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诡祖的三受皇封看人性的诉求

道教之音 鞠志国

2014-01-30 17:06:39

李诡祖从一个曲梁县令变成世人供奉的财神爷,经历了一个民间造神,道教纳神,皇上封神的过程。与其他财神不同的是,李诡祖曾经得到三次皇封,分别是唐高祖敕封的“都天致富财帛星君”,后唐明宗敕封的“神君增福相公”和元世祖敕封的“福善平施真君”。如果仔细考察这几个封号出现的时代背景,你会发现这些封号与民间的诉求居然有密切关系。这在哲学上叫“需要是发明”之母,在宗教界叫“有求必应”。

李诡祖的封号“都天致富财帛星君”为唐高祖李渊所赐,但在正史中未见记载。

宋朝宰相富弼(1047-1048年)在青州做知府时曾经作诗《过淄川仙人乡》一首:“青山连绵草木荒,绿溪蜿蜒流水忙。占高居胜隐古寺,倚岬傍崖露小庄。云高洞中乾坤大,仙人台上日月长。唐封财神今犹在,世外桃源非梦乡”。诗中的“唐封财神”指的就是李渊赐封李诡祖的事迹。

清末山东义和团有“增福财神揭帖”曰:“增福财神降神坛,送福送财保家全。保家全,三月十九祭东南,唐封星君在长安。七月二十二,增福相公升仙日,财神巡世送吉利。九月十七是阳关,太白金星来下凡。起道场,焚香烟,不怕鬼子闹中原”。说明民间的确有李诡祖为太白金星转世和唐高祖赐封李诡祖为财帛星君的说法。

增福财神李诡祖小考

西安瑞丰堂木板年画社有题为“财帛星君之增福财神”的木板年画,进一步证明增福财神与财帛星君为同一位神灵。

西安瑞丰堂木版年画社是由汪纸马传人创建的,专门从事中国传统精品纸马及木版年画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制作。 汪氏家族制作纸马年画的历史已有八百余年,明朝时的德馨轩、清朝时的吉庆堂、民国时的德顺斋均是汪氏家族中著名的纸马年画老字号。清朝时期因汪氏家族的纸马年画曾经为皇家御用,特别封赐家族汪纸马称号。因此,这份木板年画进一步证明财帛星君就是增福财神李诡祖。

为什么唐高祖李渊要封李诡祖为“都天致富财帛星君”呢?分析起来,有三重因素:

第一,出于感恩心理。根据民间传说,李渊的夫人得了一种怪病,就像鬼缠身一样,昼夜不得安宁。看遍了国手圣医,都不见好转。于是李世民发榜在全国征求神医。这时候一个来自齐地的云游道人来见李世民,他说尽管我大唐王朝的建立是顺天应时,但期间难免杀戮过多,游魂冤鬼找不到归宿,所以迁怒于太后。今有齐地淄川神仙姓李名诡祖,又是圣上的本家。这个李神仙曾在北魏孝文帝朝治相府事,后在五松山得道成仙。诡祖的谐音是“鬼祖”,所以主裁阴阳两间冤狱,最能驱神役鬼,祛病消灾。可在太后处设立李神仙牌位,求其显灵,保证能医好太后的疾病。李世民依计而行,太后果然很快就痊愈了。李渊感激李神仙的神功,于是赐封李诡祖为“都天致富财帛星君”。

第二,迎合民众习俗。李诡祖去世后,淄川和曲梁民间既立祠纪念,后来又将其神化为太白金星转世,并逐渐演变为道教的财神。在道教中,太白金星为太白星君,是五星君之一,全称“西方金德太白天皓星君”,是神仙中知名度最高的神之一,地位仅在三清(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之下。太白金星属金神,在天庭的职衔是“都天致富财帛星君”,专管天下的金银财帛。唐高祖的敕封恰恰迎合了民间和道教造神的需求。

第三,出于政治目的。李诡祖既是李渊的本家,又是道教名人。唐高祖李渊掌权之后做了两件大事,一是认道教祖师老子(李耳)为祖,二是赐封本家李诡祖为财神,这种做法可谓一石三鸟。其一,通过道教祖师李耳掌握了全民的意识形态;其二,通过赐封李诡祖间接成为掌握财富和民生的主宰;其三,在太白金星李长庚和李诡祖之间建立了某种联系,使李诡祖的财神形象更易为民众接受。这些做法对于李氏家族统治的正统性和后来的李唐盛世奠定了基础。

