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综观: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座谈会在泰山召开

中国宗教学术网 佚名

2011-10-26 21:29:19

 在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成功召开,全国人民认真学习全会公报和《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际,中国宗教学会与浙江大学全球化文明研究中心于2011年10月20至22日在泰山地区联合举办了“泰山综观: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座谈会,旨在认真学习全会精神,在中国宗教学研究领域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以学术的敏锐、思想的睿智来为中华文化全面发展、积极走向世界这一宏伟事业集思广益、建言献策,努力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弘扬中华文化并推动中华文化以其伟姿自立于人类文化之林而做出学术界的新贡献。

会议选择在泰山地区召开,正是为了体现和突出有“五岳之尊”之称的泰山在中华文化历史传统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意义。泰山以其厚重和博大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和雄壮气势。因此,以泰山高瞻远瞩之视域来综观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展望宗教文化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意义与作用,有其历史反思和全局纵览的独特性及不可取代性。

这次会议定位为国内从事宗教、文化、思想研究的学者座谈,强调其学术思考的科学性、独立性、开放性和创新性,并且突出人文学术探究与公共关怀的有机结合,以学术研究来服务、推动当今中国的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为中华文化的全面复兴、以积极主动之态参与世界文明的进步发展提供有力条件,打下坚实基础。本次座谈会虽为小型座谈会,却得到国内学者的积极响应和海内外媒体的密切关注。与会代表有当今中国学界的著名学者和在相关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社会贤达,以及一批有思想深度和开拓精神的年轻学人。大家在此不拘一格、敞开思想、讨论热烈、见解深刻、新意迭出、多有共鸣。其讨论内容和涉及领域实乃对中国思想文化意义独特的巡礼,对宗教在中国社会文化中如何定位的深刻反思。

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宗教的论述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的角度,与会学者讨论了“马克思有关从宗教批判转向社会批判的论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等问题;在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及其宗教发展演变的梳理上,不少学者阐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礼与俗——传统文化的传承途径”、“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与宗教宽容”、“宗教性的中华文化”、“中国穆斯林与中国传统文化”等见解;从政教关系、社教关系的比较分析上,则有学者论及“中国当代政教关系对中国宗教发展的影响及制约”、“比较历史学视野下的政教关系”、“宗教宽容与神道设教”、“社会复苏的宗教问题”、“宗教救度团体的本土运动与全球扩展”等话题;而对中国传统宗教的分析则集中在对儒教的认知上,这类见解反映在“儒教的特性、作用和重建”、“儒学、儒教和儒家文化复兴”、“儒学与儒教的相关问题思考”、“明清时期儒学民间化、宗教化转向及其现代启示”、“希伯来先知与儒教圣人之比较”等发言上;对中国民间信仰及宗教生态的研究则体现在“中国民间信仰的现代价值”、“泰山信仰与东岳神考”、“中和与宗教生态”等问题的探究上;此外,关于精神修炼和建设精神家园的相关思考还包括“信仰共同体与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从列子的修炼三阶段说看宗教共同体的道路”等论述;而从宗教思想史的发展线索及宗教学体系的发展演变之视野来加以学理性系统探究的议题则还有“侯外庐的中国宗教思想史研究”、“从宗教类型学到过程研究”等相关阐发。围绕“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这一主题,与会学者展开了深入讨论和坦诚交流。

这一讨论的问题意识,集中在对以下方面的思考, 即中国宗教的悠久存在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密切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宗教性,宗教在中国文化中的历史及现实意义和作用,“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宗教的评价和态度,值得思考的历史经验教训和今天对之应有的重新审视和拨乱返正,中国传统文化之宗教维度的体现及其融入当代社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积极动力的可能性,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宗教因素的积极发挥对今天中国文化“软实力”构建及其走向世界的文化战略考量等。

与会代表在自由研讨、学术民主、话语平等的良好氛围中既坚持和而不同,亦努力争取能求同存异,由此而在一些重要方面达成了相对共识。基于这一前提,与会学者还会自愿参加在此举办的《泰山共识》宣读活动。

