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精神与“无弦”之境——明代前期道教雅俗观(2)

宗教学研究 谭玉龙

2015-12-31 23:01:29

三、“无弦”之境:明代前期全真教的审美境界

“琴”在明代前期全真教高道们的思想中,是使人清心寡欲、引人得道成仙的工具,也是一个超然绝俗的审美意象。而张三丰在《一扫光道情十二首》中却透露出对“琴”的否定,他说:“一扫光,照见灵,朝游暮宿玲珑亭。醒也宁,睡也宁,春来无处不青青,达聪不听有弦琴,明目须读无字经。毋恍惚,毋窈冥,常宁常静常惺惺。”[56]“达聪”是相对于一般之“聪”的大聪、至聪。张三丰认为“达聪”之人是不听“有弦琴”的。原来,他对“琴”的否定,并非否定“琴”,他所否定的是“有弦之琴”而去追求那“无弦之琴”。

庄子曾说:“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57]“鼓琴”则“有成与亏”,“不鼓琴”则“无成与亏”,大道是浑全的、无成无亏的。因此,无成无亏的“不鼓琴”才是庄子美学甚至道家美学所要追求的大道境界,“不鼓琴”才能“鼓”出“鼓琴”所不能鼓出的天籁之音。《列子》在《庄子》之“不鼓琴”的基础上提出:“文所存者不在弦,所志者不在声。”[58]《列子》将对“文”的追求引向了“弦”之外,奠定了“无弦琴”境界生成的基础。东晋陶渊明日:“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59]梁代萧统进一步讲到:“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则抚弄以寄其意。”[60]可见,“无弦琴”成为了文人雅士所要追求的超脱逍遥、自由适性的境界。

宋末阁皂宗道士郑思肖[61]将“无弦琴”引入了道教文艺思想中,提出“搏无琴之琴,出无声之声”的命题。一方面,他认为“无弦琴”可以给人一种自然、悠长的审美愉悦之情,他说:“宜彼无琴之琴,无联可寻。虽无宫商,至乐悠长;欲辨玄黄,狂见荒唐。动静泯亡,远迩苍凉;不知其方,自然成章。”[62]另一方面,他将“无弦琴”加以宗教性阐释:“无琴之声,琮琮垮垮。与一气同生,与两曜同明,与四时同行,与万物同荣。”[63]“无弦琴”已成为天地万物的本源——气或道——的化身。因此,郑思肖说:“奚其琴?奚其弦?奚其声?三者悉泯于无迹,然后吾之心始出;吾之心出,然后与万化冥而为一。”[64]人们就可以通过“无弦琴”达到复归于道、与万化冥合的长生境界,这也是一种“道一美”显现的审美之境界。所以张三丰认为修行的真诀乃“吹的是无孔之笛、弹的是无弦之弦”[65]。

从道教文艺思想上看,“有弦琴”奏出的是“世乐”,而“无弦琴”奏出的则是“仙乐”。据《随机应化录》记载,有人问何道全“世乐”与“仙乐”的异同:“师日:世乐者,乃宫商角徵羽,郑卫之音也。乱其耳,动其情。仙乐者,是物外之清音,正其心,定气神。听世乐则放荡淫邪,闻仙乐则和气颐真。客又日:何谓仙乐?师云:无孔笛,无弦琴。”[66]从这个意义上讲,“有弦琴”之乐也是一种“世乐”,它乱人耳目、动人情欲,是一种流俗的郑卫之音。而“无弦琴”乃是“仙乐”,因为它让人心正神定,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清妙之音。这种“无弦琴”的思想深深植根于道家、道教对“静”的追求。《老子》日:“大音希声,大象无形。”[67]魏源《本义》引吕惠卿日:“以至音而希声,象而无形,名与实常若相反者也,然则道之实盖隐于无矣。”[68]《庄子》将“道”形容为:“视乎冥冥!听乎无声!”[69]《文子·道原》日:“故道者,虚无、平易、清静、柔弱、纯粹素朴,此五者,道之形象也。……清静者,道之鉴也。”[70]可见在道家那里,这种无声、希声之“静”乃是“道”的特性。道家崇“道”就必然对“静”怀有青睐之情。这一思想也被明前期全真教高道们所继承。王道渊日:“自然之道静者,此谓天道流行,四时宣气,本自然而静,所以天地万物生。”[71]张三丰也说:“无我故无人,无人故无欲,大清净、大欢喜从此得矣。”[72]可见全真教道士们对“静”的追求促使他们对“无弦琴”的向往。“无弦琴”为“道”,“有弦琴”为“器”。张三丰言:“有象有形皆是假,无声无臭始为真。”[73]故“无弦琴”乃是道人们所追求的那个“道”的化身。

