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井古镇 ——道教名镇的发展嬗变

遂宁新闻网 佚名

2011-05-31 09:16:22

元末明初,文井西河岸(马桑溪岸)掘有一口井,古井周围多为文姓家族集居,故将此井取名为文井。明末清初时,在文姓家族聚居地开始逐渐形成一个小场,遂称为文井场。

文井镇以场为镇、因文井而得名,地处蓬溪、西充、射洪三县交界之地,名胜古迹众多,历史文化底蕴丰富。据《蓬溪县志》记载,在唐代时,在文井镇的高峰山和定香寺村先后修建了高峰山寺庙和定香寺等庙宇,道教、佛教在文井土地上开始共生发展,最终形成了浓厚的佛教道教文化氛围。在此后的千余年里,以高峰山寺为代表的道教发展最为兴盛。

文井古镇 ——道教名镇的发展嬗变

据《四川通志》、《蓬溪县志》记载,高峰山寺始建于初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自唐以后,迭经兵乱蜀中,山寺屡废屡兴。在历时一千二百年至清朝光绪时,山寺由亦僧亦道共同主持寺务。相传,在清末时,道人王源清、居士杨扶云、僧人袁明心相继进住寺中,矢志振兴高峰山。此后,杨扶云经常编写“劝善”唱词教王、袁二人唱熟,分别到民间化募捐款时唱给人们听,广结善缘。王源清则用其修炼的气功为人治病,博得了广大群众的欢迎。故当时民间神话传说以袁、杨、王三人是儒释道三教继承者,便以为是有“道行”的人,因而信徒众多,捐款渐多,高峰山寺渐复旧观。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西充民间成衣匠(俗称裁缝)范明清学道于王源清门下,收为门徒后授道号“云峰”。王源清先教范云峰练气行功,虔心学道。每日晨起必顶礼膜拜,早晚亦碰钟击鼓焚香念咒。因劝人为善,为人治病,故深得附近乡民信仰。民国初年,王源清与袁、杨二人相继离世。范云峰安葬其师于高峰山寺左东北寨门之间,修石廓竖碑以记其功绩。从此,范云峰便继承衣钵主持高峰山寺寺务。

在此后的数十年里,范云峰收罗川中宿儒,阐述孔孟之道,进行宗教宣传,门生、门下生等不断接踵而来。蓬溪、射洪、广安、南充各地名儒也有许多拜门信徒,将范云峰的“道行”广为传播。某年六月为范云峰寿辰,高峰山寺人山人海,难计其数,“夜间无床可安寝者或露天坐以待旦,或睡于戏楼右边红苕土中。

到民国三十年(1941年)时,高峰山寺声名远播,每逢二、六、九月会期,成都、重庆、武汉、南京等地信徒都抬匾对、打执事,吹吹打打来高峰山寺进香还愿,包括显贵、豪绅、城市平民等各类人等,日均达二三百人次。据记载,民国时期,包括何应钦、孙科、丰子恺、冯玉祥、白崇禧等30多位国民党军政要员都曾向高峰山赠匾。由此可见,文井镇高峰山寺当时可谓盛况空前。

新中国成立后,胡耀邦同志主政川北行署期间,曾经专门发布布告,要求保护高峰山寺庙建筑。1959年5月,蓬溪县人民委员会明文取缔了“高峰道”。文化大革命中,文井镇高峰山寺的神像、雕刻、匾对、字画皆遭浩劫。1984年12月,蓬溪县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强高峰山文物保护和管理的布告》,加强文物保护。随后,高峰山寺经上级政府批准,“正式开放高峰山道观”,作为川北名胜旅游景点。2005年底,由成都雕塑设计院设计、著名民间石雕艺术家赵德阳负责在高峰山制作落成的老子石雕像,高达36米,共用条石19889块,为目前国内和世界第一高、第一大老子塑像,有“老子天下第一”之称,成为文井古镇道教文化标志性景点。

2010年初,文井古镇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空气中洋溢着兴奋和喜悦的味道,凭借着悠久的历史、辉煌的道教文化,文井古镇顺利入围全市五大特色古镇之列,开启了这个川中道教名镇又一个发展春天。随着高峰山寺的交通逐步完善和古迹文物修缮的完成,这个川中道教名观再次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展现了它昔日的辉煌,而这也标志着文井镇在以道家文化为重要文化背景的特色旅游古镇打造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为了进一步挖掘道教文化,打造川中道教名镇,文井道家文化特色旅游镇以道家文化为背景,根据现代都市市民的旅游需求,设置了不同旅游功能项目,还结合文井特有的道家文化、忠义文化、市井文化的氛围,从建筑风貌打造、景观小品设计及设施活动体验等三个方面,正确处理功能布局、建筑布局、道路交通、空间结构、景观系列及各项市政基础设施、旅游配套设施等内容,打造成集养生、休闲、体验为一体的国家AAAA级道家文化旅游名镇。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文井古镇 ——道教名镇的发展嬗变

