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正一道在汉水流域的兴起与传播(2)

道教之音 吴成国

2015-10-20 09:09:38

张鲁城,当在白马戍(浕口城)之北,浕水西岸,或在今方家坝稍南处,是一座典型的山城。……张鲁治,即在张鲁城之稍南处;据庾仲雍所记,张鲁治即位于浕水西岸山上之张天师堂,又至今民事之。……张鲁治即是当时由张鲁直接管理的一个‘治’,故立有张天师堂;而张鲁城则是张鲁所居之城。观注文所记张鲁城形势,颇类后世常见之山寺巨观,而非城邑居址,亦可明张鲁城为宗教设施。

张泽洪教授指出:

张鲁城在崤岭 ( 今勉县老城西之走马岭) ,该城堡周长五里,东西北三面绝壁,只有南面有小路入城。……张鲁治即张鲁经营汉中时期设立的浕口治,为五斗米道二十四治之第十八治。

综合研判上述史料,我们认为,是张衡首先在汉中传播五斗米道,并将阳平治迁至汉中勉县老城西五公里古阳平关,即他升仙之地。因此,“而汉中,张陵、张衡显然没去那里传过教”之说,未免对张衡来说失之武断。

历史上,张衡事迹不显是不争的事实。一种说法认为,“也许由于张陵活得很长,其子张衡的生平事迹因之不显”。依此思路,由于衡子张鲁在道教上有一定建树,又在汉中建立起政教合一政权,后人将张衡的事功附会到张鲁身上也是可能的。道教史上,这种情况不光发生在“张天师”身上,也发生在“葛仙翁”身上,在中国很多地方,“‘葛仙翁’究竟是专指葛玄还是专指葛洪,实在颇难区分”。张衡去世后,子张鲁继承了祖业。祖孙三代,世人称为“三张”,道教称他们为“三师”:张陵为“天师”,张衡为“嗣师”,张鲁为“系师”。正是因为此一原因,后世也出现系师为张衡,嗣师为张鲁之说。

张衡之后,与他同时代的张修也来到汉中传播五斗米道。《三国志•魏书•张鲁传》注引《典略》曰:“熹平中,妖贼大起,三辅有骆曜。光和中,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骆曜教民缅匿法,角为太平道,修为五斗米道。”张修事也见于《后汉书•孝灵帝纪》:中平元年(184 年)“秋七月,巴郡妖巫张修反,寇郡县。”李善注引刘艾《汉纪》曰:“时巴郡巫人张修疗病,愈者雇以米五斗,号为‘五斗米师’。”中平元年本为光和七年十二月以破黄巾改元,张修以光和七年七月起兵,时尚未改元,故《典略》所载张修光和中起兵不误。张修为巴郡人,然起兵在汉中,故《典略》载“汉中有张修”。

同样由于史料的缺乏,关于张修身世仍是不甚了了,张修传道事迹主要依赖《典略》的记载。《典略》作者鱼豢,史无传。按刘知幾《史通•外篇》“古今正史”条说:“魏时京兆鱼豢,私撰《魏略》,事止明帝。”鱼豢可能是魏明帝时人。严可均《全三国文》卷四三云:“豢为郎中,有《典略》八十九卷。”一说《典略》作者是刘艾。但无论是鱼豢还是刘艾,他们都距张修时代最近,其叙述张修的有关史料是可信的。陈国符先生认为,“张陵在日,五斗米道已传至巴郡,……张修亦修是道;必其徒党无疑”。张修是张陵的弟子,从张陵学道之后,来到汉中传道,由于张修汉中起兵是在184年,则张修到汉中的时间或在张衡升仙的179年至184年之间。

张修在汉中推行的五斗米道,既有受张陵影响的地方,又有自己的创造。《三国志·魏书·张鲁传》注引《典略》又载:

太平道者,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为不信道。修法略与角同,加施静室,使病者处其中思过。又使人为奸令祭酒,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使都习,号为奸令。为鬼吏,主为病者请祷。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使病者家出米五斗以为常,故号曰五斗米师。实无益于治病,但为淫妄,然小人昏愚,竞共事之。后角被诛,修亦亡。

《后汉书•刘焉传》注引《典略》有与此几乎相同的记载。先说“角被诛,修亦亡”,“这里的亡不是说张修死了,而是作逃亡解”,“张修很有可能在其教徒中隐藏起来,也有可能秘密进行布道活动,重整旗鼓,等待时机。到公元 188 年刘焉出任益州牧,便收编了他”。

