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 薪火相传——刍议道学文化精髓无时不刻融合在我们生活中之己见

道教之音 罗直照道长

2017-06-11 09:55:28

摘要: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传世本《老子》第42章);无形者,一之谓也。一者,无心合于天下也。(《文子•道原》);道无形无声,故圣人强为之形,以一字为名,天地之道。(《文子•精诚》)

前言:自去年九月份入学以来,按照学院本科班·[经义专业]的教学进度计划,各科学业次第,有效循序推进。笔者先后陆续学习了系列该专业的必修课程。本学期的道学课(先秦庄老道家学说导读)讲授,由学院孟至岭常务副院长主讲。本人根据听讲前四堂课程下来,所积累的课堂笔记内容和对道学肤浅的理解,结合自身入道,入学以来所见所闻和修道,体道感悟,大言不惭的也来谈谈自己所学道学这门课,这一学期来收获以及个人不太成熟的认知与看法;仅供与玄门有缘之人,共同交流与探讨并彼此促进提升,达成尊道贵德,学修并进的笃学睿智,真一不二与道合真的道性共识。

一、谓之道,谓之器,形而上下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有学者通常认为:“形而上”即指无形之道(抽象道理、规律),“形而下”即指有形之器(具体器具、事物)。《周易正义》讲:“道是无体之名,形是有质之称”;“道在形之上,形在道之下。”这样说来科学研究的是有形的东西,而哲学研究的则是无形的东西。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科学同样要研究无形的东西,哲学同样要研究有形的东西。这种理解,就是把“形而上”理解为“形之上”,把“形而下”理解为“形之下”。这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而”字没有“之”字的意思,而是“然而”(这样、而后)的意思。这个“而”字是个关键。这里“形”是中介,形上、形下都要从“形”开始,由有形而至于无形,亦即由具体(事物)而至于抽象(道理),科学、哲学莫不如此。每一个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在个人生理生物钟的成长初期,从娘胎呱呱坠地,睁开双眼那一天起,我们的童年都要经历四肢爬行和咿呀学步,再到懵懂涉世的未成年时光,或许还会更早涉世独立生活。首先入眼帘的第一个人,是自己的双亲父母,妇产科的医生护士或是长辈亲友。展示给婴儿眼前的是客观存在的有形物质世界。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包括吃喝拉撒(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应酬等)通过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到大脑中枢神经分析处理,最后形成凡尘世俗,有一定局限的思想意识,个人的思维感觉与判断行动。概括起来,就是器以载道,道以载器。即:道是无形的,是境界,是时刻存在的。是有非有谓之象,是无非无谓之罔。感官认识到是有形的,感官认识不到是无形的。无形为吾,有形为我。而道家的认识方法论,告知我们修道之人,实质我们是生活在有形与无形交融的太极世界中。有灵性的人,赤子之心者,高道之人方可当以道心通灵犀。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无形精神的世界与有形的物质世界也可以是统一的“道”,我们就可认为它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

二、希夷微,天地人,逍遥齐物

《道德经》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不下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庄子也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这就是“齐物”。庄子还认为人们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看起来也是千差万别的,但世间万物既是齐一的,言论归根结底也应是齐一的,没有所谓是非和不同,这就是“齐论”。齐,就是等同,没有差别,庄子认为万物由道而生最终又回归于道。朴素的看就是万物存在的是有道理的!人们恣意汪洋,随性而为,这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能达到这种境界是很不容易的。恣意汪洋,随性而为,顺势而为积极有为,人与天地合一和谐共处。

三、常清静,妙修真,道法自然

大道寓以万物之中。通道则通天下,不出户则知天下事。无形精神世界与有形物质世界,以及君臣民事物和古琴等(人事制度)与之对应是心相神志,心性合一,清净真一。以人为本,人有灵,物有灵,天地有灵。人和天地和谐统一,皆谓本然之性,故万物皆有道性。即为,大宇宙和小宇宙的孪生兄弟姐妹关系。玄门有道性之人必有人性,物有物性,天有天道天命,皆有真性和本性。学院安排日常举行的《早晚功课经》科仪活动,就是要强调我们不忘初心入玄门,时刻常清静勤悟道“三省吾无身”,就是要让自己的身体,每天定时苏醒过来,提醒和告诫自己减少贪念和欲望,笃志炼性行道立德,学修并进,尊道贵德。清静无为,柔弱不争,积极消业障,除灾祸积福报。坚定修道仙家信仰,真一不二的神仙世界,主宰人类世界。

