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至安方丈:出世修正道 入世立大德——浅谈道教中国化的实践路径

道教之音 黄至安方丈

2021-06-18 11:06:22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上提出要“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要求后,宗教界、学术界、职能部门一直都在做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作为本土宗教的道教中国化究竟应该怎么认识怎么做?至少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进行,即:认同中国,融入文化,服务社会。在这三个方面,道教都有着最深厚的基础和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化的道路上,道教有着独特的身份,也理所应当作出独特的贡献。

首先是认同中国。道教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于上古轩辕时期形成雏形,于东汉时期正式衍化成教,自古就有“炎黄立国,太上赐教”之说。早在立教之初道教就提出了“助国”、“保国”主张。如《太平经》中就有修道者当“助国得天心”,“天乃与德娇君独厚,故为其制作,可以自安而保国者也”。不仅如此,早期道教还重“佐国扶命”。(出自《老君音诵诫经》)佐国即辅佐国家治理,扶命即扶持国家命脉。道教典籍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言辞,重在“安国育民”、“兴国爱民”、“助国救民”等等。道教从创教起,就饱含了对赖以生存的中国、中华民族的热爱。

其次是融入文化。道教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植根于华夏悠久历史文化土壤的本土宗教,道教形成了多元融通的文化传统。自汉代以来,制度化的道教经历了几度兴衰,正如“大浪淘沙”一样,道教的文化构成也因社会变化而出现变化。但无论情况如何,道教文化一直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发生作用的。当今,国家强调文化自信,其中当然也包括道教文化自信。所谓“道教文化自信”,一方面是说道教的文化传统蕴藏着可以激发国人自信的元素,另一方面是说道教也因自身创造了有价值的文化而值得自信,应该自信。

再次,是服务社会。由《道德经》所创立的大道论,通过《列子》、《庄子》等道家学派的传承和发展,在道教产生以后成为其理论基础与信仰内核。道用之时,天下“竞行忠孝”。意思就是,大道流行的时候,普天之下的人们都能够奉行孝心、尽忠报国。充分体现了道教以道用世、济世救人的理念,换而言之就是服务社会的理念。

道教道家有关功德的论述很多。按照道教的说法,形体健康、延年益寿不但需要调养内在的精气神,而且需要外在的功德滋养,即要求心性涵养,而心性涵养离不开培育止恶行善的社会伦理道德,这应该可以成为道教中国化实践中条有效的路径,也是道教服务当代社会的有效切入点。具体来说,即是要立足自身、带领信众,共同涵养如下四心,共同修正道、立大德:

其一,面对纷扰外境,修一颗清静平和之心。《清静经》中讲:“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得悟道者,常清静矣。”《功课经》中也有:“真心清静道为宗”。可见,道的本性是清静的,清静是道的本根。当拥有了一颗清静平和心,便能与道合真,才能六欲不生,贪、嗔、痴三毒消灭,渐入真道。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才不会受到任何不好环境和事物的影响,不会被各种贪欲奢求制约。心灵才能无所挂碍,自在、澄彻、空明、平和。心地有多清静,就会多生和增加一分道心和真功,福慧就会有多绵远。

其二,面对物欲执念,修一颗抱朴寡欲之心。《道德经》第十九章中讲,“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教徒要修真道,做真人。要返回到人的最初本来,最原始的素朴状态,只有那种状态,才是真道。如同婴儿般无知无欲,真气内存,才能长生久视,无有魔气和妄想,贪婪和欲念。因为存一分贪念,就损一分真气,留一分欲望,就少一分道心。人们处世修身要做到无嫉无妒,无占无贪,无争无斗,生活素仆俭用,简居节行,坚守道门的清规戒律,拒绝现代社会中的种种诱惑。

其三,面对芸芸众生,修一颗仁善慈爱之心。《道德经》第六十七章老君讲:“夫吾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是什么呢?慈是一种悲悯众生无有差异的关怀和母性的谦让柔和。慈爱,可以产生出一种护人的勇气和帮人的善举,是这个世间最伟大的上善和情怀,是珍宝和证道的无上修为。每个人都要善待他人,要善解人意,心怀侧隐之心,容人之短,容人之过,恪守信义,以強帮弱,救助病残,怜惜穷苦,赈济灾荒,修桥铺路,热心公益,多做对社会和他人有利的善事。

其四,面对大千世界,修一颗感恩奉献之心。常言道:“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邱祖《垂训文》中说“夫粒米文钱俱皆有所关系,乃世人之脂膏,农夫之血汗,非用心以难消,岂无功而可受?”一日三餐,当思米饭来之不易;四季穿戴,应觉衣物制作艰难。所有一切,我们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们时时都要有一颗感恩奉献之心。

《道德经》有云:“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这此经都告诉我们如何修炼自我、完善自我及其对社会、对自身的价值意义,这些都是关于人性修养的智慧之光。

当前我们正处于多元文明并存、竞争的全球化时代,以科技文明为主要特征的西方文明正全方位影响、冲击中华古老文明,这是自魏晋南北朝以来中华文明第二次遭遇另一异质的、高度发展的文明。“道教中国化”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道教徒适应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真正做到爱国爱教、与时俱进、拥抱变化、践行大道,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而努力。今天道教要发展,也迫切地需要传承正统、革除蔽端,辨明自身、扬长避短,从而不断应对变化,继续为中华文明进一步完善及人类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

(作者系湖南省道教协会会长、南岳坤道学院院长、南岳衡山道院方丈黄至安道长)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黄至安方丈:出世修正道 入世立大德——浅谈道教中国化的实践路径