次说“修法略与角同”。这一记载,不经意间道明了最早的两个道派五斗米道与太平道两者有许多共同之处,即皆受《太平经》影响。《太平经》又名《太平青领书》,“它继承了道家哲学、阴阳五行学术、传统的宗教思想、巫术以及儒家的伦理观念,吸收了当时的天文学、医药学、养生学等自然科学成就建立起一套宗教神学的庞杂的理论体系”。太平道以阴阳五行、符箓咒语等为根本教法,用符水疗疫等方术吸引信徒。据《道教义枢•七部义》载:“按《正一经》云:有《太平洞极之经》一百四十四卷,此经并盛明治道,证果修因,禁忌众术也。其《洞极经》者,按《正一经》,汉安元年(142 年),太上亲授天师(按:指张道陵),流传兹日。”《太平洞极经》与《太平经》是什么关系?陈撄宁先生的看法十分深刻:“张道陵的《太平洞极经》、于吉的《太平青领书》,都说是老君所授,而且都在东汉顺帝时代出现,这两种书的名称和卷数虽不一致,内容大概相同。”也就是说,张修从张道陵那里受到的影响,正是五斗米道与太平道诸多相同地方所在。从《典略》这段史料中可以看出,张修米道有十分浓厚的巫风,所以前人称之为鬼道。在宗教法术上,张修主要是为人符水治病,有一个颇具特色的天地水三官手书,这实际上是一种西南少数民族自原始时代流传下来的巫术。

再说张修传道的创新之处。张修为五斗米道建立起相当粗糙的宗教组织形式,在这个组织中除了信徒外,已有如鬼吏、祭酒、奸令祭酒等神职人员,他们等级地位不同,分管不同的教务。张修还规定以老子《五千文》为五斗米道的主要宗教经典,这就有了米道的主要宗教教义,是张修真正把《老子》捧上五斗米道圣坛。张修还发明了所谓“静室思过”,“静室”又名“靖室”,这在后来成为道教的一个制度一直流传,特别多见于魏晋南朝天师道世家中。钟嵘《诗品》上“宋临川太守谢灵运诗”条有这样一段逸事:谢玄死后,谢家以子孙难得,便将谢灵运送到杜京产的静室以求保护,十五岁方还家,所以灵运叫“客儿”。

不难看出,张修既是五斗米道的创始人之一,也是道教的创始人之一。故有研究者主张,“如果我们沿袭旧的‘三张’的提法,那么三张就应该是:张陵——张修——张鲁。” “显然,‘三张’传道世系是张鲁自为师君后制造出来的,一是用以抹杀张修的办教功绩,消除他在教内的影响;二是用以张大自己的门庭,树立张氏家族在教内的权威。”这些见解是相当深刻的。

二、张鲁汉中政权与正一道

东汉末年的中平五年(188 年),九卿之一的太常刘焉接受侍中董扶的建议,京师洛阳是皇室所在地,政变、兵变频仍,而地处巴蜀的益州(今成都)则有“天子气”,于是出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刘焉为了实现扩大自己实力从而割据一方的目的,收揽各方人马的同时,注意到了五斗米道的力量,愿意借助五斗米道来发展自己。而作为五斗米道首领的张鲁也想借助益州牧刘焉的力量发展自己,于是二者很快结合。

初平二年(191 年),刘焉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张修为别部司马,率部进取汉中。“沛人张鲁,母有恣色,兼挟鬼道,往来焉家,遂任鲁以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将兵掩杀汉中太守苏固,断绝斜谷,杀使者。鲁既得汉中,遂复杀张修而并其众。”刘焉本意是想以汉中为基地,与西凉马腾勾结,插手关陇事务。不料兴平元年(193 年)马腾起兵造反,引兵袭击长安。因为刘焉及其子刘范与马腾通谋,马腾事败后,焉长子范、次子诞被杀,刘焉背上疽发而卒,其子刘璋继领益州牧。由于刘璋生性软弱,张鲁不再听从刘璋的调遣,刘璋恼怒,在幕僚的唆使下,刘璋杀了张鲁的母亲和家室,张鲁遂与刘璋彻底破裂,乘机割据自雄,占据汉中,凭借汉中土沃物丰、四面险固的有利条件,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早期正一道在汉水流域的兴起与传播(2)