另外,“无弦琴”不只是无“弦”之琴,它还是一种无“我”之琴。一方面,“我”是一种人为和人工,因此“无弦之琴”就是要去掉人为、人工而通向了自然天工。《老子》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74]“自然”是一种荡去了人工与人为的自然而然,即“无为”之境。《庄子》讲:“性之动,谓之为;为之伪,谓之失。”[75]所以,庄子美学追求一种消除了人工、人为的“工乎天而拙乎人”[76]的境界。张三丰也说:“无为之后,继以有为;有为之后,复返无为。”[77]另一方面,既然琴上已无弦,那么作为鼓琴者或听琴者的“我”自然也显多余。“我”在道家哲学中是一种知识的态度、分别的见解。《庄子·齐物论》讲“吾丧我”[78],其实是向往着彼此是非皆泯灭的“丧我”之境。清末谭嗣同说:“虚空有无量之星日,星日有无量之虚空,可谓大矣。非彼大也,以我小也。有人不能见之微生物,有微生物不能见之微生物,可谓小矣。非彼小矣,以我大矣。何以有大?比例于我小而得之;何以有小?比例于我大二得之。”[79]因此,“对待生于彼此,彼此生于有我”[80],世间一切大小、虚实、美丑、雅俗等分别皆因“我”而起。道家的“丧我”就是要消除这是非美丑、善恶雅俗的分别,回到老子所讲的“大制不割”[81]的浑全之境。“有弦琴”不只是有“弦”,它还蕴含着弹奏琴弦的人力、人工以及分别、计较之“我”。“有弦琴”奏出的乐是有声、有限的音乐,而“无弦琴”奏出的则是无声、无限的大道之音。王道渊说:“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虚空粉碎,神升太清。”[82]因此,“无弦琴”象征着全真教高道们向往的丧失了功利、分别之“我”的“超凡人太清”[83]的境界。

全真教道士们从“无琴”之中倡导“有琴”,再从“有琴”之中复归“无琴之琴”、“无弦之琴”。这种思想除了植根于传统道家、道教的思想外,还受到了佛学的影响。佛教以清心寡欲、出家行善为修行旨归,以证得涅檠为终极目的。所以,“静”也是佛学的特点之一。张三丰《禅旨篇》日:“是故牟尼清净,复得大士清净,牟尼总其清净,大士普其清净,非有所执其清净,非有所坏其清净,非有所吝其清净,乃至无清净、非清净,非清净、亦清净,是大清净,是满清净。”[84]由此可知,“清净”是佛教所追求的一种境界,但是人们不应该执着于“清净”,而应“无清净、非清净”。人经历了追求“清净”到不执于“清净”后,就达到了“非清净、亦清净”的“大清净”、“满清净”的境界,这才是佛教所真正追求的那个无分别的圆融境界。张三丰接着说:“人能呗诵潮音,必得清净心,必得般若心。但得般若,便忘般若。不忘般若,即非般若。既非般若,不名般若。非非般若,乃是般若。”[85]这其实就是让人不执着于般若与非般若任何一边,这样才能得到那个真般若。