提出《泰山共识》,目的在于通过反思中国文化传统及其宗教关联而力求对以往的见解补偏救弊,为当今中华文化的发展、弘扬保驾护航,以革新、创新的思想来促成中华文化的现代复兴,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知、自觉、自强和自信。大致而言,这一共识涵括以下几个层面:

其一,对中华文化传统的重新审视。大家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虽有一些缺陷,却仍保留了中华文明的基本气质和典型特征,体现出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海纳百川的优杰。中国人理应为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多年的传承骄傲、自豪。因此,我们应该客观、理性、辩证地对待我们民族的传统,爱惜、呵护我们的精神文化遗产。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体现出破旧除垢、大胆革新的时代进步精神,但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及弘扬方面亦有不足,故而需要我们在今天的重新反思和全新认识,这样才能在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真正“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其二,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教维度之重新认识。大家承认,儒、释、道曾以宗教形式或相应的宗教精神实质性地参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构建,其宗教性仍得以保留和延续;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并非与宗教无缘。宗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比重,甚至起着核心作用;离开了儒、释、道三教,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则会变得空洞。可以说,儒、释、道与民间信仰一起构成了中国宗教的基本谱系,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的传人在中国传统文化海纳百川的包容中亦得到相对吸纳。这些宗教共构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宗教文化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尤其可发挥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有着不凡影响。所以,决不能以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来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教参与及宗教维度,而必须全面、系统、透彻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使其宗教文化内容得到积极的弘扬。

其三,对宗教在当代中国社会和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与价值体现的重新思考。大家表示,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体制和框架结构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因此,让宗教在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和精神生活中发挥核心作用或主要作用已不可能。宗教自身亦必须改革、创新,去除糟粕、发扬精华,以适应时代发展、体现时代精神。不过,社会主义文化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有着优秀传统的继承、外来进步因素的吸纳。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唱好“主旋律”的前提下,宗教在当今中国仍可积极参与社会和谐、多元文化共在的“大合唱”。在我们这种和谐大合唱中,一定要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旋律”,但同时也要有其它“和弦”、“和声”;而我们“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并“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则离不开宗教的积极参与。在目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宗教无论是作为文化软实力、还是作为社会力量,都有着重要的文化战略意义。所以,我们必须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共和谐,弘扬宗教思想文化的积极因素,使之得以有机融入当今中国和谐大家庭,成为我们自己的基本社会力量和文化软实力。这一认知对于我们当前的文化建设和文化战略、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乃至关重要。

通过商讨和交流,与会学者认为达成相关共识很有必要,而且应该将这些共识与社会共享,以促进中国当今社会对中国宗教与传统文化及其现代传承和发展诸关系的正确理解。根据十七届六中全会的精神,我们“要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则不能忽视宗教信众,不能放弃宗教文化,不能忘掉宗教在“以德治国”中的积极意义。这次座谈会还引起了相关媒体的关注,其对会议内容及进程亦有着相关报道。

《泰山共识》

2011年10月20-22日,中国宗教学会携手浙江大学全球化文明研究中心,于泰山脚下共同举办“泰山综观: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座谈会。

参加此次学术活动的逾30余名嘉宾均为国内研究宗教与传统中国思想文化的著名学者和社会贤达,他们中既有深孚众望的学界耆宿,亦有思维开阔的青年才俊。

众所周知,泰山号称“五岳至尊”,其地位缘于自然而彰于文化。无论是传统社会中推崇备极的政治和文化地位,还是其深厚丰富的宗教资源,泰山之作为中华古代文明和精神的象征,皆可谓当之无愧。

泰山的这种特殊地位和意义,启迪人们以思接千古的视野溯源、廓清传统;以理性客观的态度正视传统文化中的宗教性及其表达;以深度的忧思和强烈的责任感直面本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探索宗教和传统文化在“文化兴国”战略中的积极作用和价值。

自改革开放以来,政界、学界及普通民众对中国传统文化均有了崭新的认知与态度,但对于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关系,宗教在当今社会的定位与发展,仍看法各异,社会舆论往往纷纭喧哗,莫衷一是,更有甚者,其对“宗教”的态度依然惊愕如洪水猛兽,鄙夷如文明代谢之物。这种认知状况有待改变和突破。

