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赤松子中诫经》的社会意义

中国道教协会网站 牛常让

2013-12-03 17:33:55

道教经典浩如烟海,汗牛充栋。《赤松子中诫经》(以下简称《中诫经》)便是其中一部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

《中诫经》以黄帝和赤松子对话的形式向世人阐述了大道的至简至易,告诫人们要积德行善。《周易·系辞传》中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中诫经》反复宣扬天人感应和因果报应,劝诫人们要多行善事、积累功德。

“诫”就字面意思而言有警告、劝告、告诫、劝诫、规诫等意思。道教戒律主要有《老君想尔戒》、《说十戒》、《思微定志经十戒》、《老君说一百八十戒》、《初真戒律》和《中极戒》、《天仙大戒》等。那么究竟什么是戒律?为什么要遵守戒律?

其实戒律就是道,是历代祖师先圣大贤“理日月之行,治阴阳之气,节四时之度”,窥察天机而得到的道。故想学道必严守戒律,才能离道愈近;反之,则离灭亡不远矣。

大道至简,今结合初真五戒谈一下《中诫经》的思想内容及自己的修道体会。

初真五戒为杀、盗、淫、妄、酒,以对应五行金、木、水、火、土,更对应人之五德仁、义、礼、智、信。这样讲似乎与人们的现代生活关系不大,距离有些远。其实不然,戒律与我们的社会和生活息息相关。现代人面对巨大的社会压力、浮躁的社会心理,常常身心俱疲,亚健康也就顺势成为人们生活中最常见,也最容易被谈论的词汇之一。

社会环境自然是我们个人力量无法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调适自己的身心,遵守戒律,不放纵自己的欲望,知道如何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掌握趋吉避凶的方法,这样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身心状况,减少灾病的发生。

人们在如意的时候总是觉得一切都理所当然,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在不如意的时候就会怨天尤人,感叹自己的命运多舛和上天对自己的不公,看不到别人为成功所付出的努力和辛劳。看不清自己的问题,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自然就不会指导忏悔自己的错误,更谈不上改正了。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反省自身,要修身、修德,将所有的灾难、疾病在还没有发生时就将其扼杀。

那么,疾病、灾难和我们的道德究竟有怎样的关系?道门认为,天地以阴阳五行为运用,人道法天道,人体也以阴阳五行运行,人之道德同样运行阴阳五行。人之五德有亏,不守戒律,对应于身则有病,对应于天地则有灾,损阴丧德重,则双双齐至,命不久矣。

故天道承负,善恶承负,报应不爽。皆自身造孽,与他人何干?《太上感应篇》中讲:“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多逢灾病往往是其自身孽力所致,不要怨天尤人。

人得了病,遇了灾,是不是只能承受着?答案是否定的。人多逢灾、病不可怕,只要有一颗向善的心,常反省自身,正视己错,自然能够身康体健、诸事顺遂。

《赤松子中诫经》中讲“黄帝又问曰:人生寿命,合得几许?对曰:人生堕地,天赐其寿四万三千八百日,都为一百二十岁……”。现在科学家也证明了人可活到120岁,那为什么有“人活七十古来稀”之说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第一是修身养性,第二是吃的问题。

我们观察一下生活就会发现,凡心胸狭窄者,易与他人发生冲突者,大多数都是短寿多灾。圣哲先师们早就教导我们,大喜、大悲、大惊、大怒,都容易伤人身体,使人短寿

道家认为,人体内有三宝曰“精、气、神”,“神”对于人的生命健康至关重要。精满神足则长寿无灾;精神虚耗则气短多病;神灭则人亡。我们平时急躁、多虑、烦恼、忧愁等无时无刻不在消耗我们的精神,又岂能长寿?古人常养神,现人常耗神;一出一入,高下立判。故长寿的前提是修身养性。

再来说吃,道教有戒荤酒之说。主要是因为人体须清静,不食荤酒,避免人体被污染,这对于现代人养生具有启发意义。

现代人多喜食肉食,并且认为肉食营养价值很高,其实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肉食类所包含的营养成分,植物中都有。而且在人们经常食用的肉食中还会有很多添加剂、药剂,甚至还有一些是有毒副作用的,人们的身体受到损害。现实中很多人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不顾食物质量如何,不管有毒没毒,一律照吃不误。试想,我们把质量不合乎标准的有毒食物吃下去,五脏六腑要向体外排毒,如果毒素排不净,就会长期在体内积累,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就会构成严重威胁。人一旦病倒,就会导致身体元气大亏,而现代人又不懂如何保养、补充元气,病后就只能元气大伤,寿命减耗。

酒也是道门一戒。我们大家可以观察一下生活中喜欢喝烈酒的人,喜欢吃刺激性食物的人,大都脾气易于暴躁,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人多急躁小则耗财,大则毁了自己的事业,可见饮食对我们的生活影响之大。所以要想身体健康、事业顺心,如何饮食是必须要谨慎对待的事情。

《赤松子中诫经》云:“夫人生在天地之中,禀阴阳二气,皇天虽高,其应在下;后土虽卑,其应在上。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言而万物生,人处其中,恣心情欲,凡人动息,天地皆知,故云天有四知也。”我们以此共勉。
 

更多链接

道教戒律全集五《赤松子中誡經》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略谈《赤松子中诫经》的社会意义