张三丰、王道渊等高道融佛于道,将这种佛教中道观用于指导道教修炼之中。王道渊说:“道本非相,执之者著相。道本非空,执之者著空。著相著空,不识道之宗。是故无相之相,即是真相;不空之空,即是真空。真相真空,万物混同。”[86]真正的“道”不是空,也不是相,而是非空非相、即空即相的“真空真相”。张三丰说:“人要在家出家,在尘出尘,在事不留事,在物不恋物,方是道家种子。不必拘于无事,亦不泥于想事也。”[87]“无琴”即是在家、在尘,由“无琴”而倡“有琴”即出家、出尘。但是张三丰所追求的不是“出家”、“出尘”而否定“在家”、“在尘”,他真正追求的是打破在家、在尘与出家、出尘之界限的道境。而“无弦之琴”正是这种境界。“无弦琴”本身是一种琴,这种无弦之“琴”是对“无琴”的超越,但同时,“无弦琴”又是对琴的否定。因此,“无弦之琴”蕴含着打破“有琴”与“无琴”即雅与俗之界限的精神。

简言之,张三丰、何道全、王道渊等明代前期全真教高道倡导对“无弦琴”的追求,其主旨不是求雅,也不是求俗,而是对那非雅非俗、即雅即俗的“万物混同”之道的追求。这体现了明代前期全真教高道们以“超凡人太清”的境界为最高追求、以超越具体的雅俗为旨归的文艺追求与理想。

四、结语

明代前期道教文艺观念呈现出两种不同倾向:一方面,援儒人道的正一派,在继承儒家“风雅”传统的基础上,以“文质合一”、“文道并重”为文艺创作的指导性原则,倡导文艺应具有道德教化、维护政治统治的作用;另一方面,全真教则在传承传统道家、道教清净无为、自然逍遥的基础上,吸收佛教中道观,超越“琴中求雅”而达到“无琴之琴”、“无弦之琴”的境界,即无雅无俗、即雅即俗的超凡人圣、圆融无碍、自然而然的大道之境。有学者认为:“前期明代约100年时间,在经历明初的严厉整肃政策,承受了包括‘文字狱’等明朝酷法的打击之际后,由内阁和翰林院文臣倡导率行,明代文坛兴起了颂上之德而鸣国家之盛’的‘台阁体’文风,虚华造作,守旧迂腐,是一个‘真诗渐忘’的百年。”[88]此说大体正确。但是当我们将明代前期道教文艺思想考虑在内时,我们发现,正一派与全真教在明代前期文艺思潮中独树一帜,为我们展现了明代前期文艺思想的另一副面孔,也是整个明代文艺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我们不能忽略道教文艺思想而简单地将明代前期文艺思潮理解为“虚华造作,守旧迂腐”。

[1]张学智著:《明代哲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页。

[2]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636页。

[3][25]《明太祖宝训》,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1962年,第2—3、81O一811页。

[4][6]周群、王玉琴校注:《四书大全校注》,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8、8页。

[5][7][明]宋濂撰:《宋廉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670—1671、494页。

[8][12][明]方孝孺撰:《逊志斋集》,宁波:宁波出版社,1996年,第406、858页。

[9][17][2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525、2479、2510页。

[10][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70页。

[11]李天道著:《中国美学之雅俗精神》,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50页。

[13][14][15][16][20][21][22][30][31][明]张宇初撰:《岘泉集》,《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第33册第211、211、229、229、200、234、200、200、200页。

[18][宋]朱熹撰:《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2002年,第22册第1761页。

[19][明]刘基撰:《诚意伯文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26页。

[23][明]周思得撰:《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登坛宗旨门》,《藏外道书》,成都:巴蜀书社,1994年,第17册第2页。

[24][明]周思得撰:《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序》,《藏外道书》第16册第l页。

[27][3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o年,第1538、1259页。

[28][唐]柳宗元撰:《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880页。

[29][明]程敏政编:《皇明文衡》卷44,四部丛刊本。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风雅”精神与“无弦”之境——明代前期道教雅俗观(2)

