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启动洞霄宫遗址考古勘探调查工作

杭州日报 佚名

2021-03-28 08:48:41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启动洞霄宫遗址考古勘探调查工作

道教之音浙江讯  近日,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洞霄宫考古队联合杭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对洞霄宫遗址进行了实地踏勘并借助相关科技手段进行了数据采集。

岁月沧桑,恢弘的宫观建筑早于荡然无存。透过零星的相关遗迹,我们依稀可寻洞宵宫的丝丝踪迹。短暂的考古勘探调查,我们获取的线索只是洞宵宫全貌的冰山一角。

洞宵宫的尺椽片瓦隐匿于遗址的山水草木之中。我们可用考古手铲一点点剥去泥土,一层层拨开迷雾,一步步走近洞宵宫。到那时,我们可以领略洞宵宫昔日的风采与辉煌。

洞霄宫遗址位于临安市青山湖街道宫里村和杭州余杭区中泰街道九峰村交界处,距杭州市区约22公里。遗址地处群山四合的山间小盆地中,地理坐标东经 119°50′41″,北纬 30°14′4″。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始建宫坛于大涤洞前,唐弘道元年迁址前谷建天柱观,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奉敕改名洞霄宫。南宋淳祐七年(1247)经扩建,洞霄宫益加崇广,被列为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随后洞霄宫多次遭毁,虽经重建已不再有当年风貌,清乾隆年后,逐渐废弃。现洞霄宫主体及相关建筑均损毁殆尽,地表已不见原殿址的任何痕迹。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启动洞霄宫遗址考古勘探调查工作

洞霄宫图 清·闻人儒《洞霄宫志》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启动洞霄宫遗址考古勘探调查工作

洞霄宫遗址航拍图

2015年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洞霄宫遗址进行过为期 1个月的考古调查。该次调查主要采用实地踏勘、文献查阅、知情者走访等方式,基本确认了宋元时期洞霄宫,以及民国时期部分建筑基址的大致方位,初步测算洞霄宫遗址(含大涤洞、会仙桥、元同桥等)涉及面积约90000平方米。同时对地表现存的会仙桥、翠蛟亭基址、元同桥、进方丈殿一段路面等遗迹,以及零星散存于地表的抱鼓石、石柱础、石碑座等建筑构件进行了考古绘图。为进一步了解洞霄宫遗址建筑规模与布局、确定遗址范围等工作提供了基础性的考古资料。

这次调查目的是在前次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测绘手段建立洞霄宫遗址分布区的环境地貌数字高程模型,并对遗址进行三维数据的采集及成像。为接下来即将开始的洞霄宫遗址勘探与发掘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启动洞霄宫遗址考古勘探调查工作

大涤洞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启动洞霄宫遗址考古勘探调查工作

会仙桥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启动洞霄宫遗址考古勘探调查工作

元同桥

山川形胜 洞天福地——洞霄宫的地理位置

宗教类建筑选址,环境择优乃是其根本。洞霄宫形胜独特,遗址周围重峦叠嶂,天柱山与大涤山形成南北对峙,气象雄伟。天柱山海拔364米,雄踞洞宵宫遗址西南,《咸淳临安志》谓天柱山“在洞西南隅,乃五十七福地,地仙王伯元主之,按记云,天有八柱,在中国者三,此其一也(一在寿阳,一在龙舒),四隅斗绝,耸翠参天……”。大涤山则与天柱山相对,矗立于遗址北面,由四座山峰组成,最高峰海拔299米,《咸淳临安志》载“大涤山洞天”云“此山清幽,大可以洗涤尘心,故名。”大涤洞则坐落于大涤山中峰的山麓,洞口朝向天柱山。

