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大上清宫的“宫中道院”

中国道教协会网站 孔祥毓

2017-03-24 15:31:54

大上清宫是龙虎山正一道的重要宫观,素有“仙灵都会”、“道家总会”、“百神授职之所”、“昼夜长明羽人国”等美誉。自宋以降,大上清宫高道代出,辅佐天师,光大本山。兴盛之时,龙虎山道士数量长期维持在千余人。1为数众多的道士群体在大上清宫祝釐祈祷、修炼以寿,作为道众栖息之所的大上清宫三十六道院应运而生。宫中道院、宫中法派和为数众多的高道群体,其间的传承、兴废、互动,交织成大上清宫一幅幅历史图卷。

“宫中道院”及法派概述

关于“宫中道院”,始见于元代著名文人抚州人吴澄《仙岩元禧观记》:“逮及国朝,盛极甲天下,一本三十六支,冠褐千余。”2此文作于元致和元年(1328),显见最迟到元代中晚期,大上清宫已经形成三十六道院的格局。大上清宫早期尚没有出现道院的建置,而是以“堂”的形式出现。元代大文人虞集《勅赐玉像宝阁记》载:“夫上清正一宫者,道家之会归而嗣汉天师张君之所治也。按《龙虎山志》,宫有堂五十以分处其徒众,达观其一也。”3虞集据皇庆三年(1314)成书之《龙虎山志》(下称元代《山志》)指出,大上清宫原有五十堂,以分处道众。可惜元代《山志》全本佚失,已难窥大上清宫五十堂时的盛貌。明初张宇初天师曾论述宫中道院:“吾山上清宫之寮院,凡三十有六,其源同而支异”,4再一次印证了吴澄的说法,三十六道院在元明之世已经形成。

至明末天启年间(1621-1628),出现了“三派三十六道院”的说法,三派为紫微、灵阳、虚靖。(见表1)

至清康熙年间(1662-1722),五十四代天师张继宗著《崆峒问答》也述及大上清宫“三派三十六道院”这一现象。清雍乾间高道妙正真人娄近垣对宫中道院及法派作了详细的记述。作为清代本宫高道之集大成者,娄近垣以其极高资望,统合紫微、灵阳、虚靖三派。《续修龙虎山志》卷三《宫府》(下简称娄续《山志》)载:

新定本宫法派

近远资元运,久长保巨淳;道惟诚可宝,德用信为珍;秉敬宏丹箓,葆真启世人,鸿图赞景祚,圣泽振昌辰。

本宫相传,向分三派,由来久矣。其师长之称,实同一脉,但无定派命名,使尊卑日久难考,非法也。因定四十字,从今至后,三派合一,依次授名。四十字完,许辰字辈再续四十字,完而复续,以此例垂于永久。续者字文不得重复。此非余敢为创作,欲使吾教祖师法裔,名分尊卑虽千百年不致凌紊,亦正宗之大要也。

据此引文,娄说得很清楚,大上清宫传为三派,早已形成,并沿袭很久。但宫中各派各道院的道士相互间仍以同门相称,伦次有序,实为一脉。“新定本宫法派”,是为了使同属“吾教祖师法裔”的宫中同道,千百年后尊卑秩序不会凌乱,即不会乱了辈分而已。然而,有学者将这段记载与京师大光明殿、白云观藏《诸真宗派总簿》等史料相结合,提出正一支派、正乙派等观点。对于这一点,笔者认为属过度解读,宫中法官俱属龙虎山正一教,不存在独成支派的现象。娄近垣所创的字辈,一直传承到民国。

“宫中道院”历史沿革

(一)元代道院

元代以前,宫中道院已经出现。据娄编《山志》,宋代出现的道院有紫微、混成、崇禧、三华、达观、东隐等。至元代,较完整介绍宫中道院的文献,见于明代勅封赞教周召续编之《龙虎山志》5卷上《宫宇》(下称周续《山志》)。(见图1)

这版《山志》中有段述编志之源流的文字:“志书自吴大宗师表请大元命名臣编成,刊行于世。岁久磨灭,仅存其一二。然天师世系及山水人物,显晦事迹,历元迄今,又增而不录者,不可胜纪,谨拾袭旧本,为上中下卷不动,而天师始末则增而入旧本之末。”据此,结合书中内容,有理由确认上图出自元代《山志》。元代有崇真院见载,玄教第三代嗣师夏文泳即学道于此6,周续《山志》却未收入。