    宗教学研究 谭玉龙

    2015-12-31 23:01:29

    |
    “风雅”精神与“无弦”之境——明代前期道教雅俗观(2)
    |

    三、“无弦”之境:明代前期全真教的审美境界

    “琴”在明代前期全真教高道们的思想中,是使人清心寡欲、引人得道成仙的工具,也是一个超然绝俗的审美意象。而张三丰在《一扫光道情十二首》中却透露出对“琴”的否定,他说:“一扫光,照见灵,朝游暮宿玲珑亭。醒也宁,睡也宁,春来无处不青青,达聪不听有弦琴,明目须读无字经。毋恍惚,毋窈冥,常宁常静常惺惺。”[56]“达聪”是相对于一般之“聪”的大聪、至聪。张三丰认为“达聪”之人是不听“有弦琴”的。原来,他对“琴”的否定,并非否定“琴”,他所否定的是“有弦之琴”而去追求那“无弦之琴”。

    庄子曾说:“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57]“鼓琴”则“有成与亏”,“不鼓琴”则“无成与亏”,大道是浑全的、无成无亏的。因此,无成无亏的“不鼓琴”才是庄子美学甚至道家美学所要追求的大道境界,“不鼓琴”才能“鼓”出“鼓琴”所不能鼓出的天籁之音。《列子》在《庄子》之“不鼓琴”的基础上提出:“文所存者不在弦,所志者不在声。”[58]《列子》将对“文”的追求引向了“弦”之外,奠定了“无弦琴”境界生成的基础。东晋陶渊明日:“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59]梁代萧统进一步讲到:“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则抚弄以寄其意。”[60]可见,“无弦琴”成为了文人雅士所要追求的超脱逍遥、自由适性的境界。

    宋末阁皂宗道士郑思肖[61]将“无弦琴”引入了道教文艺思想中,提出“搏无琴之琴,出无声之声”的命题。一方面,他认为“无弦琴”可以给人一种自然、悠长的审美愉悦之情,他说:“宜彼无琴之琴,无联可寻。虽无宫商,至乐悠长;欲辨玄黄,狂见荒唐。动静泯亡,远迩苍凉;不知其方,自然成章。”[62]另一方面,他将“无弦琴”加以宗教性阐释:“无琴之声,琮琮垮垮。与一气同生,与两曜同明,与四时同行,与万物同荣。”[63]“无弦琴”已成为天地万物的本源——气或道——的化身。因此,郑思肖说:“奚其琴?奚其弦?奚其声?三者悉泯于无迹,然后吾之心始出;吾之心出,然后与万化冥而为一。”[64]人们就可以通过“无弦琴”达到复归于道、与万化冥合的长生境界,这也是一种“道一美”显现的审美之境界。所以张三丰认为修行的真诀乃“吹的是无孔之笛、弹的是无弦之弦”[65]。

    从道教文艺思想上看,“有弦琴”奏出的是“世乐”,而“无弦琴”奏出的则是“仙乐”。据《随机应化录》记载,有人问何道全“世乐”与“仙乐”的异同:“师日:世乐者,乃宫商角徵羽,郑卫之音也。乱其耳,动其情。仙乐者,是物外之清音,正其心,定气神。听世乐则放荡淫邪,闻仙乐则和气颐真。客又日:何谓仙乐?师云:无孔笛,无弦琴。”[66]从这个意义上讲,“有弦琴”之乐也是一种“世乐”,它乱人耳目、动人情欲,是一种流俗的郑卫之音。而“无弦琴”乃是“仙乐”,因为它让人心正神定,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清妙之音。这种“无弦琴”的思想深深植根于道家、道教对“静”的追求。《老子》日:“大音希声,大象无形。”[67]魏源《本义》引吕惠卿日:“以至音而希声,象而无形,名与实常若相反者也,然则道之实盖隐于无矣。”[68]《庄子》将“道”形容为:“视乎冥冥!听乎无声!”[69]《文子·道原》日:“故道者,虚无、平易、清静、柔弱、纯粹素朴,此五者,道之形象也。……清静者,道之鉴也。”[70]可见在道家那里,这种无声、希声之“静”乃是“道”的特性。道家崇“道”就必然对“静”怀有青睐之情。这一思想也被明前期全真教高道们所继承。王道渊日:“自然之道静者,此谓天道流行,四时宣气,本自然而静,所以天地万物生。”[71]张三丰也说:“无我故无人,无人故无欲,大清净、大欢喜从此得矣。”[72]可见全真教道士们对“静”的追求促使他们对“无弦琴”的向往。“无弦琴”为“道”,“有弦琴”为“器”。张三丰言:“有象有形皆是假,无声无臭始为真。”[73]故“无弦琴”乃是道人们所追求的那个“道”的化身。