天柱山与大涤山之间的盆地南高北低,发源于天柱山的溪流自南而北横贯遗址,一路向北在汪家埠注入南苕溪,进出洞宵宫的山径缘溪而筑,路随水转,空谷幽深,形似桃源。明代诗人张舆将洞霄宫环境描绘成“群山拥翠寒,中有奇峰直;峨峨一掌开,亭亭千层碧。”如此清静悠幽的山川胜迹,恰是一处洗涤尘心的世外桃源,悄然昭示着永恒的魅力和神秘的诱惑,自然成为仙道修炼者修身养性首选之地。经历代仙道悉心经营,至唐中期,大涤洞在道教洞天福地体系中位列第三十四小洞天,而天柱山为第七十二福地。此处洞天福地并非单指自然赋予的大涤洞和天柱山,而是自然山川与宫观建筑相得益彰和谐共处的胜景。

瑶宫琼馆 紫府琳庭——洞霄宫的历史沿革

初始期

汉元封三年(前108),始建宫坛于大涤洞前,投龙简为祈福之所。

唐弘道元年(683),本山潘先生奉敕面南建天柱观。

唐中宗朝,赐观庄田一所,以给香灯。后有朱法师改北向。

唐乾宁二年(895),时任镇海军节度使钱镠与闾丘方远相度山势,新建天柱观,其次别创上清、精思院,建堂厨,乃陈鼎击鼓之所。门廊房砌,无不更新。

辉煌期

宋政和二年(1112),住持都监何士昭,以宫宇颓圮,诣汴京陈乞,奉旨賜度牒三百道。

宋建炎中期,镇压方腊义军时,毁于兵火。

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重建昊天殿、钟、经二阁,殿左辟通明馆,费出慈宁宫。

宋开禧年间,赐金建演教堂。

宋咸淳十年(1274)冬,延燎一空。

元至元十三年(1276)后重建。未完,复毁于至元二十一年夏。

至元二十一年(1284)后,再建新宫宇。元贞元年(1295)三月告成,规模视昔愈壮。

元末兵毁。

渐衰期

明洪武初重建,历二十余年,无改旧观矣。

明成化、天启郡志载:十湮其九,宋代宫观之盛不复可睹,惟有殿九楹屹存。

清康熙年间,对洞霄宫有些修整。

清乾隆十六年(1751)冬,野火延烧,九楹无尘殿荡然无存。

道士贝本恒主持洞宵宫二十几年,广为募集,苦心经营,虽难复旧观,但宫观楼阁、斋堂库院已基本落成。

凋零期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夏,遇山洪,损失严重。

清咸丰十年(1860年),毁于太平军战乱。

民国时期,仅存方丈(上大殿)、下大殿等数楹。

“文革”时期,在“破四旧”运动中被彻底毁坏。

皇室崇道 甲于一方——两宋时洞霄宫的空前繁荣

两宋时期,皇室尊崇造就洞霄宫的空前繁荣。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皇室崇道

乾道二年(1166),孝宗陪同太上皇、太皇太后行幸洞霄宫,驻跸数日。淳熙八年(1181),再次陪同太上皇游洞霄。

设置宫观官

祠禄制度“概置提举、提点、管勾等官,以臣僚任之,为养老投闲之职,授以祠禄,谓之奉祠焉。”神宗熙宁初年设提举洞霄宫。南宋时期,常以去位之宰执大臣提举洞霄宫,提举官员多达百余人,南宋名臣李纲、张浚等都曾提举洞霄宫。

中央财政赐拨兴建维修工程资金

内帑出钱: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重修昊天殿、钟 、经二阁;宁宗开禧年间,建演教堂,铸巨钟,扩建钟楼;理宗改建钟楼

赐度牒:徽宗政和二年(1112),赐度牒三百道,修葺洞霄宫。

皇室赐地增加宫观田产

真宗祥符五年( 1012 )赐仁和县田15顷,免其租税。

孝宗乾道二年(1116)赐田100亩。

理宗淳祐七年(1247),赐钱置恒产,以俾赡用。

皇帝御书墨宝示恩宠

乾道二年(1116),高宗御书“嘉应庙”匾额。

高宗、皇太后亲书《度人经》以赐。

宁宗御书“演教堂”匾额以赐。

淳祐七年(1247),理宗御书“洞天福地”,并书《度人经》一部以赐。

(转自杭州日报)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启动洞霄宫遗址考古勘探调查工作

杭州日报 佚名

2021-03-28 08:48:41

|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启动洞霄宫遗址考古勘探调查工作
|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启动洞霄宫遗址考古勘探调查工作

