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知其子,复守其母,莫让我们的地球流浪

道教之音 佚名

2019-02-21 10:43:57

今年春节档的爆款电影《流浪地球》令许多观影的小伙伴印象深刻,大刘的脑洞,郭导的勇气,特效的水平,国产科幻电影的前程……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作为科幻电影,预设中的场景离我们现实生活十分遥远,但电影中的灾难景观却令小编久久不能忘怀:

地表温度骤降,人类蜗居在地下,自然景观是用高科技投影的。人们要回到地表必要借助笨重的宇航服,因为地球的表面已是冰雪的世界,地标性建筑成为冰雕,人被活活冻死……

这个时代,人类穷得只剩下强到逆天的科学技术,人类制造的大功率马达能带着地球逃逸,光影技术能制作出逼真的自然场景,然而这一切给人的感觉绝不美好……

回到地表,触景生情的姥爷韩子昂回忆说:“那时候还没有人关心太阳,大家都关心一种叫钱的东西。”

“那个时候”是“姥爷”心中幸福美好的时代,当时人类还没有遭遇来自太阳的灭顶之灾,生活的主要精力是在为了金钱而奔波,影射出我们现实中忙碌追求物质富裕的身影。而仔细品味“姥爷”的话,人类似乎并非完全无辜,若能及早地“关心太阳”,结合电影情节中人类握有的强大科技和发达智慧,是否有可能避免地球踏上流浪之旅呢? 

老子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殁身不殆。原文中“天下母”应指代生育天地的大道,但文中的“母子”作为一项对照性的存在,也可以代指天(大自然)和人,人和外物的关系等:若哺育人类的大自然是“母”,人类以及人类创造的物质金钱、科技文明是“子”;若人是“母”,那么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就是“子”。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电影中的人类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之好,利用对大自然规律的研究,人类空前发展了物质文明也掌握了强大的黑科技,以至于人类可以选择让地球踏上流浪之旅。悲哀的是,人类显然忽视了“复守其母”的步骤,太阳是作为地球生命的源泉以及人类生存的地球这些“母”的范畴被忽视,人类尽数把精力放在对“子”的无止尽地追求中,结果自然没能如老子所说的“殁身不殆”。殆是危险的意思,人类和地球都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中。

危机是接踵而至的,最大危险的莫过于地球即将与木星相撞。此时,选择已经伤痕累累的地球和地球上的幸存者,还是选择已经备份了全部人类文明的空间站,成了整部电影的终极问题。而剧情中一直贯穿的有关生命的思索,也被推到了矛盾的顶端。

选择是艰难的,在最后的关头,人类放弃了“理智”而选择了“希望”。负责空间站的全自动的智能机器人Moss最后感叹说: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种奢求。同样地,从最初的救援指令“目标优先级高于一切”到救援队长下达最后的命令“活下去”,生命的希望最终战胜了目标和理智,人是目的、而非代价和手段的价值观念,在整个故事中最终确立起来。Moss无法理解人类的选择,将它解读为人类不能“保持理智”,然而站在道家角度,却并不难理解。

 南华真人庄子讲过一个意味深长的寓言叫做“两臂重于天下”,是说一位古代君主因领土争纷而苦恼。一位高人告诉他,如果有一种神奇的“书铭”,谁握住它就能拥有天下,只不过左手握着它右手就会残废,右手握着它左手就会残废,您愿意把它握在手中吗?这位君主说,寡人不愿意为了天下而失去双臂。故事中,天下尚不及人的两臂重要,何况人的生命本身呢?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在这样的抉择面前,道家的选择是清晰的。道家讲仙道贵生,讲本未以息末,定乎内外之分,生命本身就是目的,是“本”,是“内”,也是“母”,人类的文明虽然辉煌无比,却也是从生命这个“本”中生发出来的“末”的部分;备份资料虽然万分珍贵,相比于人类本身也只是外物;没有了人类这个母体,人类文明就永远不会出现。正如电影中说的:“没有人类的文明毫无意义。”

在全人类破釜沉舟合力救下地球后,地球踏上了漫长的流浪之旅。这个旅途太长,以至于几代人也等不到结果,但人类这一物种的顽强可敬之处在于,他们有着如同钻石一样宝贵的希望。人类也勇敢地坚信,尽管地表一片冰封,总会有温度再度回暖的一天。 

在流浪地球时代,人类回望过去:“课本中前太阳时代的人类历史对我们就像伊甸园中的神话一样。”回到前太阳时代的人类社会,成为流浪的人类一种归根复命的精神寄托和信念。借用书圣王羲之“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的名言,故事中未来人类看待现代人的生活,就如同古人追望远古时候大道未废、淳朴未分的大同世界,不过区别在于,“大道废,有仁义”变成了“自然废,有技术”,套用庄子的话说就是:自然不残,孰为人工;太阳不毁,孰为流浪?

