠先生说的好:“文化批评是一个严肃而庄严的事业。因此,它需要一种端庄、率真,同时富有激情、富有思考的文化理念和温情的姿态。”对此我非常的赞同。我不认为现在那些对宗教思想持轻蔑态度的人对此有多大的文化思考,也许他们不过是延续了一种无知与偏执而已。一个真正的批评者应当是受过一定训练的具备一定文化素养、知识有所积累和准备的人。
      今天的“文化”喜欢以一种炒作和喧嚣的方式存在着,但这种狂欢式的、浅层化的热闹与泛滥,其实正是我们没有文化的一种表现,它需要的是提供一个建设性的批评意见,需要静下心来做一些最基础的调查积累工作。其实炒作和喧嚣的另一面也反映了我们对文化的渴求,以及对以往行为和思想的一种反动。
      所以本书也试图向读者传达这样的一种思考:其实我们以前所涉及的话题或者事情也许还有另外的向度,我们看这个事情的角度其实还有多一个或者更多,或者这个事情的内在也许还有另一个或其他几个部分,总之,希望能为读者开辟更多新的空间、审美的空间、思索的空间,也更冀希着那月华如水,桂子飘香季节的到来。
      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使作者最难以抉择的一点是对于详尽和简洁的选择,若本着研究论证的精神来考量,则论述似应尽量的详尽完备,但这种完备往往会使文章显得冗长而难以卒读,而简洁又感觉言犹未尽。另外严谨性和可读性之间的巧妙拿捏对我而言也是颇费踌躇的,这也许正是笔者的水平所限吧。所以,如果读者对这本既不“深入”又不“浅出”的书籍有所埋怨和指责,笔者在此深表歉意,并愿意恭候大家的评判。若对其中的未尽和不足之处予以指正,则更是笔者求之不得的。如果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获得一些乐趣,那必定是你熟悉的文化带给你的,而不是我。
      本书作为牟平全真文化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能够最终结集出版,首先要感谢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和牟平区委宣传部,感谢他们共同发起成立了“昆嵛山文化研究会”,使得很多热衷于地方文化研究、热爱地域特色文化的有识之士能够团结在一起,共同为牟平及昆嵛山地区的文化建设尽一点微薄之力;另外,在此还要特别感谢牟平中医院张庆伟先生、牟平银星房地产公司秦国文夫妇,还有于杰先生、曲涛先生,他们不仅是地方文化的爱好者、传播者,而且为本书的出版提供了资金等方面的有力支持。最后还要感谢郝卫平先生、张凌波先生、孙珩涛先生等人为本书出版所提供的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持。正是他们无私的帮助,才有了本书的出版发行。
 
 