    道教之音 吴成国

    2015-10-20 09:09:38

    |
    早期正一道在汉水流域的兴起与传播(2)
    |

    张鲁城,当在白马戍(浕口城)之北,浕水西岸,或在今方家坝稍南处,是一座典型的山城。……张鲁治,即在张鲁城之稍南处;据庾仲雍所记,张鲁治即位于浕水西岸山上之张天师堂,又至今民事之。……张鲁治即是当时由张鲁直接管理的一个‘治’,故立有张天师堂;而张鲁城则是张鲁所居之城。观注文所记张鲁城形势,颇类后世常见之山寺巨观,而非城邑居址,亦可明张鲁城为宗教设施。

    张泽洪教授指出:

    张鲁城在崤岭 ( 今勉县老城西之走马岭) ,该城堡周长五里,东西北三面绝壁,只有南面有小路入城。……张鲁治即张鲁经营汉中时期设立的浕口治,为五斗米道二十四治之第十八治。

    综合研判上述史料,我们认为,是张衡首先在汉中传播五斗米道,并将阳平治迁至汉中勉县老城西五公里古阳平关,即他升仙之地。因此,“而汉中,张陵、张衡显然没去那里传过教”之说,未免对张衡来说失之武断。

    历史上,张衡事迹不显是不争的事实。一种说法认为,“也许由于张陵活得很长,其子张衡的生平事迹因之不显”。依此思路,由于衡子张鲁在道教上有一定建树,又在汉中建立起政教合一政权,后人将张衡的事功附会到张鲁身上也是可能的。道教史上,这种情况不光发生在“张天师”身上,也发生在“葛仙翁”身上,在中国很多地方,“‘葛仙翁’究竟是专指葛玄还是专指葛洪,实在颇难区分”。张衡去世后,子张鲁继承了祖业。祖孙三代,世人称为“三张”,道教称他们为“三师”:张陵为“天师”,张衡为“嗣师”,张鲁为“系师”。正是因为此一原因,后世也出现系师为张衡,嗣师为张鲁之说。

    张衡之后,与他同时代的张修也来到汉中传播五斗米道。《三国志•魏书•张鲁传》注引《典略》曰:“熹平中,妖贼大起,三辅有骆曜。光和中,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骆曜教民缅匿法,角为太平道,修为五斗米道。”张修事也见于《后汉书•孝灵帝纪》:中平元年(184 年)“秋七月,巴郡妖巫张修反,寇郡县。”李善注引刘艾《汉纪》曰:“时巴郡巫人张修疗病,愈者雇以米五斗,号为‘五斗米师’。”中平元年本为光和七年十二月以破黄巾改元,张修以光和七年七月起兵,时尚未改元,故《典略》所载张修光和中起兵不误。张修为巴郡人,然起兵在汉中,故《典略》载“汉中有张修”。

    同样由于史料的缺乏,关于张修身世仍是不甚了了,张修传道事迹主要依赖《典略》的记载。《典略》作者鱼豢,史无传。按刘知幾《史通•外篇》“古今正史”条说:“魏时京兆鱼豢,私撰《魏略》,事止明帝。”鱼豢可能是魏明帝时人。严可均《全三国文》卷四三云:“豢为郎中,有《典略》八十九卷。”一说《典略》作者是刘艾。但无论是鱼豢还是刘艾,他们都距张修时代最近,其叙述张修的有关史料是可信的。陈国符先生认为,“张陵在日,五斗米道已传至巴郡,……张修亦修是道;必其徒党无疑”。张修是张陵的弟子,从张陵学道之后,来到汉中传道,由于张修汉中起兵是在184年,则张修到汉中的时间或在张衡升仙的179年至184年之间。

    张修在汉中推行的五斗米道,既有受张陵影响的地方,又有自己的创造。《三国志·魏书·张鲁传》注引《典略》又载:

    太平道者,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为不信道。修法略与角同,加施静室,使病者处其中思过。又使人为奸令祭酒,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使都习,号为奸令。为鬼吏,主为病者请祷。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使病者家出米五斗以为常,故号曰五斗米师。实无益于治病,但为淫妄,然小人昏愚,竞共事之。后角被诛,修亦亡。

    《后汉书•刘焉传》注引《典略》有与此几乎相同的记载。先说“角被诛,修亦亡”,“这里的亡不是说张修死了,而是作逃亡解”,“张修很有可能在其教徒中隐藏起来,也有可能秘密进行布道活动,重整旗鼓,等待时机。到公元 188 年刘焉出任益州牧,便收编了他”。