道教之音浙江讯  近日,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洞霄宫考古队联合杭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对洞霄宫遗址进行了实地踏勘并借助相关科技手段进行了数据采集。

岁月沧桑,恢弘的宫观建筑早于荡然无存。透过零星的相关遗迹,我们依稀可寻洞宵宫的丝丝踪迹。短暂的考古勘探调查,我们获取的线索只是洞宵宫全貌的冰山一角。

洞宵宫的尺椽片瓦隐匿于遗址的山水草木之中。我们可用考古手铲一点点剥去泥土,一层层拨开迷雾,一步步走近洞宵宫。到那时,我们可以领略洞宵宫昔日的风采与辉煌。

洞霄宫遗址位于临安市青山湖街道宫里村和杭州余杭区中泰街道九峰村交界处,距杭州市区约22公里。遗址地处群山四合的山间小盆地中,地理坐标东经 119°50′41″,北纬 30°14′4″。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始建宫坛于大涤洞前,唐弘道元年迁址前谷建天柱观,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奉敕改名洞霄宫。南宋淳祐七年(1247)经扩建,洞霄宫益加崇广,被列为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随后洞霄宫多次遭毁,虽经重建已不再有当年风貌,清乾隆年后,逐渐废弃。现洞霄宫主体及相关建筑均损毁殆尽,地表已不见原殿址的任何痕迹。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启动洞霄宫遗址考古勘探调查工作

洞霄宫图 清·闻人儒《洞霄宫志》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启动洞霄宫遗址考古勘探调查工作

洞霄宫遗址航拍图

2015年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洞霄宫遗址进行过为期 1个月的考古调查。该次调查主要采用实地踏勘、文献查阅、知情者走访等方式,基本确认了宋元时期洞霄宫,以及民国时期部分建筑基址的大致方位,初步测算洞霄宫遗址(含大涤洞、会仙桥、元同桥等)涉及面积约90000平方米。同时对地表现存的会仙桥、翠蛟亭基址、元同桥、进方丈殿一段路面等遗迹,以及零星散存于地表的抱鼓石、石柱础、石碑座等建筑构件进行了考古绘图。为进一步了解洞霄宫遗址建筑规模与布局、确定遗址范围等工作提供了基础性的考古资料。

这次调查目的是在前次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测绘手段建立洞霄宫遗址分布区的环境地貌数字高程模型,并对遗址进行三维数据的采集及成像。为接下来即将开始的洞霄宫遗址勘探与发掘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启动洞霄宫遗址考古勘探调查工作

大涤洞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启动洞霄宫遗址考古勘探调查工作

会仙桥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启动洞霄宫遗址考古勘探调查工作

元同桥

山川形胜 洞天福地——洞霄宫的地理位置

宗教类建筑选址,环境择优乃是其根本。洞霄宫形胜独特,遗址周围重峦叠嶂,天柱山与大涤山形成南北对峙,气象雄伟。天柱山海拔364米,雄踞洞宵宫遗址西南,《咸淳临安志》谓天柱山“在洞西南隅,乃五十七福地,地仙王伯元主之,按记云,天有八柱,在中国者三,此其一也(一在寿阳,一在龙舒),四隅斗绝,耸翠参天……”。大涤山则与天柱山相对,矗立于遗址北面,由四座山峰组成,最高峰海拔299米,《咸淳临安志》载“大涤山洞天”云“此山清幽,大可以洗涤尘心,故名。”大涤洞则坐落于大涤山中峰的山麓,洞口朝向天柱山。

