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宗教史上的首次跨越——论信仰与形式兼备的五斗米道(3)

道教之音 陈霞

2015-10-17 09:13:32

五斗米道在创教之初就关注着底层社会,有着强烈的关心政治、关心社会的入世精神。五斗米道起自民间,主要成分是下层群众,早期经书中即有一些批评社会不公、要求改变不合理现状、建立太平世界的言论,如以“三天正法”战胜“六天故气”。他们的主张反映了民众反对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的愿望。因此在社会矛盾尖锐时,五斗米道常成为发动起义的旗帜,代表了百姓的心声。在汉末天下大乱之际,巴、汉成为比较安定的地区,五斗米道极大地安定了人心,五斗米道在这里得到较大发展。史称“民夷便乐之”、“民夷信向之”,朝廷“力不能征”,实现了长达 30 年的地方割据。这是道教以宗教身份直接参与政治、建立政权的成功先例。

五斗米道轻刑罚、重教育,用宗教思想教化民众,特别注重培养民众的宗教信念、道德观念,鼓励信众通过守一、守道诫得到解脱,通过宗教去影响信众的生活。张陵让那些“有疾病者,皆疏记生身以来所犯之辜,乃手书投水中,与神明共盟约,不得复犯法,当以身死为约。”《内解经》说病人“但令从年七岁有识以来首谢所犯罪过,立诸诡仪章符,救疗久病。”病人与神明立约,检束自己的行为。在宣扬社会伦理道德的时候,五斗米道往往与其长生成仙、消灾免难、祈求健康等思想结合起来,而且以“神”的威力驱使人们去奉行,这对维护社会的伦常和秩序,更容易发挥其特殊的作用。《老子想尔注》说“人不行诫守道,道去则死”。“奉道诫,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寿,以此为身宝矣”。在道德上要求教徒“竞行忠孝”,“守中和之道”,“与不谢、夺不恨”,“喜怒悉去”,“诫知止足”,“勿贪宝货”,“施惠散财除殃”,“道人宁施人,勿为人所施”,“学知清静”,“不为式过”,“道重继祠”等等。《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亦说:诸欲修道者,务必“臣忠、子孝、夫信、妇贞、兄敬、弟顺,内无二心。”它特别强调“事师不可不敬,事亲不可不孝,事君不可不忠,……仁义不可不行。”

五斗米道积极入世的另一个表现是实行广泛的社会救济,以及通过法事为民众治病、消灾、祈福。他们在交通要道处放置义米、义肉,设置义舍,供行人量腹取食。若过多,鬼辄病之;五斗米道以符箓咒术为人治病,让信众“使自隐,有小过者,当治道百步,则罪除;又依月令,春夏禁杀,又禁酒。流移寄在其地者,不敢不奉。”(《三国志•张鲁传》)信众有病自首其过,为此设“静室”,作为病者思过修善之所。戒律上禁止春夏两季杀生,禁止教徒饮酒。关于惩罚也有规定,对于小过者,只要修路百步,即可补过;对犯法者,“犯法者三原,然后乃行刑”,即先原谅三次,如无悔改才动用刑罚。祭酒也为病人请祷。请祷之法是书写病人姓名,以表达负罪之意。共写三分,其中一份放在山上,一份埋在地下,一份沉于水底,谓之“三官手书”。病人与神明盟誓,以身死为约,不得复犯。据《无上秘要•涂炭斋品》和释道安《二教论》载,张鲁还创制了道教最早的斋法“涂炭斋”,作为为人谢罪祈福的请祷仪式。

总之,五斗米道作为一个宗教团体,具备了宗教所必须的基本要素和普遍特征,有了相对完整的神学理论;形成了从鬼卒、祭酒、治头大祭酒、师君的信众分工和层级,初步形成了按教阶组织起来的宗教管理阶层,比较健全的组织体系;实施义舍、治所、静室、修路等利民措施;制订了宽刑和严格的教规、教诫相结合的对教民的教育,如先原谅三次,春夏禁杀,平日禁酒、禁贪、盗、淫等劣行;并确立了比较固定的修行场所和日期固定的三会制度、科仪法事、修炼诸术。由于其较高的宗教素质,五斗米道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基本成形,使作为一种“宗教”的道教与“方术”、淫祀、习俗、巫术等区别开来。这是中国宗教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是信仰、崇拜向宗教转化的首次跨越,长达两千年的道教历史自此开始。五斗米道的创立在中国宗教发展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作者:陈霞   原文为正一道教国际学术会议论文    道教之音专稿转载请标注来源)

更多链接

正一道教国际学术会议专题报道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中国宗教史上的首次跨越——论信仰与形式兼备的五斗米道(3)