(二)明代道院

至明天启年间,首次出现了“三派三十六道院”的记载,见五十代天师张国祥、五十一代天师张显庸续撰之《龙虎山志》卷上《建置》7(张续《山志》)。(见图2)

紫微、灵阳、虚靖三派之说始出于此,三十六道院各属何派,也清楚明白。不过与图1所列道院相比,又有变化:一是各院有增删。图1中的崇道院、竹坞院、奉真院、西隐院四院失传,图2中新增崇东院、凤栖院、紫微西三院;二是各院有合并,有分列。图1中的三华东、西合并为三华院,玉华东、西,十华内、外,繁禧内、外,均单独分列;三是有道院改名。栖真院改为西栖真,毓和院改为郁和院。

(三)清代道院

明亡后迭经战乱,三十六道院风雨凋零,倾圯者多,至康熙年间(1662-1722),仅存十三院。据五十四代天师张继宗著《崆峒问道》8载:

一五二:三十六院存有几院?

答曰:止有精思、东隐、三华、紫微、西真、崇清、混成、达观、崇禧、繁禧、崇清、明远、富迎十三院。

一五三:宫中有几派?

答曰:有紫微、虚靖、灵阳三派。

原文有几处可供商榷:一是崇清院出现两次;二是新出现富迎院。现存之《崆峒问道》,是抄本再整理,应属传抄之误。这两处,可根据后娄近垣《山志》的记载,加以补正。《崆峒问答》记载的两个崇清院,其中一个改为洞观院;富迎院改为清富院。康熙年间尚存的精思院,至雍正九年(1731)之前,已倾圮无存。

至清雍正九年,妙正真人娄近垣邀得国恩,世宗以国帑大修龙虎山宫观。此次大兴,并没有全部修复三十六道院,仅新修和重建了24座道院。娄编16卷本的《续修龙虎山志》(下简称娄续《山志》),对宫中道院的叙述最为全面。一是介绍了雍正九年后道院的分布与修建情况。“(斗姥)宫之东为道院八,宫之西为道院十六。其旧有而新修者十二院,其已废而重建者十二院。”二是介绍了道院的规制。“每院门屋一间,正厅三间,左右丹房共四间,后楼房三间,左右耳房各一间。周遭缭以短墙,各分院址。”这一记载与仅存的东隐院完全吻合。三是将24座道院的位置标识得很清楚,为后人按原貌重修大上清宫提供了最好的参考。四是将张续《山志》中所载三派三十六道院开列于后,修复了“三派三十七道院”的小瑕疵,更新为东十五道院,西二十一道院。另外,改中和院为清和院;避清圣祖讳,凡有玄字均改为元;宫东、西的道院分布有异前代。

关于宫中道院的变迁则未见记载。嘉庆二十年(1815),五十九代天师张钰借帑二万两维修殿宇,惜未留下修建情况。咸丰八年(1858),曾国藩转战江西途中,入大上清宫,提到玉皇殿、棂星门、下马亭、御碑亭等建筑,未提及道院。光绪十六年(1890),六十一代天师张仁晸续修《留侯天师世家宗谱》,卷二《历代宫府观建置沿革考》中仅介绍先代之兴修,未介绍光绪年前的状况。民国十九年(1930)的一场大火,殿宇楼阁大部分化为灰烬,仅存门楼、钟楼、棂星门、东隐院等破败建筑。公元2000年,大上清宫修复工程一期完工,与鼎盛时宫中建筑相比仅十之一二,宫中道院仅存东隐院。现落实宗教政策,归属龙虎山道协管理。

宫中高道各属道院及派别

据前引,张续《山志》是最早记载紫微、灵阳、虚靖三派的文献;其后的《崆峒问答》也有提及。这两个记载均一带而过。明代天启年间(1621-1627)的三十六道院中,属紫微派14院、虚靖派11院、灵阳派11院。雍正九年之后的二十四道院中,属紫微派9院、虚靖派8院、灵阳派7院。其中紫微派道院多,道士人数也相应最多;虚靖、灵阳二派则不分上下。以此来看,紫微派应为宫中法派之大宗。