    另外,“无弦琴”不只是无“弦”之琴,它还是一种无“我”之琴。一方面,“我”是一种人为和人工,因此“无弦之琴”就是要去掉人为、人工而通向了自然天工。《老子》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74]“自然”是一种荡去了人工与人为的自然而然,即“无为”之境。《庄子》讲:“性之动,谓之为;为之伪,谓之失。”[75]所以,庄子美学追求一种消除了人工、人为的“工乎天而拙乎人”[76]的境界。张三丰也说:“无为之后,继以有为;有为之后,复返无为。”[77]另一方面,既然琴上已无弦,那么作为鼓琴者或听琴者的“我”自然也显多余。“我”在道家哲学中是一种知识的态度、分别的见解。《庄子·齐物论》讲“吾丧我”[78],其实是向往着彼此是非皆泯灭的“丧我”之境。清末谭嗣同说:“虚空有无量之星日,星日有无量之虚空,可谓大矣。非彼大也,以我小也。有人不能见之微生物,有微生物不能见之微生物,可谓小矣。非彼小矣,以我大矣。何以有大?比例于我小而得之;何以有小?比例于我大二得之。”[79]因此,“对待生于彼此,彼此生于有我”[80],世间一切大小、虚实、美丑、雅俗等分别皆因“我”而起。道家的“丧我”就是要消除这是非美丑、善恶雅俗的分别,回到老子所讲的“大制不割”[81]的浑全之境。“有弦琴”不只是有“弦”,它还蕴含着弹奏琴弦的人力、人工以及分别、计较之“我”。“有弦琴”奏出的乐是有声、有限的音乐,而“无弦琴”奏出的则是无声、无限的大道之音。王道渊说:“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虚空粉碎,神升太清。”[82]因此,“无弦琴”象征着全真教高道们向往的丧失了功利、分别之“我”的“超凡人太清”[83]的境界。

    全真教道士们从“无琴”之中倡导“有琴”,再从“有琴”之中复归“无琴之琴”、“无弦之琴”。这种思想除了植根于传统道家、道教的思想外,还受到了佛学的影响。佛教以清心寡欲、出家行善为修行旨归,以证得涅檠为终极目的。所以,“静”也是佛学的特点之一。张三丰《禅旨篇》日:“是故牟尼清净,复得大士清净,牟尼总其清净,大士普其清净,非有所执其清净,非有所坏其清净,非有所吝其清净,乃至无清净、非清净,非清净、亦清净,是大清净,是满清净。”[84]由此可知,“清净”是佛教所追求的一种境界,但是人们不应该执着于“清净”,而应“无清净、非清净”。人经历了追求“清净”到不执于“清净”后,就达到了“非清净、亦清净”的“大清净”、“满清净”的境界,这才是佛教所真正追求的那个无分别的圆融境界。张三丰接着说:“人能呗诵潮音,必得清净心,必得般若心。但得般若,便忘般若。不忘般若,即非般若。既非般若,不名般若。非非般若,乃是般若。”[85]这其实就是让人不执着于般若与非般若任何一边,这样才能得到那个真般若。