天柱山与大涤山之间的盆地南高北低,发源于天柱山的溪流自南而北横贯遗址,一路向北在汪家埠注入南苕溪,进出洞宵宫的山径缘溪而筑,路随水转,空谷幽深,形似桃源。明代诗人张舆将洞霄宫环境描绘成“群山拥翠寒,中有奇峰直;峨峨一掌开,亭亭千层碧。”如此清静悠幽的山川胜迹,恰是一处洗涤尘心的世外桃源,悄然昭示着永恒的魅力和神秘的诱惑,自然成为仙道修炼者修身养性首选之地。经历代仙道悉心经营,至唐中期,大涤洞在道教洞天福地体系中位列第三十四小洞天,而天柱山为第七十二福地。此处洞天福地并非单指自然赋予的大涤洞和天柱山,而是自然山川与宫观建筑相得益彰和谐共处的胜景。

瑶宫琼馆 紫府琳庭——洞霄宫的历史沿革

初始期

汉元封三年(前108),始建宫坛于大涤洞前,投龙简为祈福之所。

唐弘道元年(683),本山潘先生奉敕面南建天柱观。

唐中宗朝,赐观庄田一所,以给香灯。后有朱法师改北向。

唐乾宁二年(895),时任镇海军节度使钱镠与闾丘方远相度山势,新建天柱观,其次别创上清、精思院,建堂厨,乃陈鼎击鼓之所。门廊房砌,无不更新。

辉煌期

宋政和二年(1112),住持都监何士昭,以宫宇颓圮,诣汴京陈乞,奉旨賜度牒三百道。

宋建炎中期,镇压方腊义军时,毁于兵火。

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重建昊天殿、钟、经二阁,殿左辟通明馆,费出慈宁宫。

宋开禧年间,赐金建演教堂。

宋咸淳十年(1274)冬,延燎一空。

元至元十三年(1276)后重建。未完,复毁于至元二十一年夏。

至元二十一年(1284)后,再建新宫宇。元贞元年(1295)三月告成,规模视昔愈壮。

元末兵毁。

渐衰期

明洪武初重建,历二十余年,无改旧观矣。

明成化、天启郡志载:十湮其九,宋代宫观之盛不复可睹,惟有殿九楹屹存。

清康熙年间,对洞霄宫有些修整。

清乾隆十六年(1751)冬,野火延烧,九楹无尘殿荡然无存。

道士贝本恒主持洞宵宫二十几年,广为募集,苦心经营,虽难复旧观,但宫观楼阁、斋堂库院已基本落成。

凋零期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夏,遇山洪,损失严重。

清咸丰十年(1860年),毁于太平军战乱。

民国时期,仅存方丈(上大殿)、下大殿等数楹。

“文革”时期,在“破四旧”运动中被彻底毁坏。

皇室崇道 甲于一方——两宋时洞霄宫的空前繁荣

两宋时期,皇室尊崇造就洞霄宫的空前繁荣。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皇室崇道

乾道二年(1166),孝宗陪同太上皇、太皇太后行幸洞霄宫,驻跸数日。淳熙八年(1181),再次陪同太上皇游洞霄。

设置宫观官

祠禄制度“概置提举、提点、管勾等官,以臣僚任之,为养老投闲之职,授以祠禄,谓之奉祠焉。”神宗熙宁初年设提举洞霄宫。南宋时期,常以去位之宰执大臣提举洞霄宫,提举官员多达百余人,南宋名臣李纲、张浚等都曾提举洞霄宫。

中央财政赐拨兴建维修工程资金

内帑出钱: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重修昊天殿、钟 、经二阁;宁宗开禧年间,建演教堂,铸巨钟,扩建钟楼;理宗改建钟楼

赐度牒:徽宗政和二年(1112),赐度牒三百道,修葺洞霄宫。

皇室赐地增加宫观田产

真宗祥符五年( 1012 )赐仁和县田15顷,免其租税。

孝宗乾道二年(1116)赐田100亩。

理宗淳祐七年(1247),赐钱置恒产,以俾赡用。

皇帝御书墨宝示恩宠

乾道二年(1116),高宗御书“嘉应庙”匾额。

高宗、皇太后亲书《度人经》以赐。

宁宗御书“演教堂”匾额以赐。

淳祐七年(1247),理宗御书“洞天福地”,并书《度人经》一部以赐。

(转自杭州日报)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