遂宁新闻网 佚名

2011-05-31 09:16:22

|
文井古镇 ——道教名镇的发展嬗变
|

元末明初,文井西河岸(马桑溪岸)掘有一口井,古井周围多为文姓家族集居,故将此井取名为文井。明末清初时,在文姓家族聚居地开始逐渐形成一个小场,遂称为文井场。

文井镇以场为镇、因文井而得名,地处蓬溪、西充、射洪三县交界之地,名胜古迹众多,历史文化底蕴丰富。据《蓬溪县志》记载,在唐代时,在文井镇的高峰山和定香寺村先后修建了高峰山寺庙和定香寺等庙宇,道教、佛教在文井土地上开始共生发展,最终形成了浓厚的佛教道教文化氛围。在此后的千余年里,以高峰山寺为代表的道教发展最为兴盛。

文井古镇 ——道教名镇的发展嬗变

据《四川通志》、《蓬溪县志》记载,高峰山寺始建于初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自唐以后,迭经兵乱蜀中,山寺屡废屡兴。在历时一千二百年至清朝光绪时,山寺由亦僧亦道共同主持寺务。相传,在清末时,道人王源清、居士杨扶云、僧人袁明心相继进住寺中,矢志振兴高峰山。此后,杨扶云经常编写“劝善”唱词教王、袁二人唱熟,分别到民间化募捐款时唱给人们听,广结善缘。王源清则用其修炼的气功为人治病,博得了广大群众的欢迎。故当时民间神话传说以袁、杨、王三人是儒释道三教继承者,便以为是有“道行”的人,因而信徒众多,捐款渐多,高峰山寺渐复旧观。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西充民间成衣匠(俗称裁缝)范明清学道于王源清门下,收为门徒后授道号“云峰”。王源清先教范云峰练气行功,虔心学道。每日晨起必顶礼膜拜,早晚亦碰钟击鼓焚香念咒。因劝人为善,为人治病,故深得附近乡民信仰。民国初年,王源清与袁、杨二人相继离世。范云峰安葬其师于高峰山寺左东北寨门之间,修石廓竖碑以记其功绩。从此,范云峰便继承衣钵主持高峰山寺寺务。

在此后的数十年里,范云峰收罗川中宿儒,阐述孔孟之道,进行宗教宣传,门生、门下生等不断接踵而来。蓬溪、射洪、广安、南充各地名儒也有许多拜门信徒,将范云峰的“道行”广为传播。某年六月为范云峰寿辰,高峰山寺人山人海,难计其数,“夜间无床可安寝者或露天坐以待旦,或睡于戏楼右边红苕土中。

到民国三十年(1941年)时,高峰山寺声名远播,每逢二、六、九月会期,成都、重庆、武汉、南京等地信徒都抬匾对、打执事,吹吹打打来高峰山寺进香还愿,包括显贵、豪绅、城市平民等各类人等,日均达二三百人次。据记载,民国时期,包括何应钦、孙科、丰子恺、冯玉祥、白崇禧等30多位国民党军政要员都曾向高峰山赠匾。由此可见,文井镇高峰山寺当时可谓盛况空前。

新中国成立后,胡耀邦同志主政川北行署期间,曾经专门发布布告,要求保护高峰山寺庙建筑。1959年5月,蓬溪县人民委员会明文取缔了“高峰道”。文化大革命中,文井镇高峰山寺的神像、雕刻、匾对、字画皆遭浩劫。1984年12月,蓬溪县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强高峰山文物保护和管理的布告》,加强文物保护。随后,高峰山寺经上级政府批准,“正式开放高峰山道观”,作为川北名胜旅游景点。2005年底,由成都雕塑设计院设计、著名民间石雕艺术家赵德阳负责在高峰山制作落成的老子石雕像,高达36米,共用条石19889块,为目前国内和世界第一高、第一大老子塑像,有“老子天下第一”之称,成为文井古镇道教文化标志性景点。

2010年初,文井古镇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空气中洋溢着兴奋和喜悦的味道,凭借着悠久的历史、辉煌的道教文化,文井古镇顺利入围全市五大特色古镇之列,开启了这个川中道教名镇又一个发展春天。随着高峰山寺的交通逐步完善和古迹文物修缮的完成,这个川中道教名观再次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展现了它昔日的辉煌,而这也标志着文井镇在以道家文化为重要文化背景的特色旅游古镇打造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为了进一步挖掘道教文化,打造川中道教名镇,文井道家文化特色旅游镇以道家文化为背景,根据现代都市市民的旅游需求,设置了不同旅游功能项目,还结合文井特有的道家文化、忠义文化、市井文化的氛围,从建筑风貌打造、景观小品设计及设施活动体验等三个方面,正确处理功能布局、建筑布局、道路交通、空间结构、景观系列及各项市政基础设施、旅游配套设施等内容,打造成集养生、休闲、体验为一体的国家AAAA级道家文化旅游名镇。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