中国道教协会网站 牛常让

2013-12-03 17:33:55

|
略谈《赤松子中诫经》的社会意义
|

道教经典浩如烟海,汗牛充栋。《赤松子中诫经》(以下简称《中诫经》)便是其中一部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

《中诫经》以黄帝和赤松子对话的形式向世人阐述了大道的至简至易,告诫人们要积德行善。《周易·系辞传》中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中诫经》反复宣扬天人感应和因果报应,劝诫人们要多行善事、积累功德。

“诫”就字面意思而言有警告、劝告、告诫、劝诫、规诫等意思。道教戒律主要有《老君想尔戒》、《说十戒》、《思微定志经十戒》、《老君说一百八十戒》、《初真戒律》和《中极戒》、《天仙大戒》等。那么究竟什么是戒律?为什么要遵守戒律?

其实戒律就是道,是历代祖师先圣大贤“理日月之行,治阴阳之气,节四时之度”,窥察天机而得到的道。故想学道必严守戒律,才能离道愈近;反之,则离灭亡不远矣。

大道至简,今结合初真五戒谈一下《中诫经》的思想内容及自己的修道体会。

初真五戒为杀、盗、淫、妄、酒,以对应五行金、木、水、火、土,更对应人之五德仁、义、礼、智、信。这样讲似乎与人们的现代生活关系不大,距离有些远。其实不然,戒律与我们的社会和生活息息相关。现代人面对巨大的社会压力、浮躁的社会心理,常常身心俱疲,亚健康也就顺势成为人们生活中最常见,也最容易被谈论的词汇之一。

社会环境自然是我们个人力量无法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调适自己的身心,遵守戒律,不放纵自己的欲望,知道如何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掌握趋吉避凶的方法,这样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身心状况,减少灾病的发生。

人们在如意的时候总是觉得一切都理所当然,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在不如意的时候就会怨天尤人,感叹自己的命运多舛和上天对自己的不公,看不到别人为成功所付出的努力和辛劳。看不清自己的问题,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自然就不会指导忏悔自己的错误,更谈不上改正了。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反省自身,要修身、修德,将所有的灾难、疾病在还没有发生时就将其扼杀。

那么,疾病、灾难和我们的道德究竟有怎样的关系?道门认为,天地以阴阳五行为运用,人道法天道,人体也以阴阳五行运行,人之道德同样运行阴阳五行。人之五德有亏,不守戒律,对应于身则有病,对应于天地则有灾,损阴丧德重,则双双齐至,命不久矣。

故天道承负,善恶承负,报应不爽。皆自身造孽,与他人何干?《太上感应篇》中讲:“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多逢灾病往往是其自身孽力所致,不要怨天尤人。

人得了病,遇了灾,是不是只能承受着?答案是否定的。人多逢灾、病不可怕,只要有一颗向善的心,常反省自身,正视己错,自然能够身康体健、诸事顺遂。

《赤松子中诫经》中讲“黄帝又问曰:人生寿命,合得几许?对曰:人生堕地,天赐其寿四万三千八百日,都为一百二十岁……”。现在科学家也证明了人可活到120岁,那为什么有“人活七十古来稀”之说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第一是修身养性,第二是吃的问题。

我们观察一下生活就会发现,凡心胸狭窄者,易与他人发生冲突者,大多数都是短寿多灾。圣哲先师们早就教导我们,大喜、大悲、大惊、大怒,都容易伤人身体,使人短寿

道家认为,人体内有三宝曰“精、气、神”,“神”对于人的生命健康至关重要。精满神足则长寿无灾;精神虚耗则气短多病;神灭则人亡。我们平时急躁、多虑、烦恼、忧愁等无时无刻不在消耗我们的精神,又岂能长寿?古人常养神,现人常耗神;一出一入,高下立判。故长寿的前提是修身养性。

再来说吃,道教有戒荤酒之说。主要是因为人体须清静,不食荤酒,避免人体被污染,这对于现代人养生具有启发意义。

现代人多喜食肉食,并且认为肉食营养价值很高,其实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肉食类所包含的营养成分,植物中都有。而且在人们经常食用的肉食中还会有很多添加剂、药剂,甚至还有一些是有毒副作用的,人们的身体受到损害。现实中很多人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不顾食物质量如何,不管有毒没毒,一律照吃不误。试想,我们把质量不合乎标准的有毒食物吃下去,五脏六腑要向体外排毒,如果毒素排不净,就会长期在体内积累,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就会构成严重威胁。人一旦病倒,就会导致身体元气大亏,而现代人又不懂如何保养、补充元气,病后就只能元气大伤,寿命减耗。

酒也是道门一戒。我们大家可以观察一下生活中喜欢喝烈酒的人,喜欢吃刺激性食物的人,大都脾气易于暴躁,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人多急躁小则耗财,大则毁了自己的事业,可见饮食对我们的生活影响之大。所以要想身体健康、事业顺心,如何饮食是必须要谨慎对待的事情。

《赤松子中诫经》云:“夫人生在天地之中,禀阴阳二气,皇天虽高,其应在下;后土虽卑,其应在上。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言而万物生,人处其中,恣心情欲,凡人动息,天地皆知,故云天有四知也。”我们以此共勉。
 

更多链接

道教戒律全集五《赤松子中誡經》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