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第十二届国际道学研讨会见闻与杂感(下)

道教之音 易宏

2018-07-24 14:31:02

2018年6月3号,会场转移到海淀区永丰屯中关村医学工程转化中心。大概由于会场换地方,包括集中乘坐大巴从北师大转场过来的注册参会人员在内,多数人都迟到了。我按时到后,在会场见到了好久不见的学友冯鹤主任、王利群教授、隋玉宝道长。原定9点开始的上午大会,推迟了近半小时。大会由中道协黄信阳副会长的欢迎词开启。

我送王利群教授到地铁站后再回到会场时大会已结束。在暂时没会的大会议室里遇到前来探会的汪致正先生。汪先生兴致勃勃地谈起他对《老子》的独特见解,特别强调了他是对“德”的解读尤为独到。可巧的是,我参加Dao2018的论文正是主要探讨“德”与“得”、“德”与“道”等《老子》基本概念。我也当即向汪先生表态:如果您的解读覆盖了我的论文,我就取消发言。相谈甚欢,汪先生还把他随身带来的《汪注老子》给我送了一本。后来还了解到他毕业于重庆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而我也曾在重大由自动化专业发展而来的自动化系读硕,因此,我们不仅是校友,而且还可说是系友。

道学会

回头整理照片时发现,几天的会议下来,是日增照减。3号下午的分组小会,我在449会议室,陈云博士、康乐博士两位同门和叶青博士的发言排在上半场,分会主题是Tang Dynasty Daoism;彭涟道兄的发言和胡门学弟余强军博士的主持排在下半场,分会主题是Modern Practice,强军因故未到。这天下午我一直在449,但却只找到一张依稀可辨陈云学妹发言的照片。或因疲劳而逐渐懒于抬手?

道教会议

6月4日,这次会议的最后一天,会场还是在永丰屯。

这天是周一,早上交通特别拥堵,与会人员迟到更严重。我也迟到了,但还是到得最早的之一。

我的发言被安排在449会议室的上午上半场第3个,分会主题是Daoist Cultivation,彭涟道兄主持。因被安排在第二位申琛未到,实际只有两人发言。

第一个发言的是来自上海宗教文化中心的祝逸雯。

我发言的题目是《以“身”修“真” “得”“道”通“天”——道家道教几个核心概念的身体渊源略探》(和提交摘要时相比,加上了当时犹豫未加的引号,把“合”改为当时也犹豫过的“通”)。

我在十几年之前开始触及相关话题,已有几篇文章:

① 《“I AM”“如”“自然”——从哲学与宗教的几个中心词看东西方文化会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与宗教学前沿》课程论文,2006;《弘道》2011#4),本文最后一句话就是:理解“I AM”、“真如”、“自然”之真谛,每一个人都自觉或自然地以尊重万事万物的“I am真如自然”为前提,去追求或觉悟自己的“I am真如自然”吧!

② 《“I am”“真”“如”“自然”——从哲学与宗教的几个中心词试探东西方文化会通及生态意识》(登封·嵩山论坛,2013,在此,第一次见到Livia Kohn教授;楼观台·昆仑高峰论坛, 2016增订版)

③ 《道脉“真”源略探》(龙虎山·第三届国际道教论坛,2014)

④ 《“道”脉“真”源略探》(北京大学,2015)

有关思考,也一直得到师友们的关注和支持。在《“I am”“真”“如”“自然”》里面,我第一次将“‘真’乃取象于腹中胎儿之状”的“真”源假说公诸于文。该文在2013年嵩山论坛交流时,冈村宏章教授、周生春教授等学者在肯定我独特视角的同时建议做更系统的研究。会后,为了让我能继续深入、展开并写成专著,朱越利先生召集门下弟子在北京东岳庙专就拙文举办沙龙,让大家给我提意见。胡孚琛先生也在给弟子张连顺教授的博士论文《新道学生死观》的出版序中点赞《“I am”“真”“如”“自然”》。张广保先生又在昆仑高峰论坛的总点评中对拙文予以肯定。同陈霞教授,既有在嵩山论坛、北京大学、楼观台等多处的见面交流,也有通过微信和电子邮件等方式的网络交流。同王蓉蓉教授,也曾就对“真”和“道”的认识面谈和网络交流。同学兄连顺教授,也多次就有关话题谈话交流,他还给我提供了宝贵文献资料。强昱老师则在北大对我的《“道”脉“真”源略探》做点评时,肯定既有工作的同时,嘱咐我沿此思路,继续对“德”进行探究,并特别提示“同音互训”。强老师的嘱咐,正是我参加本次会议投稿与发言主题的最直接缘起。

