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犹不及,物极必反

道教之音 雪漠

2017-04-26 08:49:16

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持而盈之:执著地想要抓住它。“持”就是抓住,把某个东西抓在手里,不丢掉,就叫持。想要让它越来越多,叫“盈”。

不如其已:不如让它留一点缺陷,让它停下来。

为什么与其追求完美,不如留一点遗憾?因为,任何事物都离不了成住坏空四个阶段。成是生成;住是持,保持一段时间;然后就开始腐坏;最后慢慢地成空。有没有例外?没有例外。所以,你与其费尽心思地想要让一件事物完美,不如停下来,不要继续往前走。这就是这句话的真正意义,简言之,不要贪得无厌。

春天百花盛开;接着就是夏花的衰败;秋天就开始枯黄、落叶;冬天很多树就开始冬眠了,有些还会冻死。大自然的一切,都在循环往复,任何事情都是这样。所以,月满则亏,月亮一到圆满时,就开始变成残月。任何事物都是这样的。所以,让一件事物迅速地发展到极致,其实并不好,反而很可怕,因为它很快就要走向衰败了。

萧何的保身之术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过,萧何是个很好的人。他的品格非常好,在韩信没人赏识时,是他极力推荐给刘邦的。为了把韩信追回来,萧何差点被刘邦误会成逃跑。汉朝建立后,老百姓都知道萧丞相,都觉得萧丞相太好了,谁都夸丞相,刘邦就开始猜忌他。如果刘邦继续猜忌下去,萧何就会跟韩信一个下场。什么意思?就是被杀掉。萧何当年和吕后合谋杀了韩信,他心里很清楚,如果他继续完美下去、继续有口皆碑的话,他也会被刘邦杀掉。而且,遭祸的,不仅仅是他自己,而是他们家族。萧何为了保全自己,就故意安排家里人做了些坏事,比如欺负几个老百姓,霸占老百姓一点东西,他自己也贪了些钱。这么一来,谁都骂萧何变坏了,骂声一起,刘邦才不再怀疑萧何。这也是过去的一些官员常用的保身之术。

对一个非常有权势的官员来说,名声太好容易招忌,所谓功高震主。有些有经验的,就会故意弄一点瑕疵,招些骂名,不然会有祸患。

秦国大将王翦也是这样。秦国最初打算进攻楚国时,他说要六十万兵,李信则认为二十万兵就可以。秦王于是启用李信和蒙恬出征楚国,王翦称病回乡。结果秦国打了一次败仗。秦王又去找王翦,王翦非六十万兵不肯出征,于是秦王就给了王翦六十万兵,这是整个秦国的兵力了。一路上,王翦走上一段路,就问秦王要一点赏赐,或是田地,或是别的。秦王大笑,一口答应了。他的谋士觉得很奇怪,就问他,将军,您又不贪这些东西,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王翦说,秦王是个非常多疑的人,他把整个王国的士兵都给我了,如果我不这样,他会疑忌我的。要是他觉得我是贪小便宜的人,反而会放心我。

不只是名声,做任何事都是这样,到了一定程度,一定要懂得分寸,不要过犹不及。不要过于追求完美、追求极致。一定要懂得稍作歇息,让生命中留一点白。留白天地宽。当一件事物完美到极致时,必然会走向反面。这种例子太多了。

曾国藩害怕什么?

曾国藩消灭太平天国之后,他的名声就达到了极致。当时他非常害怕,因为他掌握着整个湘军,清朝的八旗军根本不是湘军的对手。他如果夺天下的话,是有可能成功的。所以,他即使没有夺天下的心,皇帝也会猜忌他,一旦有人陷害他谋反,皇帝就会借机杀掉他。于是,曾国藩就老在家书里写点鸡零狗碎的事情,有意让清朝政府知道他没有大的追求和想法,老是在关注一些琐碎无聊的事。你看《曾国藩家书》,就会发现这个很有趣的地方。他特别懂得这方面的进退。

当官的要注意,不要让自己的名声太圆满了,圆满意味着衰败,意味着灾祸。老祖宗总说,“过犹不及”“物极必反”,任何事情都是这样的。翻开我们的历史书,你会看到很多这样的故事,历代的政治斗争里充满了这样的例子。千万不要让自己走到顶点,也不要期待过度的完美,不要希望自己太完美,不要走极端,要学会和光同尘。

修道时,同样要注意这一点,既要允许自己的不完美,也要允许别人的不完美,不要太满。或者说,你可以追求自己的更加完美,但你要允许别人的不完美。我就是这样。因为我能允许别人不完美,我才总能发现别人的好。很多人都说,雪漠老师觉得谁都很好。这是对的。我总是发现别人的好,然后用别人的好来对照自己的不好,这时我就会更加尊重别人。最近,我一直在跟很多人学东西,谁有哪里比我强,我就跟他学。这也是因为我总是发现别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

修道也罢,做事也罢,都一定要注意这一点,永远要留有余地。不要过分,不要苛刻自己,不要追求极端,要走中道。释迦牟尼说过,修道就像弹琴,琴弦调得太紧容易断,太松又弹不出声音。做什么都要有这种智慧,恰到好处,掌握分寸,走中道。必要时,就停一下,不要太着急。

(作者雪漠,原名陈开红,甘肃凉州人。国家一级作家,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三度入围“茅盾文学奖”,荣获“冯牧文学奖”等奖项,连续六次获敦煌文艺奖,代表作有“大漠三部曲”“灵魂三部曲”“故乡三部曲”等。作品入选《中国文学年鉴》、《中国新文学大系》以及长篇小说《野狐岭》入选大学本科教材《大学语文》阅读推荐书目。)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过犹不及,物极必反