    次说“修法略与角同”。这一记载,不经意间道明了最早的两个道派五斗米道与太平道两者有许多共同之处,即皆受《太平经》影响。《太平经》又名《太平青领书》,“它继承了道家哲学、阴阳五行学术、传统的宗教思想、巫术以及儒家的伦理观念,吸收了当时的天文学、医药学、养生学等自然科学成就建立起一套宗教神学的庞杂的理论体系”。太平道以阴阳五行、符箓咒语等为根本教法,用符水疗疫等方术吸引信徒。据《道教义枢•七部义》载:“按《正一经》云:有《太平洞极之经》一百四十四卷,此经并盛明治道,证果修因,禁忌众术也。其《洞极经》者,按《正一经》,汉安元年(142 年),太上亲授天师(按:指张道陵),流传兹日。”《太平洞极经》与《太平经》是什么关系?陈撄宁先生的看法十分深刻:“张道陵的《太平洞极经》、于吉的《太平青领书》,都说是老君所授,而且都在东汉顺帝时代出现,这两种书的名称和卷数虽不一致,内容大概相同。”也就是说,张修从张道陵那里受到的影响,正是五斗米道与太平道诸多相同地方所在。从《典略》这段史料中可以看出,张修米道有十分浓厚的巫风,所以前人称之为鬼道。在宗教法术上,张修主要是为人符水治病,有一个颇具特色的天地水三官手书,这实际上是一种西南少数民族自原始时代流传下来的巫术。

    再说张修传道的创新之处。张修为五斗米道建立起相当粗糙的宗教组织形式,在这个组织中除了信徒外,已有如鬼吏、祭酒、奸令祭酒等神职人员,他们等级地位不同,分管不同的教务。张修还规定以老子《五千文》为五斗米道的主要宗教经典,这就有了米道的主要宗教教义,是张修真正把《老子》捧上五斗米道圣坛。张修还发明了所谓“静室思过”,“静室”又名“靖室”,这在后来成为道教的一个制度一直流传,特别多见于魏晋南朝天师道世家中。钟嵘《诗品》上“宋临川太守谢灵运诗”条有这样一段逸事:谢玄死后,谢家以子孙难得,便将谢灵运送到杜京产的静室以求保护,十五岁方还家,所以灵运叫“客儿”。

    不难看出,张修既是五斗米道的创始人之一,也是道教的创始人之一。故有研究者主张,“如果我们沿袭旧的‘三张’的提法,那么三张就应该是:张陵——张修——张鲁。” “显然,‘三张’传道世系是张鲁自为师君后制造出来的,一是用以抹杀张修的办教功绩,消除他在教内的影响;二是用以张大自己的门庭,树立张氏家族在教内的权威。”这些见解是相当深刻的。

    二、张鲁汉中政权与正一道

    东汉末年的中平五年(188 年),九卿之一的太常刘焉接受侍中董扶的建议,京师洛阳是皇室所在地,政变、兵变频仍,而地处巴蜀的益州(今成都)则有“天子气”,于是出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刘焉为了实现扩大自己实力从而割据一方的目的,收揽各方人马的同时,注意到了五斗米道的力量,愿意借助五斗米道来发展自己。而作为五斗米道首领的张鲁也想借助益州牧刘焉的力量发展自己,于是二者很快结合。

    初平二年(191 年),刘焉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张修为别部司马,率部进取汉中。“沛人张鲁,母有恣色,兼挟鬼道,往来焉家,遂任鲁以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将兵掩杀汉中太守苏固,断绝斜谷,杀使者。鲁既得汉中,遂复杀张修而并其众。”刘焉本意是想以汉中为基地,与西凉马腾勾结,插手关陇事务。不料兴平元年(193 年)马腾起兵造反,引兵袭击长安。因为刘焉及其子刘范与马腾通谋,马腾事败后,焉长子范、次子诞被杀,刘焉背上疽发而卒,其子刘璋继领益州牧。由于刘璋生性软弱,张鲁不再听从刘璋的调遣,刘璋恼怒,在幕僚的唆使下,刘璋杀了张鲁的母亲和家室,张鲁遂与刘璋彻底破裂,乘机割据自雄,占据汉中,凭借汉中土沃物丰、四面险固的有利条件,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