作为思路铺垫,我首先回顾了此前对“真”和“道”的考察所得基本认识:“真”取象于孕育中的胎儿,侧重“无中生有”、本原、实在、实体,引申出真实、真诚、真理等;“道”取象于胎儿之降生及其通道,侧重空无、通道、过程以及力量和运动,引申出广义道路、规则、规律、道理或必然之道等。“道”取象于人初经之道、(非剖腹产的)人生必经之道、本源之道,被神圣化,完全可能,生成论亦自然寓于其中。在远古时期,助产师同时为导师、领袖,亦属正常。作为既有思路的进一步展开和重点深入的准备,又简单考察了“人”、“身”二字。众所周知,“人”字取象于将直立或将跪下或作礼状之人的侧身姿态。可以说,“人”也就是人身。“身”字造型取象于怀孕女身并以之为其本义。结合而论,“人”字取象之身,很有可能也是女人之身。再考虑到“真”、“身”古音近同,“真”也有“身”义,似乎也可辅证“真”字取象于腹中胎儿之推论。用一个取象于怀孕女身的“身”字通指所有人乃至所有事物之身,或为吾族文化贵生并重子孙繁衍之字源反映。或许还暗示着“身”字起源的道家先驱渊源?

“德”与“得”
  强昱:顺考察“真”和“道”的思路继续考察“德”,注意同音互训。

《管子·心术上》:德者,得也。

《礼记·乐记》:礼乐皆得,所谓之有德。德者,得也。

《庄子·天地》:物得以生谓之德。

郑开《德礼之间》:“德者,得也”的训诂传统起于战国时期,但也折射了某些早期端绪,只不过我们还需要从内外、德行诸方面予以分析,才能透视它的社会文化意味。

我们且不能忘记,德与得原本是两个不同的字……道家从有得于“道”的方面来理解“德”……“德者,得也”隐含了“得之于内”和“得之于外”两个方面。

关于“德”和德礼之间,《德礼之间》已详论。本文重点关注“得”、得德之间、真德之间以及德道之间。

古人(特别是道家)以得训德,仅仅只是因为得、德同音吗?

道家何以从有得于“道”的方面来理解“德”?

另一方面,当以德训得的用例也是有的:《孟子•告子上》: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盐铁论•击之》:地广而不得者国危,兵强而凌敌者身亡。

得

《说文》据“得”之小篆 释曰:行有所得也。从彳,䙷聲。古文省彳。虽然许释不无所当,但在甲骨文等更多古文字面前,难免显得片面。

今人多据甲骨文和金文释“得”为:会意。甲骨文和金文字形,右边是“贝”(财货、货币)加“手”,左边是“彳”,表示行有所得。手里拿着财货,自然是有所得。本义:得到,获得。

比较图示“得”、“贝”二字古文,推定“得”字取象于手持(或握或取或触)贝状,当可确定无疑。

“得”字千变万变,行符彳时隐时现,贝符手符(又或寸)基本不变。亦即,“得”形所示,本义为得贝。所得之贝,通常被认为是财宝、货币。前人所释,多止于此。

可是,贝,为何成为货币或宝贝?前人多以美观且便携释之。但是,携带方便真是以贝为币的主要原因吗?贝,仅仅只是货币或象征财富吗?