四、玄道儒,新境界,汇融贯通

从老子开始,由于虚无的发现而导致(有形有名)的世界和无(无形无名)的世界区分,因此导致对生命意义的重新的诠释与理解。“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的提问,“虽有荣观,燕处超然”的背后,乃是一个比有形有名更根本的无的境界,庄子称之为“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庄子说:“睹有者,昔之君子;睹无者,天地之友。”这是一个与庙堂相对的山林世界,也是陶渊明“桃花源”的世界。这个山林的世界,经过与神仙思想的结合,一转而发展出道教的神仙理想,以及围绕这个理想而出现的对道家的重新解释,以及道教理论的建构。在这个理论的之中,生命摆脱众多束缚而获得了独立,独特发展升华的契机,从而奠定神仙谱系虚无玄学思想的诞生。老子说“有生于无”,这是确立无之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确立万物。王弼讲得更清楚,“夫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必生乎于无形,由乎无名。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不温不凉,不宫不商……若温也则不能凉也,宫也则不能商也,形必有所分,声必有所属。故象而形者,非大象也;音而声者,非大音也。”在道家看来,天地必以无为心贯穿始终无形无相。道家的思想,所以正如老子所说的那样,乃是“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也正好不谋而合,印证了“道无形无声,故圣人强为之形,以一字为名,天地之道。”(《文子•精诚》)一切“有”的范畴,皆与利或利益有关,因此最容易远离,忘记,违背其本然功用,本然功用即是“无”的范畴。无论是哲学,科学,还是儒学,道学细微区分来看,有形无形或是感官认知,哲学的顶端是最靠近道学灵性,区而有别;儒学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圣贤之经典,讲究仁德忠孝礼信义教化世人;科学的概念是什么?可重复验证、可证伪、自身没有矛盾,对一定条件下物质变化规律的总结。强调的是逻辑推理,有形有据客观现实的演算,务必要水落石出有结果才罢休;道学则是尊崇无形的灵性世界,虚无世界观,“无以为用,以器为载。”累积上乘之法归真合道,道炁长存,长生、重生、贵生,久视与天地共生汇融,日月同辉,永恒共荣。《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与天地静神相往来。”

后记: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修身为根本,教化为应用,尊道、顺天、济物、利人为准则”的道德仁善为核心的主题构架的文化。

(作者系中国道教学院本科班学生)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道法自然 薪火相传——刍议道学文化精髓无时不刻融合在我们生活中之己见

道教之音 罗直照道长

2017-06-11 09:55:28

|
道法自然 薪火相传——刍议道学文化精髓无时不刻融合在我们生活中之己见
|

摘要: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传世本《老子》第42章);无形者,一之谓也。一者,无心合于天下也。(《文子•道原》);道无形无声,故圣人强为之形,以一字为名,天地之道。(《文子•精诚》)

前言:自去年九月份入学以来,按照学院本科班·[经义专业]的教学进度计划,各科学业次第,有效循序推进。笔者先后陆续学习了系列该专业的必修课程。本学期的道学课(先秦庄老道家学说导读)讲授,由学院孟至岭常务副院长主讲。本人根据听讲前四堂课程下来,所积累的课堂笔记内容和对道学肤浅的理解,结合自身入道,入学以来所见所闻和修道,体道感悟,大言不惭的也来谈谈自己所学道学这门课,这一学期来收获以及个人不太成熟的认知与看法;仅供与玄门有缘之人,共同交流与探讨并彼此促进提升,达成尊道贵德,学修并进的笃学睿智,真一不二与道合真的道性共识。

一、谓之道,谓之器,形而上下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有学者通常认为:“形而上”即指无形之道(抽象道理、规律),“形而下”即指有形之器(具体器具、事物)。《周易正义》讲:“道是无体之名,形是有质之称”;“道在形之上,形在道之下。”这样说来科学研究的是有形的东西,而哲学研究的则是无形的东西。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科学同样要研究无形的东西,哲学同样要研究有形的东西。这种理解,就是把“形而上”理解为“形之上”,把“形而下”理解为“形之下”。这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而”字没有“之”字的意思,而是“然而”(这样、而后)的意思。这个“而”字是个关键。这里“形”是中介,形上、形下都要从“形”开始,由有形而至于无形,亦即由具体(事物)而至于抽象(道理),科学、哲学莫不如此。每一个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在个人生理生物钟的成长初期,从娘胎呱呱坠地,睁开双眼那一天起,我们的童年都要经历四肢爬行和咿呀学步,再到懵懂涉世的未成年时光,或许还会更早涉世独立生活。首先入眼帘的第一个人,是自己的双亲父母,妇产科的医生护士或是长辈亲友。展示给婴儿眼前的是客观存在的有形物质世界。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包括吃喝拉撒(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应酬等)通过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到大脑中枢神经分析处理,最后形成凡尘世俗,有一定局限的思想意识,个人的思维感觉与判断行动。概括起来,就是器以载道,道以载器。即:道是无形的,是境界,是时刻存在的。是有非有谓之象,是无非无谓之罔。感官认识到是有形的,感官认识不到是无形的。无形为吾,有形为我。而道家的认识方法论,告知我们修道之人,实质我们是生活在有形与无形交融的太极世界中。有灵性的人,赤子之心者,高道之人方可当以道心通灵犀。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无形精神的世界与有形的物质世界也可以是统一的“道”,我们就可认为它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