有鉴于此,“泰山综观: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座谈会之专家学者、社会贤达,诚愿于此“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契机,戮力同心,凝聚共识,探索奋兴中华文化,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可能途径。 

与会学者历时10月21日一天的讨论,基本形成如下三大“共识”:

共识一: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纠偏对传统文化的过激反应和处理态度,倡导尊重传统与理性回归

自20世纪初叶的“新文化运动”以来,对于传统的反思与批判不可谓不猛烈,其优长在于革故鼎新,缺点在于批判否定过甚,而继承及弘扬颇有缺失,伤乎固有文明之根基。

“传统”铭记并持守了一种持续存在的精神和道德态度。对“传统”之革故鼎新,在于剔除其疲沓、陈旧、丧失活力之外在形式,而非改变一国一民固有之文明气质。

然而,在对传统认识上的偏差却以为传统窒息了中华文明的固有精神,阻碍了中华文明的原始力量和自由,因此之故,以往的反传统运动尤其是“文革”期间曾采取了种种外在甚至是暴力的手段,造成了传统的人为断裂,乃至缺席状态,从而导致了近百年来自我身份认同的混乱,乃至道德生活和价值系统的明显失范。

为此,我们吁请:以整体性的历史眼光,从中华文明精神连续性和传承性的角度,对我们自身最为悠久和最具连续的民族传统进行重新审视,抛弃对待传统的简单和粗暴态度,纠偏传统认知上的失衡心理,以便重新发掘传统的深刻内涵及其在当今中国现代化转型中的自我定位和身份认同。

共识二:传统文化中包含有深刻和普遍的宗教性

毋庸置疑,中国传统文化向以儒、释、道为主体,后三者在单独提及时往往被视为宗教,有“三教”之称,尽管对其性质是否能被视为“宗教”存有重大分歧。

中国传统文化并未能与其宗教性脱离干系。自汉武帝始,儒家思想首次被抬高到官方意识形态的地位,并日益被整合进国家和社会的权力秩序之中,从而已具有国家宗教的意义。而佛、道两教虽与世界三大启示性宗教颇有差异,却不失为建制性宗教的另一种类型。此外,儒、释、道与数千年来众多的民间信仰一道,构成了中国宗教的完整谱系,滋养和维系着中国传统社会的精神价值和道德生态,也是传统走向现代的基本文化资源和精神纽带。因此,对传统文化宗教维度之认识,是我们全面、完整地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教信仰与无神论思想并非截然对立的两极,它们互为辩证,互相补充,毋宁说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共同成就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宏伟图景。

共识三: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入协和、共融的各大宗教在当代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中可以起到积极作用

我们相信,儒、释、道三教曾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精神和文明的大本原、大传统,以后仍将会在中国思想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儒、释、道和民间信仰在内的中国传统宗教,作为一种深具潜力的、开放的文化和精神资源,其在完成现代性嬗变之时,也必将为当代社会输出富有活力的价值和精神资源,对当今中国文化“软实力”构建及文化战略提供有效营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积极动力。而基督宗教、伊斯兰教等具有世界传播性质的宗教在中国的发展及其本土化、中国化,也将与中国的传统宗教形成互补格局,进而丰富中国文化的内涵,共同探索适应现代化的途径,以体现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风范,构建共有精神家园。

上述“共识”,展现了“泰山综观”学术研讨会与会同仁对中华文化传统与现代的维系和贯通、宗教与中华文明固有气质和精神的深度关联、当代文化建设本土性和普世性之间的张力与平衡等宏大文化战略问题所抱持的基本立场和深度关怀。

《泰山共识》意在避免文化偏见,摒弃党同伐异的偏狭心理,力图强调当代知识分子学术性与公共性兼顾、真理追求与责任担当并举,倡导以知识介入社会,以文化陶铸、滋养精神与价值的时代先进意识。身体力行,积跬步以至千里,逐步推动知识界、乃至整个中国社会回归对宗教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中肯理解和理性评价,探求宗教与传统文化为当代社会输出富有活力的价值和精神资源的可能途径,形成当代国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而完成国民精神和道德价值的重建。

                                            2011年10月22日   泰山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泰山综观: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座谈会在泰山召开