道会议02

刀币

如图所示,显然,贝币、布币、刀币以及马蹄金等早期货币,都谈不上方便携带。如果说天然贝作为货币只是选择,主要考虑其珍稀性而非携带性的话,似可理解。可是,布币、刀币以及马蹄金之类人工制作货币,虽然由其材质决定了珍稀性,但实际上既没展现出便携性,也没显示出易加工性。

不能不令人困惑的是,便携性真的是早期货币的主要属性吗?祥瑞性、神圣性、敬畏性之类也许更受重视?[2]

关于马蹄金,《汉书·武帝纪》载:(太始元年)三月,诏曰:“有司议曰,往者朕郊见上帝,西登陇首,获白麟以馈宗庙,渥洼水出天马,泰山见黄金,宜改故名。今更黄金为麟趾褭蹄以协瑞焉。”因以班赐诸侯王。这是有关货币祥瑞性的正史记载。

细看贝币、布币、刀币这三种早期货币,不难发现:

布币:象耒,象耕,反映农耕崇拜与敬畏,是生命维持的需要。

刀币:象刀,象战,反映狩猎或征战敬畏,是生命维持和保卫的需要。

贝:象女阴(人生之源),象生,反映生殖崇拜与敬畏,是生命繁衍的需要。都指向生命,都是贵生文化的表现。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用作贝币的,并非仅限于天然海贝,还有人工制作的石贝、骨贝、蚌贝、铜贝、陶贝等,更说明贝被用作货币,主要取其形象而非材质。于是,可以推定这样一个得贝成字的发展线索:

崇拜·敬畏

美观·祥瑞——饰物——交换——象征——货币——象征——文字

女阴或生殖崇拜和以贝(或蚌)喻女阴现象普遍存在于全世界。

会议0

在笔者的湘西北老家,村民们大概并不一定知道贝币的存在,但在调侃男女之事的时候,依然常常以河蚌(当地称蚌壳)喻(或象)女阴。笔者参与田间劳作时曾亲闻。

人们之所以普遍用贝(或蚌)象女阴,可能有形似或/和质似两方面的原因。

贝壳占卜的普遍存在,可能也同其象征的女阴的神秘性和神圣性互为因果。

有鉴于贝、女阴、货币的如此紧密联系,贝、币、匕、费、牝、费、买卖(買賣)、宝贝、贝贝乃至baby、pet、pay、buy、fee,等等,可能存在或音或形或义的关联。

综上所述,得之本义或可释为:得象女阴之贝,或从女阴而得,或得由女阴而象之宝贝,或得如女之宝。

如果说“得”有从女阴而得之义,那么能从女阴而得且被公认的宝贝莫过于婴儿。婴儿,正是《老子》所重。

“婴儿”,三见于《老子》,分别为:

《第十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第二十章》: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第二八章》: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另有

《第四九章》: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第五五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其中“孩”和“赤子”可视作婴儿之同义或近义语。

“婴儿”,在见存典籍中,可能首见于《老子》。

说现在通行的“婴”字从贝从女完全没有问题,但在已知“婴”字的演变过程中,能确认含有“贝”符的,春秋才出现。更早的几个金文字,恐怕不仅难以确认从贝,甚至亦难确认从女。

贝象征女阴,象征生命源泉或源头,也泛指珍稀可爱之物或人,尤其指女人或孩童,以如此贝义,释指幼儿之“婴”或更合逻辑?

真——取象于腹中胎儿。

道——取象于胎儿降生为婴儿的过程。

得——取象于从女阴而得婴儿状(至今有“得子”说)。

《老子·五四》: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老子·五五》: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老子·廿一》: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老子·廿八》: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老子·卌八》:上德若谷。

《老子·卌九》: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老子·五一》: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老子》或道家道教之“德”义多有从本文所考之“得”“真”“道”而得。得子、得道说,得的晓悟义,等等,得字的用法与含义或许都与其本意和道家道教的发展有着紧密关联.。

“大”“天”“地”

《说文·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

《说文·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他前切。

《说文·地》: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也。从土也声。

《说文·也》:女阴也。象形。

…………

字形显示,在汉语中,天、地、人,这些概念在形成的时候就是合一的或相通的,其中心就是人(身),故有体道之说。

乍一看和人身不直接相关的许多重要字(概念),也多取象于人(身)。

Know Thyself/观自在/近取诸身/道法自然/I AM WHAT I AM/I am what I am.