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刘学雷先生《昆嵛文化研究丛书——宗教历史考》读后


鲁东大学   陈  明  博士


      与刘学雷先生相识,是在三年前的一次关于昆嵛山全真道文化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学雷先生的《全真教发祥牟平探源》一文,在会上引起颇大的争论。学雷先生的发言既基于深入的文献、经石考据,又裨以广泛细致的田野调查乃至民间传说资料,各种材料交叉互证,有理有据地论述了自己的观点,得到了大多与会专家学者的肯定。也是在这次会上,我与学雷先生就全真道及昆嵛山地方文化研究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对学雷先生的经历及学术背景也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惊叹于一个在中学讲台从事了二十多年数学教学工作的人,怎么会对全真道及地方文化有如此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今天,读完尚在散发着墨香的《昆嵛文化研究丛书——宗教历史考》,使我对学雷先生有了更为清晰全面的了解。四十多万字的皇皇大作,凝聚了学雷先生的点点心血。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学养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这里将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的自勉联:“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做了一个字的改动,用以概括刘学雷先生的这部大作,应该是较为恰切的。
      《昆嵛文化研究丛书——宗教历史考》主要涉及昆嵛山道教(全真道)源流演变、民俗文化及昆嵛山地方史兼及佛教史迹乃至民间结社等方面的内容。上下两部共十六篇专题性研究,各篇独立又互有联系,既有对史实的精到考证又不乏精辟的见解。
      首先,关于昆嵛山全真道的研究,学雷先生用力最多,可以说筚路蓝缕苦心孤诣。作者严格遵循考据学基本原则,在历史遗留碑刻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正史资料、地方史志,各种资料相互参考互证。既有自己大胆的推测,又以翔实资料严格求证,尽可能地使研究过程客观有据,使研究结果真实可信。开卷第一篇《神清观沿革考》,作者从考证神清观的创始年代入手,以《重修神清宫记》为中心,对碑文泐脱字句考补复原,并参照《牟平县志》及道教史籍《七真年谱》等史料,对王重阳首到昆嵛山的时间,在昆嵛山布道教化的活动,以及在此前后昆嵛山“全道庵”改名“神清观”而后“神清宫”的整个过程做了颇为详尽的梳理辨识。同时对神清观的历次重建、翻修和增修情况也一一做了考证。在对神清观的历史沿革考证中,作者还引用了目前保存于新修神清观内的两块元代遗留的令旨碑《蒙古马儿年令旨》和《蒙古狗儿年令旨》,以当时的官方令旨史料来说明“至少在元代忽必烈执政的至元年间,昆嵛山的烟霞洞和神清观就被尊称为东祖庭了。”(作者语)这是作者在大量史实考据基础上的结论,也为昆嵛山神清宫作为全真道的祖庭提供了不可辩驳的史料佐证。
      其次,在对全真道历史的考据研究中,作者的每一单篇专论都包涵了大量的史料信息,同时,各篇之间又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例如,对烟霞洞历史的考证,对唐四仙姑和姑余山(岳姑殿)乃至对全真七子之一的马钰的考证等等,都是围绕着复原全真道历史真相这一中心展开的。因为自王重阳东来昆嵛布道,全真道便于本地固有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作者的研究我们可知,关于昆嵛山烟霞洞,唐四仙姑和姑余山岳姑殿等历史遗迹或信仰,与全真道在本地的兴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者对这些史料或传说的研究,更为立体地给我们展示了全真道之所以能在本地扎根并发扬广大的历史和社会根源。至此,我不禁想起了原鲁东大学党委副书记,鲁东大学胶东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凤鸣先生的一篇文章:《全真道为什么兴起于牟平?》。刘凤鸣先生讲:“虽说全真道是由陕西咸阳人发轫于关中,但只能说关陇文化培育出了一颗优异的良种,胶东半岛昆嵛山一带才是全真道真正的发祥地”。(原作见《问道昆嵛山——齐鲁文化与昆嵛山道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刘学雷先生的研究对这一观点作出了更为全面而系统的论证。