所以依据道家的看法,流浪地球的最佳方式当是:永远不要开始流浪。道家一向提倡“治疗未病”的超前智慧,老子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在剧中,人类最终连木星大气都能引燃的话,有理由推断若在情况尚未严重时发挥全人类的智慧还是会有补救空间的,只是“那时候还没有人关心太阳”罢了。 

天下由来轻两臂,世间何苦重连城?价值连城的玉璧再珍贵终究也是人类制作的一件物品,人的生命与自然本身永远都是比金钱更根本的存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在前行的路上莫要被外物迷惑而颠倒本末,走上“妄作凶”的流浪之路。

(道教之音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莫让我们的地球流浪

道教之音 佚名

2019-02-21 10:43:57

|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莫让我们的地球流浪
|

今年春节档的爆款电影《流浪地球》令许多观影的小伙伴印象深刻,大刘的脑洞,郭导的勇气,特效的水平,国产科幻电影的前程……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作为科幻电影,预设中的场景离我们现实生活十分遥远,但电影中的灾难景观却令小编久久不能忘怀:

地表温度骤降,人类蜗居在地下,自然景观是用高科技投影的。人们要回到地表必要借助笨重的宇航服,因为地球的表面已是冰雪的世界,地标性建筑成为冰雕,人被活活冻死……

这个时代,人类穷得只剩下强到逆天的科学技术,人类制造的大功率马达能带着地球逃逸,光影技术能制作出逼真的自然场景,然而这一切给人的感觉绝不美好……

回到地表,触景生情的姥爷韩子昂回忆说:“那时候还没有人关心太阳,大家都关心一种叫钱的东西。”

“那个时候”是“姥爷”心中幸福美好的时代,当时人类还没有遭遇来自太阳的灭顶之灾,生活的主要精力是在为了金钱而奔波,影射出我们现实中忙碌追求物质富裕的身影。而仔细品味“姥爷”的话,人类似乎并非完全无辜,若能及早地“关心太阳”,结合电影情节中人类握有的强大科技和发达智慧,是否有可能避免地球踏上流浪之旅呢? 

老子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殁身不殆。原文中“天下母”应指代生育天地的大道,但文中的“母子”作为一项对照性的存在,也可以代指天(大自然)和人,人和外物的关系等:若哺育人类的大自然是“母”,人类以及人类创造的物质金钱、科技文明是“子”;若人是“母”,那么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就是“子”。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电影中的人类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之好,利用对大自然规律的研究,人类空前发展了物质文明也掌握了强大的黑科技,以至于人类可以选择让地球踏上流浪之旅。悲哀的是,人类显然忽视了“复守其母”的步骤,太阳是作为地球生命的源泉以及人类生存的地球这些“母”的范畴被忽视,人类尽数把精力放在对“子”的无止尽地追求中,结果自然没能如老子所说的“殁身不殆”。殆是危险的意思,人类和地球都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中。

危机是接踵而至的,最大危险的莫过于地球即将与木星相撞。此时,选择已经伤痕累累的地球和地球上的幸存者,还是选择已经备份了全部人类文明的空间站,成了整部电影的终极问题。而剧情中一直贯穿的有关生命的思索,也被推到了矛盾的顶端。

选择是艰难的,在最后的关头,人类放弃了“理智”而选择了“希望”。负责空间站的全自动的智能机器人Moss最后感叹说: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种奢求。同样地,从最初的救援指令“目标优先级高于一切”到救援队长下达最后的命令“活下去”,生命的希望最终战胜了目标和理智,人是目的、而非代价和手段的价值观念,在整个故事中最终确立起来。Moss无法理解人类的选择,将它解读为人类不能“保持理智”,然而站在道家角度,却并不难理解。

 南华真人庄子讲过一个意味深长的寓言叫做“两臂重于天下”,是说一位古代君主因领土争纷而苦恼。一位高人告诉他,如果有一种神奇的“书铭”,谁握住它就能拥有天下,只不过左手握着它右手就会残废,右手握着它左手就会残废,您愿意把它握在手中吗?这位君主说,寡人不愿意为了天下而失去双臂。故事中,天下尚不及人的两臂重要,何况人的生命本身呢?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在这样的抉择面前,道家的选择是清晰的。道家讲仙道贵生,讲本未以息末,定乎内外之分,生命本身就是目的,是“本”,是“内”,也是“母”,人类的文明虽然辉煌无比,却也是从生命这个“本”中生发出来的“末”的部分;备份资料虽然万分珍贵,相比于人类本身也只是外物;没有了人类这个母体,人类文明就永远不会出现。正如电影中说的:“没有人类的文明毫无意义。”

在全人类破釜沉舟合力救下地球后,地球踏上了漫长的流浪之旅。这个旅途太长,以至于几代人也等不到结果,但人类这一物种的顽强可敬之处在于,他们有着如同钻石一样宝贵的希望。人类也勇敢地坚信,尽管地表一片冰封,总会有温度再度回暖的一天。 

在流浪地球时代,人类回望过去:“课本中前太阳时代的人类历史对我们就像伊甸园中的神话一样。”回到前太阳时代的人类社会,成为流浪的人类一种归根复命的精神寄托和信念。借用书圣王羲之“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的名言,故事中未来人类看待现代人的生活,就如同古人追望远古时候大道未废、淳朴未分的大同世界,不过区别在于,“大道废,有仁义”变成了“自然废,有技术”,套用庄子的话说就是:自然不残,孰为人工;太阳不毁,孰为流浪?

所以依据道家的看法,流浪地球的最佳方式当是:永远不要开始流浪。道家一向提倡“治疗未病”的超前智慧,老子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在剧中,人类最终连木星大气都能引燃的话,有理由推断若在情况尚未严重时发挥全人类的智慧还是会有补救空间的,只是“那时候还没有人关心太阳”罢了。 

天下由来轻两臂,世间何苦重连城?价值连城的玉璧再珍贵终究也是人类制作的一件物品,人的生命与自然本身永远都是比金钱更根本的存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在前行的路上莫要被外物迷惑而颠倒本末,走上“妄作凶”的流浪之路。

(道教之音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