二、希夷微,天地人,逍遥齐物

《道德经》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不下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庄子也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这就是“齐物”。庄子还认为人们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看起来也是千差万别的,但世间万物既是齐一的,言论归根结底也应是齐一的,没有所谓是非和不同,这就是“齐论”。齐,就是等同,没有差别,庄子认为万物由道而生最终又回归于道。朴素的看就是万物存在的是有道理的!人们恣意汪洋,随性而为,这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能达到这种境界是很不容易的。恣意汪洋,随性而为,顺势而为积极有为,人与天地合一和谐共处。

三、常清静,妙修真,道法自然

大道寓以万物之中。通道则通天下,不出户则知天下事。无形精神世界与有形物质世界,以及君臣民事物和古琴等(人事制度)与之对应是心相神志,心性合一,清净真一。以人为本,人有灵,物有灵,天地有灵。人和天地和谐统一,皆谓本然之性,故万物皆有道性。即为,大宇宙和小宇宙的孪生兄弟姐妹关系。玄门有道性之人必有人性,物有物性,天有天道天命,皆有真性和本性。学院安排日常举行的《早晚功课经》科仪活动,就是要强调我们不忘初心入玄门,时刻常清静勤悟道“三省吾无身”,就是要让自己的身体,每天定时苏醒过来,提醒和告诫自己减少贪念和欲望,笃志炼性行道立德,学修并进,尊道贵德。清静无为,柔弱不争,积极消业障,除灾祸积福报。坚定修道仙家信仰,真一不二的神仙世界,主宰人类世界。

四、玄道儒,新境界,汇融贯通

从老子开始,由于虚无的发现而导致(有形有名)的世界和无(无形无名)的世界区分,因此导致对生命意义的重新的诠释与理解。“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的提问,“虽有荣观,燕处超然”的背后,乃是一个比有形有名更根本的无的境界,庄子称之为“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庄子说:“睹有者,昔之君子;睹无者,天地之友。”这是一个与庙堂相对的山林世界,也是陶渊明“桃花源”的世界。这个山林的世界,经过与神仙思想的结合,一转而发展出道教的神仙理想,以及围绕这个理想而出现的对道家的重新解释,以及道教理论的建构。在这个理论的之中,生命摆脱众多束缚而获得了独立,独特发展升华的契机,从而奠定神仙谱系虚无玄学思想的诞生。老子说“有生于无”,这是确立无之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确立万物。王弼讲得更清楚,“夫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必生乎于无形,由乎无名。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不温不凉,不宫不商……若温也则不能凉也,宫也则不能商也,形必有所分,声必有所属。故象而形者,非大象也;音而声者,非大音也。”在道家看来,天地必以无为心贯穿始终无形无相。道家的思想,所以正如老子所说的那样,乃是“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也正好不谋而合,印证了“道无形无声,故圣人强为之形,以一字为名,天地之道。”(《文子•精诚》)一切“有”的范畴,皆与利或利益有关,因此最容易远离,忘记,违背其本然功用,本然功用即是“无”的范畴。无论是哲学,科学,还是儒学,道学细微区分来看,有形无形或是感官认知,哲学的顶端是最靠近道学灵性,区而有别;儒学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圣贤之经典,讲究仁德忠孝礼信义教化世人;科学的概念是什么?可重复验证、可证伪、自身没有矛盾,对一定条件下物质变化规律的总结。强调的是逻辑推理,有形有据客观现实的演算,务必要水落石出有结果才罢休;道学则是尊崇无形的灵性世界,虚无世界观,“无以为用,以器为载。”累积上乘之法归真合道,道炁长存,长生、重生、贵生,久视与天地共生汇融,日月同辉,永恒共荣。《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与天地静神相往来。”

后记: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修身为根本,教化为应用,尊道、顺天、济物、利人为准则”的道德仁善为核心的主题构架的文化。

(作者系中国道教学院本科班学生)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