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紫云观道众教信众三丰太极

南方都市报 陈奕启

2012-07-11 22:41:20

紫云观建筑群气势宏伟,是广东少有的具全真道风范的道观。南都记者 陈奕启 摄

紫云观建筑群气势宏伟,是广东少有的具全真道风范的道观。南都记者 陈奕启 摄


“紫气东来环圣景,白云南渡绕名山。”书法名家启功亲题的“紫云观”牌匾下,意境深远的对联分立中门两侧,内中蕴含着新会紫云观内的玄机。江门这一道教 名山,是广东省内少有的全真道风范的道观,建筑风格甚具帝皇之气,同时也因着住持刘嗣传对道教与现代社会结合的探索,这里还是新会太极拳的主要培训推广基 地。

易地而建有明清宫廷风

“紫云观”的建立与新会当地的道教崇拜传统浓厚息息相关,“紫气东来环圣景”,就蕴含 着这个意思。南都记者从《新会县志》等资料上查到,唐宋以降,古冈州(即新会)在象山上有一紫云洞,就是道教一直承传和布教活动的地方。清代岭南道教兴 隆,在同治元年(1862年)就有道人在紫云洞内奉祀吕洞宾祖师。

据《新会县志》载,“吕仙庙,位于会城象山南麓,在紫云洞内,清同治元年建,祀吕洞宾。讲道烧香,官绅常集,道侣亦盛。”在当地传说,吕祖为新会及邻近地区百姓消灾造福非常灵验,因此紫云洞香火鼎盛,美名远播,该庙后来被毁于战火。

紫云观住持刘嗣传介绍,如今的紫云观是在1996年由香港“谭兆慈善基金”全资捐建,在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石涧凤山下易地重建,并于2002年正式对外开放,观内共有灵官、玉皇、三清等大小殿堂9座,大小神像91尊。

虽说是宗教场所,但记者置身其中的感觉更像是在威严的明清皇家宫殿中,观内殿阁大都采用明黄、大红等寓意皇家建筑的色彩,气势恢宏、庄严肃穆。刘嗣传解 释,由于传统上道教都被中国古代汉族皇朝封为国教,与皇家关系密切,道教建筑便多了几分帝皇之气,加上紫云观融合了明清建筑风格,因此给了记者这样的感 觉。刘嗣传说,“建筑风格上有明清宫廷风格,这是紫云观的特色之一。”

北道南传循全真正宗

紫云观住持刘嗣传,早年曾在武当、终南等北方道教名山修道,2002年开始常住紫云观,而且在紫云观内,与其具有类似经历的道众不在少数,均承北方道教,又先后南下新会常住紫云观,应了“白云南渡绕名山”之说。

紫云观的一份文字介绍中称,紫云观由一众具有北方全真道风范的道长管理。刘嗣传表示,紫云观现在是广东省内比较少有的行全真道教传统的道观。

所谓全真道教传统,除了道教科仪形式与目前盛行的广东其它道观有所区别外,最重要的不同是崇尚潜修,道士必须出家住道观,而且有严格的清规戒律约束,比广东其它道观采取的工作制更为严格。

刘嗣传说,虽然与新会信众以前所接触的道教有些区别,但对紫云观传承传统文化的做法还是很认同“可以说得到了当地信众的认可”。

传授绝技演太极风范

信众认可的,除了紫云观的全真道风范外,还有道众带来的武当张三丰太极拳。张三丰原式太极拳是由明朝武当山著名道士张三丰所创。相传张三丰云游天下后, 观见雀蛇智斗受启发,结合道家道教哲学原理和养生功法,总结出一套五行八卦演变之法,按照人体内外运行规律,刚柔相济,以柔克刚,后发先至的自卫防身、强 身健体的武术拳种。

作为武当张三丰太极拳传人的刘嗣传,一直在探索传统道教与现代社会如何结合,按照他的思考,传授太极就是一个让道 教融入社会、适应社会转型的很好方式,“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给人们心理带来无形的压力,太极拳可以让他们放松精神,调节身心,更能强身健体,保 健养生。此外,太极拳中追求和谐、平等、自由的人生意义,让世人以和谐心态看待万事万物。”

自紫云观开放之日起,紫云观的道众就致力于向新会信众教授、推广武当张三丰太极拳,至今已有200多位信众每日坚持在紫云观练拳。同时,不少港澳地区的新会华侨,也慕名前来紫云观求法。目前,紫云观已经成为新会地区太极拳的主要培训推广基地。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广东紫云观道众教信众三丰太极