自(身),是观察和理解一切事物的中心,主客合一。

汉字——形而下/上之边界/结点/节点/结合点。

中国文化,特别是道家道教所重“真”、“道”、“德(得)”等“近取诸身”的概念,最具个性、最自然——每个身都不一样,最少人为因素;也最具普适(世)性——每个人都有身,更最具根源性——人身的存在是人类文化的根源。道家道教文化也因重视这些基本概念而最具根源性或原初性,并决定了它指引人们摆脱困境走向未来的前瞻性。

困惑与今后的工作

写“真”“道”时,因证据不足而困惑;

写“得”“德”时,因证据链似乎过于完美而惶恐。

古今中外同此身,身体证据是最完美可靠的证据!

观象造字是先贤智慧的凝结,是汉语基本概念形成的第一记录。“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汉字就是为可望文生义而造。望文生义是传统,不能简单全盘否定。

陈寅恪: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

以关键字词为中心,全面再考注《三玄》等先秦典籍。

探明这些或穷尽先秦乃至秦汉有关字形字义之来龙去脉,特别是加强对有关概念之辨析,还要进一步展开和深入,还需要大量工作。

本文的工作主要在较少被人研究的概念形成之前和形成之时,今后需要更多向概念形成之后拓展。

我的发言过后便是本分会场的互动环节。参与互动者多数认同或支持我的观点,也有表示不同意见者。

表示不同意见者的意思大概是说他不认同追求观象造字本义之类的做法,还说老子著《道德经》绝不可能还想到哪个字像什么什么的。还举例说留下不朽寿体的香河周凤臣老人也就是一辈子行善积德。

有不同的意见很好。据说饶宗颐先生就曾说:谈文字最好不要谈第一义。另一方面,李学勤先生也曾言:“我们对于汉字的起源、它的本质上的若干问题,知道的确实很少……《说文》就最喜欢讲本义是什么,可是常常不对”。《说文》常常不对,是由于许氏主要依据小篆,而少见更早文字。

其实,窃以为,观象得义、得义造字,是古今中外普遍存在客观事实,将来也会继续存在。尤其是早期文字,正由于它可以被望文得义,才被广泛传播。特别是汉字,本来就是用来望文生义的。可望文生义,是观象造字之初心,而且不局限于汉字。观象得义是智慧的灵动,得义造字是创意的凝聚。对汉字本义的发掘与展示,是向伟大的先贤致敬,是以敬畏先贤、不忘初心、返本开新的方式,激活族人原创力,面向未来,面向世界。

(至于笔者对于香河老人现象的看法,请参见拙文《知天命,利身家,和社会——生命文化视域的香河老人现象略谈》)

赵伟博士在基本肯定我的观点的同时,善意提醒说:油画《维纳斯的诞生》因是不太古老的艺术家创作,可能有较多人为因素,用它,可能降低文章的价值。

来自法国的郿磾(Mehdi)说他是强昱老师的学生,很认同我的观点,希望我能把PPT拷贝给他。我说,PPT是散的,不加串词不太连贯,文章定稿后肯定会发给强老师,到时一并发送。文章的斟酌定稿可能尚需时日,于是就想先以写见闻和随感的方式把开会当时的情况记录并呈现出来,也算是一个阶段性交流。

449会议室还有上午小会的下半场,分会主题是Inner Alchemy。我继续留在那里。原定主持人朱门学弟李铁华博士因故未到。原本排在第一个发言的强军博士没来,排在后面的Lokmane Benaicha《内经(景)图》和蒋艳萍博士《思神与入梦:论道教“存思”方术对古代梦仙文学的启示》顺次递进。

会议

下午,Concluding Discussion暨闭幕式在大会议室进行。确定符合会议主题的论文英文出版稿集结截止时间为2018年12月1日。会上有人提出希望今后对民间学者给予照顾。我不大认同单纯照顾说,于是也表达了自己看法。我说我也来自民间,学术标准并非针对特定群体,而是针对学术本身的,不歧视任何群体就好。

会议

相对于真正的修道、得道,学外语、写论文又算什么呢?玄奘、慧能、鉴真,不都是民间人士么?如果修道者或研道者、学道者需要特殊照顾,这样的道学、道教又有多少生命力或社会价值?道学道教何时能出能像玄奘一样把外语学的比外国当地人还好的人物?这恐怕是判断道学道教是否真正在全球化时代复兴的重要标志。

注释[2]  布币、刀币之类货币也可能起源于实用农具工具的实物交换。

(易宏 供稿)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参加第十二届国际道学研讨会见闻与杂感(下)

