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道德经》(总纲篇)

道教之音 佚名

2015-07-26 19:59:04

《道德经》。道,道理,规律,或者就是个圆。德,总结道理、规律,或者看清这些圆而会产生的体现于内的智慧。因智慧而自然而然产生的平和心态,共同和谐的理念,表现于外就是德。经,凑字数的,没什么意义,也就有点装饰作用。

朴实点,就是道理与智慧之书。严谨点,就是规律与智慧的辩证关系。科学点,就是规律+智慧=德。神秘点,就是个阴阳图。

易于理解点,就是道理、智慧、德行的平衡之道。沧桑点,就是师法自然之道。

传统意义之德,是儒家捆绑中国人思想的绳索,既不自然,也不科学。法不像法,德不是“德”,只是一种外在行为标准。学而思,思而明,明而慧,慧而德,才是“老子”的道家之“德”。简单的说,就是智慧之“德”,是德的内在思想。儒家之德,是“德”的外在形式,只是礼教的延伸,称其为礼教之“德”,应该比较合适。

以儒家礼教之德去理解道家智慧之德,《道德经》全文狗屁不通。只有智慧之“德”才能与全文呼应,浑然天成。几百个版本的《道德经》,希望有生之日都能一一观摩,最好还能一一点评。近代林语堂版本虽未见其文,但观其别的文章,想来还是近儒,离道差的很远。

礼教之“德”,在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意义。中国的奴隶社会,相对于西方文化下的奴隶社会,非常短暂。如果没有后世儒家专于礼教的孙子们一条又一条的向他们祖宗的脖子上套绳子。中国应该更早的进入资本社会,中国与西方文明的差距就产生于此时。

西方文明吸收了中国封建社会时先进于他们奴隶社会的儒家文化,很快的进入封建社会。西方文化偏向于现实主义,表现于人就是理性思维,他们遵循的基本上是“从林法则”,优胜劣汰,那是自然法则的表象。正如礼教之德是德的表象,智慧之德才是德的内涵。自然法则的表象是优胜劣汰,但它的内涵是“和”,和谐之和。

平衡自然万物是人类的宿命,是人类做为这颗星球统治者应尽的义务。尽不了,恐怕会被自然淘汰。人类,连灵智未开的古猿时期算起,好像是170万年的历史吧。地球,已经活了50亿年了。已经知道的恐龙文明,太贪吃了,被淘汰了。地球上未知的文明,应该还有,被历史掩埋了。

正如人类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你平衡不了大到阴阳,小到社会关系,就会被人类历史所掩埋。人类,做为地球上近5000年的宠儿,何去何从?

儒家的礼教之德,在进入了封建社会,就失去了他的本意。竟然延伸出了宦官集团这种变态产物,并且长期的活跃于中国封建王朝,且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成为了祸乱之源。那位儒子创造出这样的阴阳合一?且后世大儒们竟然对这种现象习以为常。这就是“儒”?中国人的奴性,就是儒家礼教文化的极端发展所致。而宦官文化,就是中国奴性文化的极致。

而儒家之礼教,其根源在于《易经》的阳主阴从思想,并以此为根,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政治结构,君、臣、民。这种格局的实质就是,强买强卖,并且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乃至延伸到家庭,就是别管老子是什么货色,反正老子是对的。国家之阴,民也。只能碰运气,碰上有道明君,过点顺心日子。碰上失道昏君,与君皆亡。家庭之阴,女性,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现在好了,女性,嫁瘟鸡的换好鸡,嫁恶狗的换善狗。当然,嫁鸡的想换凤凰,恐怕也是一种悲剧。在这一点上,中国社会总算是吸收了一次西方文化的反馈。

一样的根源,一样的传承。“儒家”从《易经》起就讲究“阳主阴从”的和谐。“道家”讲究平衡而和谐,没有主、从之说。现在好了,中国,阳己不举,阴已自由,儒子们,还能怎么和?儒家之根已崩盘,儒家不从根子上变革,当前中国的儒学回流态势只能是乱上添乱,苟延残喘。

中国社会2000多年来有三条主线,儒、法在明,道在暗。儒、法相和,中国就强盛。儒、法不和中国就衰落。道,就是儒、法这个跷跷板的支点。借力用力,保持那两位的平衡。

自明后,道好像就失了。清末、民国,百家争鸣,“马”法胜出。同春秋战国如出一辙,该焚书的焚书,该文革的文革,该坑儒的坑儒。这么乱搞,为何未亡?

“马法”,其实名存实亡了,正版的苏老大都亡了,何况我们的盗版。80年代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念一出,就是“儒、马法、中法”并行的格局。时至今日,马法的痕迹已经很淡了,只有马法的大方向尚存。

几十年九年义务教育,民智,应该算是开了吧。但又似乎被突如其来的丰盛的现代物质文明冲击的不想、不愿、不会思考了。外物,总有玩腻的时候。人,终归还是要寻找自己的本心的。

道失,儒落,德丧,法独行。这就是当前的中国社会,独腿前行。党的层面在复儒归德,官的层面在见风使舵,民的层面在彷徨。经济、股市的情况又决定了民的彷徨方向。当前的中国,走的很累,也很危险。儒家文化虽然有先天的不足,也好赖支撑了中国2000多年。儒家的儒子们,也远不是当世所谓的文化人所能企及的。知识分子,这个称呼比较适合当世的中国文化人。

道、儒失落,满大街的知识分子搞文化,只能看懂表面新闻的官员搞政治。中国的文化复兴?难啊!欲文化复兴,必先百家争鸣?能鸣否?几家尚存?在物质浪潮的冲击下,有没有人静心去听?又有多少人能听懂?