南方都市报 陈奕启

2012-07-11 22:41:20

|
广东紫云观道众教信众三丰太极
|

紫云观建筑群气势宏伟,是广东少有的具全真道风范的道观。南都记者 陈奕启 摄

紫云观建筑群气势宏伟,是广东少有的具全真道风范的道观。南都记者 陈奕启 摄


“紫气东来环圣景,白云南渡绕名山。”书法名家启功亲题的“紫云观”牌匾下,意境深远的对联分立中门两侧,内中蕴含着新会紫云观内的玄机。江门这一道教 名山,是广东省内少有的全真道风范的道观,建筑风格甚具帝皇之气,同时也因着住持刘嗣传对道教与现代社会结合的探索,这里还是新会太极拳的主要培训推广基 地。

易地而建有明清宫廷风

“紫云观”的建立与新会当地的道教崇拜传统浓厚息息相关,“紫气东来环圣景”,就蕴含 着这个意思。南都记者从《新会县志》等资料上查到,唐宋以降,古冈州(即新会)在象山上有一紫云洞,就是道教一直承传和布教活动的地方。清代岭南道教兴 隆,在同治元年(1862年)就有道人在紫云洞内奉祀吕洞宾祖师。

据《新会县志》载,“吕仙庙,位于会城象山南麓,在紫云洞内,清同治元年建,祀吕洞宾。讲道烧香,官绅常集,道侣亦盛。”在当地传说,吕祖为新会及邻近地区百姓消灾造福非常灵验,因此紫云洞香火鼎盛,美名远播,该庙后来被毁于战火。

紫云观住持刘嗣传介绍,如今的紫云观是在1996年由香港“谭兆慈善基金”全资捐建,在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石涧凤山下易地重建,并于2002年正式对外开放,观内共有灵官、玉皇、三清等大小殿堂9座,大小神像91尊。

虽说是宗教场所,但记者置身其中的感觉更像是在威严的明清皇家宫殿中,观内殿阁大都采用明黄、大红等寓意皇家建筑的色彩,气势恢宏、庄严肃穆。刘嗣传解 释,由于传统上道教都被中国古代汉族皇朝封为国教,与皇家关系密切,道教建筑便多了几分帝皇之气,加上紫云观融合了明清建筑风格,因此给了记者这样的感 觉。刘嗣传说,“建筑风格上有明清宫廷风格,这是紫云观的特色之一。”

北道南传循全真正宗

紫云观住持刘嗣传,早年曾在武当、终南等北方道教名山修道,2002年开始常住紫云观,而且在紫云观内,与其具有类似经历的道众不在少数,均承北方道教,又先后南下新会常住紫云观,应了“白云南渡绕名山”之说。

紫云观的一份文字介绍中称,紫云观由一众具有北方全真道风范的道长管理。刘嗣传表示,紫云观现在是广东省内比较少有的行全真道教传统的道观。

所谓全真道教传统,除了道教科仪形式与目前盛行的广东其它道观有所区别外,最重要的不同是崇尚潜修,道士必须出家住道观,而且有严格的清规戒律约束,比广东其它道观采取的工作制更为严格。

刘嗣传说,虽然与新会信众以前所接触的道教有些区别,但对紫云观传承传统文化的做法还是很认同“可以说得到了当地信众的认可”。

传授绝技演太极风范

信众认可的,除了紫云观的全真道风范外,还有道众带来的武当张三丰太极拳。张三丰原式太极拳是由明朝武当山著名道士张三丰所创。相传张三丰云游天下后, 观见雀蛇智斗受启发,结合道家道教哲学原理和养生功法,总结出一套五行八卦演变之法,按照人体内外运行规律,刚柔相济,以柔克刚,后发先至的自卫防身、强 身健体的武术拳种。

作为武当张三丰太极拳传人的刘嗣传,一直在探索传统道教与现代社会如何结合,按照他的思考,传授太极就是一个让道 教融入社会、适应社会转型的很好方式,“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给人们心理带来无形的压力,太极拳可以让他们放松精神,调节身心,更能强身健体,保 健养生。此外,太极拳中追求和谐、平等、自由的人生意义,让世人以和谐心态看待万事万物。”

自紫云观开放之日起,紫云观的道众就致力于向新会信众教授、推广武当张三丰太极拳,至今已有200多位信众每日坚持在紫云观练拳。同时,不少港澳地区的新会华侨,也慕名前来紫云观求法。目前,紫云观已经成为新会地区太极拳的主要培训推广基地。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