道教之音 易宏

2018-07-24 14:31:02

|
参加第十二届国际道学研讨会见闻与杂感(下)
|

2018年6月3号,会场转移到海淀区永丰屯中关村医学工程转化中心。大概由于会场换地方,包括集中乘坐大巴从北师大转场过来的注册参会人员在内,多数人都迟到了。我按时到后,在会场见到了好久不见的学友冯鹤主任、王利群教授、隋玉宝道长。原定9点开始的上午大会,推迟了近半小时。大会由中道协黄信阳副会长的欢迎词开启。

我送王利群教授到地铁站后再回到会场时大会已结束。在暂时没会的大会议室里遇到前来探会的汪致正先生。汪先生兴致勃勃地谈起他对《老子》的独特见解,特别强调了他是对“德”的解读尤为独到。可巧的是,我参加Dao2018的论文正是主要探讨“德”与“得”、“德”与“道”等《老子》基本概念。我也当即向汪先生表态:如果您的解读覆盖了我的论文,我就取消发言。相谈甚欢,汪先生还把他随身带来的《汪注老子》给我送了一本。后来还了解到他毕业于重庆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而我也曾在重大由自动化专业发展而来的自动化系读硕,因此,我们不仅是校友,而且还可说是系友。

道学会

回头整理照片时发现,几天的会议下来,是日增照减。3号下午的分组小会,我在449会议室,陈云博士、康乐博士两位同门和叶青博士的发言排在上半场,分会主题是Tang Dynasty Daoism;彭涟道兄的发言和胡门学弟余强军博士的主持排在下半场,分会主题是Modern Practice,强军因故未到。这天下午我一直在449,但却只找到一张依稀可辨陈云学妹发言的照片。或因疲劳而逐渐懒于抬手?

道教会议

6月4日,这次会议的最后一天,会场还是在永丰屯。

这天是周一,早上交通特别拥堵,与会人员迟到更严重。我也迟到了,但还是到得最早的之一。

我的发言被安排在449会议室的上午上半场第3个,分会主题是Daoist Cultivation,彭涟道兄主持。因被安排在第二位申琛未到,实际只有两人发言。

第一个发言的是来自上海宗教文化中心的祝逸雯。

我发言的题目是《以“身”修“真” “得”“道”通“天”——道家道教几个核心概念的身体渊源略探》(和提交摘要时相比,加上了当时犹豫未加的引号,把“合”改为当时也犹豫过的“通”)。

我在十几年之前开始触及相关话题,已有几篇文章:

① 《“I AM”“如”“自然”——从哲学与宗教的几个中心词看东西方文化会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与宗教学前沿》课程论文,2006;《弘道》2011#4),本文最后一句话就是:理解“I AM”、“真如”、“自然”之真谛,每一个人都自觉或自然地以尊重万事万物的“I am真如自然”为前提,去追求或觉悟自己的“I am真如自然”吧!

② 《“I am”“真”“如”“自然”——从哲学与宗教的几个中心词试探东西方文化会通及生态意识》(登封·嵩山论坛,2013,在此,第一次见到Livia Kohn教授;楼观台·昆仑高峰论坛, 2016增订版)

③ 《道脉“真”源略探》(龙虎山·第三届国际道教论坛,2014)

④ 《“道”脉“真”源略探》(北京大学,2015)

有关思考,也一直得到师友们的关注和支持。在《“I am”“真”“如”“自然”》里面,我第一次将“‘真’乃取象于腹中胎儿之状”的“真”源假说公诸于文。该文在2013年嵩山论坛交流时,冈村宏章教授、周生春教授等学者在肯定我独特视角的同时建议做更系统的研究。会后,为了让我能继续深入、展开并写成专著,朱越利先生召集门下弟子在北京东岳庙专就拙文举办沙龙,让大家给我提意见。胡孚琛先生也在给弟子张连顺教授的博士论文《新道学生死观》的出版序中点赞《“I am”“真”“如”“自然”》。张广保先生又在昆仑高峰论坛的总点评中对拙文予以肯定。同陈霞教授,既有在嵩山论坛、北京大学、楼观台等多处的见面交流,也有通过微信和电子邮件等方式的网络交流。同王蓉蓉教授,也曾就对“真”和“道”的认识面谈和网络交流。同学兄连顺教授,也多次就有关话题谈话交流,他还给我提供了宝贵文献资料。强昱老师则在北大对我的《“道”脉“真”源略探》做点评时,肯定既有工作的同时,嘱咐我沿此思路,继续对“德”进行探究,并特别提示“同音互训”。强老师的嘱咐,正是我参加本次会议投稿与发言主题的最直接缘起。

