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知简能,成俭破奢

中国宗教杂志 王进

2016-01-06 17:24:56

易知简能,成俭破奢

《易》曰“天地之道易简”,“乾以易知,坤以简能”,“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毛泽东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他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自古以来,勤俭节约一直使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在道教思想中表现的更为突出,道教历来倡导节俭、朴素的生活,道家思想的创始人老子更是认为尚俭抑奢是治国安邦的重要保证,节俭寡欲的生活也是养生的重要原则。

少私寡欲、崇俭抑奢

《道德经》六十七章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自认有三件最宝贵的东西,其中第二件就是节俭。老子认为,“俭故能广”,人们坚持节俭,生活就会越来越宽裕;执政者坚持节俭,国家就会越来越富足。如果“舍其俭且广”,不能节俭而一心想扩大事业,那是不会有好结果的。老子还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老子把当时过着骄奢淫逸生活的统治者视为强盗头子,由此可见,他对浮华奢靡之风的深恶痛绝。老子劝告世人:“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懂得知足的人,不会感觉到自己缺少什么。不过分贪求、懂得适可而止的人,不会遭受耻辱与危险。而贪得无厌的人,必然招致祸殃。

另有《庄子·逍遥游》曰:“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喻指人的消费行为,应该以满足基本需要为目标,而不应该在此之外多吃多占。此外,道教《太平经》也写到:“然有大急,乃后求索之,不可卒得也,令人穷困矣,今积谷乃满仓,可以备饥饿也。”论述了节约对于生活、生产、应对荒年的重大意义。

道教以老子的崇俭抑奢、少私寡欲思想作为教徒的生活准则。张道陵天师在《老子想尔注》中说,学道之士不能贪图世俗的任何事物,要“衣弊履穿,不与俗争”。汉代道教组织曾在四川等地的一些主要通衢大道上设立“义舍”,内悬米肉,供行路之人免费取用。义舍中贴有反对浪费的告示:过路之人若多吃多拿,则会有鬼神来惩罚,使其生病。东晋著名道士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说,学仙之人必须“恬愉淡泊,涤除嗜欲”。道教著名经典《清静经》指出,只有澄心遣欲才能进入“清静”的得道境界。创立于金元之际的全真道更要求道士们过一种禁欲主义的生活,把物质生活的需要抑制到最低水平。如马钰说:“道人不厌贫,贫乃养生之本。饥则餐一钵粥,睡来铺一束草,褴褴褛褛以度朝夕,正是道人活计。”丘处机则说:“出家学道人,恶衣恶食,不积财,恐害身损福故也。”当然,对于在家信徒,全真祖师们并不要求他们修苦行,只要求他们少私寡欲,过一种清静恬淡的生活。即使是大富大贵之人家,在生活上也不能太奢华。马钰经常吟诵两句话:“纵日消万两黄金,正好粗衣淡饭。”在道家看来,少私寡欲、清静恬淡体现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它与财富的多寡无关。实际上,各种奢侈浪费现象大多是人们追求享受、放纵欲望造成的。

老子还在《道德经》中结合养生学的原理,以个体的生命为价值标准,阐明了节欲、“崇俭”的必要性,将少私寡欲、崇俭抑奢这些道德要求与人们希图健康长寿这一生理需要密切结合起来,将做人之道与养生之道密切结合起来。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沉溺于声色犬马等感官享受之中,将会大大地损害身体。有些人本来可以长寿,却短命而终,就是放纵嗜欲的结果。因此,老子主张“去甚,去奢,去泰”,即去掉过分的贪求和过度的奢华。老子希望人们“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即减损欲望,过一种俭朴的生活。

以俭持戒,明心见性

全真教对世俗的物欲进行了负面定性,揭示了贪取虚名浮利对求真修道、长生成仙的人生追求所产生的多重负面效应,进而规劝世人摆脱名缰利锁、舍弃虚荣浮华,最终达到身心和谐的合道状态,获取真实、久远的幸福。全真道在创教之初即在其道诫中反复强调:“酒为乱性之浆,肉是断命之物,直须不吃为上”,应以戒除。若“酒色财气食荤但凡一者”,罚出;若“饮酒茹荤食肉,搅乱常住者”,杖责逐出。

