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道门修真跟佛门修真的不同,在于道门有修命获得寿同天地的优势。人人都期望万寿无疆,人人都希望我命由我不由天,这是道家炼金丹求得与天争衡的伟大精神,是道家道教文化孕育出来的大道学问。
这个丹道长寿的物质基础,道教丹道叫做“修命、了命”。丹道的了命靠外丹,丹道的了性靠内丹,这个道理不是轻易就那个明白的。所以,张三丰祖师就说:“学仙的听吾言,切莫要盲修瞎炼。须晓得内外阴阳,同类的是何物件。”。这是在说,性命双修的完成,就是要靠内丹和外丹,这两个同类的阴阳物件去实现。
从有形的躯体去阐释炼养的法门,当然其方法就不具备唯一性,留有足够的推理与想象的空间,去派生出各种各样的道法来。像各种现代气功、武术、按摩、导引、辟谷,及衍生的打通任督二脉的丹道道术,都可以算是从肉体有形上,逐渐探索出来的修命内容。
丹道从无形的道气上去探寻的修命法则,在丹道文化来讲,也就只能靠人心中唯有的单一因子,这个由无极而太极的动静,这个本真的阴阳合一去修真,去实现阴阳混化,去完成了命的过程。这是丹道唯一的法则,没有其它途径可走,故叫做“不二法门”的丹道。
丹道正歧的划分,有一个铁律大家是不能违背的,那就是以《道德经》的道学思想为指归的丹道,为正宗的丹道。以吕祖的养气、降心的三铅修道次序,为正宗的丹道。如果大家也把这个前提给弄丢了,那丹道就会失去修真的次序与前进的方向,永远不会有定论。
吕祖说的三铅过程,又以性命双修的次序为丹道的始终。这些传统丹道的道理,不能得到合理的阐释,似乎已经成为后世丹道的死结。人们往往难以明白三铅的道理,总是在肉身上去琢磨,导致了后世的丹道,被不断地扭曲变形,难以按照本是一部“全真”的事业去修行。
吕祖说:“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达命宗,迷祖性,恰似鉴容无宝镜。寿同天地一愚夫,权物家财无主柄。”。
这是吕祖告诉我们的金丹大道性命双修的次序,其中的意思很清楚,是先修命,后修性的。如果先只知道修性,没有这个阴阳互用的修命做基础,就被迫走向了“万劫阴灵难入圣”的困局,吕祖说这是道门修真,常见的第一大修真错误。
吕祖还告诉我们,一个懂得修命的人,即使修命之功完成了,还要进一步修性,才不至于是一个“寿同天地”的“愚夫”。
吕祖说的这个愚夫,可不是我们批评的那些糊涂修道的愚夫。吕祖说的这个“愚夫”,已经是一个修出外药,能够证得寿命永久驻世的地仙了。只不过他因滞留人世间的美好,不愿意脱法身,不能顿悟开慧的愚而已。所以,吕祖劝导这样的修道者,要早日顿悟圆通,直达彼岸,免得迷失了祖性,不能明通造化之机。
这样看来,丹道性命双修的道理,用吕祖的话来讲,前后的顺序原本就是先命后性的,这个顺序是万万不能颠倒的。
《悟真篇》也说:“内药还同外药,内通外亦须通;丹头和合类相同,温养两般作用。”,也是在说丹道的性命双修层次,修内药是要先修外药的,其过程是连贯相通的,但温养的道理,却又是两样。这两般功夫,就是指的先了命、后了性的层次。
我国丹道性命双修的道理,无论是人们常说的王重阳的全真道,这个所谓的丹道北宗也好,还是人们以为的张伯端祖师,这个南宗的丹道也好,都是遵循的一个法脉,都是源于吕祖的丹道,其性命双修的次序,一定是相同的,万万不能前后颠倒。一旦颠倒,也就犯了吕祖这里批评的:“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的错误。
所以,道门长寿的奥秘,在于“修丹”,在于这个阴阳互用的修命秘密,是丹道性命双修中所要完成的全真命功过程,又称之为“外丹”,是贯穿丹道始终的火候次序,如果前后混淆,就不是吕祖强调的下德之人的“取坎填离”的丹道了。
流泪
0人
鼓掌
0人
愤怒
0人
无语
0人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org(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道教之音”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道教之音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道教之音”,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丹道之道 对生命的渴望,对自我的超越,对生死和宇宙本源的追问,是人类的本能之一。先秦时期,已成为中国主流...[详细]
提及观世,可谓大名鼎鼎,在佛教有观世音菩萨,在道教有慈航真人观音大士。那么,道教的观音信仰典出何故?其...[详细]
初入道门,日日晨钟暮鼓,日子长了,却发现每月总有几天庙内安安静静,不用举行早晚功课,也不烧香,不知道为...[详细]
汉代的神仙方术著作《周易参同契》是世界上现知最早的外丹理论著作,同时也是讲述内丹术的经典。《周易参同契...[详细]
摘要 :天籁一词是《庄子齐物论》里的重要概念。它本身为一比喻,故有本义与喻意之别:本义是指它实际所指,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