作为思路铺垫,我首先回顾了此前对“真”和“道”的考察所得基本认识:“真”取象于孕育中的胎儿,侧重“无中生有”、本原、实在、实体,引申出真实、真诚、真理等;“道”取象于胎儿之降生及其通道,侧重空无、通道、过程以及力量和运动,引申出广义道路、规则、规律、道理或必然之道等。“道”取象于人初经之道、(非剖腹产的)人生必经之道、本源之道,被神圣化,完全可能,生成论亦自然寓于其中。在远古时期,助产师同时为导师、领袖,亦属正常。作为既有思路的进一步展开和重点深入的准备,又简单考察了“人”、“身”二字。众所周知,“人”字取象于将直立或将跪下或作礼状之人的侧身姿态。可以说,“人”也就是人身。“身”字造型取象于怀孕女身并以之为其本义。结合而论,“人”字取象之身,很有可能也是女人之身。再考虑到“真”、“身”古音近同,“真”也有“身”义,似乎也可辅证“真”字取象于腹中胎儿之推论。用一个取象于怀孕女身的“身”字通指所有人乃至所有事物之身,或为吾族文化贵生并重子孙繁衍之字源反映。或许还暗示着“身”字起源的道家先驱渊源?

“德”与“得”
  强昱:顺考察“真”和“道”的思路继续考察“德”,注意同音互训。

《管子·心术上》:德者,得也。

《礼记·乐记》:礼乐皆得,所谓之有德。德者,得也。

《庄子·天地》:物得以生谓之德。

郑开《德礼之间》:“德者,得也”的训诂传统起于战国时期,但也折射了某些早期端绪,只不过我们还需要从内外、德行诸方面予以分析,才能透视它的社会文化意味。

我们且不能忘记,德与得原本是两个不同的字……道家从有得于“道”的方面来理解“德”……“德者,得也”隐含了“得之于内”和“得之于外”两个方面。

关于“德”和德礼之间,《德礼之间》已详论。本文重点关注“得”、得德之间、真德之间以及德道之间。

古人(特别是道家)以得训德,仅仅只是因为得、德同音吗?

道家何以从有得于“道”的方面来理解“德”?

另一方面,当以德训得的用例也是有的:《孟子•告子上》: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盐铁论•击之》:地广而不得者国危,兵强而凌敌者身亡。

得

《说文》据“得”之小篆 释曰:行有所得也。从彳,䙷聲。古文省彳。虽然许释不无所当,但在甲骨文等更多古文字面前,难免显得片面。

今人多据甲骨文和金文释“得”为:会意。甲骨文和金文字形,右边是“贝”(财货、货币)加“手”,左边是“彳”,表示行有所得。手里拿着财货,自然是有所得。本义:得到,获得。

比较图示“得”、“贝”二字古文,推定“得”字取象于手持(或握或取或触)贝状,当可确定无疑。

“得”字千变万变,行符彳时隐时现,贝符手符(又或寸)基本不变。亦即,“得”形所示,本义为得贝。所得之贝,通常被认为是财宝、货币。前人所释,多止于此。

可是,贝,为何成为货币或宝贝?前人多以美观且便携释之。但是,携带方便真是以贝为币的主要原因吗?贝,仅仅只是货币或象征财富吗?