      再次,论著中作者关于民俗文化及昆嵛山地方史的论述,也是围绕着对昆嵛山全真道的研究展开的。但在研究过程中,作者将田野作业采集到的有关民间传说,民间风俗习惯与相关的历史文献或当地遗留的碑刻、摩崖刻字相结合,在论证全真道教的发展及演变的同时,也将本地对本地地方民俗文化的研究纳入了自己的研究范围。例如,关于麻姑得道成仙的传说和昆嵛山麻姑信仰的源流演变问题,作者从宋《太平广记》所引晋葛洪《神仙传》的记载,追溯麻姑得道成仙传说最早应起源于汉代。魏晋以降,尽管麻姑传说流传于很多地方,但惟昆嵛山(姑余山)麻姑传说流传最广,名气也最大。胶东昆嵛山一带广泛流传的麻姑食茯苓升天,麻姑拾薪和麻姑献寿等民间传说,是该地区带有明显道教文化特征的民间文化作品,明清以后被广泛引用于文学、绘画及书法等艺术形式之中。此外,作者有一篇《清风庵蒋公洞考》,可以说完全是作者进行民间采风和田野作业时的“意外收获”。尽管他曾听当地的耋老讲到过有关“蒋公洞”的传说,但该洞位于何处?该洞是否与烟霞洞一样隐藏着什么有关全真道或当地的其它文化信息?作为一位一直致力于全真道和当地文化研究的有心人,当作者得知该洞附近有一块摩崖石刻时,便毅然决然多次进山寻访。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找到了石崖半壁的石刻文字和“清风庵”字样,并推测该庵应与神清观和唐四仙姑石龛有某种联系。于是,作者又将摩崖石刻的文字作了认真的抄录、校勘和释读,又结合史志资料,对石刻碑文中涉及到的人物及其官称结衔逐一作了考订,从而得出蒋公洞跟唐四仙姑石龛一样,是安放蒋姓真人遗骸之处的结论。并据此推论当时在昆嵛山的修道者死后多采用“石坟葬制”,后演变为“缸葬”的习俗,而这一葬俗又与道教史上道士死后的葬制有着渊源关系。
      复次,专著中《金莲堂、金莲会考》一文,专力研究全真道的民间会社组织。全真道自王重阳祖师开山以来,便以民间结社的传教形式广招信徒,发展会众。据史料记载,王重阳初来胶东传教时,曾先后创立“三州五会”,“三教金莲会”(金莲会)是其中的第二个会社。第一个则是稍早成立于文登的“三教七宝会”,另有福山的“三教三光会”、蓬莱的“三教玉华会”和莱州(掖县)的“三教平等会”。“金莲堂”实为金莲会的活动场所,其原址应在今牟平区政府大院东北侧。关于金莲会的创设时间、地点和主要人物及创立过程,作者也做了一一考证,并将这些信息连缀起来,用以说明全真道在胶东地区早期的活动情况,并进而阐发作者关于昆嵛山应为全真道祖庭的观点。
      《昆嵛山无染院考》是作者唯一一篇研究地区佛教史迹的文章,该文以2009年在昆嵛山无染寺院内发现的《唐光华四年无染院碑》为基础,在对为数不多的前人相关研究成果梳理爬析后,参照同治《宁海州志》和民国《牟平县志》等文献资料,对无染院(无染寺)建造年代、建造者、资金来源、建造、重修过程及“无染”寺名来源等都做了深入细致的考证。文章信息量很大,既有对《唐光华四年无染院碑》、《重修无染禅院碑》及韩人崔致远《唐新罗郎慧和尚塔碑》等碑文的考证,又有对胶东半岛佛教文化背景的分析;既有对建寺基金来源和功德主的研究,又通过相关资料推证唐五代时期胶东地区的中韩经济文化交流等。
      此外,专著中还有几篇关于胶东地区地方史、民间社团及历史名胜研究的文章,如《宋金时期牟平基层社团活动情况管窥》、《贞祐之乱背景介绍》等。全著新意频见,亮点颇多,不胜一一列举,真可谓一部非常有造诣的全真道和胶东文化研究的力作。从研究方法上来说,作者多年来长期倾心于史料的收集整理并潜心史料文献的考据,“尽量让史料自己说话”(作者自序语)。大多专论皆冠以“考”字,表明作者有着严谨的学风和较高的学养。考据学的基本原则一是第一手资料,二是孤证不立,同时考据者必须以实事求是的严格态度来廓清了自己所研究的问题。在这些方面作者基本已做到尽善。当然,对有些问题的研究可能囿于资料的贫乏抑或资料的误讹不足采,所以,论证稍显苍白,而对有些问题的论证则稍显旁逸斜出之嫌。在笔者看来,作为为数不多的全真道和胶东地方文化研究的专著,少许的不足甚至差错都瑕不掩瑜、都是可接受的。因为任何科学研究毕竟没有终极,学雷先生的研究能给我们的除了他自己的研究成果,更为我们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
      注:本书评发表于《烟台日报》2011.1.7第9版“生活周刊”栏,略有删节。
 