文化、历史、哲学是基础,政治、经济、社会、自然、心理都得懂点。不是背会了多少,是你懂了多少?哪怕你像电脑一样把这些都背会了,理不清这些东西之间的关系,屁用没有。应试教育于理科,应该是合适的。于文科,错的很离谱。“中学为本,西学为用”,这是近代大儒说的吧。小道以为,“文科唯心,理科唯物。心宜广博,物宜精细。”

新儒学!儒家子孙不孝啊。《易》都不懂,还想搞新儒学,太扯淡了吧。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有根的,就如牛顿所说,我们都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合理的变革。我们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变新,创个屁新。小道人微言轻,就搞搞旧“道”学吧,顺便帮你们儒家搞搞旧儒学。

按历史惯性应该出现的人类百家争鸣时机好像是来临了,应该是世界级的文化盛宴,资、社、宗教、佛、道、儒、法,所有在人类历史的舞台上留下痕迹的主义、思想、学派,都来吧。哪怕是恐怖组织,只要你认为你的恐怖是有思想承载的,都来吧。为世界,为人类,为儿孙的未来。

命题很可笑,从何而来?要去何方?这么大个世界,应该能养活几百个不事生产的无聊人吧?

这事,需要当权者们去推动。身居高位,这是你们的责任,理解不到这事意义的当权者,是不符合其身份的当权者,洗洗回家去睡吧。先吐口水吧,总比虎视眈眈的一味整军备武要强。哪怕是一边吐口水摆文化,一边整武备演武功,也会让这个世界变的和谐一些。人类的步子慢点,世间万物的寿命应该会长点,包括地球,包括人类。

《道德经》,东方圣经。这好像是外国人的口气,中国人用心读过此书的估计不多了,并且会越来越少。反之,读西方圣经或佛经的倒是越来越多。就像中国的体术,体操留在了国内,武术大多外流。中国文化,表留于内,实流于外,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曾经世界学中国,如今中国学世界。我以为,中国还有世界可学的东西,应该就这本东西了。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道”家《道德经》(总纲篇)

道教之音 佚名

2015-07-26 19:59:04

|
“道”家《道德经》(总纲篇)
|

《道德经》。道,道理,规律,或者就是个圆。德,总结道理、规律,或者看清这些圆而会产生的体现于内的智慧。因智慧而自然而然产生的平和心态,共同和谐的理念,表现于外就是德。经,凑字数的,没什么意义,也就有点装饰作用。

朴实点,就是道理与智慧之书。严谨点,就是规律与智慧的辩证关系。科学点,就是规律+智慧=德。神秘点,就是个阴阳图。

易于理解点,就是道理、智慧、德行的平衡之道。沧桑点,就是师法自然之道。

传统意义之德,是儒家捆绑中国人思想的绳索,既不自然,也不科学。法不像法,德不是“德”,只是一种外在行为标准。学而思,思而明,明而慧,慧而德,才是“老子”的道家之“德”。简单的说,就是智慧之“德”,是德的内在思想。儒家之德,是“德”的外在形式,只是礼教的延伸,称其为礼教之“德”,应该比较合适。

以儒家礼教之德去理解道家智慧之德,《道德经》全文狗屁不通。只有智慧之“德”才能与全文呼应,浑然天成。几百个版本的《道德经》,希望有生之日都能一一观摩,最好还能一一点评。近代林语堂版本虽未见其文,但观其别的文章,想来还是近儒,离道差的很远。

礼教之“德”,在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意义。中国的奴隶社会,相对于西方文化下的奴隶社会,非常短暂。如果没有后世儒家专于礼教的孙子们一条又一条的向他们祖宗的脖子上套绳子。中国应该更早的进入资本社会,中国与西方文明的差距就产生于此时。

西方文明吸收了中国封建社会时先进于他们奴隶社会的儒家文化,很快的进入封建社会。西方文化偏向于现实主义,表现于人就是理性思维,他们遵循的基本上是“从林法则”,优胜劣汰,那是自然法则的表象。正如礼教之德是德的表象,智慧之德才是德的内涵。自然法则的表象是优胜劣汰,但它的内涵是“和”,和谐之和。

平衡自然万物是人类的宿命,是人类做为这颗星球统治者应尽的义务。尽不了,恐怕会被自然淘汰。人类,连灵智未开的古猿时期算起,好像是170万年的历史吧。地球,已经活了50亿年了。已经知道的恐龙文明,太贪吃了,被淘汰了。地球上未知的文明,应该还有,被历史掩埋了。

正如人类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你平衡不了大到阴阳,小到社会关系,就会被人类历史所掩埋。人类,做为地球上近5000年的宠儿,何去何从?