道会议02

刀币

如图所示,显然,贝币、布币、刀币以及马蹄金等早期货币,都谈不上方便携带。如果说天然贝作为货币只是选择,主要考虑其珍稀性而非携带性的话,似可理解。可是,布币、刀币以及马蹄金之类人工制作货币,虽然由其材质决定了珍稀性,但实际上既没展现出便携性,也没显示出易加工性。

不能不令人困惑的是,便携性真的是早期货币的主要属性吗?祥瑞性、神圣性、敬畏性之类也许更受重视?[2]

关于马蹄金,《汉书·武帝纪》载:(太始元年)三月,诏曰:“有司议曰,往者朕郊见上帝,西登陇首,获白麟以馈宗庙,渥洼水出天马,泰山见黄金,宜改故名。今更黄金为麟趾褭蹄以协瑞焉。”因以班赐诸侯王。这是有关货币祥瑞性的正史记载。

细看贝币、布币、刀币这三种早期货币,不难发现:

布币:象耒,象耕,反映农耕崇拜与敬畏,是生命维持的需要。

刀币:象刀,象战,反映狩猎或征战敬畏,是生命维持和保卫的需要。

贝:象女阴(人生之源),象生,反映生殖崇拜与敬畏,是生命繁衍的需要。都指向生命,都是贵生文化的表现。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用作贝币的,并非仅限于天然海贝,还有人工制作的石贝、骨贝、蚌贝、铜贝、陶贝等,更说明贝被用作货币,主要取其形象而非材质。于是,可以推定这样一个得贝成字的发展线索:

崇拜·敬畏

美观·祥瑞——饰物——交换——象征——货币——象征——文字

女阴或生殖崇拜和以贝(或蚌)喻女阴现象普遍存在于全世界。

会议0

在笔者的湘西北老家,村民们大概并不一定知道贝币的存在,但在调侃男女之事的时候,依然常常以河蚌(当地称蚌壳)喻(或象)女阴。笔者参与田间劳作时曾亲闻。

人们之所以普遍用贝(或蚌)象女阴,可能有形似或/和质似两方面的原因。

贝壳占卜的普遍存在,可能也同其象征的女阴的神秘性和神圣性互为因果。

有鉴于贝、女阴、货币的如此紧密联系,贝、币、匕、费、牝、费、买卖(買賣)、宝贝、贝贝乃至baby、pet、pay、buy、fee,等等,可能存在或音或形或义的关联。

综上所述,得之本义或可释为:得象女阴之贝,或从女阴而得,或得由女阴而象之宝贝,或得如女之宝。

如果说“得”有从女阴而得之义,那么能从女阴而得且被公认的宝贝莫过于婴儿。婴儿,正是《老子》所重。

“婴儿”,三见于《老子》,分别为:

《第十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第二十章》: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第二八章》: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另有

《第四九章》: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第五五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其中“孩”和“赤子”可视作婴儿之同义或近义语。

“婴儿”,在见存典籍中,可能首见于《老子》。

说现在通行的“婴”字从贝从女完全没有问题,但在已知“婴”字的演变过程中,能确认含有“贝”符的,春秋才出现。更早的几个金文字,恐怕不仅难以确认从贝,甚至亦难确认从女。

贝象征女阴,象征生命源泉或源头,也泛指珍稀可爱之物或人,尤其指女人或孩童,以如此贝义,释指幼儿之“婴”或更合逻辑?

真——取象于腹中胎儿。

道——取象于胎儿降生为婴儿的过程。

得——取象于从女阴而得婴儿状(至今有“得子”说)。

《老子·五四》: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老子·五五》: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老子·廿一》: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老子·廿八》: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老子·卌八》:上德若谷。

《老子·卌九》: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老子·五一》: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老子》或道家道教之“德”义多有从本文所考之“得”“真”“道”而得。得子、得道说,得的晓悟义,等等,得字的用法与含义或许都与其本意和道家道教的发展有着紧密关联.。

“大”“天”“地”

《说文·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

《说文·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他前切。

《说文·地》: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也。从土也声。

《说文·也》:女阴也。象形。

…………

字形显示,在汉语中,天、地、人,这些概念在形成的时候就是合一的或相通的,其中心就是人(身),故有体道之说。

乍一看和人身不直接相关的许多重要字(概念),也多取象于人(身)。

Know Thyself/观自在/近取诸身/道法自然/I AM WHAT I AM/I am what I am.