 


《昆嵛山漫游》一书出版
  
  反映昆嵛山历史文化的通俗读物——《昆嵛山漫游》一书,近日由昆嵛山文化研究会编辑出版,并向社会各界赠阅,该书的顾问为姜占太,主编和摄影为孙树业。(发布时间:2010-8-9)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昆嵛文化研究丛书”之《宗教历史考》获烟台市社科成果二等奖

牟平全真文化研究中心 刘学雷

2011-08-11 01:15:56

|
“昆嵛文化研究丛书”之《宗教历史考》获烟台市社科成果二等奖
|

 道教之音山东讯   近日,在烟台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会议上,牟平 区全真文化研究中心刘学雷老师所著“昆嵛文化研究丛书”之《宗教历史考》(上、下册)一书,荣获烟台市第24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这是我区在社科领域获得的又一突出成果。该书对昆嵛山地区的诸多宗教文化遗址遗迹、人物以及相关历史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是牟平及昆嵛山地区第一部全面研究全真教历史文化的专著。(发布时间:2011-8-2) 

 )))0)000)
 

“昆嵛文化研究丛书”之《宗教历史考》一书出版
 
      全面反映昆嵛山地区宗教历史文化的系列研究专著——《昆嵛文化研究丛书》将在今明两年陆续出版发行,其中《宗教历史考》一书已经在2010年底结集出版,本书共分上下两册,计四十余万字,图文并茂,专业性强,是研究昆嵛山地区宗教文化的开山之作,也是胶东地区首部以宗教历史文化为研究方向,尤其是昆嵛山地区道教全真派历史文化为背景和主题的研究专著。

   作者简介:刘学雷,1963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烟台师范学院(鲁东大学)数学教育专业,毕业后在从事中学数学教育工作之余,一直致力于宗教文化和地方文化研究,自2008年起,就职于牟平全真文化研究中心从事地方宗教文化研究工作,2009年当选烟台市道教协会副秘书长,2010年当选昆嵛山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发布时间:2011-2-24)  )
 