本宫各道院和历代高道均分属三派,雍正九年之后娄近垣整合三派。现据三版《山志》、《岘泉集》等资料,将雍正九年之前的法派、道院、高道列表以示之。(见表2)

关于诸法派、道院,作几点补充考证

(一)宫外道院。除宫中三十六道院外,龙虎山历史上还有宫外道院。周召续《山志》、张续《山志》和娄续《山志》均有录入,内容大同小异。综合三版山志,有西华、通真、会真、东山、望仙、紫霞、云山、清溪、瑶峰、仙源、怡云、天乐等名目,俱为本宫道士所建,其院址散处于本宫周围。宫外道院的功用与宫中道院无异,为道士居住、栖止之住所。惟有通真道院,见于元代《山志》成书以前,应该建于宫内。据《龙虎山仙源观记》,“徐公(徐懋昭)得度于大上清宫通真院之达观堂”。9这一记载与前引“宫有堂五十以分处其徒众,达观其一也”相吻合。

(二)宫中法派溯源。宫中紫微、虚靖、灵阳三派何时形成,由何人所创,颇难考证。根据现有资料及一些蛛丝马迹,试为考证。先说紫微派,娄编《山志》卷七《留用光》末尾载“嗣其教者为紫微派”,明确了后代紫微派为留用光所传。留用光是南宋本宫大有作为之高道,为洪都监五传。洪都监,号微叟,于宋天圣间入道龙虎山,曾知上清观事,为紫微院之鼻祖。10又北宋政和间有道士王袭明为紫微院道士。因此,紫微院乃至紫微派应为洪都监所传。虚靖派或为三十代天师虚靖先生张继先的后人始创,拟古以虚靖命名。虚靖天师弟子李德光创崇禧观,后升观为宫。崇禧院实则源自李德光所创崇禧宫。而崇禧院为宫中虚靖派之大宗,故疑宫中虚靖派为虚靖弟子李德光所传。灵阳派,其大宗为达观院,元代张留孙、吴全节,明代邵元节等均出此院,煊赫旺盛,出乎诸院之上。而最早出现达观院者,时为南宋高道张闻诗。是则达观院乃至灵阳派似乎传自张闻诗。宫中紫微、虚靖、灵阳三派分别传自两宋高道洪都监、李德光、张闻诗,无更多文献佐证,是为推论得之,作为一条线索待考。

(三)各道院单列法派考证。除紫微、虚靖、灵阳三派之外,还有宫中各道院自成法派的形式。周召续《山志》卷上之二,出现了崇禧法派、达观法派、郁和法派、佑圣法派等。《岘泉集》卷三出现了“紫微西院法派”11。据上海道友转述的资料显示,上海正一派是邱天山一系,而邱天山与娄近垣同样师从三华院周大经(曾任大上清宫提点),该资料出现了“三华法派”的字样。由于没有更多的资料佐证,笔者试作分析。首先,宫中三法派和三十六道院俱属于逐次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其次,据《故上清宫提点了庵李公墓志》载:“辛卯,上清宫灾。公奉祖命新其院,立紫微西院法派。”因此,各道院建成伊始均单列为法派。最后,各道院先后建立,发展不均衡,兴盛或式微,情形不一。为了更好存续发展,于是师门相近、道谊相投的道院逐渐聚拢融合,演变成宫中三法派。这种发展演变过程,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上海正一派师从三华院,传为“三华法院”,这也从侧面说明宫中三法派形成以后,有的道院单列法派仍在传续。

(四)各法派仍属龙虎山正一教。虽然宫中有紫微、虚靖、灵阳三派,又有各道院法派,但宫中法员均受天师统率,归属龙虎山正一道,这与元代“一本三十六支”、明代“源同而支异”、清代“吾教祖师法裔”等思想一以贯之。娄近垣设立的字辈,传承不断,直到民国,根据有二:民国十五年(1926)北京白云观抄录的《诸真宗派总簿》中收入的娄近垣字辈,比原字辈新增了20字;另外,建国前大上清宫的提点系金溪人曾惟一,系“道惟诚可宝”之惟字辈。

