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之音北京讯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11年《宗教蓝皮书》指出----道教在未来仍将大有可为,应正确认识道教文化的价值
2011年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1年宗教蓝皮书《中国宗教报告(2011)》日前在京发布。蓝皮 书结合当前宗教文化复兴运动的新形势,分析了中国各大宗教在2010年积极健康的发展态势,探讨了各大宗教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蓝皮书指出,2010年,中国道教时值“换届之年”。随着中国道教协会第八届全国代表会议的顺利召开,中国道教正以全新的面貌融入21世纪的中国社会。作为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道教在未来之中国仍将大有可为。
一年来,中国道教在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人才培养、宫观建设、社会参与、对外交流等方面成就显著。中国道教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在规模以及代表性上堪称历次之最。其7个专门工作委员会的首次设置,彰显了中国道教在面临新问题、新挑战时,具有改革与创新的胆略。
针对上海世博会,道教提供了良好的宗教服 务,展示了自己的新形象。为我国西南干旱地区、青海玉树灾区举办的一系列大型祈福解厄法会、募捐活动,更是秉承“济世利人”理念的善举,充分显现了道教在 当代中国社会的影响力。而且,媒体与民众对道教养生、炼养方术的广泛关注,显示民众对宗教产品的热切需求以及道教在宗教市场上有可为之空间。
与此同时,蓝皮书指出,当前,对道教文化的 学术思考亦显得十分必要。2010年发生的“李一事件”提醒人们,要正确认识中国传统的宗教形态,正确认识道教文化的价值,恰逢其时,且势在必行。作为中 国本土唯一的宗教,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道教法术不是巫术、迷信;在历史与现实中,道教与民间信仰始终处于良性的互动中;重视宗教生态的平衡,更应 关注本土的宗教信仰。
最后,蓝皮书指出,毋庸置疑,道教的复兴还 需要社会各方面帮助,也包括新闻媒体的同情和理解。可喜的是,媒体对道教活动进行负面报道的现象,近年来已有所改观。就中国而言,多种宗教和谐共存是历史 的常态。以天道信仰为核心的儒、道二教,自秦汉以来一直都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的基础。在现实民族国家中,当我们充分关注宗教信仰的“生态平 衡”问题时,相对弱势的中国本土宗教应该得到更多关注。
流泪
0人
鼓掌
0人
愤怒
0人
无语
0人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org(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道教之音”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道教之音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道教之音”,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道教之音湖北讯 目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推迟已久的全国两会已正式开幕,在全球关注、全民瞩目的同...[详细]
道教之音陕西讯 近期,陕西省各宗教团体通过大学习、强培训、抓制度、搞慈善等多种形式,推动宗教政...[详细]
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道教之音北京讯 2020年5月22日(星期五)上午9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详细]
道教之音江苏讯 2020年5月20日上,江苏省民宗委副主任何昌林率队赴宜兴就宗教活动场所安全工作专项整治...[详细]
道教之音湖北讯 2020年5月21日下午3点整,武当山道教学院积极响应上级部门领导的号召,积极组织学院教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