 
“昆嵛文化研究丛书”之《宗教历史考》 自序     刘学雷
 
      余自幼受家庭环境的熏染以及自身兴趣的召唤,于文史哲诸科颇多涉猎,后虽阴差阳错从事中学数学教育二十余年,但期间兴趣亦未曾稍减。对于传统文化及宗教文化的全面接触,则始自于“改革开放”后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其时文化上的开放刚刚开始,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的学术观点以及各种宗教流派思想,犹如拍岸之惊涛,反复地、不停歇地冲击着人们以往的固有观念,又如山阴道上之繁树杂花,令人目不暇接、心醉神迷。其中虽不乏泥沙俱下、龙蛇混居,但其发聋振聩之声至今仍余音未绝,其启智醒愚之功亦足为今日之镜鉴。
      2007年,笔者第一次提出并论证了牟平是道教全真派真正发祥地的学术观点。自2008年始,又有幸专业从事地方宗教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于当年撰写了《全真教发祥牟平探源》一文,并以此为题在“2008年齐鲁文化与昆嵛山全真道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进行了专题学术交流。此文后又陆续在《牟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全真文化专辑》和《齐鲁文化与昆嵛山全真道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发表。在研讨会召开期间,通过与几位专家学者的交流,尤其是与赵卫东老师以及张广保老师的深入晤谈,使我这个历史文化研究的门外汉,得悟专业研究的入门之径,也明白了所谓科学的思维就是数学的思维这一道理,在现代文史研究领域原来也是不易的。
      在从事牟平及昆嵛山地区的宗教文化调查研究过程中,常常惊叹于其中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近些年经常听人们谈起地方文化的恢复建设和发展,其实这个话题给我一个总的感觉是太大了,甚至有些时候会感到它除了激情之外太空洞了,因为我们连最基础的文化资源的普查、调查工作都没有做完整,便匆匆忙忙地谈开发建设,当我们尚不完全了解我们的手中有多少、以及什么样的资源可供选择?有什么样的历史可以值得我们去追溯?历史上在我们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怎样的事情?或者说可能发生过什么?有过怎样的故事?那么我认为无论讲文化的重建还是谈文化的开发,都是无本之说、无源之论。
      科学与文化的发展本质其实就是看起来简单的层累和传递,其发展过程则是一个不断试错与纠错的过程,所谓的科研过程其实就是加强对错误的测试与验证,跟诚意和着急都没有太大的关系。所谓科学及文化的创新和创造,都是以积累和传递为前提的。希冀一种先进文化在突然间产生和迸发,不但在心态上是浮躁的,同时也是对科学发展规律的无知。无论我们对未来的期许有多么的美好,其前行的步伐必定起始于我们自己的传统和历史。这是我们不可逃脱掉的和别无选择的选择。跟我们的努力和激情也没有什么关系,任何企图超越这一法则的举动非但不具有真实的内在逻辑性,而且必定会受到与妄想等量的惩罚。
      我们目前所能做的也许只能是多多的了解和探知,无论它是对的还是错的。而且文化的探索是不讲对错的(不是没有对错),是不能用简单的二元价值判断来下结论的。即便退一步来说,它有错误和危害,那你就更需要对它去多多地了解和反思,否则,你就太幼稚了。
      如今面对祖先所留下的这份遗产,我们既谈不上自豪和骄傲,也不好说自惭和菲薄,因为以我们目前自身的能力和见地对它的评价几乎都是不完整的,任何结论都是值得商榷的。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对它全面而完整的了解实在是太少了,甚至可以说,我们缺少面对它的勇气和足够的知识视角,我们现在应该能做到的或许只是些许的惭愧和渐增的兴趣。尤其当我们对自己的无知和自大还缺乏足够的自觉和反省时。
      本书所陈述的内容绝大部分为道教文化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同时兼有少量的佛教、民俗文化方面的内容。在研究方法上,是通过对相关典籍史料的爬梳整理,最大程度地联缀、最小程度失真地定格出相关的历史事件。尽量让史料自己说话,最大程度地减少主观色彩和想象的自由度,以期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廓清此前相关问题的若干错误认识,破解谜底,以达到正确地看待相关历史问题的研究目的。当然,也许我们并不能够完全知晓当时事件的详尽细节,甚至发生了什么,但通过考证我们或许可以能回答出:当时应当发生什么,当时肯定没有发生什么,或者说发生过什么情节和故事是有根据的,是合理的,是符合当时的人文与自然环境,符合亲历者的身份与个性的。即便是什么都不能回答,这种单纯学术考证上的分析和思考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它对于我们未来所做的某些工作而言不但是开拓性的,而且也是奠基性的。基于上述的这些认识,便产生了本书最初也是最主要的创作动机。
