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西游归帝乡”——缅怀彭涟道友(2)

道教之音 李信成

2019-03-12 10:34:07

“万里西游归帝乡”——缅怀彭涟道友

跟彭爷交往时,发现他很忙,经常参加一些采访和访谈,出席一些活动,尤其是一年的旁听之后,他出去弘道,就更忙了。当时,我在很多方面都很佩服、赞同他,唯独对他过多的应酬有点担心,觉得过多的鲜花和应酬容易影响他的修行,于弘道也不一定有益。现在来看,观念有些转变。

不同人所处的阶段不一样,不可一概而论。于我来说,处在默默的学习中,不需要(也没有)鲜花和掌声。他经历了九死一生的三万里西行,活着回来了,自然有很多经历和经验可以帮助到别人,有些是需要宣传的。惭愧的是,能有幸与他同窗,交流时却很少问起他西行的事,他也不主动提起,以至于对他是内心尊敬,却没有去深入了解他用生命换来的经验和感受。想来,人们往往容易忘记珍惜别人来之不易的成就和付出,直到等到失去了,才知道宝贵。这两天重温了他西行归来的采访文章,发现于修道很有意义,尤其是对类似于我这样“想修行但心离祖师爷越来越远”的人有帮助。在所有采访文章中有一篇《道士下山:古丝绸之路上的当代行者》,当采访的人问彭爷为什么清静不享,而要去走那条生死难测的邱祖西行之路时,他是这么回答的:“事实上,通过这一个行程,我认为自己找到了一份真,找到了一份感应,在未来自己修行的路上,减少了一些疑惑,可以更好地去探索大道的真谛。”

当问到社会对道教有些误解时,彭爷回答说:“我重走丘祖西行之路,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纠正人们的偏见。那些小说我出家前看过一些,出家入道后,才发现这些武侠小说泰斗对道教祖师和道家文化的形象是何等的歪曲。……误导了更多青年人,越来越多的人嘲笑道士、误解道教,对中国道教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

这些年我本人也心痛于邱祖的“万古长生不用餐霞求秘诀,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的丰功伟绩不被人所知,仅能向真正想了解道教的信众推荐读《长春真人西游记》这本书,可是效果甚微。而彭爷通过用生命换来的“轰动效应”更能引起教内外人士对邱祖这一伟绩的关注,了解这段真实的历史,也增强道友们修道的信心。可见,彭爷在这个时代选择冒着生命危险重走邱祖西行路是有着重大意义的,当然需要宣传。

“万里西游归帝乡”——缅怀彭涟道友

注:邱祖西行路线图

平心而论,我认为过多的应酬对他的修行和健康是有影响的。但是对于他自己,也许伴随西行而来的“弘道”是他的使命,是一个整体。他的一生,就是做完、做好这件事。

历代真仙、祖师因为明白大道的真谛,都看破了生死,在修道的路上“为道忘身”。这样的例子很多。《南华经》内篇中“应帝王”里说:“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其出不,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大意是说上古的真人,既不贪生,也不怕死,倏忽间就来了,转眼间又走了,生死随缘,洒脱自在。

邱祖说过“病即教他病,死即教他死,至死一着,抱道而亡,任从天断”这样的话,他老人家从十九岁就出家修道,早将生死置之度外,在外受冻挨饿,多次差点被饿死,幸得祖师、护法、善信多次相救。他的《磻溪集》里有《坚志》一诗,记载曰:“吾之向道极心坚,佩服丹经自早年。遁迹岩阿方十九,飘蓬地里越三千。无情不作乡中梦,有志须为物外仙。假使福轻魔障重,挨排功到必周全。”

“万里西游归帝乡”——缅怀彭涟道友

这首诗的大意是:我(邱祖)向道的心极其的坚定,很早就开始修道了。年方十九岁就混迹于方外的岩石、林泉之地,云水漂流超过了三千里路。心中“无情”,不再挂念俗世之情,立志要做超脱尘世的方外之仙。假如我因为福气薄,魔障重,修道困难重重,只要我坚持不懈,积功累德,等消尽业障,功德圆满的时候,最终必定会得道成仙。

邱祖有这样的大决心、大志向、大慈悲心,为道忘身,所以才能有后来“万里西行,一言止杀”的奇功、奇行!