根据相关的文献记载,其传承见表3。12

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指出,各道院、法派间,仍存在相对独立性。宋代紫微院留用光、崇禧院黄崇鼎有大作为,则紫微院、崇禧院兴;元代张留孙、明代邵元节俱出达观院,因此元明二代达观院皆人才广出,盛极一时;清代娄近垣系出三华院,则驻京法官、道录司及本宫继任等多提携门人为之。娄近垣体察到这一现实状况,新修之十二院,三派各占四院,不分轩轾,并且在《山志》里将每个道院的田产一一标的清楚,说明各自经济相对独立。

(作者:孔祥毓,单位:龙虎山道教协会)

注:

1.据《汉天师世家》载,三十代天师道法高深,“四方学者率数千百人”;杨维桢《东维子文集》卷二十四《改危素桂先生碑》:“信之龙虎山,为汉天师张氏之学者,恒千余人。”吴澄《吴文正公全集》卷二六《仙岩元禧观记》:“盛极甲天下,一本三十六支,冠褐千余。”

2、3.娄近垣:《续修龙虎山志》卷十四和《道家金石略》,第928页,第954-955页。

4.见四库全书版《岘泉集》四卷本之卷二《诒善亭记》。

5.系赞教周召在元代《山志》三卷残本的基础上进行修补和续增而成,大约成书于明正统十年(1445)张元吉袭爵之后。

6.《夏公神道碑》,《道家金石略》,第982页。

7.系张国祥、张显庸二位天师续撰,内容较前版丰富,条理也较有序。

8.张继宗著,曾念樱整理,参见《上海道教》1995年第3期。

9.《道家金石略》,第975-976页。

10.洪微叟传王太素(王道坚),道坚传王洞章,洞章传蔡元久,元久即用光之师耳。

11.见四库全书版《岘泉集》卷三《故上清宫提点了庵李公墓志》。

12.这一名单参考了三份史料及零星资料,一为乾隆《龙虎山志》卷十五《朗斋娄老先生七十荣寿序》后所附名单,二是同治十年《贵溪县志》卷十一收入的上清宫道官表,三是约同治、光绪年间六十一代天师时的一份手稿上提到的时任上清宫主要道官名单。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龙虎山大上清宫的“宫中道院”

中国道教协会网站 孔祥毓

2017-03-24 15:31:54

|
龙虎山大上清宫的“宫中道院”
|

大上清宫是龙虎山正一道的重要宫观,素有“仙灵都会”、“道家总会”、“百神授职之所”、“昼夜长明羽人国”等美誉。自宋以降,大上清宫高道代出,辅佐天师,光大本山。兴盛之时,龙虎山道士数量长期维持在千余人。1为数众多的道士群体在大上清宫祝釐祈祷、修炼以寿,作为道众栖息之所的大上清宫三十六道院应运而生。宫中道院、宫中法派和为数众多的高道群体,其间的传承、兴废、互动,交织成大上清宫一幅幅历史图卷。

“宫中道院”及法派概述

关于“宫中道院”,始见于元代著名文人抚州人吴澄《仙岩元禧观记》:“逮及国朝,盛极甲天下,一本三十六支,冠褐千余。”2此文作于元致和元年(1328),显见最迟到元代中晚期,大上清宫已经形成三十六道院的格局。大上清宫早期尚没有出现道院的建置,而是以“堂”的形式出现。元代大文人虞集《勅赐玉像宝阁记》载:“夫上清正一宫者,道家之会归而嗣汉天师张君之所治也。按《龙虎山志》,宫有堂五十以分处其徒众,达观其一也。”3虞集据皇庆三年(1314)成书之《龙虎山志》(下称元代《山志》)指出,大上清宫原有五十堂,以分处道众。可惜元代《山志》全本佚失,已难窥大上清宫五十堂时的盛貌。明初张宇初天师曾论述宫中道院:“吾山上清宫之寮院,凡三十有六,其源同而支异”,4再一次印证了吴澄的说法,三十六道院在元明之世已经形成。

至明末天启年间(1621-1628),出现了“三派三十六道院”的说法,三派为紫微、灵阳、虚靖。(见表1)

至清康熙年间(1662-1722),五十四代天师张继宗著《崆峒问答》也述及大上清宫“三派三十六道院”这一现象。清雍乾间高道妙正真人娄近垣对宫中道院及法派作了详细的记述。作为清代本宫高道之集大成者,娄近垣以其极高资望,统合紫微、灵阳、虚靖三派。《续修龙虎山志》卷三《宫府》(下简称娄续《山志》)载:

新定本宫法派

近远资元运,久长保巨淳;道惟诚可宝,德用信为珍;秉敬宏丹箓,葆真启世人,鸿图赞景祚,圣泽振昌辰。

本宫相传,向分三派,由来久矣。其师长之称,实同一脉,但无定派命名,使尊卑日久难考,非法也。因定四十字,从今至后,三派合一,依次授名。四十字完,许辰字辈再续四十字,完而复续,以此例垂于永久。续者字文不得重复。此非余敢为创作,欲使吾教祖师法裔,名分尊卑虽千百年不致凌紊,亦正宗之大要也。

据此引文,娄说得很清楚,大上清宫传为三派,早已形成,并沿袭很久。但宫中各派各道院的道士相互间仍以同门相称,伦次有序,实为一脉。“新定本宫法派”,是为了使同属“吾教祖师法裔”的宫中同道,千百年后尊卑秩序不会凌乱,即不会乱了辈分而已。然而,有学者将这段记载与京师大光明殿、白云观藏《诸真宗派总簿》等史料相结合,提出正一支派、正乙派等观点。对于这一点,笔者认为属过度解读,宫中法官俱属龙虎山正一教,不存在独成支派的现象。娄近垣所创的字辈,一直传承到民国。

“宫中道院”历史沿革

(一)元代道院

元代以前,宫中道院已经出现。据娄编《山志》,宋代出现的道院有紫微、混成、崇禧、三华、达观、东隐等。至元代,较完整介绍宫中道院的文献,见于明代勅封赞教周召续编之《龙虎山志》5卷上《宫宇》(下称周续《山志》)。(见图1)

这版《山志》中有段述编志之源流的文字:“志书自吴大宗师表请大元命名臣编成,刊行于世。岁久磨灭,仅存其一二。然天师世系及山水人物,显晦事迹,历元迄今,又增而不录者,不可胜纪,谨拾袭旧本,为上中下卷不动,而天师始末则增而入旧本之末。”据此,结合书中内容,有理由确认上图出自元代《山志》。元代有崇真院见载,玄教第三代嗣师夏文泳即学道于此6,周续《山志》却未收入。

(二)明代道院

至明天启年间,首次出现了“三派三十六道院”的记载,见五十代天师张国祥、五十一代天师张显庸续撰之《龙虎山志》卷上《建置》7(张续《山志》)。(见图2)

紫微、灵阳、虚靖三派之说始出于此,三十六道院各属何派,也清楚明白。不过与图1所列道院相比,又有变化:一是各院有增删。图1中的崇道院、竹坞院、奉真院、西隐院四院失传,图2中新增崇东院、凤栖院、紫微西三院;二是各院有合并,有分列。图1中的三华东、西合并为三华院,玉华东、西,十华内、外,繁禧内、外,均单独分列;三是有道院改名。栖真院改为西栖真,毓和院改为郁和院。

(三)清代道院

明亡后迭经战乱,三十六道院风雨凋零,倾圯者多,至康熙年间(1662-1722),仅存十三院。据五十四代天师张继宗著《崆峒问道》8载:

一五二:三十六院存有几院?

答曰:止有精思、东隐、三华、紫微、西真、崇清、混成、达观、崇禧、繁禧、崇清、明远、富迎十三院。

一五三:宫中有几派?

答曰:有紫微、虚靖、灵阳三派。

原文有几处可供商榷:一是崇清院出现两次;二是新出现富迎院。现存之《崆峒问道》,是抄本再整理,应属传抄之误。这两处,可根据后娄近垣《山志》的记载,加以补正。《崆峒问答》记载的两个崇清院,其中一个改为洞观院;富迎院改为清富院。康熙年间尚存的精思院,至雍正九年(1731)之前,已倾圮无存。