现在南方许多财神庙,包括香港,马来西亚的许多财神庙都叫财帛星君庙。可见财帛星君在人们的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到了唐末,五胡十六国,我国北方到处是战乱和狼烟,人们的生活颠沛流离,朝不保夕。在这种生存环境下,人们发现金银财帛可以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有的人会为钱所害,有钱人不一定有福。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更看重福分和福报。因此,年三十之前都要贴“福”字。据宋代《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这也成为北方人特别崇拜增福财神的原因之一。

在这种战乱的形势和民间强烈诉求的情况下,后唐明宗李嗣源为了提高在民间的号召力,于是也学习唐高祖敕封祖先的办法,将远祖李诡祖敕封为“神君增福相公”,充分迎合了当时人们对于福分和福运的诉求。

尽管后唐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但是这次赐封的影响却非常久远。除了南方部分地区之外,我国大部地区都将李诡祖称为“增福财神”,供奉李诡祖的庙宇都称为增福财神庙或增福庙,而李诡祖的木板年画都称为增福财神年画。

在道教里面,增福相公李诡祖不但是给人们带来金银财帛和福祉的财神爷,同时还负责“白日裁断阳间冤狱,夜间主判阴间是非,兼管随朝三品以上官人衣饭禄料,及在世居民每岁分定合有衣食之禄”。在这里,李诡祖成了一个全能的,无所不管的神。他增福增禄增财运,不但是阳间的法官,地狱的判官,还是政府官员的保护神,是人民大众的衣食父母。

从李诡祖的三受皇封看人性的诉求

但是,财帛也好,福祉也罢,保护神也好,衣食父母也罢,民间似乎总是有贫富不均的现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历朝历代都有。唐宋时期经济高度发达,但是贫富不均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于是,人们祈求财神爷能够多多视察民间疾苦,不但要护佑有钱人,也要照顾穷苦人。于是就有了财神爷巡游淄川城视察民间疾苦的传说和习俗。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成吉思汗崇尚道教,特邀全真道长春子(丘处机)北上,尊为神仙。据说长春子为成吉思汗献《增福财神宝卷》,成吉思汗如获至宝。为了笼络民心,巩固政权,元世祖忽必烈步唐朝李渊和后唐明宗的后尘,登上皇位后的同年就册封李诡祖为“福善平施真君”,以满足各个阶层的民众对于财神爷的需求,同时也使增福财神李诡祖的影响扩展到北部的蒙人聚居区。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从李诡祖的三受皇封看人性的诉求

道教之音 鞠志国

2014-01-30 17:06:39

|
从李诡祖的三受皇封看人性的诉求
|

李诡祖从一个曲梁县令变成世人供奉的财神爷,经历了一个民间造神,道教纳神,皇上封神的过程。与其他财神不同的是,李诡祖曾经得到三次皇封,分别是唐高祖敕封的“都天致富财帛星君”,后唐明宗敕封的“神君增福相公”和元世祖敕封的“福善平施真君”。如果仔细考察这几个封号出现的时代背景,你会发现这些封号与民间的诉求居然有密切关系。这在哲学上叫“需要是发明”之母,在宗教界叫“有求必应”。

李诡祖的封号“都天致富财帛星君”为唐高祖李渊所赐,但在正史中未见记载。

宋朝宰相富弼(1047-1048年)在青州做知府时曾经作诗《过淄川仙人乡》一首:“青山连绵草木荒,绿溪蜿蜒流水忙。占高居胜隐古寺,倚岬傍崖露小庄。云高洞中乾坤大,仙人台上日月长。唐封财神今犹在,世外桃源非梦乡”。诗中的“唐封财神”指的就是李渊赐封李诡祖的事迹。

清末山东义和团有“增福财神揭帖”曰:“增福财神降神坛,送福送财保家全。保家全,三月十九祭东南,唐封星君在长安。七月二十二,增福相公升仙日,财神巡世送吉利。九月十七是阳关,太白金星来下凡。起道场,焚香烟,不怕鬼子闹中原”。说明民间的确有李诡祖为太白金星转世和唐高祖赐封李诡祖为财帛星君的说法。

增福财神李诡祖小考

西安瑞丰堂木板年画社有题为“财帛星君之增福财神”的木板年画,进一步证明增福财神与财帛星君为同一位神灵。

西安瑞丰堂木版年画社是由汪纸马传人创建的,专门从事中国传统精品纸马及木版年画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制作。 汪氏家族制作纸马年画的历史已有八百余年,明朝时的德馨轩、清朝时的吉庆堂、民国时的德顺斋均是汪氏家族中著名的纸马年画老字号。清朝时期因汪氏家族的纸马年画曾经为皇家御用,特别封赐家族汪纸马称号。因此,这份木板年画进一步证明财帛星君就是增福财神李诡祖。