道教之音 黄至安方丈

2021-06-18 11:06:22

|
黄至安方丈:出世修正道 入世立大德——浅谈道教中国化的实践路径
|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上提出要“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要求后,宗教界、学术界、职能部门一直都在做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作为本土宗教的道教中国化究竟应该怎么认识怎么做?至少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进行,即:认同中国,融入文化,服务社会。在这三个方面,道教都有着最深厚的基础和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化的道路上,道教有着独特的身份,也理所应当作出独特的贡献。

首先是认同中国。道教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于上古轩辕时期形成雏形,于东汉时期正式衍化成教,自古就有“炎黄立国,太上赐教”之说。早在立教之初道教就提出了“助国”、“保国”主张。如《太平经》中就有修道者当“助国得天心”,“天乃与德娇君独厚,故为其制作,可以自安而保国者也”。不仅如此,早期道教还重“佐国扶命”。(出自《老君音诵诫经》)佐国即辅佐国家治理,扶命即扶持国家命脉。道教典籍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言辞,重在“安国育民”、“兴国爱民”、“助国救民”等等。道教从创教起,就饱含了对赖以生存的中国、中华民族的热爱。

其次是融入文化。道教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植根于华夏悠久历史文化土壤的本土宗教,道教形成了多元融通的文化传统。自汉代以来,制度化的道教经历了几度兴衰,正如“大浪淘沙”一样,道教的文化构成也因社会变化而出现变化。但无论情况如何,道教文化一直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发生作用的。当今,国家强调文化自信,其中当然也包括道教文化自信。所谓“道教文化自信”,一方面是说道教的文化传统蕴藏着可以激发国人自信的元素,另一方面是说道教也因自身创造了有价值的文化而值得自信,应该自信。

再次,是服务社会。由《道德经》所创立的大道论,通过《列子》、《庄子》等道家学派的传承和发展,在道教产生以后成为其理论基础与信仰内核。道用之时,天下“竞行忠孝”。意思就是,大道流行的时候,普天之下的人们都能够奉行孝心、尽忠报国。充分体现了道教以道用世、济世救人的理念,换而言之就是服务社会的理念。

道教道家有关功德的论述很多。按照道教的说法,形体健康、延年益寿不但需要调养内在的精气神,而且需要外在的功德滋养,即要求心性涵养,而心性涵养离不开培育止恶行善的社会伦理道德,这应该可以成为道教中国化实践中条有效的路径,也是道教服务当代社会的有效切入点。具体来说,即是要立足自身、带领信众,共同涵养如下四心,共同修正道、立大德:

其一,面对纷扰外境,修一颗清静平和之心。《清静经》中讲:“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得悟道者,常清静矣。”《功课经》中也有:“真心清静道为宗”。可见,道的本性是清静的,清静是道的本根。当拥有了一颗清静平和心,便能与道合真,才能六欲不生,贪、嗔、痴三毒消灭,渐入真道。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才不会受到任何不好环境和事物的影响,不会被各种贪欲奢求制约。心灵才能无所挂碍,自在、澄彻、空明、平和。心地有多清静,就会多生和增加一分道心和真功,福慧就会有多绵远。

其二,面对物欲执念,修一颗抱朴寡欲之心。《道德经》第十九章中讲,“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教徒要修真道,做真人。要返回到人的最初本来,最原始的素朴状态,只有那种状态,才是真道。如同婴儿般无知无欲,真气内存,才能长生久视,无有魔气和妄想,贪婪和欲念。因为存一分贪念,就损一分真气,留一分欲望,就少一分道心。人们处世修身要做到无嫉无妒,无占无贪,无争无斗,生活素仆俭用,简居节行,坚守道门的清规戒律,拒绝现代社会中的种种诱惑。

其三,面对芸芸众生,修一颗仁善慈爱之心。《道德经》第六十七章老君讲:“夫吾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是什么呢?慈是一种悲悯众生无有差异的关怀和母性的谦让柔和。慈爱,可以产生出一种护人的勇气和帮人的善举,是这个世间最伟大的上善和情怀,是珍宝和证道的无上修为。每个人都要善待他人,要善解人意,心怀侧隐之心,容人之短,容人之过,恪守信义,以強帮弱,救助病残,怜惜穷苦,赈济灾荒,修桥铺路,热心公益,多做对社会和他人有利的善事。

其四,面对大千世界,修一颗感恩奉献之心。常言道:“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邱祖《垂训文》中说“夫粒米文钱俱皆有所关系,乃世人之脂膏,农夫之血汗,非用心以难消,岂无功而可受?”一日三餐,当思米饭来之不易;四季穿戴,应觉衣物制作艰难。所有一切,我们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们时时都要有一颗感恩奉献之心。

《道德经》有云:“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这此经都告诉我们如何修炼自我、完善自我及其对社会、对自身的价值意义,这些都是关于人性修养的智慧之光。

当前我们正处于多元文明并存、竞争的全球化时代,以科技文明为主要特征的西方文明正全方位影响、冲击中华古老文明,这是自魏晋南北朝以来中华文明第二次遭遇另一异质的、高度发展的文明。“道教中国化”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道教徒适应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真正做到爱国爱教、与时俱进、拥抱变化、践行大道,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而努力。今天道教要发展,也迫切地需要传承正统、革除蔽端,辨明自身、扬长避短,从而不断应对变化,继续为中华文明进一步完善及人类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

(作者系湖南省道教协会会长、南岳坤道学院院长、南岳衡山道院方丈黄至安道长)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