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玩笑”开不得——寺庙上市

道教之音整理 陈爱海

2012-06-08 22:23:25

道教之音北京讯   6月7日消息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经济之声评论员陈爱海点评:寺庙上市的“国际玩笑”开不得。

陈爱海:尽管中国证券市场2000多家上市公司里,现在有的亏损得一塌糊涂、长期处于半死不活状态,有的实际上已经死去。但是在有些人的眼里,“上市公司”这四个字,还是带着炫目的光环,吸引力可谓十足。在前期做扑克牌的、炒瓜子的、卖枣子的一批企业如愿以偿地成为上市公司后,这两天关于寺庙、道观也要上市的新闻,吸引了公众的眼球。

寺庙、道观也可以和上市公司挂上钩吗?如果不是国家宗教局官员的一番表态,这样的事情对大多数人来说是闻所未闻的。针对一些地方热衷搞“宗教搭台、经济唱戏”,利用寺庙道观搞旅游开发,甚至计划把寺庙道观捆绑上市的做法,国家宗教局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反对,认为这一做法侵害了宗教界合法权益、损害了宗教界形象,伤害了广大信教群众的感情。

这是国家宗教局一司副司长刘威在前天召开的“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经验交流会”记者招待会上的明确表态。他说,宗教活动场所是民间非营利组织,以公司、企业形式开展的上市行为,与宗教活动场所的本质相违背,其他国家的宗教活动场所也没有此类现象。

对于宗教活动场所“被承包”现象,他的态度是,不反对寺庙道观引进先进的社会管理方式,但反对以营利为目的,把寺庙道观承包给公司、个人经营的行为。他说,市场经济是有边界的,要符合社会底线,国家宗教局反对宗教活动场所以任何形式“上市”。

回顾近年来和寺庙道观上市有关的新闻,先有2009河南嵩山少林寺“被上市”引发的争议,后有陕西宝鸡法门寺上市计划搁浅传闻引发的风波。另外,道教名山武当山也传出十几年前就想上市的消息。

我国现有经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将近14万处,其中佛教寺院3万3000处左右,道教宫观大约9000处,伊斯兰教清真寺3万5000处左右,另外还有天主教教堂、会所6000处左右,基督教教堂、聚会点5万6000处左右。从少林寺到法门寺,多少年来很多人心目中的无比神圣、净化心灵之地,如今在另一些人的眼里居然成了生财之路。

这些寺庙道观等,都是宗教文化场所,尽管在当前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很多文化公司或者跟文化沾点边的公司,都纷纷想搭乘政策东风上市融资,但必须注意的是,市场经济有边界,社会底线需符合。

知名财经专栏作家叶檀说,资产货币化过程没有穷尽,如果说土地货币化、矿产货币化等可以接受的话,那么隶属宗教资源的寺庙道观货币化,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它挑战到了人类良知的底线,将使国人成为没有文化的飘零之人。如果所有的宗教资源,像西班牙巴塞罗那城的教堂、柬埔寨的吴哥窟、中国的法华寺等全都打包上市,资本市场将离天堂更远,离地狱更近——这话尖锐,但有道理。

我想说的是,就算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资本市场规模庞大的西方发达国家,都没有宗教活动场所上市的先例,更何况在今天的中国呢?当越来越多的寺庙、道观等宗教活动场所被金钱所诱惑,当人们的精神寄托被绑上商业化的战车,在资本市场上被机构散户“高抛低吸”或者“清仓割肉”,那将是一种什么景象?其后果可想而知。从这个意义上说,寺庙道观上市的“国际玩笑”是开不得的。评论员简介

陈爱海,1996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1996年至今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先后担任《证券广播网》、《天下财经》等栏目编辑、节目制作人。2008年任经济之声新闻编辑部副主任。2010年任经济之声经济新闻部主编。2011年开始担任经济之声评论节目部主编。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国际玩笑”开不得——寺庙上市

