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道教文化漫谈

今日嵊州 佚名

2014-07-22 09:33:05

一提起道教,脑子里就会跳出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的确如此。道教与佛教的许多内容,是没法按照我们世俗的理解而正确说出来的,仅凭着我们的一点世聪辨智,就去解释佛与道的理论精髓,无疑于蚂蚁撼树!

在嵊州境内,道教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其实要比佛教文化早。《释名·释长幼》对“仙”字的解释说:“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道教理想的成仙修道环境,必须在超尘脱俗、幽深僻静、高耸入天、云雾缭绕之名山。而在嵊州,早在东汉时,就有《刘阮遇仙》的故事流传于世,嵊州可以说是道家神仙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刘阮遇仙故事在中国道教史和文学史上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如果细究其源头,与道教的神仙与洞天福地的概念颇相吻合。自古以来,“剡多名山”。加上三国时杨祖德剡溪觅金刀的传说,连同“两火一刀可以逃”(两火一刀即是“剡”字)之谶言,使得古剡县成为了全国著名高僧、高士以及文人们向往的栖息之地。否则,那条“唐诗之路”就不会从他们的脚下开辟出来,那么丰富的佛教、道教、哲学以及文学遗产也不会在这里保存下来。

自古名山僧占多。其实不然。许多道家与文人们也都喜欢清幽之处,而清幽之处大多非名

山莫属。自东晋以后,北方士族南迁过来不少,他们带过来的玄谈之风与佛道思想互为相融。这段时期,嵊州历史出现过一个人物:王羲之。

永和十一年(355),王羲之在父母坟前设誓辞官,隐居剡县的金庭。金庭原来只是一个洞,为一樵夫所发现。洞内宽敞,有卧室、书桌,还有一口小池子,可蓄鱼。王羲之就在洞里生活,养两只通人性的大白鹅,伴随着他作画吟诗,还有米酒可以喝。当然,一家人隐居自然会少些乐趣,若有三两知己共度时光,那便会适意许多。于是乎,大诗人许洵从萧山迁居过来,与他作邻。不久,高僧支遁也随之到此地弘扬佛法,创立“即色宗”,撰有《即色论》。我们可以想象,三位好友,怀着各自的人生理想,朝着自己的人生方向前进时,暂时走到了一起。在那些个宁静闲适的时光里,无论春夏,无论秋冬,无论阴晴,无论雨雪,他们随时可以聚在一起,品茗或小酌,对弈或相吟,抚琴或吹箫,相谈儒释道,笑对天地人。

王羲之在世时,曾经舍过几次宅院为寺,有普照寺、戒珠寺等。在金庭时又想舍洞为观,可惜未能遂愿。到了王羲之的五代孙王衡,他那时做了太守,有次回乡时,想起自己的祖宗未能完成的心愿,便把金庭故居改为崇妙观,也可算是“前人心愿后人了”吧。这个道观改成后,有个著名的道士叫褚伯玉到了这里潜心修道。他的道风高炽,齐高帝派人马来接他,他看着眼前的绿水青山,坚决地摇了摇头,说:此地甚好,别无他求,并给齐高帝写了一封信,表明了矢志不渝去修道的决心。高帝深为折服,赐道观为金庭观,修复一新。于是,金庭观不再是一个洞,而多了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清殿、金庭道观、书楼等建筑。一时间,道观庄严,气象万千,非昔日所可比拟。在后来的朝代里,一些文人雅士纷纷涌向金庭观,写下了无数的诗篇。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嵊州道教文化漫谈

今日嵊州 佚名

2014-07-22 09:33:05

|
嵊州道教文化漫谈
|

一提起道教,脑子里就会跳出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的确如此。道教与佛教的许多内容,是没法按照我们世俗的理解而正确说出来的,仅凭着我们的一点世聪辨智,就去解释佛与道的理论精髓,无疑于蚂蚁撼树!

在嵊州境内,道教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其实要比佛教文化早。《释名·释长幼》对“仙”字的解释说:“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道教理想的成仙修道环境,必须在超尘脱俗、幽深僻静、高耸入天、云雾缭绕之名山。而在嵊州,早在东汉时,就有《刘阮遇仙》的故事流传于世,嵊州可以说是道家神仙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刘阮遇仙故事在中国道教史和文学史上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如果细究其源头,与道教的神仙与洞天福地的概念颇相吻合。自古以来,“剡多名山”。加上三国时杨祖德剡溪觅金刀的传说,连同“两火一刀可以逃”(两火一刀即是“剡”字)之谶言,使得古剡县成为了全国著名高僧、高士以及文人们向往的栖息之地。否则,那条“唐诗之路”就不会从他们的脚下开辟出来,那么丰富的佛教、道教、哲学以及文学遗产也不会在这里保存下来。

自古名山僧占多。其实不然。许多道家与文人们也都喜欢清幽之处,而清幽之处大多非名

山莫属。自东晋以后,北方士族南迁过来不少,他们带过来的玄谈之风与佛道思想互为相融。这段时期,嵊州历史出现过一个人物:王羲之。

永和十一年(355),王羲之在父母坟前设誓辞官,隐居剡县的金庭。金庭原来只是一个洞,为一樵夫所发现。洞内宽敞,有卧室、书桌,还有一口小池子,可蓄鱼。王羲之就在洞里生活,养两只通人性的大白鹅,伴随着他作画吟诗,还有米酒可以喝。当然,一家人隐居自然会少些乐趣,若有三两知己共度时光,那便会适意许多。于是乎,大诗人许洵从萧山迁居过来,与他作邻。不久,高僧支遁也随之到此地弘扬佛法,创立“即色宗”,撰有《即色论》。我们可以想象,三位好友,怀着各自的人生理想,朝着自己的人生方向前进时,暂时走到了一起。在那些个宁静闲适的时光里,无论春夏,无论秋冬,无论阴晴,无论雨雪,他们随时可以聚在一起,品茗或小酌,对弈或相吟,抚琴或吹箫,相谈儒释道,笑对天地人。

王羲之在世时,曾经舍过几次宅院为寺,有普照寺、戒珠寺等。在金庭时又想舍洞为观,可惜未能遂愿。到了王羲之的五代孙王衡,他那时做了太守,有次回乡时,想起自己的祖宗未能完成的心愿,便把金庭故居改为崇妙观,也可算是“前人心愿后人了”吧。这个道观改成后,有个著名的道士叫褚伯玉到了这里潜心修道。他的道风高炽,齐高帝派人马来接他,他看着眼前的绿水青山,坚决地摇了摇头,说:此地甚好,别无他求,并给齐高帝写了一封信,表明了矢志不渝去修道的决心。高帝深为折服,赐道观为金庭观,修复一新。于是,金庭观不再是一个洞,而多了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清殿、金庭道观、书楼等建筑。一时间,道观庄严,气象万千,非昔日所可比拟。在后来的朝代里,一些文人雅士纷纷涌向金庭观,写下了无数的诗篇。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