让我震惊的是,800多年后的今天,又出了彭爷这样的奇人,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独自徒步追寻邱祖的足迹,这需要多大的决心和勇气!如果不是立了大志、放下了生死,哪能做到这样!可以想象得到,多少个日夜里,他孤身一人,在异国他乡的野外餐风露宿、忍冻挨饿!随时都可能客死他乡,尸骨无存!孤独和绝望时,他可有思念远方家乡的亲人、故友?血肉之躯,异常脆弱,也无比坚强。如果不是祖师护佑,不是有那么多教门师友的牵挂,如何能归得家乡?从他成功归来的那一刻,他已经无所谓生,也无所谓死了。正如他微信里的词《惜缘草》里所说:“常言道,生也随缘,死也随缘,别也随缘,见也随缘,奈何我恁执着无限。何不自叹,身家微寒。临别有愿,志向永坚,远乡落魄无寄,诚祈师友异地双安”。

“万里西游归帝乡”——缅怀彭涟道友

生也随缘,死也随缘,希望师友异地双安,情真意切,何其洒脱!修行人借假修真,为道忘身,该来则来,该去则去,岂在年岁多寡!

彭爷已驾鹤仙游,留下“独行三万里邱祖西行路”的惊世之行,前有古人,后恐无来者,留一段佳话任后人评说。

见也是缘,别也是缘,同窗之谊,此生不忘。想那慈悲的长春老祖,定已将他揽入怀中,同归帝乡。

(本文作者:李信成道长,系彭涟道长于中国道教学院2016级研究生班旁听时的同班同学。道教之音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万里西游归帝乡”——缅怀彭涟道友(2)

    道教之音 李信成

    2019-03-12 10:34:07

    |
    “万里西游归帝乡”——缅怀彭涟道友(2)
    |

    “万里西游归帝乡”——缅怀彭涟道友

    跟彭爷交往时,发现他很忙,经常参加一些采访和访谈,出席一些活动,尤其是一年的旁听之后,他出去弘道,就更忙了。当时,我在很多方面都很佩服、赞同他,唯独对他过多的应酬有点担心,觉得过多的鲜花和应酬容易影响他的修行,于弘道也不一定有益。现在来看,观念有些转变。

    不同人所处的阶段不一样,不可一概而论。于我来说,处在默默的学习中,不需要(也没有)鲜花和掌声。他经历了九死一生的三万里西行,活着回来了,自然有很多经历和经验可以帮助到别人,有些是需要宣传的。惭愧的是,能有幸与他同窗,交流时却很少问起他西行的事,他也不主动提起,以至于对他是内心尊敬,却没有去深入了解他用生命换来的经验和感受。想来,人们往往容易忘记珍惜别人来之不易的成就和付出,直到等到失去了,才知道宝贵。这两天重温了他西行归来的采访文章,发现于修道很有意义,尤其是对类似于我这样“想修行但心离祖师爷越来越远”的人有帮助。在所有采访文章中有一篇《道士下山:古丝绸之路上的当代行者》,当采访的人问彭爷为什么清静不享,而要去走那条生死难测的邱祖西行之路时,他是这么回答的:“事实上,通过这一个行程,我认为自己找到了一份真,找到了一份感应,在未来自己修行的路上,减少了一些疑惑,可以更好地去探索大道的真谛。”

    当问到社会对道教有些误解时,彭爷回答说:“我重走丘祖西行之路,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纠正人们的偏见。那些小说我出家前看过一些,出家入道后,才发现这些武侠小说泰斗对道教祖师和道家文化的形象是何等的歪曲。……误导了更多青年人,越来越多的人嘲笑道士、误解道教,对中国道教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

