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国征:《老子是否主张愚民政策》读后感

学习时报 任国征

2013-03-12 01:15:53

《学习时报》“中外历史”版3月4日刊登的《老子是否主张愚民政策》是一篇思想性很强的争鸣文章,读后很有感触。其实,老子的思想和观点被扭曲和误解的不仅此一端。

关于老子以及《道德经》的话题就有很多误读和偏读,现将突出的两种表现剖析如下:

第一,基础研究的缺失:“道教”和“道家”有何异同?

最近的两项重大的文化工程并没有有意识地界定北京大学的《儒藏》的重要课题《中国儒释道三教关系史》里把道教和道家混用;华东师范大学的《子藏》,把《道藏》当作单纯的诸子的典籍。若不申明辨源,则会影响两大工程的严谨性和权威性。

其实,道家和道教的区别要点在于:一是道家是一种哲学流派,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二是道家以老庄为思想主体,而道教则是尊老子为道祖,却没有庄子;三是道家不讲仙丹和符箓,不强调甚至反对巫术和鬼神,而道教则相反;四是道教有团体、教派、教义、信徒以及传授系统,而道家则没有这些。

《子藏》编纂过程中,有专家认为应把道藏和儒藏、子藏并列起来。这容易造成新的误读。原因是《道藏》既有大量的“道家”及诸子类的书,也有宗教经书,类似于《大藏经》;这不同于儒藏和子藏的单纯学派书目。

第二,引用阐释的曲解:“以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上篇“道经”第五章《虚用》全文是:“太上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这段论述很重要,但近年来也争议不断。比较多数的观点认为 “刍狗”两句话的意思是“天地和圣人无所谓仁慈偏爱,它对待万物百姓就如同对待刍狗一样任其自生自灭、自作自息。”

其实,这样解读也是望文生义和断章取义的理解。因为同《道德经》其他部分惯用的论述手法一样,本章仍是运用“假设”和“推理”的论证,本段的意思是“如果……,就会……;如果……,就会……。难道……?所以,天地应……,圣人应……。”即是,如果天地不仁,就会以万物为刍狗;如果圣人不仁,就会以百姓为刍狗。难道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所以,天地应当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圣人则是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值得一提的是,《道德经》既被划归到“子集”(哲学流派),又被归类到道教的核心典籍(宗教经书)。从道教角度的解读也值得我们参考。清末民初的江希张和大儒黄裳,以及中国道教协会现任会长任法融等的解读,均认同:天地之理和圣人之道是“虚而不屈”,“从守中用功”。老子且使用了形象的比喻“橐龠”(鼓风器皿的出气口),虽然“虚掩”却很“有用”。

可见,前两段话中“刍狗”的句子,则是引子和假设,重点显然是放在后两句的核心句上:论证老子“虚用”和“无为”的重要思想。

总之,《道德经》的解读在古代就曾出现过“千年注老未曾休”的学术奇观,我们今天的重要学术使命依然是摈弃功利化和媚俗化的倾向,尽量准确解读和领会老子思想的丰富内涵。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法自然,他的“愚之”(原文)不是秦始皇的“以愚黔首”的“愚”,而是“大智若愚”。他的“无为”是为了更多的有为,有韬光养晦的味道。他的所谓“无争”,实际上也是一种争,是很有水平的“争”,无为而为,无争而争。他从事物的正反关系中提炼辩证法,如祸福、阴阳、巧拙、智愚、雌雄、刚柔、进退等等,为“无为”的理论找到依据。这才是老子思想的核心之一。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任国征:《老子是否主张愚民政策》读后感

学习时报 任国征

2013-03-12 01:15:53

|
任国征:《老子是否主张愚民政策》读后感
|

《学习时报》“中外历史”版3月4日刊登的《老子是否主张愚民政策》是一篇思想性很强的争鸣文章,读后很有感触。其实,老子的思想和观点被扭曲和误解的不仅此一端。

关于老子以及《道德经》的话题就有很多误读和偏读,现将突出的两种表现剖析如下:

第一,基础研究的缺失:“道教”和“道家”有何异同?

最近的两项重大的文化工程并没有有意识地界定北京大学的《儒藏》的重要课题《中国儒释道三教关系史》里把道教和道家混用;华东师范大学的《子藏》,把《道藏》当作单纯的诸子的典籍。若不申明辨源,则会影响两大工程的严谨性和权威性。

其实,道家和道教的区别要点在于:一是道家是一种哲学流派,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二是道家以老庄为思想主体,而道教则是尊老子为道祖,却没有庄子;三是道家不讲仙丹和符箓,不强调甚至反对巫术和鬼神,而道教则相反;四是道教有团体、教派、教义、信徒以及传授系统,而道家则没有这些。

《子藏》编纂过程中,有专家认为应把道藏和儒藏、子藏并列起来。这容易造成新的误读。原因是《道藏》既有大量的“道家”及诸子类的书,也有宗教经书,类似于《大藏经》;这不同于儒藏和子藏的单纯学派书目。

第二,引用阐释的曲解:“以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上篇“道经”第五章《虚用》全文是:“太上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这段论述很重要,但近年来也争议不断。比较多数的观点认为 “刍狗”两句话的意思是“天地和圣人无所谓仁慈偏爱,它对待万物百姓就如同对待刍狗一样任其自生自灭、自作自息。”

其实,这样解读也是望文生义和断章取义的理解。因为同《道德经》其他部分惯用的论述手法一样,本章仍是运用“假设”和“推理”的论证,本段的意思是“如果……,就会……;如果……,就会……。难道……?所以,天地应……,圣人应……。”即是,如果天地不仁,就会以万物为刍狗;如果圣人不仁,就会以百姓为刍狗。难道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所以,天地应当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圣人则是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值得一提的是,《道德经》既被划归到“子集”(哲学流派),又被归类到道教的核心典籍(宗教经书)。从道教角度的解读也值得我们参考。清末民初的江希张和大儒黄裳,以及中国道教协会现任会长任法融等的解读,均认同:天地之理和圣人之道是“虚而不屈”,“从守中用功”。老子且使用了形象的比喻“橐龠”(鼓风器皿的出气口),虽然“虚掩”却很“有用”。

可见,前两段话中“刍狗”的句子,则是引子和假设,重点显然是放在后两句的核心句上:论证老子“虚用”和“无为”的重要思想。

总之,《道德经》的解读在古代就曾出现过“千年注老未曾休”的学术奇观,我们今天的重要学术使命依然是摈弃功利化和媚俗化的倾向,尽量准确解读和领会老子思想的丰富内涵。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法自然,他的“愚之”(原文)不是秦始皇的“以愚黔首”的“愚”,而是“大智若愚”。他的“无为”是为了更多的有为,有韬光养晦的味道。他的所谓“无争”,实际上也是一种争,是很有水平的“争”,无为而为,无争而争。他从事物的正反关系中提炼辩证法,如祸福、阴阳、巧拙、智愚、雌雄、刚柔、进退等等,为“无为”的理论找到依据。这才是老子思想的核心之一。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