      当然,一定还有很多有关的历史遗迹是我不能完全知晓的,所以我非常希望本书的推出能够进一步促进我们对宗教文化研究的关注,发现更多的有关全真教、佛教以及其它地方文化的遗址遗迹。这些都必将对我们未来的文化研究及开发工作提供更多的原始依据,为我们地方文化的积累提供更多的素材。从而为我们文化的进步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衷心地希望我们丰厚的文化不仅仅成为一个历史的记忆与回顾,而是成为一个新文化的接续与传承的存在,最终成为我们实现现代文化创新与创造的起点。“人不能没有历史地活着。”一个没有记忆和传承的文化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借助于试错与纠错的文化生成也是不可想象的。我们只有借助于过去才能理解现在,同时也只有借助于过去才能更准确地把握未来。历史原本是由人的追忆和沉思形成的,而这恰恰是人的本性和本能。
      宗教文化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对它的很多批评往往缺少起码的温情和敬意。其实无论是一味吹捧或者简单的骂讽,作为语言的两极,已然远离了批评所应具有的公正、尊严、宽容和理性。最后所产生的效果往往恰好是走向了人们所希望的反面。
      宗教文化当然也需要面对批评,一个听不得反面意见的文化是没有承载力的,也是脆弱的表现。但宗教文化不接受歧视和诋毁,而且批评的前提是最好你对他有一个客观的了解。钱文忠先生说的好:“文化批评是一个严肃而庄严的事业。因此,它需要一种端庄、率真,同时富有激情、富有思考的文化理念和温情的姿态。”对此我非常的赞同。我不认为现在那些对宗教思想持轻蔑态度的人对此有多大的文化思考,也许他们不过是延续了一种无知与偏执而已。一个真正的批评者应当是受过一定训练的具备一定文化素养、知识有所积累和准备的人。
      今天的“文化”喜欢以一种炒作和喧嚣的方式存在着,但这种狂欢式的、浅层化的热闹与泛滥,其实正是我们没有文化的一种表现,它需要的是提供一个建设性的批评意见,需要静下心来做一些最基础的调查积累工作。其实炒作和喧嚣的另一面也反映了我们对文化的渴求,以及对以往行为和思想的一种反动。
      所以本书也试图向读者传达这样的一种思考:其实我们以前所涉及的话题或者事情也许还有另外的向度,我们看这个事情的角度其实还有多一个或者更多,或者这个事情的内在也许还有另一个或其他几个部分,总之,希望能为读者开辟更多新的空间、审美的空间、思索的空间,也更冀希着那月华如水,桂子飘香季节的到来。
      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使作者最难以抉择的一点是对于详尽和简洁的选择,若本着研究论证的精神来考量,则论述似应尽量的详尽完备,但这种完备往往会使文章显得冗长而难以卒读,而简洁又感觉言犹未尽。另外严谨性和可读性之间的巧妙拿捏对我而言也是颇费踌躇的,这也许正是笔者的水平所限吧。所以,如果读者对这本既不“深入”又不“浅出”的书籍有所埋怨和指责,笔者在此深表歉意,并愿意恭候大家的评判。若对其中的未尽和不足之处予以指正,则更是笔者求之不得的。如果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获得一些乐趣,那必定是你熟悉的文化带给你的,而不是我。
      本书作为牟平全真文化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能够最终结集出版,首先要感谢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和牟平区委宣传部,感谢他们共同发起成立了“昆嵛山文化研究会”,使得很多热衷于地方文化研究、热爱地域特色文化的有识之士能够团结在一起,共同为牟平及昆嵛山地区的文化建设尽一点微薄之力;另外,在此还要特别感谢牟平中医院张庆伟先生、牟平银星房地产公司秦国文夫妇,还有于杰先生、曲涛先生,他们不仅是地方文化的爱好者、传播者,而且为本书的出版提供了资金等方面的有力支持。最后还要感谢郝卫平先生、张凌波先生、孙珩涛先生等人为本书出版所提供的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持。正是他们无私的帮助,才有了本书的出版发行。
 