    这些年我本人也心痛于邱祖的“万古长生不用餐霞求秘诀,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的丰功伟绩不被人所知,仅能向真正想了解道教的信众推荐读《长春真人西游记》这本书,可是效果甚微。而彭爷通过用生命换来的“轰动效应”更能引起教内外人士对邱祖这一伟绩的关注,了解这段真实的历史,也增强道友们修道的信心。可见,彭爷在这个时代选择冒着生命危险重走邱祖西行路是有着重大意义的,当然需要宣传。

    “万里西游归帝乡”——缅怀彭涟道友

    注:邱祖西行路线图

    平心而论,我认为过多的应酬对他的修行和健康是有影响的。但是对于他自己,也许伴随西行而来的“弘道”是他的使命,是一个整体。他的一生,就是做完、做好这件事。

    历代真仙、祖师因为明白大道的真谛,都看破了生死,在修道的路上“为道忘身”。这样的例子很多。《南华经》内篇中“应帝王”里说:“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其出不,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大意是说上古的真人,既不贪生,也不怕死,倏忽间就来了,转眼间又走了,生死随缘,洒脱自在。

    邱祖说过“病即教他病,死即教他死,至死一着,抱道而亡,任从天断”这样的话,他老人家从十九岁就出家修道,早将生死置之度外,在外受冻挨饿,多次差点被饿死,幸得祖师、护法、善信多次相救。他的《磻溪集》里有《坚志》一诗,记载曰:“吾之向道极心坚,佩服丹经自早年。遁迹岩阿方十九,飘蓬地里越三千。无情不作乡中梦,有志须为物外仙。假使福轻魔障重,挨排功到必周全。”

    “万里西游归帝乡”——缅怀彭涟道友

    这首诗的大意是:我(邱祖)向道的心极其的坚定,很早就开始修道了。年方十九岁就混迹于方外的岩石、林泉之地,云水漂流超过了三千里路。心中“无情”,不再挂念俗世之情,立志要做超脱尘世的方外之仙。假如我因为福气薄,魔障重,修道困难重重,只要我坚持不懈,积功累德,等消尽业障,功德圆满的时候,最终必定会得道成仙。

    邱祖有这样的大决心、大志向、大慈悲心,为道忘身,所以才能有后来“万里西行,一言止杀”的奇功、奇行!

    让我震惊的是,800多年后的今天,又出了彭爷这样的奇人,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独自徒步追寻邱祖的足迹,这需要多大的决心和勇气!如果不是立了大志、放下了生死,哪能做到这样!可以想象得到,多少个日夜里,他孤身一人,在异国他乡的野外餐风露宿、忍冻挨饿!随时都可能客死他乡,尸骨无存!孤独和绝望时,他可有思念远方家乡的亲人、故友?血肉之躯,异常脆弱,也无比坚强。如果不是祖师护佑,不是有那么多教门师友的牵挂,如何能归得家乡?从他成功归来的那一刻,他已经无所谓生,也无所谓死了。正如他微信里的词《惜缘草》里所说:“常言道,生也随缘,死也随缘,别也随缘,见也随缘,奈何我恁执着无限。何不自叹,身家微寒。临别有愿,志向永坚,远乡落魄无寄,诚祈师友异地双安”。

    “万里西游归帝乡”——缅怀彭涟道友

    生也随缘,死也随缘,希望师友异地双安,情真意切,何其洒脱!修行人借假修真,为道忘身,该来则来,该去则去,岂在年岁多寡!

    彭爷已驾鹤仙游,留下“独行三万里邱祖西行路”的惊世之行,前有古人,后恐无来者,留一段佳话任后人评说。

    见也是缘,别也是缘,同窗之谊,此生不忘。想那慈悲的长春老祖,定已将他揽入怀中,同归帝乡。

    (本文作者:李信成道长,系彭涟道长于中国道教学院2016级研究生班旁听时的同班同学。道教之音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