    道教之音 陈霞

    2015-10-17 09:13:32

    |
    中国宗教史上的首次跨越——论信仰与形式兼备的五斗米道(3)
    |

    五斗米道在创教之初就关注着底层社会,有着强烈的关心政治、关心社会的入世精神。五斗米道起自民间,主要成分是下层群众,早期经书中即有一些批评社会不公、要求改变不合理现状、建立太平世界的言论,如以“三天正法”战胜“六天故气”。他们的主张反映了民众反对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的愿望。因此在社会矛盾尖锐时,五斗米道常成为发动起义的旗帜,代表了百姓的心声。在汉末天下大乱之际,巴、汉成为比较安定的地区,五斗米道极大地安定了人心,五斗米道在这里得到较大发展。史称“民夷便乐之”、“民夷信向之”,朝廷“力不能征”,实现了长达 30 年的地方割据。这是道教以宗教身份直接参与政治、建立政权的成功先例。

    五斗米道轻刑罚、重教育,用宗教思想教化民众,特别注重培养民众的宗教信念、道德观念,鼓励信众通过守一、守道诫得到解脱,通过宗教去影响信众的生活。张陵让那些“有疾病者,皆疏记生身以来所犯之辜,乃手书投水中,与神明共盟约,不得复犯法,当以身死为约。”《内解经》说病人“但令从年七岁有识以来首谢所犯罪过,立诸诡仪章符,救疗久病。”病人与神明立约,检束自己的行为。在宣扬社会伦理道德的时候,五斗米道往往与其长生成仙、消灾免难、祈求健康等思想结合起来,而且以“神”的威力驱使人们去奉行,这对维护社会的伦常和秩序,更容易发挥其特殊的作用。《老子想尔注》说“人不行诫守道,道去则死”。“奉道诫,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寿,以此为身宝矣”。在道德上要求教徒“竞行忠孝”,“守中和之道”,“与不谢、夺不恨”,“喜怒悉去”,“诫知止足”,“勿贪宝货”,“施惠散财除殃”,“道人宁施人,勿为人所施”,“学知清静”,“不为式过”,“道重继祠”等等。《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亦说:诸欲修道者,务必“臣忠、子孝、夫信、妇贞、兄敬、弟顺,内无二心。”它特别强调“事师不可不敬,事亲不可不孝,事君不可不忠,……仁义不可不行。”

    五斗米道积极入世的另一个表现是实行广泛的社会救济,以及通过法事为民众治病、消灾、祈福。他们在交通要道处放置义米、义肉,设置义舍,供行人量腹取食。若过多,鬼辄病之;五斗米道以符箓咒术为人治病,让信众“使自隐,有小过者,当治道百步,则罪除;又依月令,春夏禁杀,又禁酒。流移寄在其地者,不敢不奉。”(《三国志•张鲁传》)信众有病自首其过,为此设“静室”,作为病者思过修善之所。戒律上禁止春夏两季杀生,禁止教徒饮酒。关于惩罚也有规定,对于小过者,只要修路百步,即可补过;对犯法者,“犯法者三原,然后乃行刑”,即先原谅三次,如无悔改才动用刑罚。祭酒也为病人请祷。请祷之法是书写病人姓名,以表达负罪之意。共写三分,其中一份放在山上,一份埋在地下,一份沉于水底,谓之“三官手书”。病人与神明盟誓,以身死为约,不得复犯。据《无上秘要•涂炭斋品》和释道安《二教论》载,张鲁还创制了道教最早的斋法“涂炭斋”,作为为人谢罪祈福的请祷仪式。

    总之,五斗米道作为一个宗教团体,具备了宗教所必须的基本要素和普遍特征,有了相对完整的神学理论;形成了从鬼卒、祭酒、治头大祭酒、师君的信众分工和层级,初步形成了按教阶组织起来的宗教管理阶层,比较健全的组织体系;实施义舍、治所、静室、修路等利民措施;制订了宽刑和严格的教规、教诫相结合的对教民的教育,如先原谅三次,春夏禁杀,平日禁酒、禁贪、盗、淫等劣行;并确立了比较固定的修行场所和日期固定的三会制度、科仪法事、修炼诸术。由于其较高的宗教素质,五斗米道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基本成形,使作为一种“宗教”的道教与“方术”、淫祀、习俗、巫术等区别开来。这是中国宗教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是信仰、崇拜向宗教转化的首次跨越,长达两千年的道教历史自此开始。五斗米道的创立在中国宗教发展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作者:陈霞   原文为正一道教国际学术会议论文    道教之音专稿转载请标注来源)

    更多链接

    正一道教国际学术会议专题报道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