中国宗教学术网 佚名

2011-10-26 21:29:19

|
“泰山综观: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座谈会在泰山召开
|

 在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成功召开,全国人民认真学习全会公报和《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际,中国宗教学会与浙江大学全球化文明研究中心于2011年10月20至22日在泰山地区联合举办了“泰山综观: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座谈会,旨在认真学习全会精神,在中国宗教学研究领域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以学术的敏锐、思想的睿智来为中华文化全面发展、积极走向世界这一宏伟事业集思广益、建言献策,努力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弘扬中华文化并推动中华文化以其伟姿自立于人类文化之林而做出学术界的新贡献。

会议选择在泰山地区召开,正是为了体现和突出有“五岳之尊”之称的泰山在中华文化历史传统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意义。泰山以其厚重和博大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和雄壮气势。因此,以泰山高瞻远瞩之视域来综观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展望宗教文化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意义与作用,有其历史反思和全局纵览的独特性及不可取代性。

这次会议定位为国内从事宗教、文化、思想研究的学者座谈,强调其学术思考的科学性、独立性、开放性和创新性,并且突出人文学术探究与公共关怀的有机结合,以学术研究来服务、推动当今中国的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为中华文化的全面复兴、以积极主动之态参与世界文明的进步发展提供有力条件,打下坚实基础。本次座谈会虽为小型座谈会,却得到国内学者的积极响应和海内外媒体的密切关注。与会代表有当今中国学界的著名学者和在相关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社会贤达,以及一批有思想深度和开拓精神的年轻学人。大家在此不拘一格、敞开思想、讨论热烈、见解深刻、新意迭出、多有共鸣。其讨论内容和涉及领域实乃对中国思想文化意义独特的巡礼,对宗教在中国社会文化中如何定位的深刻反思。

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宗教的论述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的角度,与会学者讨论了“马克思有关从宗教批判转向社会批判的论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等问题;在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及其宗教发展演变的梳理上,不少学者阐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礼与俗——传统文化的传承途径”、“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与宗教宽容”、“宗教性的中华文化”、“中国穆斯林与中国传统文化”等见解;从政教关系、社教关系的比较分析上,则有学者论及“中国当代政教关系对中国宗教发展的影响及制约”、“比较历史学视野下的政教关系”、“宗教宽容与神道设教”、“社会复苏的宗教问题”、“宗教救度团体的本土运动与全球扩展”等话题;而对中国传统宗教的分析则集中在对儒教的认知上,这类见解反映在“儒教的特性、作用和重建”、“儒学、儒教和儒家文化复兴”、“儒学与儒教的相关问题思考”、“明清时期儒学民间化、宗教化转向及其现代启示”、“希伯来先知与儒教圣人之比较”等发言上;对中国民间信仰及宗教生态的研究则体现在“中国民间信仰的现代价值”、“泰山信仰与东岳神考”、“中和与宗教生态”等问题的探究上;此外,关于精神修炼和建设精神家园的相关思考还包括“信仰共同体与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从列子的修炼三阶段说看宗教共同体的道路”等论述;而从宗教思想史的发展线索及宗教学体系的发展演变之视野来加以学理性系统探究的议题则还有“侯外庐的中国宗教思想史研究”、“从宗教类型学到过程研究”等相关阐发。围绕“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这一主题,与会学者展开了深入讨论和坦诚交流。

这一讨论的问题意识,集中在对以下方面的思考, 即中国宗教的悠久存在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密切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宗教性,宗教在中国文化中的历史及现实意义和作用,“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宗教的评价和态度,值得思考的历史经验教训和今天对之应有的重新审视和拨乱返正,中国传统文化之宗教维度的体现及其融入当代社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积极动力的可能性,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宗教因素的积极发挥对今天中国文化“软实力”构建及其走向世界的文化战略考量等。

与会代表在自由研讨、学术民主、话语平等的良好氛围中既坚持和而不同,亦努力争取能求同存异,由此而在一些重要方面达成了相对共识。基于这一前提,与会学者还会自愿参加在此举办的《泰山共识》宣读活动。