 

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刘学雷先生《昆嵛文化研究丛书——宗教历史考》读后


鲁东大学   陈  明  博士


      与刘学雷先生相识,是在三年前的一次关于昆嵛山全真道文化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学雷先生的《全真教发祥牟平探源》一文,在会上引起颇大的争论。学雷先生的发言既基于深入的文献、经石考据,又裨以广泛细致的田野调查乃至民间传说资料,各种材料交叉互证,有理有据地论述了自己的观点,得到了大多与会专家学者的肯定。也是在这次会上,我与学雷先生就全真道及昆嵛山地方文化研究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对学雷先生的经历及学术背景也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惊叹于一个在中学讲台从事了二十多年数学教学工作的人,怎么会对全真道及地方文化有如此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今天,读完尚在散发着墨香的《昆嵛文化研究丛书——宗教历史考》,使我对学雷先生有了更为清晰全面的了解。四十多万字的皇皇大作,凝聚了学雷先生的点点心血。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学养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这里将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的自勉联:“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做了一个字的改动,用以概括刘学雷先生的这部大作,应该是较为恰切的。
      《昆嵛文化研究丛书——宗教历史考》主要涉及昆嵛山道教(全真道)源流演变、民俗文化及昆嵛山地方史兼及佛教史迹乃至民间结社等方面的内容。上下两部共十六篇专题性研究,各篇独立又互有联系,既有对史实的精到考证又不乏精辟的见解。
      首先,关于昆嵛山全真道的研究,学雷先生用力最多,可以说筚路蓝缕苦心孤诣。作者严格遵循考据学基本原则,在历史遗留碑刻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正史资料、地方史志,各种资料相互参考互证。既有自己大胆的推测,又以翔实资料严格求证,尽可能地使研究过程客观有据,使研究结果真实可信。开卷第一篇《神清观沿革考》,作者从考证神清观的创始年代入手,以《重修神清宫记》为中心,对碑文泐脱字句考补复原,并参照《牟平县志》及道教史籍《七真年谱》等史料,对王重阳首到昆嵛山的时间,在昆嵛山布道教化的活动,以及在此前后昆嵛山“全道庵”改名“神清观”而后“神清宫”的整个过程做了颇为详尽的梳理辨识。同时对神清观的历次重建、翻修和增修情况也一一做了考证。在对神清观的历史沿革考证中,作者还引用了目前保存于新修神清观内的两块元代遗留的令旨碑《蒙古马儿年令旨》和《蒙古狗儿年令旨》,以当时的官方令旨史料来说明“至少在元代忽必烈执政的至元年间,昆嵛山的烟霞洞和神清观就被尊称为东祖庭了。”(作者语)这是作者在大量史实考据基础上的结论,也为昆嵛山神清宫作为全真道的祖庭提供了不可辩驳的史料佐证。
      其次,在对全真道历史的考据研究中,作者的每一单篇专论都包涵了大量的史料信息,同时,各篇之间又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例如,对烟霞洞历史的考证,对唐四仙姑和姑余山(岳姑殿)乃至对全真七子之一的马钰的考证等等,都是围绕着复原全真道历史真相这一中心展开的。因为自王重阳东来昆嵛布道,全真道便于本地固有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作者的研究我们可知,关于昆嵛山烟霞洞,唐四仙姑和姑余山岳姑殿等历史遗迹或信仰,与全真道在本地的兴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者对这些史料或传说的研究,更为立体地给我们展示了全真道之所以能在本地扎根并发扬广大的历史和社会根源。至此,我不禁想起了原鲁东大学党委副书记,鲁东大学胶东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刘凤鸣先生的一篇文章:《全真道为什么兴起于牟平?》。刘凤鸣先生讲:“虽说全真道是由陕西咸阳人发轫于关中,但只能说关陇文化培育出了一颗优异的良种,胶东半岛昆嵛山一带才是全真道真正的发祥地”。(原作见《问道昆嵛山——齐鲁文化与昆嵛山道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刘学雷先生的研究对这一观点作出了更为全面而系统的论证。