儒家的礼教之德,在进入了封建社会,就失去了他的本意。竟然延伸出了宦官集团这种变态产物,并且长期的活跃于中国封建王朝,且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成为了祸乱之源。那位儒子创造出这样的阴阳合一?且后世大儒们竟然对这种现象习以为常。这就是“儒”?中国人的奴性,就是儒家礼教文化的极端发展所致。而宦官文化,就是中国奴性文化的极致。

而儒家之礼教,其根源在于《易经》的阳主阴从思想,并以此为根,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政治结构,君、臣、民。这种格局的实质就是,强买强卖,并且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乃至延伸到家庭,就是别管老子是什么货色,反正老子是对的。国家之阴,民也。只能碰运气,碰上有道明君,过点顺心日子。碰上失道昏君,与君皆亡。家庭之阴,女性,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现在好了,女性,嫁瘟鸡的换好鸡,嫁恶狗的换善狗。当然,嫁鸡的想换凤凰,恐怕也是一种悲剧。在这一点上,中国社会总算是吸收了一次西方文化的反馈。

一样的根源,一样的传承。“儒家”从《易经》起就讲究“阳主阴从”的和谐。“道家”讲究平衡而和谐,没有主、从之说。现在好了,中国,阳己不举,阴已自由,儒子们,还能怎么和?儒家之根已崩盘,儒家不从根子上变革,当前中国的儒学回流态势只能是乱上添乱,苟延残喘。

中国社会2000多年来有三条主线,儒、法在明,道在暗。儒、法相和,中国就强盛。儒、法不和中国就衰落。道,就是儒、法这个跷跷板的支点。借力用力,保持那两位的平衡。

自明后,道好像就失了。清末、民国,百家争鸣,“马”法胜出。同春秋战国如出一辙,该焚书的焚书,该文革的文革,该坑儒的坑儒。这么乱搞,为何未亡?

“马法”,其实名存实亡了,正版的苏老大都亡了,何况我们的盗版。80年代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念一出,就是“儒、马法、中法”并行的格局。时至今日,马法的痕迹已经很淡了,只有马法的大方向尚存。

几十年九年义务教育,民智,应该算是开了吧。但又似乎被突如其来的丰盛的现代物质文明冲击的不想、不愿、不会思考了。外物,总有玩腻的时候。人,终归还是要寻找自己的本心的。

道失,儒落,德丧,法独行。这就是当前的中国社会,独腿前行。党的层面在复儒归德,官的层面在见风使舵,民的层面在彷徨。经济、股市的情况又决定了民的彷徨方向。当前的中国,走的很累,也很危险。儒家文化虽然有先天的不足,也好赖支撑了中国2000多年。儒家的儒子们,也远不是当世所谓的文化人所能企及的。知识分子,这个称呼比较适合当世的中国文化人。

道、儒失落,满大街的知识分子搞文化,只能看懂表面新闻的官员搞政治。中国的文化复兴?难啊!欲文化复兴,必先百家争鸣?能鸣否?几家尚存?在物质浪潮的冲击下,有没有人静心去听?又有多少人能听懂?

文化、历史、哲学是基础,政治、经济、社会、自然、心理都得懂点。不是背会了多少,是你懂了多少?哪怕你像电脑一样把这些都背会了,理不清这些东西之间的关系,屁用没有。应试教育于理科,应该是合适的。于文科,错的很离谱。“中学为本,西学为用”,这是近代大儒说的吧。小道以为,“文科唯心,理科唯物。心宜广博,物宜精细。”

新儒学!儒家子孙不孝啊。《易》都不懂,还想搞新儒学,太扯淡了吧。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有根的,就如牛顿所说,我们都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合理的变革。我们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变新,创个屁新。小道人微言轻,就搞搞旧“道”学吧,顺便帮你们儒家搞搞旧儒学。

按历史惯性应该出现的人类百家争鸣时机好像是来临了,应该是世界级的文化盛宴,资、社、宗教、佛、道、儒、法,所有在人类历史的舞台上留下痕迹的主义、思想、学派,都来吧。哪怕是恐怖组织,只要你认为你的恐怖是有思想承载的,都来吧。为世界,为人类,为儿孙的未来。

命题很可笑,从何而来?要去何方?这么大个世界,应该能养活几百个不事生产的无聊人吧?

这事,需要当权者们去推动。身居高位,这是你们的责任,理解不到这事意义的当权者,是不符合其身份的当权者,洗洗回家去睡吧。先吐口水吧,总比虎视眈眈的一味整军备武要强。哪怕是一边吐口水摆文化,一边整武备演武功,也会让这个世界变的和谐一些。人类的步子慢点,世间万物的寿命应该会长点,包括地球,包括人类。

《道德经》,东方圣经。这好像是外国人的口气,中国人用心读过此书的估计不多了,并且会越来越少。反之,读西方圣经或佛经的倒是越来越多。就像中国的体术,体操留在了国内,武术大多外流。中国文化,表留于内,实流于外,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曾经世界学中国,如今中国学世界。我以为,中国还有世界可学的东西,应该就这本东西了。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