至清雍正九年,妙正真人娄近垣邀得国恩,世宗以国帑大修龙虎山宫观。此次大兴,并没有全部修复三十六道院,仅新修和重建了24座道院。娄编16卷本的《续修龙虎山志》(下简称娄续《山志》),对宫中道院的叙述最为全面。一是介绍了雍正九年后道院的分布与修建情况。“(斗姥)宫之东为道院八,宫之西为道院十六。其旧有而新修者十二院,其已废而重建者十二院。”二是介绍了道院的规制。“每院门屋一间,正厅三间,左右丹房共四间,后楼房三间,左右耳房各一间。周遭缭以短墙,各分院址。”这一记载与仅存的东隐院完全吻合。三是将24座道院的位置标识得很清楚,为后人按原貌重修大上清宫提供了最好的参考。四是将张续《山志》中所载三派三十六道院开列于后,修复了“三派三十七道院”的小瑕疵,更新为东十五道院,西二十一道院。另外,改中和院为清和院;避清圣祖讳,凡有玄字均改为元;宫东、西的道院分布有异前代。

关于宫中道院的变迁则未见记载。嘉庆二十年(1815),五十九代天师张钰借帑二万两维修殿宇,惜未留下修建情况。咸丰八年(1858),曾国藩转战江西途中,入大上清宫,提到玉皇殿、棂星门、下马亭、御碑亭等建筑,未提及道院。光绪十六年(1890),六十一代天师张仁晸续修《留侯天师世家宗谱》,卷二《历代宫府观建置沿革考》中仅介绍先代之兴修,未介绍光绪年前的状况。民国十九年(1930)的一场大火,殿宇楼阁大部分化为灰烬,仅存门楼、钟楼、棂星门、东隐院等破败建筑。公元2000年,大上清宫修复工程一期完工,与鼎盛时宫中建筑相比仅十之一二,宫中道院仅存东隐院。现落实宗教政策,归属龙虎山道协管理。

宫中高道各属道院及派别

据前引,张续《山志》是最早记载紫微、灵阳、虚靖三派的文献;其后的《崆峒问答》也有提及。这两个记载均一带而过。明代天启年间(1621-1627)的三十六道院中,属紫微派14院、虚靖派11院、灵阳派11院。雍正九年之后的二十四道院中,属紫微派9院、虚靖派8院、灵阳派7院。其中紫微派道院多,道士人数也相应最多;虚靖、灵阳二派则不分上下。以此来看,紫微派应为宫中法派之大宗。

本宫各道院和历代高道均分属三派,雍正九年之后娄近垣整合三派。现据三版《山志》、《岘泉集》等资料,将雍正九年之前的法派、道院、高道列表以示之。(见表2)

关于诸法派、道院,作几点补充考证

(一)宫外道院。除宫中三十六道院外,龙虎山历史上还有宫外道院。周召续《山志》、张续《山志》和娄续《山志》均有录入,内容大同小异。综合三版山志,有西华、通真、会真、东山、望仙、紫霞、云山、清溪、瑶峰、仙源、怡云、天乐等名目,俱为本宫道士所建,其院址散处于本宫周围。宫外道院的功用与宫中道院无异,为道士居住、栖止之住所。惟有通真道院,见于元代《山志》成书以前,应该建于宫内。据《龙虎山仙源观记》,“徐公(徐懋昭)得度于大上清宫通真院之达观堂”。9这一记载与前引“宫有堂五十以分处其徒众,达观其一也”相吻合。

(二)宫中法派溯源。宫中紫微、虚靖、灵阳三派何时形成,由何人所创,颇难考证。根据现有资料及一些蛛丝马迹,试为考证。先说紫微派,娄编《山志》卷七《留用光》末尾载“嗣其教者为紫微派”,明确了后代紫微派为留用光所传。留用光是南宋本宫大有作为之高道,为洪都监五传。洪都监,号微叟,于宋天圣间入道龙虎山,曾知上清观事,为紫微院之鼻祖。10又北宋政和间有道士王袭明为紫微院道士。因此,紫微院乃至紫微派应为洪都监所传。虚靖派或为三十代天师虚靖先生张继先的后人始创,拟古以虚靖命名。虚靖天师弟子李德光创崇禧观,后升观为宫。崇禧院实则源自李德光所创崇禧宫。而崇禧院为宫中虚靖派之大宗,故疑宫中虚靖派为虚靖弟子李德光所传。灵阳派,其大宗为达观院,元代张留孙、吴全节,明代邵元节等均出此院,煊赫旺盛,出乎诸院之上。而最早出现达观院者,时为南宋高道张闻诗。是则达观院乃至灵阳派似乎传自张闻诗。宫中紫微、虚靖、灵阳三派分别传自两宋高道洪都监、李德光、张闻诗,无更多文献佐证,是为推论得之,作为一条线索待考。

