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与幸福生活:守住清净就握住了幸福的密码

中国网 任子鹏

2011-10-25 13:12:42

道教之音湖南讯    “尊道贵德,和谐共生”是国际道教论坛主论坛的主题。道教为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的和谐共生做出了哪些贡献也是与会嘉宾们关注的话题之一。

当今世界各种文化各司其职

在24日下午的论坛中,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专家委员会的刘延宁女士做了题为《21世纪道学文化的时代责任》的主题发言,针对这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在发言中,刘女士对中西方文明进行了对比,她认为西方文明强调“批判性思维”,而中国文明强调“建设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在打破原有惯性思维的同时,缺乏可行可操作的解决方案。而中华文明的“建设性思维”其优势就在于:期望改变社会现实的同时,更具备了可操作的解决方案。

发言中,刘延宁女士在分析当今时代的前提下提出了她所想到的解决方案。她认为,21世纪暂时处于西方文化霸权形态下,在21世纪全球弥漫着“货币崇拜(伴随技术唯一、泯灭各国人文价值)”的怪圈下,在200多年前成立至今的共济会用金钱独霸控制着全球科技(知识产权陷阱)、全球军事(分裂统治)、全球舆论导向 (无耻诬赖常态化)态势下,在全球当今各国都困惑着“乱世如何可持续发展、找不到人间正道在何方”之时,各大文化应该承担起各自的责任,那就是西学养物,佛学养心,儒学治国,而道学道教,在达成天人合一的理想时,还养身养神,以强化优化并促进21世纪各国家、各民族文化、各正教信仰与“有利于人类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各非宗教信仰,“在人类与大自然之间,在人类与气候之间、人类与资源之间、人类与能源之间、人类与环境之间、人类与生态之间,人类与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不同宗教之间,在达成多元并存、共赢多赢长赢长存之时,全人类才能真正获得“非货币唯一、非霸权至上”的世界和平发展大环境,由此才能真正获得全人类的永恒幸福感。”

西方心理学家发现道家独特贡献

中南大学的吕锡琛教授更是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分析了道教的时代责任。吕教授在发言中从西方心理学家荣格的学说作为切入点。荣格提出了著名的阴影理论,认为人心中存在阴影,即人格中卑劣的部分。传统西方的二元对立观点倾向于对其进行压制,但荣格及其后学发现当阴影不能被人们接受为自己人格中这一消极部分时,它就被投射、被转移到外部世界,被当作外部的异己而加以斗争、惩罚和消灭,而不是被当作“自己的内部问题”加以处理,这种方式“其实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危险”!而他们从中国的老庄思想中发现了解救之法,那就是道家的“齐同慈爱”的宽容思想。道家齐同慈爱的宽容思想揭示了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荣格及其后学通过对这一思想的吸收对压抑人格阴影的做法进行了深刻反思。

在吕教授看来,荣格对道家学说的研究虽然未免有诸多局限,但却从一个新的视角发现了道家思想对于世界的独特贡献。她说:“作为西方现代心理流派的荣格心理学对道学的理解不可避免存在着诸多局限,但它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诠释了道学齐同慈爱、“包容各极”思想所具有的“无比贡献”,有助于人类理性地对待人格结构中的阴影,调整非此即彼、两端对立等单极思维模式,放弃唯我独尊、唯我独善等偏颇立场;同时,也启示人们通过道学心性修炼等可操作的方式来调治内心世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为实现社会和谐与世界和平奠定心理基础。深化这一方面的研究,或有可能独辟蹊径,找到另外一条缓解人际、族际、国际、教际的冲突和仇恨的道路,促进不同文化和各类组织之间的宽容与理解,从源头促进人类的和谐与和平,向世界献上化解危机的中国式救世良方!!”(任子鹏)

国际道教论坛专题报道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道教与幸福生活:守住清净就握住了幸福的密码

中国网 任子鹏

2011-10-25 13:12:42

|
道教与幸福生活:守住清净就握住了幸福的密码
|

道教之音湖南讯    “尊道贵德,和谐共生”是国际道教论坛主论坛的主题。道教为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的和谐共生做出了哪些贡献也是与会嘉宾们关注的话题之一。

当今世界各种文化各司其职

在24日下午的论坛中,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专家委员会的刘延宁女士做了题为《21世纪道学文化的时代责任》的主题发言,针对这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在发言中,刘女士对中西方文明进行了对比,她认为西方文明强调“批判性思维”,而中国文明强调“建设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在打破原有惯性思维的同时,缺乏可行可操作的解决方案。而中华文明的“建设性思维”其优势就在于:期望改变社会现实的同时,更具备了可操作的解决方案。

发言中,刘延宁女士在分析当今时代的前提下提出了她所想到的解决方案。她认为,21世纪暂时处于西方文化霸权形态下,在21世纪全球弥漫着“货币崇拜(伴随技术唯一、泯灭各国人文价值)”的怪圈下,在200多年前成立至今的共济会用金钱独霸控制着全球科技(知识产权陷阱)、全球军事(分裂统治)、全球舆论导向 (无耻诬赖常态化)态势下,在全球当今各国都困惑着“乱世如何可持续发展、找不到人间正道在何方”之时,各大文化应该承担起各自的责任,那就是西学养物,佛学养心,儒学治国,而道学道教,在达成天人合一的理想时,还养身养神,以强化优化并促进21世纪各国家、各民族文化、各正教信仰与“有利于人类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各非宗教信仰,“在人类与大自然之间,在人类与气候之间、人类与资源之间、人类与能源之间、人类与环境之间、人类与生态之间,人类与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不同宗教之间,在达成多元并存、共赢多赢长赢长存之时,全人类才能真正获得“非货币唯一、非霸权至上”的世界和平发展大环境,由此才能真正获得全人类的永恒幸福感。”

西方心理学家发现道家独特贡献

中南大学的吕锡琛教授更是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分析了道教的时代责任。吕教授在发言中从西方心理学家荣格的学说作为切入点。荣格提出了著名的阴影理论,认为人心中存在阴影,即人格中卑劣的部分。传统西方的二元对立观点倾向于对其进行压制,但荣格及其后学发现当阴影不能被人们接受为自己人格中这一消极部分时,它就被投射、被转移到外部世界,被当作外部的异己而加以斗争、惩罚和消灭,而不是被当作“自己的内部问题”加以处理,这种方式“其实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危险”!而他们从中国的老庄思想中发现了解救之法,那就是道家的“齐同慈爱”的宽容思想。道家齐同慈爱的宽容思想揭示了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荣格及其后学通过对这一思想的吸收对压抑人格阴影的做法进行了深刻反思。

在吕教授看来,荣格对道家学说的研究虽然未免有诸多局限,但却从一个新的视角发现了道家思想对于世界的独特贡献。她说:“作为西方现代心理流派的荣格心理学对道学的理解不可避免存在着诸多局限,但它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诠释了道学齐同慈爱、“包容各极”思想所具有的“无比贡献”,有助于人类理性地对待人格结构中的阴影,调整非此即彼、两端对立等单极思维模式,放弃唯我独尊、唯我独善等偏颇立场;同时,也启示人们通过道学心性修炼等可操作的方式来调治内心世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为实现社会和谐与世界和平奠定心理基础。深化这一方面的研究,或有可能独辟蹊径,找到另外一条缓解人际、族际、国际、教际的冲突和仇恨的道路,促进不同文化和各类组织之间的宽容与理解,从源头促进人类的和谐与和平,向世界献上化解危机的中国式救世良方!!”(任子鹏)

国际道教论坛专题报道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