      再次,论著中作者关于民俗文化及昆嵛山地方史的论述,也是围绕着对昆嵛山全真道的研究展开的。但在研究过程中,作者将田野作业采集到的有关民间传说,民间风俗习惯与相关的历史文献或当地遗留的碑刻、摩崖刻字相结合,在论证全真道教的发展及演变的同时,也将本地对本地地方民俗文化的研究纳入了自己的研究范围。例如,关于麻姑得道成仙的传说和昆嵛山麻姑信仰的源流演变问题,作者从宋《太平广记》所引晋葛洪《神仙传》的记载,追溯麻姑得道成仙传说最早应起源于汉代。魏晋以降,尽管麻姑传说流传于很多地方,但惟昆嵛山(姑余山)麻姑传说流传最广,名气也最大。胶东昆嵛山一带广泛流传的麻姑食茯苓升天,麻姑拾薪和麻姑献寿等民间传说,是该地区带有明显道教文化特征的民间文化作品,明清以后被广泛引用于文学、绘画及书法等艺术形式之中。此外,作者有一篇《清风庵蒋公洞考》,可以说完全是作者进行民间采风和田野作业时的“意外收获”。尽管他曾听当地的耋老讲到过有关“蒋公洞”的传说,但该洞位于何处?该洞是否与烟霞洞一样隐藏着什么有关全真道或当地的其它文化信息?作为一位一直致力于全真道和当地文化研究的有心人,当作者得知该洞附近有一块摩崖石刻时,便毅然决然多次进山寻访。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找到了石崖半壁的石刻文字和“清风庵”字样,并推测该庵应与神清观和唐四仙姑石龛有某种联系。于是,作者又将摩崖石刻的文字作了认真的抄录、校勘和释读,又结合史志资料,对石刻碑文中涉及到的人物及其官称结衔逐一作了考订,从而得出蒋公洞跟唐四仙姑石龛一样,是安放蒋姓真人遗骸之处的结论。并据此推论当时在昆嵛山的修道者死后多采用“石坟葬制”,后演变为“缸葬”的习俗,而这一葬俗又与道教史上道士死后的葬制有着渊源关系。
      复次,专著中《金莲堂、金莲会考》一文,专力研究全真道的民间会社组织。全真道自王重阳祖师开山以来,便以民间结社的传教形式广招信徒,发展会众。据史料记载,王重阳初来胶东传教时,曾先后创立“三州五会”,“三教金莲会”(金莲会)是其中的第二个会社。第一个则是稍早成立于文登的“三教七宝会”,另有福山的“三教三光会”、蓬莱的“三教玉华会”和莱州(掖县)的“三教平等会”。“金莲堂”实为金莲会的活动场所,其原址应在今牟平区政府大院东北侧。关于金莲会的创设时间、地点和主要人物及创立过程,作者也做了一一考证,并将这些信息连缀起来,用以说明全真道在胶东地区早期的活动情况,并进而阐发作者关于昆嵛山应为全真道祖庭的观点。
      《昆嵛山无染院考》是作者唯一一篇研究地区佛教史迹的文章,该文以2009年在昆嵛山无染寺院内发现的《唐光华四年无染院碑》为基础,在对为数不多的前人相关研究成果梳理爬析后,参照同治《宁海州志》和民国《牟平县志》等文献资料,对无染院(无染寺)建造年代、建造者、资金来源、建造、重修过程及“无染”寺名来源等都做了深入细致的考证。文章信息量很大,既有对《唐光华四年无染院碑》、《重修无染禅院碑》及韩人崔致远《唐新罗郎慧和尚塔碑》等碑文的考证,又有对胶东半岛佛教文化背景的分析;既有对建寺基金来源和功德主的研究,又通过相关资料推证唐五代时期胶东地区的中韩经济文化交流等。
      此外,专著中还有几篇关于胶东地区地方史、民间社团及历史名胜研究的文章,如《宋金时期牟平基层社团活动情况管窥》、《贞祐之乱背景介绍》等。全著新意频见,亮点颇多,不胜一一列举,真可谓一部非常有造诣的全真道和胶东文化研究的力作。从研究方法上来说,作者多年来长期倾心于史料的收集整理并潜心史料文献的考据,“尽量让史料自己说话”(作者自序语)。大多专论皆冠以“考”字,表明作者有着严谨的学风和较高的学养。考据学的基本原则一是第一手资料,二是孤证不立,同时考据者必须以实事求是的严格态度来廓清了自己所研究的问题。在这些方面作者基本已做到尽善。当然,对有些问题的研究可能囿于资料的贫乏抑或资料的误讹不足采,所以,论证稍显苍白,而对有些问题的论证则稍显旁逸斜出之嫌。在笔者看来,作为为数不多的全真道和胶东地方文化研究的专著,少许的不足甚至差错都瑕不掩瑜、都是可接受的。因为任何科学研究毕竟没有终极,学雷先生的研究能给我们的除了他自己的研究成果,更为我们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
      注:本书评发表于《烟台日报》2011.1.7第9版“生活周刊”栏,略有删节。
 
 


《昆嵛山漫游》一书出版
  
  反映昆嵛山历史文化的通俗读物——《昆嵛山漫游》一书,近日由昆嵛山文化研究会编辑出版,并向社会各界赠阅,该书的顾问为姜占太,主编和摄影为孙树业。(发布时间:2010-8-9)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