(三)各道院单列法派考证。除紫微、虚靖、灵阳三派之外,还有宫中各道院自成法派的形式。周召续《山志》卷上之二,出现了崇禧法派、达观法派、郁和法派、佑圣法派等。《岘泉集》卷三出现了“紫微西院法派”11。据上海道友转述的资料显示,上海正一派是邱天山一系,而邱天山与娄近垣同样师从三华院周大经(曾任大上清宫提点),该资料出现了“三华法派”的字样。由于没有更多的资料佐证,笔者试作分析。首先,宫中三法派和三十六道院俱属于逐次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其次,据《故上清宫提点了庵李公墓志》载:“辛卯,上清宫灾。公奉祖命新其院,立紫微西院法派。”因此,各道院建成伊始均单列为法派。最后,各道院先后建立,发展不均衡,兴盛或式微,情形不一。为了更好存续发展,于是师门相近、道谊相投的道院逐渐聚拢融合,演变成宫中三法派。这种发展演变过程,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上海正一派师从三华院,传为“三华法院”,这也从侧面说明宫中三法派形成以后,有的道院单列法派仍在传续。

(四)各法派仍属龙虎山正一教。虽然宫中有紫微、虚靖、灵阳三派,又有各道院法派,但宫中法员均受天师统率,归属龙虎山正一道,这与元代“一本三十六支”、明代“源同而支异”、清代“吾教祖师法裔”等思想一以贯之。娄近垣设立的字辈,传承不断,直到民国,根据有二:民国十五年(1926)北京白云观抄录的《诸真宗派总簿》中收入的娄近垣字辈,比原字辈新增了20字;另外,建国前大上清宫的提点系金溪人曾惟一,系“道惟诚可宝”之惟字辈。

根据相关的文献记载,其传承见表3。12

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指出,各道院、法派间,仍存在相对独立性。宋代紫微院留用光、崇禧院黄崇鼎有大作为,则紫微院、崇禧院兴;元代张留孙、明代邵元节俱出达观院,因此元明二代达观院皆人才广出,盛极一时;清代娄近垣系出三华院,则驻京法官、道录司及本宫继任等多提携门人为之。娄近垣体察到这一现实状况,新修之十二院,三派各占四院,不分轩轾,并且在《山志》里将每个道院的田产一一标的清楚,说明各自经济相对独立。

(作者:孔祥毓,单位:龙虎山道教协会)

注:

1.据《汉天师世家》载,三十代天师道法高深,“四方学者率数千百人”;杨维桢《东维子文集》卷二十四《改危素桂先生碑》:“信之龙虎山,为汉天师张氏之学者,恒千余人。”吴澄《吴文正公全集》卷二六《仙岩元禧观记》:“盛极甲天下,一本三十六支,冠褐千余。”

2、3.娄近垣:《续修龙虎山志》卷十四和《道家金石略》,第928页,第954-955页。

4.见四库全书版《岘泉集》四卷本之卷二《诒善亭记》。

5.系赞教周召在元代《山志》三卷残本的基础上进行修补和续增而成,大约成书于明正统十年(1445)张元吉袭爵之后。

6.《夏公神道碑》,《道家金石略》,第982页。

7.系张国祥、张显庸二位天师续撰,内容较前版丰富,条理也较有序。

8.张继宗著,曾念樱整理,参见《上海道教》1995年第3期。

9.《道家金石略》,第975-976页。

10.洪微叟传王太素(王道坚),道坚传王洞章,洞章传蔡元久,元久即用光之师耳。

11.见四库全书版《岘泉集》卷三《故上清宫提点了庵李公墓志》。

12.这一名单参考了三份史料及零星资料,一为乾隆《龙虎山志》卷十五《朗斋娄老先生七十荣寿序》后所附名单,二是同治十年《贵溪县志》卷十一收入的上清宫道官表,三是约同治、光绪年间六十一代天师时的一份手稿上提到的时任上清宫主要道官名单。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