全真教坚持道祖提倡的俭啬的物质生活,同时追求明心见性的内心深度,这在记载全真高道的言行中亦屡见不鲜。

长春真人邱处机每每告诫道众“每一衣一食,不过而用之。每计庵粮,不可积剩。治身衣物,不可贪求。或常住之物有馀者,济赡往来经过贫难之士,或于他处行缘,或以备斋设会”,他自己更是“日止一食,门人供送者,唯许米面,虽茶果饼饵,辄被诃责”。全真七真之一马丹阳在《劝世》诗中更是明确指出:“酒色财气四害人,苦中最苦苦生辛。贪迷世俗浮华景,不悟仙家久远春。”

后来淸初全真中兴之师王常月将这些主张与表现作为全真戒律,列入其著名的三坛大戒,如《初真十戒》第七戒:“不得贪求无厌,积财不散,当行节俭,惠恤贫穷”;《中极戒》第三十戒:“不得多积财物,不思散施”;在《天仙戒》中也将“绝声色法”“俭爱欲法”作为“观慧增益数十事不可称量”之法。

老子曰:“‘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其是之谓欤?”人为的奢侈浪费,既是“人常失道,非道失人”的社会现象之一,违背了“道法自然”规律,而且最终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自然之法,乃与道连,守之则吉,失之有患。”而节俭、节用不但符合自然规律,也必将给人们带来无穷的益处。“俭于听可以养虚,俭于视可以养神,俭于言可以养气,俭于私可以获富,俭于公可以保贵,俭于门佞闼可以无盗贼,俭于环卫可以无叛乱,俭于职官可以无奸佞,俭于嫔嫱可以保寿命,俭于心可以出生死。是知俭可以为万化之柄。”能否做到节俭,关键在人的内心觉悟和自身体验。故道门中人指出:“夫俭在内不在外也,俭在我不在物也。”从哲学角度看,俭奢的主体是人,而不在客体自然界,俭奢关键在人的自觉,而不在自然物质本身。那么,什么人能够自觉做到节俭呢?《道德经》明确指出:“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道教信奉的这种崇俭抑奢的思想信仰是建立在以尊道修德为基础;以惜爱物命、和谐平等为前提;以顺物之性、朴素自然为法则;以谦下不争、可欲有度为境界;以共生共荣、追求长久为目标,以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到对社会、自然关怀为责任的泛爱精神,这正是我们如今社会所缺乏的正能量。

“故一人知俭则一家富,王者知俭则天下富。”我们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可勤可俭,就可以兴家富国。

(作者:复旦大学教授 王进)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易知简能,成俭破奢

中国宗教杂志 王进

2016-01-06 17:24:56

|
易知简能,成俭破奢
|

易知简能,成俭破奢

《易》曰“天地之道易简”,“乾以易知,坤以简能”,“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两碗,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而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毛泽东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他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自古以来,勤俭节约一直使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在道教思想中表现的更为突出,道教历来倡导节俭、朴素的生活,道家思想的创始人老子更是认为尚俭抑奢是治国安邦的重要保证,节俭寡欲的生活也是养生的重要原则。

少私寡欲、崇俭抑奢

《道德经》六十七章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自认有三件最宝贵的东西,其中第二件就是节俭。老子认为,“俭故能广”,人们坚持节俭,生活就会越来越宽裕;执政者坚持节俭,国家就会越来越富足。如果“舍其俭且广”,不能节俭而一心想扩大事业,那是不会有好结果的。老子还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老子把当时过着骄奢淫逸生活的统治者视为强盗头子,由此可见,他对浮华奢靡之风的深恶痛绝。老子劝告世人:“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懂得知足的人,不会感觉到自己缺少什么。不过分贪求、懂得适可而止的人,不会遭受耻辱与危险。而贪得无厌的人,必然招致祸殃。

另有《庄子·逍遥游》曰:“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喻指人的消费行为,应该以满足基本需要为目标,而不应该在此之外多吃多占。此外,道教《太平经》也写到:“然有大急,乃后求索之,不可卒得也,令人穷困矣,今积谷乃满仓,可以备饥饿也。”论述了节约对于生活、生产、应对荒年的重大意义。