为什么唐高祖李渊要封李诡祖为“都天致富财帛星君”呢?分析起来,有三重因素:

第一,出于感恩心理。根据民间传说,李渊的夫人得了一种怪病,就像鬼缠身一样,昼夜不得安宁。看遍了国手圣医,都不见好转。于是李世民发榜在全国征求神医。这时候一个来自齐地的云游道人来见李世民,他说尽管我大唐王朝的建立是顺天应时,但期间难免杀戮过多,游魂冤鬼找不到归宿,所以迁怒于太后。今有齐地淄川神仙姓李名诡祖,又是圣上的本家。这个李神仙曾在北魏孝文帝朝治相府事,后在五松山得道成仙。诡祖的谐音是“鬼祖”,所以主裁阴阳两间冤狱,最能驱神役鬼,祛病消灾。可在太后处设立李神仙牌位,求其显灵,保证能医好太后的疾病。李世民依计而行,太后果然很快就痊愈了。李渊感激李神仙的神功,于是赐封李诡祖为“都天致富财帛星君”。

第二,迎合民众习俗。李诡祖去世后,淄川和曲梁民间既立祠纪念,后来又将其神化为太白金星转世,并逐渐演变为道教的财神。在道教中,太白金星为太白星君,是五星君之一,全称“西方金德太白天皓星君”,是神仙中知名度最高的神之一,地位仅在三清(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之下。太白金星属金神,在天庭的职衔是“都天致富财帛星君”,专管天下的金银财帛。唐高祖的敕封恰恰迎合了民间和道教造神的需求。

第三,出于政治目的。李诡祖既是李渊的本家,又是道教名人。唐高祖李渊掌权之后做了两件大事,一是认道教祖师老子(李耳)为祖,二是赐封本家李诡祖为财神,这种做法可谓一石三鸟。其一,通过道教祖师李耳掌握了全民的意识形态;其二,通过赐封李诡祖间接成为掌握财富和民生的主宰;其三,在太白金星李长庚和李诡祖之间建立了某种联系,使李诡祖的财神形象更易为民众接受。这些做法对于李氏家族统治的正统性和后来的李唐盛世奠定了基础。

现在南方许多财神庙,包括香港,马来西亚的许多财神庙都叫财帛星君庙。可见财帛星君在人们的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到了唐末,五胡十六国,我国北方到处是战乱和狼烟,人们的生活颠沛流离,朝不保夕。在这种生存环境下,人们发现金银财帛可以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有的人会为钱所害,有钱人不一定有福。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更看重福分和福报。因此,年三十之前都要贴“福”字。据宋代《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这也成为北方人特别崇拜增福财神的原因之一。

在这种战乱的形势和民间强烈诉求的情况下,后唐明宗李嗣源为了提高在民间的号召力,于是也学习唐高祖敕封祖先的办法,将远祖李诡祖敕封为“神君增福相公”,充分迎合了当时人们对于福分和福运的诉求。

尽管后唐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但是这次赐封的影响却非常久远。除了南方部分地区之外,我国大部地区都将李诡祖称为“增福财神”,供奉李诡祖的庙宇都称为增福财神庙或增福庙,而李诡祖的木板年画都称为增福财神年画。

在道教里面,增福相公李诡祖不但是给人们带来金银财帛和福祉的财神爷,同时还负责“白日裁断阳间冤狱,夜间主判阴间是非,兼管随朝三品以上官人衣饭禄料,及在世居民每岁分定合有衣食之禄”。在这里,李诡祖成了一个全能的,无所不管的神。他增福增禄增财运,不但是阳间的法官,地狱的判官,还是政府官员的保护神,是人民大众的衣食父母。

从李诡祖的三受皇封看人性的诉求

但是,财帛也好,福祉也罢,保护神也好,衣食父母也罢,民间似乎总是有贫富不均的现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历朝历代都有。唐宋时期经济高度发达,但是贫富不均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于是,人们祈求财神爷能够多多视察民间疾苦,不但要护佑有钱人,也要照顾穷苦人。于是就有了财神爷巡游淄川城视察民间疾苦的传说和习俗。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成吉思汗崇尚道教,特邀全真道长春子(丘处机)北上,尊为神仙。据说长春子为成吉思汗献《增福财神宝卷》,成吉思汗如获至宝。为了笼络民心,巩固政权,元世祖忽必烈步唐朝李渊和后唐明宗的后尘,登上皇位后的同年就册封李诡祖为“福善平施真君”,以满足各个阶层的民众对于财神爷的需求,同时也使增福财神李诡祖的影响扩展到北部的蒙人聚居区。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