提出《泰山共识》,目的在于通过反思中国文化传统及其宗教关联而力求对以往的见解补偏救弊,为当今中华文化的发展、弘扬保驾护航,以革新、创新的思想来促成中华文化的现代复兴,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知、自觉、自强和自信。大致而言,这一共识涵括以下几个层面:

其一,对中华文化传统的重新审视。大家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虽有一些缺陷,却仍保留了中华文明的基本气质和典型特征,体现出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海纳百川的优杰。中国人理应为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多年的传承骄傲、自豪。因此,我们应该客观、理性、辩证地对待我们民族的传统,爱惜、呵护我们的精神文化遗产。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体现出破旧除垢、大胆革新的时代进步精神,但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及弘扬方面亦有不足,故而需要我们在今天的重新反思和全新认识,这样才能在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真正“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其二,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教维度之重新认识。大家承认,儒、释、道曾以宗教形式或相应的宗教精神实质性地参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构建,其宗教性仍得以保留和延续;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并非与宗教无缘。宗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比重,甚至起着核心作用;离开了儒、释、道三教,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则会变得空洞。可以说,儒、释、道与民间信仰一起构成了中国宗教的基本谱系,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的传人在中国传统文化海纳百川的包容中亦得到相对吸纳。这些宗教共构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宗教文化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尤其可发挥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有着不凡影响。所以,决不能以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来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教参与及宗教维度,而必须全面、系统、透彻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使其宗教文化内容得到积极的弘扬。

其三,对宗教在当代中国社会和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与价值体现的重新思考。大家表示,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体制和框架结构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因此,让宗教在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和精神生活中发挥核心作用或主要作用已不可能。宗教自身亦必须改革、创新,去除糟粕、发扬精华,以适应时代发展、体现时代精神。不过,社会主义文化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有着优秀传统的继承、外来进步因素的吸纳。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唱好“主旋律”的前提下,宗教在当今中国仍可积极参与社会和谐、多元文化共在的“大合唱”。在我们这种和谐大合唱中,一定要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旋律”,但同时也要有其它“和弦”、“和声”;而我们“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并“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则离不开宗教的积极参与。在目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宗教无论是作为文化软实力、还是作为社会力量,都有着重要的文化战略意义。所以,我们必须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共和谐,弘扬宗教思想文化的积极因素,使之得以有机融入当今中国和谐大家庭,成为我们自己的基本社会力量和文化软实力。这一认知对于我们当前的文化建设和文化战略、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乃至关重要。

通过商讨和交流,与会学者认为达成相关共识很有必要,而且应该将这些共识与社会共享,以促进中国当今社会对中国宗教与传统文化及其现代传承和发展诸关系的正确理解。根据十七届六中全会的精神,我们“要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则不能忽视宗教信众,不能放弃宗教文化,不能忘掉宗教在“以德治国”中的积极意义。这次座谈会还引起了相关媒体的关注,其对会议内容及进程亦有着相关报道。

《泰山共识》

2011年10月20-22日,中国宗教学会携手浙江大学全球化文明研究中心,于泰山脚下共同举办“泰山综观: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座谈会。

参加此次学术活动的逾30余名嘉宾均为国内研究宗教与传统中国思想文化的著名学者和社会贤达,他们中既有深孚众望的学界耆宿,亦有思维开阔的青年才俊。

众所周知,泰山号称“五岳至尊”,其地位缘于自然而彰于文化。无论是传统社会中推崇备极的政治和文化地位,还是其深厚丰富的宗教资源,泰山之作为中华古代文明和精神的象征,皆可谓当之无愧。

泰山的这种特殊地位和意义,启迪人们以思接千古的视野溯源、廓清传统;以理性客观的态度正视传统文化中的宗教性及其表达;以深度的忧思和强烈的责任感直面本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探索宗教和传统文化在“文化兴国”战略中的积极作用和价值。

自改革开放以来,政界、学界及普通民众对中国传统文化均有了崭新的认知与态度,但对于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关系,宗教在当今社会的定位与发展,仍看法各异,社会舆论往往纷纭喧哗,莫衷一是,更有甚者,其对“宗教”的态度依然惊愕如洪水猛兽,鄙夷如文明代谢之物。这种认知状况有待改变和突破。