道教以老子的崇俭抑奢、少私寡欲思想作为教徒的生活准则。张道陵天师在《老子想尔注》中说,学道之士不能贪图世俗的任何事物,要“衣弊履穿,不与俗争”。汉代道教组织曾在四川等地的一些主要通衢大道上设立“义舍”,内悬米肉,供行路之人免费取用。义舍中贴有反对浪费的告示:过路之人若多吃多拿,则会有鬼神来惩罚,使其生病。东晋著名道士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说,学仙之人必须“恬愉淡泊,涤除嗜欲”。道教著名经典《清静经》指出,只有澄心遣欲才能进入“清静”的得道境界。创立于金元之际的全真道更要求道士们过一种禁欲主义的生活,把物质生活的需要抑制到最低水平。如马钰说:“道人不厌贫,贫乃养生之本。饥则餐一钵粥,睡来铺一束草,褴褴褛褛以度朝夕,正是道人活计。”丘处机则说:“出家学道人,恶衣恶食,不积财,恐害身损福故也。”当然,对于在家信徒,全真祖师们并不要求他们修苦行,只要求他们少私寡欲,过一种清静恬淡的生活。即使是大富大贵之人家,在生活上也不能太奢华。马钰经常吟诵两句话:“纵日消万两黄金,正好粗衣淡饭。”在道家看来,少私寡欲、清静恬淡体现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它与财富的多寡无关。实际上,各种奢侈浪费现象大多是人们追求享受、放纵欲望造成的。

老子还在《道德经》中结合养生学的原理,以个体的生命为价值标准,阐明了节欲、“崇俭”的必要性,将少私寡欲、崇俭抑奢这些道德要求与人们希图健康长寿这一生理需要密切结合起来,将做人之道与养生之道密切结合起来。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沉溺于声色犬马等感官享受之中,将会大大地损害身体。有些人本来可以长寿,却短命而终,就是放纵嗜欲的结果。因此,老子主张“去甚,去奢,去泰”,即去掉过分的贪求和过度的奢华。老子希望人们“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即减损欲望,过一种俭朴的生活。

以俭持戒,明心见性

全真教对世俗的物欲进行了负面定性,揭示了贪取虚名浮利对求真修道、长生成仙的人生追求所产生的多重负面效应,进而规劝世人摆脱名缰利锁、舍弃虚荣浮华,最终达到身心和谐的合道状态,获取真实、久远的幸福。全真道在创教之初即在其道诫中反复强调:“酒为乱性之浆,肉是断命之物,直须不吃为上”,应以戒除。若“酒色财气食荤但凡一者”,罚出;若“饮酒茹荤食肉,搅乱常住者”,杖责逐出。

全真教坚持道祖提倡的俭啬的物质生活,同时追求明心见性的内心深度,这在记载全真高道的言行中亦屡见不鲜。

长春真人邱处机每每告诫道众“每一衣一食,不过而用之。每计庵粮,不可积剩。治身衣物,不可贪求。或常住之物有馀者,济赡往来经过贫难之士,或于他处行缘,或以备斋设会”,他自己更是“日止一食,门人供送者,唯许米面,虽茶果饼饵,辄被诃责”。全真七真之一马丹阳在《劝世》诗中更是明确指出:“酒色财气四害人,苦中最苦苦生辛。贪迷世俗浮华景,不悟仙家久远春。”

后来淸初全真中兴之师王常月将这些主张与表现作为全真戒律,列入其著名的三坛大戒,如《初真十戒》第七戒:“不得贪求无厌,积财不散,当行节俭,惠恤贫穷”;《中极戒》第三十戒:“不得多积财物,不思散施”;在《天仙戒》中也将“绝声色法”“俭爱欲法”作为“观慧增益数十事不可称量”之法。

老子曰:“‘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其是之谓欤?”人为的奢侈浪费,既是“人常失道,非道失人”的社会现象之一,违背了“道法自然”规律,而且最终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自然之法,乃与道连,守之则吉,失之有患。”而节俭、节用不但符合自然规律,也必将给人们带来无穷的益处。“俭于听可以养虚,俭于视可以养神,俭于言可以养气,俭于私可以获富,俭于公可以保贵,俭于门佞闼可以无盗贼,俭于环卫可以无叛乱,俭于职官可以无奸佞,俭于嫔嫱可以保寿命,俭于心可以出生死。是知俭可以为万化之柄。”能否做到节俭,关键在人的内心觉悟和自身体验。故道门中人指出:“夫俭在内不在外也,俭在我不在物也。”从哲学角度看,俭奢的主体是人,而不在客体自然界,俭奢关键在人的自觉,而不在自然物质本身。那么,什么人能够自觉做到节俭呢?《道德经》明确指出:“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道教信奉的这种崇俭抑奢的思想信仰是建立在以尊道修德为基础;以惜爱物命、和谐平等为前提;以顺物之性、朴素自然为法则;以谦下不争、可欲有度为境界;以共生共荣、追求长久为目标,以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到对社会、自然关怀为责任的泛爱精神,这正是我们如今社会所缺乏的正能量。

“故一人知俭则一家富,王者知俭则天下富。”我们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可勤可俭,就可以兴家富国。

(作者:复旦大学教授 王进)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