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登真去,南宫又一仙。
今日,我惊悉了温州市瓯海区吹台山伴云观的百岁老修行“上宗下义”蔡道长羽化登仙的消息!一代大德,岁在丁酉年癸丑月庚子日戌时(2018年1月8日晚7点)羽化而去。
记得上次见到蔡老仙师是在甲午年(2014年),当时应老仙师及其门下弟子与村干部多次盛情邀请我去吹台仙山常住,在谒见蔡老仙师一面之后,由于温州道协与宫观事务在身,我仅住了几日便匆匆离去,只派遣了马道长、黄道长等六、七位年轻道友住守一年伴云观,后因地方道协及其门徒原因,宫观规划虽已做好,但未实施,直至今年正月蔡老仙师还派门下弟子及村干部过来请我,没想到那次与蔡老仙师竟是诀别。
浙江省温州市的吹台仙山,相传道教祖师“圆通早觉天尊”——八仙韩湘子曾在此修行,韩祖师的笛声吹彻云天,又因常年山中云雾缭绕吹台山伴云观也因此得名。
上世纪四十年代,一个俗名“蔡傅弟”的二十五岁年轻人,斩断红尘中的因缘入吹台仙山修行,束发七十八年,此人正是后来的蔡宗义大炼师。一九八九年,老仙师于北京白云观受三坛天仙大戒于王理仙方丈门下,道号“宜仁子”。老仙师不仅持戒深严,而且医术精湛,数十年来救人无数。作为一位近一百岁的老人,仍然是耳聪目明、思维敏捷。每日清晨,他老人家必会喝一杯白开水,然后缓缓下咽。这样的养生之法虽然简单,但数十年来都未曾间断过,老仙师也将养生之法传授给当地很多百姓,可谓是福泽一方。
数十年来,老仙师都是伴云观内起床第一人,记得甲午年我前往吹台仙山谒见老仙师时,在晨钟之前,就有一通声音将睡梦中的年轻道友们吵醒,大家醒来一看才得知,是老仙师在用自己的拐杖用力敲打地面,踱步于寮房周围,声音非常响。原来老人家以此来提醒我们这些晚生后学赶快早起,速做早功课。回想起老仙师的良苦用心以及在世之时对大家的言传身教,真是令我感佩至极!
老仙师羽化之前,当时天外还下着绵绵细雨,待老仙师羽化之后,雨渐渐停了,天空也出现了红色的云彩,或许这就是上苍所降的祥瑞吧。现在是徒侄辈的吴道长当家,祈愿蔡老仙师默佑,伴云观香火鼎盛、教法名扬!希望吴道长不辜负蔡老仙师之托,永续祖师香火,道业精进,利济群生。
愿老仙师在东极世界永享清宁,复兴玄门任重而道远,我们这些后学晚辈必勇担重任!福生无量天尊。
(本文根据李延丰道长对蔡道长的回忆而成)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org(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道教之音”所载的文、图、音视频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道教文化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道教之音”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道教之音网站”所有,任何经营性媒体、书刊、杂志、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道教之音”,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3、凡本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均标注来源,由于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根植于民间,而年画作为中国民俗中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与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详细]
腊八至,日子也到了辞旧迎新的档期,冬将去春将来,又一次季节轮回即将开始。 《道德经》云:万物生于有,有生...[详细]
杨府爷是温州本土俗神体系中最具影响力的地方神之一,其庙宇遍布各地,朝拜者络绎不绝。根据杨府爷信仰集中的...[详细]
择吉,是道教术数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众所周知,择吉就是选择黄道吉日。...[详细]
抱朴守拙修至道志心不二阐玄门 在余宗来道长羽化仙蜕告别仪式上的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道友、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