    张三丰、王道渊等高道融佛于道,将这种佛教中道观用于指导道教修炼之中。王道渊说:“道本非相,执之者著相。道本非空,执之者著空。著相著空,不识道之宗。是故无相之相,即是真相;不空之空,即是真空。真相真空,万物混同。”[86]真正的“道”不是空,也不是相,而是非空非相、即空即相的“真空真相”。张三丰说:“人要在家出家,在尘出尘,在事不留事,在物不恋物,方是道家种子。不必拘于无事,亦不泥于想事也。”[87]“无琴”即是在家、在尘,由“无琴”而倡“有琴”即出家、出尘。但是张三丰所追求的不是“出家”、“出尘”而否定“在家”、“在尘”,他真正追求的是打破在家、在尘与出家、出尘之界限的道境。而“无弦之琴”正是这种境界。“无弦琴”本身是一种琴,这种无弦之“琴”是对“无琴”的超越,但同时,“无弦琴”又是对琴的否定。因此,“无弦之琴”蕴含着打破“有琴”与“无琴”即雅与俗之界限的精神。

    简言之,张三丰、何道全、王道渊等明代前期全真教高道倡导对“无弦琴”的追求,其主旨不是求雅,也不是求俗,而是对那非雅非俗、即雅即俗的“万物混同”之道的追求。这体现了明代前期全真教高道们以“超凡人太清”的境界为最高追求、以超越具体的雅俗为旨归的文艺追求与理想。

    四、结语

    明代前期道教文艺观念呈现出两种不同倾向:一方面,援儒人道的正一派,在继承儒家“风雅”传统的基础上,以“文质合一”、“文道并重”为文艺创作的指导性原则,倡导文艺应具有道德教化、维护政治统治的作用;另一方面,全真教则在传承传统道家、道教清净无为、自然逍遥的基础上,吸收佛教中道观,超越“琴中求雅”而达到“无琴之琴”、“无弦之琴”的境界,即无雅无俗、即雅即俗的超凡人圣、圆融无碍、自然而然的大道之境。有学者认为:“前期明代约100年时间,在经历明初的严厉整肃政策,承受了包括‘文字狱’等明朝酷法的打击之际后,由内阁和翰林院文臣倡导率行,明代文坛兴起了颂上之德而鸣国家之盛’的‘台阁体’文风,虚华造作,守旧迂腐,是一个‘真诗渐忘’的百年。”[88]此说大体正确。但是当我们将明代前期道教文艺思想考虑在内时,我们发现,正一派与全真教在明代前期文艺思潮中独树一帜,为我们展现了明代前期文艺思想的另一副面孔,也是整个明代文艺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我们不能忽略道教文艺思想而简单地将明代前期文艺思潮理解为“虚华造作,守旧迂腐”。

    [1]张学智著:《明代哲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页。

    [2]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636页。

    [3][25]《明太祖宝训》,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1962年,第2—3、81O一811页。

    [4][6]周群、王玉琴校注:《四书大全校注》,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8、8页。

    [5][7][明]宋濂撰:《宋廉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670—1671、494页。

    [8][12][明]方孝孺撰:《逊志斋集》,宁波:宁波出版社,1996年,第406、858页。

    [9][17][2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525、2479、2510页。

    [10][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70页。

    [11]李天道著:《中国美学之雅俗精神》,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50页。

    [13][14][15][16][20][21][22][30][31][明]张宇初撰:《岘泉集》,《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第33册第211、211、229、229、200、234、200、200、200页。

    [18][宋]朱熹撰:《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2002年,第22册第1761页。

    [19][明]刘基撰:《诚意伯文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26页。

    [23][明]周思得撰:《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登坛宗旨门》,《藏外道书》,成都:巴蜀书社,1994年,第17册第2页。

    [24][明]周思得撰:《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序》,《藏外道书》第16册第l页。

    [27][3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o年,第1538、1259页。

    [28][唐]柳宗元撰:《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880页。

    [29][明]程敏政编:《皇明文衡》卷44,四部丛刊本。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