道教之音整理 陈爱海

2012-06-08 22:23:25

|
“国际玩笑”开不得——寺庙上市
|

道教之音北京讯   6月7日消息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经济之声评论员陈爱海点评:寺庙上市的“国际玩笑”开不得。

陈爱海:尽管中国证券市场2000多家上市公司里,现在有的亏损得一塌糊涂、长期处于半死不活状态,有的实际上已经死去。但是在有些人的眼里,“上市公司”这四个字,还是带着炫目的光环,吸引力可谓十足。在前期做扑克牌的、炒瓜子的、卖枣子的一批企业如愿以偿地成为上市公司后,这两天关于寺庙、道观也要上市的新闻,吸引了公众的眼球。

寺庙、道观也可以和上市公司挂上钩吗?如果不是国家宗教局官员的一番表态,这样的事情对大多数人来说是闻所未闻的。针对一些地方热衷搞“宗教搭台、经济唱戏”,利用寺庙道观搞旅游开发,甚至计划把寺庙道观捆绑上市的做法,国家宗教局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反对,认为这一做法侵害了宗教界合法权益、损害了宗教界形象,伤害了广大信教群众的感情。

这是国家宗教局一司副司长刘威在前天召开的“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经验交流会”记者招待会上的明确表态。他说,宗教活动场所是民间非营利组织,以公司、企业形式开展的上市行为,与宗教活动场所的本质相违背,其他国家的宗教活动场所也没有此类现象。

对于宗教活动场所“被承包”现象,他的态度是,不反对寺庙道观引进先进的社会管理方式,但反对以营利为目的,把寺庙道观承包给公司、个人经营的行为。他说,市场经济是有边界的,要符合社会底线,国家宗教局反对宗教活动场所以任何形式“上市”。

回顾近年来和寺庙道观上市有关的新闻,先有2009河南嵩山少林寺“被上市”引发的争议,后有陕西宝鸡法门寺上市计划搁浅传闻引发的风波。另外,道教名山武当山也传出十几年前就想上市的消息。

我国现有经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将近14万处,其中佛教寺院3万3000处左右,道教宫观大约9000处,伊斯兰教清真寺3万5000处左右,另外还有天主教教堂、会所6000处左右,基督教教堂、聚会点5万6000处左右。从少林寺到法门寺,多少年来很多人心目中的无比神圣、净化心灵之地,如今在另一些人的眼里居然成了生财之路。

这些寺庙道观等,都是宗教文化场所,尽管在当前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很多文化公司或者跟文化沾点边的公司,都纷纷想搭乘政策东风上市融资,但必须注意的是,市场经济有边界,社会底线需符合。

知名财经专栏作家叶檀说,资产货币化过程没有穷尽,如果说土地货币化、矿产货币化等可以接受的话,那么隶属宗教资源的寺庙道观货币化,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它挑战到了人类良知的底线,将使国人成为没有文化的飘零之人。如果所有的宗教资源,像西班牙巴塞罗那城的教堂、柬埔寨的吴哥窟、中国的法华寺等全都打包上市,资本市场将离天堂更远,离地狱更近——这话尖锐,但有道理。

我想说的是,就算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资本市场规模庞大的西方发达国家,都没有宗教活动场所上市的先例,更何况在今天的中国呢?当越来越多的寺庙、道观等宗教活动场所被金钱所诱惑,当人们的精神寄托被绑上商业化的战车,在资本市场上被机构散户“高抛低吸”或者“清仓割肉”,那将是一种什么景象?其后果可想而知。从这个意义上说,寺庙道观上市的“国际玩笑”是开不得的。评论员简介

陈爱海,1996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1996年至今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先后担任《证券广播网》、《天下财经》等栏目编辑、节目制作人。2008年任经济之声新闻编辑部副主任。2010年任经济之声经济新闻部主编。2011年开始担任经济之声评论节目部主编。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