道教之音 雪漠

2017-04-26 08:49:16

|
过犹不及,物极必反
|

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持而盈之:执著地想要抓住它。“持”就是抓住,把某个东西抓在手里,不丢掉,就叫持。想要让它越来越多,叫“盈”。

不如其已:不如让它留一点缺陷,让它停下来。

为什么与其追求完美,不如留一点遗憾?因为,任何事物都离不了成住坏空四个阶段。成是生成;住是持,保持一段时间;然后就开始腐坏;最后慢慢地成空。有没有例外?没有例外。所以,你与其费尽心思地想要让一件事物完美,不如停下来,不要继续往前走。这就是这句话的真正意义,简言之,不要贪得无厌。

春天百花盛开;接着就是夏花的衰败;秋天就开始枯黄、落叶;冬天很多树就开始冬眠了,有些还会冻死。大自然的一切,都在循环往复,任何事情都是这样。所以,月满则亏,月亮一到圆满时,就开始变成残月。任何事物都是这样的。所以,让一件事物迅速地发展到极致,其实并不好,反而很可怕,因为它很快就要走向衰败了。

萧何的保身之术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过,萧何是个很好的人。他的品格非常好,在韩信没人赏识时,是他极力推荐给刘邦的。为了把韩信追回来,萧何差点被刘邦误会成逃跑。汉朝建立后,老百姓都知道萧丞相,都觉得萧丞相太好了,谁都夸丞相,刘邦就开始猜忌他。如果刘邦继续猜忌下去,萧何就会跟韩信一个下场。什么意思?就是被杀掉。萧何当年和吕后合谋杀了韩信,他心里很清楚,如果他继续完美下去、继续有口皆碑的话,他也会被刘邦杀掉。而且,遭祸的,不仅仅是他自己,而是他们家族。萧何为了保全自己,就故意安排家里人做了些坏事,比如欺负几个老百姓,霸占老百姓一点东西,他自己也贪了些钱。这么一来,谁都骂萧何变坏了,骂声一起,刘邦才不再怀疑萧何。这也是过去的一些官员常用的保身之术。

对一个非常有权势的官员来说,名声太好容易招忌,所谓功高震主。有些有经验的,就会故意弄一点瑕疵,招些骂名,不然会有祸患。

秦国大将王翦也是这样。秦国最初打算进攻楚国时,他说要六十万兵,李信则认为二十万兵就可以。秦王于是启用李信和蒙恬出征楚国,王翦称病回乡。结果秦国打了一次败仗。秦王又去找王翦,王翦非六十万兵不肯出征,于是秦王就给了王翦六十万兵,这是整个秦国的兵力了。一路上,王翦走上一段路,就问秦王要一点赏赐,或是田地,或是别的。秦王大笑,一口答应了。他的谋士觉得很奇怪,就问他,将军,您又不贪这些东西,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王翦说,秦王是个非常多疑的人,他把整个王国的士兵都给我了,如果我不这样,他会疑忌我的。要是他觉得我是贪小便宜的人,反而会放心我。

不只是名声,做任何事都是这样,到了一定程度,一定要懂得分寸,不要过犹不及。不要过于追求完美、追求极致。一定要懂得稍作歇息,让生命中留一点白。留白天地宽。当一件事物完美到极致时,必然会走向反面。这种例子太多了。

曾国藩害怕什么?

曾国藩消灭太平天国之后,他的名声就达到了极致。当时他非常害怕,因为他掌握着整个湘军,清朝的八旗军根本不是湘军的对手。他如果夺天下的话,是有可能成功的。所以,他即使没有夺天下的心,皇帝也会猜忌他,一旦有人陷害他谋反,皇帝就会借机杀掉他。于是,曾国藩就老在家书里写点鸡零狗碎的事情,有意让清朝政府知道他没有大的追求和想法,老是在关注一些琐碎无聊的事。你看《曾国藩家书》,就会发现这个很有趣的地方。他特别懂得这方面的进退。

当官的要注意,不要让自己的名声太圆满了,圆满意味着衰败,意味着灾祸。老祖宗总说,“过犹不及”“物极必反”,任何事情都是这样的。翻开我们的历史书,你会看到很多这样的故事,历代的政治斗争里充满了这样的例子。千万不要让自己走到顶点,也不要期待过度的完美,不要希望自己太完美,不要走极端,要学会和光同尘。

修道时,同样要注意这一点,既要允许自己的不完美,也要允许别人的不完美,不要太满。或者说,你可以追求自己的更加完美,但你要允许别人的不完美。我就是这样。因为我能允许别人不完美,我才总能发现别人的好。很多人都说,雪漠老师觉得谁都很好。这是对的。我总是发现别人的好,然后用别人的好来对照自己的不好,这时我就会更加尊重别人。最近,我一直在跟很多人学东西,谁有哪里比我强,我就跟他学。这也是因为我总是发现别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

修道也罢,做事也罢,都一定要注意这一点,永远要留有余地。不要过分,不要苛刻自己,不要追求极端,要走中道。释迦牟尼说过,修道就像弹琴,琴弦调得太紧容易断,太松又弹不出声音。做什么都要有这种智慧,恰到好处,掌握分寸,走中道。必要时,就停一下,不要太着急。

(作者雪漠,原名陈开红,甘肃凉州人。国家一级作家,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三度入围“茅盾文学奖”,荣获“冯牧文学奖”等奖项,连续六次获敦煌文艺奖,代表作有“大漠三部曲”“灵魂三部曲”“故乡三部曲”等。作品入选《中国文学年鉴》、《中国新文学大系》以及长篇小说《野狐岭》入选大学本科教材《大学语文》阅读推荐书目。)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