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慈爱公益基金会开展公益慈善活动结硕果

上海民族和宗教网站 刘毅

2019-12-02 15:55:45

上海慈爱公益基金会开展公益慈善活动结硕果

道教之音上海讯  开展为老服务,给予社区独居老人心灵慰藉;开设“慈爱超市”,为扶贫济困慈善公益活动“造血”;聚焦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用心呵护让祖国的花朵……上海慈爱公益基金会成立4年来,不断开拓公益慈善事业,凝聚社会爱心力量,在扶贫济困、为老服务及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荣获2019年度上海“公益之申”十佳公益基地殊荣。

携手搭建“爱心桥”,温暖独居老人心灵

40多岁的王鼎新,是上海慈爱公益基金会“爱心桥”为老服务项目第5小组的组长,多年来一直为古城、丹马这两个社区的结对老人提供精神关爱服务,每周上门一次,风雨无阻。“就是去看看他们,跟老人说说话,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他说。

爱心桥项目主要服务于老城区独居、空巢、孤寡高龄和家庭困难、因病致贫的老人,从物质、精神、娱乐三个层面,助他们摆脱生活的瓶颈,提供心灵慰藉。从2016年至今,为百岁老人庆生、赴敬老院办联谊会、慰问国家“两弹一星”功臣等,志愿者与结对老人之间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去年1月28日,是第5小组志愿者上门探访老人的日子。王鼎新与2名成员一起来到了家住古城社区的92岁徐老伯家。徐老伯住在老城厢狭窄的一间小屋,他知道志愿者每周这个时间都会上门,为了大家进出方便,总是将门敞开着。可这天却门楣紧闭,叫了几分钟的门也不见动静。

 “我们隔着门仔细静听,房间内传来粗重的喘息声,基本确定老人就在家里。”志愿者们心里忐忑不安,王鼎新当即打电话向基金会工作人员求助。在接到求助信息后,基金会立即联系其亲属,并紧急调集工作人员赶往徐老伯家。“当打开徐老伯的家门时,只见他穿着短裤薄衫躺在地上,手脚冰冷,喉咙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很快,老人的亲属与救护车都到了,志愿者有的在巷弄里帮忙“指挥交通”,有的协助救护人员把徐老伯抬上担架、送上车,当天下着雨,有的志愿者一直为徐老伯撑着伞,直到看着救护车开出社区,大家才安心离开。社区居民见了都说“多亏了这群每周都来的志愿者”,事后徐老伯的亲属特意送来锦旗表示感谢。为防止意外再次发生,徐老伯出院后便住进了敬老院,关爱服务却没有中断,至今志愿者们依然每周到敬老院探望他。

如今,“爱心桥”为老服务项目辐射到了全市3个区、4个街道,成立了4个志愿者分队和9个慈爱小组,目前总共开展了540次为老服务,参与者达到8800人次,累计产生的公益服务时间超2万小时,送上慰问金总计37.8万元,结对老人与志愿者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用手艺助力公益,让爱心化作微笑

海绵宝宝形象的串珠笔筒、用彩绳编织而成的水杯袋、彩色针织帽,还有婴幼儿穿的毛线鞋……走进上海城隍庙的“慈爱超市”,进门就被满满一货架的各式手工艺品吸引,这些义卖品的供应者是一位年近古稀的志愿者,大家都叫她朱阿姨。

朱阿姨也是“爱心桥”为老服务项目的志愿者,每周都会去周边社区探望孤寡老人。心灵手巧的她在服务老人的同时,还会编制各种小物品送给有需要的人。得知城隍庙“慈爱超市”以义卖的方式筹集善款,她高兴地说:“这个公益平台真是太好了,我的小手艺终于有用武之地了。”

此后,朱阿姨开始了为慈爱超市“供货”的日子。从杯套、笔筒、垫子,到帽子、小包、鞋子,种类众多,从不间断,深受大家欢迎。面对基金会工作人员的感谢,她说:“谢谢你们引导我走上慈善之路,让我的晚年能发挥余热,奉献一片爱心。”

据上海慈爱公益基金会秘书长蒋钧介绍,“慈爱超市”项目于2016年11月29日发起设立,通过“慈爱福袋”“慈爱义卖”“慈善拍卖 ”等形式,将所得善款全部捐赠给上海慈爱公益基金会,用于助老、助困、儿童大病救助等相关爱心项目。