有鉴于此,“泰山综观: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座谈会之专家学者、社会贤达,诚愿于此“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契机,戮力同心,凝聚共识,探索奋兴中华文化,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可能途径。 

与会学者历时10月21日一天的讨论,基本形成如下三大“共识”:

共识一: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纠偏对传统文化的过激反应和处理态度,倡导尊重传统与理性回归

自20世纪初叶的“新文化运动”以来,对于传统的反思与批判不可谓不猛烈,其优长在于革故鼎新,缺点在于批判否定过甚,而继承及弘扬颇有缺失,伤乎固有文明之根基。

“传统”铭记并持守了一种持续存在的精神和道德态度。对“传统”之革故鼎新,在于剔除其疲沓、陈旧、丧失活力之外在形式,而非改变一国一民固有之文明气质。

然而,在对传统认识上的偏差却以为传统窒息了中华文明的固有精神,阻碍了中华文明的原始力量和自由,因此之故,以往的反传统运动尤其是“文革”期间曾采取了种种外在甚至是暴力的手段,造成了传统的人为断裂,乃至缺席状态,从而导致了近百年来自我身份认同的混乱,乃至道德生活和价值系统的明显失范。

为此,我们吁请:以整体性的历史眼光,从中华文明精神连续性和传承性的角度,对我们自身最为悠久和最具连续的民族传统进行重新审视,抛弃对待传统的简单和粗暴态度,纠偏传统认知上的失衡心理,以便重新发掘传统的深刻内涵及其在当今中国现代化转型中的自我定位和身份认同。

共识二:传统文化中包含有深刻和普遍的宗教性

毋庸置疑,中国传统文化向以儒、释、道为主体,后三者在单独提及时往往被视为宗教,有“三教”之称,尽管对其性质是否能被视为“宗教”存有重大分歧。

中国传统文化并未能与其宗教性脱离干系。自汉武帝始,儒家思想首次被抬高到官方意识形态的地位,并日益被整合进国家和社会的权力秩序之中,从而已具有国家宗教的意义。而佛、道两教虽与世界三大启示性宗教颇有差异,却不失为建制性宗教的另一种类型。此外,儒、释、道与数千年来众多的民间信仰一道,构成了中国宗教的完整谱系,滋养和维系着中国传统社会的精神价值和道德生态,也是传统走向现代的基本文化资源和精神纽带。因此,对传统文化宗教维度之认识,是我们全面、完整地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教信仰与无神论思想并非截然对立的两极,它们互为辩证,互相补充,毋宁说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共同成就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宏伟图景。

共识三: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入协和、共融的各大宗教在当代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中可以起到积极作用

我们相信,儒、释、道三教曾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精神和文明的大本原、大传统,以后仍将会在中国思想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儒、释、道和民间信仰在内的中国传统宗教,作为一种深具潜力的、开放的文化和精神资源,其在完成现代性嬗变之时,也必将为当代社会输出富有活力的价值和精神资源,对当今中国文化“软实力”构建及文化战略提供有效营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积极动力。而基督宗教、伊斯兰教等具有世界传播性质的宗教在中国的发展及其本土化、中国化,也将与中国的传统宗教形成互补格局,进而丰富中国文化的内涵,共同探索适应现代化的途径,以体现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风范,构建共有精神家园。

上述“共识”,展现了“泰山综观”学术研讨会与会同仁对中华文化传统与现代的维系和贯通、宗教与中华文明固有气质和精神的深度关联、当代文化建设本土性和普世性之间的张力与平衡等宏大文化战略问题所抱持的基本立场和深度关怀。

《泰山共识》意在避免文化偏见,摒弃党同伐异的偏狭心理,力图强调当代知识分子学术性与公共性兼顾、真理追求与责任担当并举,倡导以知识介入社会,以文化陶铸、滋养精神与价值的时代先进意识。身体力行,积跬步以至千里,逐步推动知识界、乃至整个中国社会回归对宗教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中肯理解和理性评价,探求宗教与传统文化为当代社会输出富有活力的价值和精神资源的可能途径,形成当代国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而完成国民精神和道德价值的重建。

                                            2011年10月22日   泰山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