自(身),是观察和理解一切事物的中心,主客合一。

汉字——形而下/上之边界/结点/节点/结合点。

中国文化,特别是道家道教所重“真”、“道”、“德(得)”等“近取诸身”的概念,最具个性、最自然——每个身都不一样,最少人为因素;也最具普适(世)性——每个人都有身,更最具根源性——人身的存在是人类文化的根源。道家道教文化也因重视这些基本概念而最具根源性或原初性,并决定了它指引人们摆脱困境走向未来的前瞻性。

困惑与今后的工作

写“真”“道”时,因证据不足而困惑;

写“得”“德”时,因证据链似乎过于完美而惶恐。

古今中外同此身,身体证据是最完美可靠的证据!

观象造字是先贤智慧的凝结,是汉语基本概念形成的第一记录。“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汉字就是为可望文生义而造。望文生义是传统,不能简单全盘否定。

陈寅恪: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

以关键字词为中心,全面再考注《三玄》等先秦典籍。

探明这些或穷尽先秦乃至秦汉有关字形字义之来龙去脉,特别是加强对有关概念之辨析,还要进一步展开和深入,还需要大量工作。

本文的工作主要在较少被人研究的概念形成之前和形成之时,今后需要更多向概念形成之后拓展。

我的发言过后便是本分会场的互动环节。参与互动者多数认同或支持我的观点,也有表示不同意见者。

表示不同意见者的意思大概是说他不认同追求观象造字本义之类的做法,还说老子著《道德经》绝不可能还想到哪个字像什么什么的。还举例说留下不朽寿体的香河周凤臣老人也就是一辈子行善积德。

有不同的意见很好。据说饶宗颐先生就曾说:谈文字最好不要谈第一义。另一方面,李学勤先生也曾言:“我们对于汉字的起源、它的本质上的若干问题,知道的确实很少……《说文》就最喜欢讲本义是什么,可是常常不对”。《说文》常常不对,是由于许氏主要依据小篆,而少见更早文字。

其实,窃以为,观象得义、得义造字,是古今中外普遍存在客观事实,将来也会继续存在。尤其是早期文字,正由于它可以被望文得义,才被广泛传播。特别是汉字,本来就是用来望文生义的。可望文生义,是观象造字之初心,而且不局限于汉字。观象得义是智慧的灵动,得义造字是创意的凝聚。对汉字本义的发掘与展示,是向伟大的先贤致敬,是以敬畏先贤、不忘初心、返本开新的方式,激活族人原创力,面向未来,面向世界。

(至于笔者对于香河老人现象的看法,请参见拙文《知天命,利身家,和社会——生命文化视域的香河老人现象略谈》)

赵伟博士在基本肯定我的观点的同时,善意提醒说:油画《维纳斯的诞生》因是不太古老的艺术家创作,可能有较多人为因素,用它,可能降低文章的价值。

来自法国的郿磾(Mehdi)说他是强昱老师的学生,很认同我的观点,希望我能把PPT拷贝给他。我说,PPT是散的,不加串词不太连贯,文章定稿后肯定会发给强老师,到时一并发送。文章的斟酌定稿可能尚需时日,于是就想先以写见闻和随感的方式把开会当时的情况记录并呈现出来,也算是一个阶段性交流。

449会议室还有上午小会的下半场,分会主题是Inner Alchemy。我继续留在那里。原定主持人朱门学弟李铁华博士因故未到。原本排在第一个发言的强军博士没来,排在后面的Lokmane Benaicha《内经(景)图》和蒋艳萍博士《思神与入梦:论道教“存思”方术对古代梦仙文学的启示》顺次递进。

会议

下午,Concluding Discussion暨闭幕式在大会议室进行。确定符合会议主题的论文英文出版稿集结截止时间为2018年12月1日。会上有人提出希望今后对民间学者给予照顾。我不大认同单纯照顾说,于是也表达了自己看法。我说我也来自民间,学术标准并非针对特定群体,而是针对学术本身的,不歧视任何群体就好。

会议

相对于真正的修道、得道,学外语、写论文又算什么呢?玄奘、慧能、鉴真,不都是民间人士么?如果修道者或研道者、学道者需要特殊照顾,这样的道学、道教又有多少生命力或社会价值?道学道教何时能出能像玄奘一样把外语学的比外国当地人还好的人物?这恐怕是判断道学道教是否真正在全球化时代复兴的重要标志。

注释[2]  布币、刀币之类货币也可能起源于实用农具工具的实物交换。

(易宏 供稿)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