“慈爱超市”最初是由已故爱心人士管宝龙捐赠30万元作为专项基金,每月农历初一向豫园街道困难家庭送上300份“爱心福袋”,内含米、油、调料等生活必需品。

2017年4月,基金会在“爱心福袋”的基础上,增设“爱心义卖”活动,目前已举办26期,所得义卖款用于帮助困难家庭唇腭裂儿童的救治,目前已经资助65位贫困家庭唇腭裂儿童顺利完成手术,真正将爱心化作了孩子脸上的微笑。“慈爱超市”项目成立2年多来,如今已有不少爱心企业主动联系,捐赠了大批量爱心物资。

关爱少年儿童成长,用心呵护祖国花朵

今年6月,上海慈爱公益基金会志愿者们领着140余名来沪小学生,进行了一次寓教于乐的夏令营活动。

这些孩子是“慈爱杯”第十二届公益作文竞赛的获奖者。“慈爱杯”公益作文竞赛,是由上海慈爱公益基金会、上海市松江区爱心助困志愿者协会主办的面向广大来沪小学生开展的作文竞赛活动,旨在为来沪小学生提供一个抒发心声的机会,搭建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营造一个和谐交流分享的氛围。

据悉,每年有5000多名小学生参与公益征文竞赛,主办方从中评出5篇特等奖、25篇一等奖、100篇二等奖、200篇三等奖,并举办颁奖典礼,为优秀作文的小作者们颁发奖品和奖状,还会组织获奖学生参加夏令营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为获奖同学们提供社会实践的舞台,开拓其视野,助其在成长之路上稳健前行。

“爱微笑”公益项目也是上海慈爱公益基金会的品牌项目之一。该项目于2017年由上海慈爱公益基金会、上海天爱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以市儿童医院作为定点医院,医疗救助对象为家庭经济困难的18周岁以下罹患唇腭裂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疾病预后良好的大病患儿。迄今为止,基金会已筹集资金75万元,目前帮助87例患儿进行了手术。

每年上海慈爱公益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还会对受助患儿进行回访。“当看到这些患病儿童有机会获得医疗救治,一颗颗弱小的生命重新焕发活力,一张张小脸绽放出天真的笑容,我们由衷地感到高兴,这也是成立‘爱微笑’项目的意义所在。”蒋钧说。

(转自上海民族和宗教网站)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上海慈爱公益基金会开展公益慈善活动结硕果

上海民族和宗教网站 刘毅

2019-12-02 15:55:45

|
上海慈爱公益基金会开展公益慈善活动结硕果
|

上海慈爱公益基金会开展公益慈善活动结硕果

道教之音上海讯  开展为老服务,给予社区独居老人心灵慰藉;开设“慈爱超市”,为扶贫济困慈善公益活动“造血”;聚焦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用心呵护让祖国的花朵……上海慈爱公益基金会成立4年来,不断开拓公益慈善事业,凝聚社会爱心力量,在扶贫济困、为老服务及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荣获2019年度上海“公益之申”十佳公益基地殊荣。

携手搭建“爱心桥”,温暖独居老人心灵

40多岁的王鼎新,是上海慈爱公益基金会“爱心桥”为老服务项目第5小组的组长,多年来一直为古城、丹马这两个社区的结对老人提供精神关爱服务,每周上门一次,风雨无阻。“就是去看看他们,跟老人说说话,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他说。

爱心桥项目主要服务于老城区独居、空巢、孤寡高龄和家庭困难、因病致贫的老人,从物质、精神、娱乐三个层面,助他们摆脱生活的瓶颈,提供心灵慰藉。从2016年至今,为百岁老人庆生、赴敬老院办联谊会、慰问国家“两弹一星”功臣等,志愿者与结对老人之间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去年1月28日,是第5小组志愿者上门探访老人的日子。王鼎新与2名成员一起来到了家住古城社区的92岁徐老伯家。徐老伯住在老城厢狭窄的一间小屋,他知道志愿者每周这个时间都会上门,为了大家进出方便,总是将门敞开着。可这天却门楣紧闭,叫了几分钟的门也不见动静。

 “我们隔着门仔细静听,房间内传来粗重的喘息声,基本确定老人就在家里。”志愿者们心里忐忑不安,王鼎新当即打电话向基金会工作人员求助。在接到求助信息后,基金会立即联系其亲属,并紧急调集工作人员赶往徐老伯家。“当打开徐老伯的家门时,只见他穿着短裤薄衫躺在地上,手脚冰冷,喉咙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很快,老人的亲属与救护车都到了,志愿者有的在巷弄里帮忙“指挥交通”,有的协助救护人员把徐老伯抬上担架、送上车,当天下着雨,有的志愿者一直为徐老伯撑着伞,直到看着救护车开出社区,大家才安心离开。社区居民见了都说“多亏了这群每周都来的志愿者”,事后徐老伯的亲属特意送来锦旗表示感谢。为防止意外再次发生,徐老伯出院后便住进了敬老院,关爱服务却没有中断,至今志愿者们依然每周到敬老院探望他。

如今,“爱心桥”为老服务项目辐射到了全市3个区、4个街道,成立了4个志愿者分队和9个慈爱小组,目前总共开展了540次为老服务,参与者达到8800人次,累计产生的公益服务时间超2万小时,送上慰问金总计37.8万元,结对老人与志愿者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用手艺助力公益,让爱心化作微笑

海绵宝宝形象的串珠笔筒、用彩绳编织而成的水杯袋、彩色针织帽,还有婴幼儿穿的毛线鞋……走进上海城隍庙的“慈爱超市”,进门就被满满一货架的各式手工艺品吸引,这些义卖品的供应者是一位年近古稀的志愿者,大家都叫她朱阿姨。

朱阿姨也是“爱心桥”为老服务项目的志愿者,每周都会去周边社区探望孤寡老人。心灵手巧的她在服务老人的同时,还会编制各种小物品送给有需要的人。得知城隍庙“慈爱超市”以义卖的方式筹集善款,她高兴地说:“这个公益平台真是太好了,我的小手艺终于有用武之地了。”

此后,朱阿姨开始了为慈爱超市“供货”的日子。从杯套、笔筒、垫子,到帽子、小包、鞋子,种类众多,从不间断,深受大家欢迎。面对基金会工作人员的感谢,她说:“谢谢你们引导我走上慈善之路,让我的晚年能发挥余热,奉献一片爱心。”

据上海慈爱公益基金会秘书长蒋钧介绍,“慈爱超市”项目于2016年11月29日发起设立,通过“慈爱福袋”“慈爱义卖”“慈善拍卖 ”等形式,将所得善款全部捐赠给上海慈爱公益基金会,用于助老、助困、儿童大病救助等相关爱心项目。

“慈爱超市”最初是由已故爱心人士管宝龙捐赠30万元作为专项基金,每月农历初一向豫园街道困难家庭送上300份“爱心福袋”,内含米、油、调料等生活必需品。

2017年4月,基金会在“爱心福袋”的基础上,增设“爱心义卖”活动,目前已举办26期,所得义卖款用于帮助困难家庭唇腭裂儿童的救治,目前已经资助65位贫困家庭唇腭裂儿童顺利完成手术,真正将爱心化作了孩子脸上的微笑。“慈爱超市”项目成立2年多来,如今已有不少爱心企业主动联系,捐赠了大批量爱心物资。

关爱少年儿童成长,用心呵护祖国花朵

今年6月,上海慈爱公益基金会志愿者们领着140余名来沪小学生,进行了一次寓教于乐的夏令营活动。

这些孩子是“慈爱杯”第十二届公益作文竞赛的获奖者。“慈爱杯”公益作文竞赛,是由上海慈爱公益基金会、上海市松江区爱心助困志愿者协会主办的面向广大来沪小学生开展的作文竞赛活动,旨在为来沪小学生提供一个抒发心声的机会,搭建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营造一个和谐交流分享的氛围。

据悉,每年有5000多名小学生参与公益征文竞赛,主办方从中评出5篇特等奖、25篇一等奖、100篇二等奖、200篇三等奖,并举办颁奖典礼,为优秀作文的小作者们颁发奖品和奖状,还会组织获奖学生参加夏令营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为获奖同学们提供社会实践的舞台,开拓其视野,助其在成长之路上稳健前行。

“爱微笑”公益项目也是上海慈爱公益基金会的品牌项目之一。该项目于2017年由上海慈爱公益基金会、上海天爱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以市儿童医院作为定点医院,医疗救助对象为家庭经济困难的18周岁以下罹患唇腭裂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疾病预后良好的大病患儿。迄今为止,基金会已筹集资金75万元,目前帮助87例患儿进行了手术。

每年上海慈爱公益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还会对受助患儿进行回访。“当看到这些患病儿童有机会获得医疗救治,一颗颗弱小的生命重新焕发活力,一张张小脸绽放出天真的笑容,我们由衷地感到高兴,这也是成立‘爱微笑’项目的意义所在。”蒋钧说。

(转自上海民族和宗教网站)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