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子论仙(3)

道教之音 李宇林

2019-08-04 09:45:39

抱朴子论仙

服食仙药

抱朴子说:《神农四经》书中讲到:上品药物服后让人身体安康,生命延续,飞升而为天仙,遨游天地,役使万灵,体生毛羽,行走如飞。又说:五苓以及服食丹砂、玉札、曾青、雄黄、雌黄、云母、太乙禹余粮等,它们都可以单味服用,都可以让人服后飞行并且长生不老。又说:中品药物滋养性情,下品药物治疗疾病,还能使毒虫不能加害,凶猛的野兽不敢侵犯,疫疬之气不能流行,各种妖邪为之躲避。《孝经·援神契》中说:胡椒、生姜抵御湿气,菖蒲增加智慧,巨胜延年益寿,威喜避免刀剑外伤,都是古圣的至理名言。《方术》中也有实际记录,明明白白的文字写着,然而世俗之人却始终不肯相信,的确是可悲的事情啊。

据说,汉成帝时,猎人在终南山中,见一人没穿衣服,身生黑毛,猎人看到就要追赶捕获,然而那人却逾沟上山,如同腾飞,无法逮着。于是就暗中观察他的住地,几人合同才把他抓着,定睛看后,竟是一位妇人。询问缘故,回答说:我本是秦皇宫人,听说关东贼寇到了,秦王出城投降,宫室被焚烧,这才惊慌逃进山中,饥饿却无食物,差点就要饿死了。有位老伯教我服食松叶松子,当时觉得又苦又涩,后来稍微适应,从此以后不饥不渴,冬天不觉得寒冷,夏天不感到酷热。看来这位女子一定是秦王子婴的宫女,到汉成帝时,应该有二百岁了。于是将她带回去,便给她谷物食用,开始闻到饭食就呕吐,过了多日才好一些,如此有两年多身上的黑毛才脱落,逐渐变老直到死亡,假若不被人们抓获,可能她就是人们所说的仙人了。

南阳文氏,谈到他先祖说:汉末天下大乱,逃到山中,因饥饿困乏即将死去,有一人教他服食白术,从此就不会饥饿,几十年后又回到家乡,气色更加年轻,力气超过以前。自己说在山里的时候身子轻健,只想跳跃,登高履险,多日不累,走在冰雪之中,也不觉得寒冷。常常看到一个高山岩石上,有几人面对坐着下棋,还有位读书的人,俯身观看文氏,仿佛听到他询问说:这小子是我辈中人吗?其中一人回答说:还不是呢。白术的别名叫山葪,又名山精。所以《神药经》说:必欲长生,常服山精。

据传,往昔仙人八公,各自服食一种药物,因而成了陆地神仙,都活到几百岁,后来又合炼金液神丹而升人太清仙境。人们如果合制八味药物,烧炼服食,如果得不到药力,那是因为药力有互相转变,有相胜相畏的缘故。韩终服食菖蒲十三年,身体生毛,一天能看万言书文,冬天袒胸露怀,并不感到寒冷。赵他子服食桂二十年,足下生毛,日行五百里,力举千斤。移门子服食五味子十六年,气色如同玉女,进到水里不被浸湿,走到火里不被烧灼。楚文子服地黄八年,夜晚看东西目中有光。林子明服食白术十一年,耳朵长到五寸,身轻如同飞行,能跳跃二丈多的山涧峡谷。杜子微服食天门冬,御八十小妾,有子女一百三十人,日行三百里。任子季服食茯苓十八年,仙人玉女都去找他,有时隐藏有时显现,不再吃谷物,身上的瘢痕自然消失,面体光泽滋润。陵阳子仲服食远志二十年,有子三十七人,打开书本看到的文字就不易忘记。《仙经》上说:虽然只是服食草木的枝叶,也会活到几百岁。切勿看轻了神丹,这样始终不能成仙的。以此看来,草木之药只能做到延年益寿罢了,并不是长生不老的药物。

辨难诘问

有人询问说:如果神仙一定能够学到,圣人早已修成了,然而周孔不去修仙,说明世上就没有神仙,已经是很明白的事了。

抱朴子回答说:圣人不一定都是神仙,而成仙得道的人也不一定都是圣人,圣人的使命,不是寻求长生之道的。只是为了除暴安良,制礼作乐,依法治国,移风易俗,匡正扶危,刊刻诗书,撰著经典,和调雅颂,训化童蒙,如此等等。他们怎么能关闭智慧,掩盖光明,内视返听,呼吸导引,心斋长洁,人室炼形,登山采药,调息凝神,辟谷清肠呢?至于求仙的人,惟有笃志诚信,勤苦不怠,恬淡清静,就可以修炼仙道,不需要有太多的才能。有在世俗之中为社会做事的高人,他们的修行却被俗务牵累,如果能合炼丹药,通晓抱元守一保养精神的要领,就会达到长生久视。况且世俗所谓圣人,都是一些治理社会的人,并不是说成仙得道的圣人,得道的圣人就是指黄帝和老子这样的人。而治理社会的圣人,指的就是周公和孔子。黄帝先治理社会而后才成仙,这是偶然有能兼顾的人才。

世人有人的优点长处,而众人又不能做到的方面,便称为圣。所以擅长围棋而又无与伦比的人,就叫他棋圣。像严子卿、马绥明,至今有棋圣之名。擅长历史作文超越当时的,就称他为书圣,而皇象、胡昭至今有书圣之名。擅长书画过于他人的就称为画圣,所以卫协、张墨至今有画圣之名。擅长巧妙的雕刻就称为木圣,所以张衡、马钧至今有木圣之名。所以孟子和伯夷,是清廉的圣人;柳下惠,是和事的圣人;伊尹,是职场中的圣人。我试着推演论述,圣人不只是代表一个方面的事情,比如鲁班,是机械的圣人;扁鹊、医和、医缓,是治疗疾病的圣人;子韦、甘钧,是占候的圣人;史苏、辛廖,是卜筮的圣人;夏育、杜回,是筋力的圣人;荆轲、聂政,是勇敢的圣人;飞廉、夸父,是轻速的圣人;子野、延州,是知音的圣人;孙膑、吴起、韩信、白起,是用兵的圣人。圣人是人事之中极其少有的名称,不只局限在文章才学方面,庄周说:盗贼也有圣人之道的五个方面,能窥测到别人藏匿东西的地方的,这是聪明智慧的人;冲锋在前而不迟疑的,这是勇敢的人;能保护别人,自己殿后而又不畏惧的,这是义气的人;知道可否成功的人,这是明智的人;分配财物均同的,这是仁德的人。如果没有这些素质就想成为天下大义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

《易经》上说:鉴别圣人,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以交谈为职业的,就善于言辞;以处世为职业的,就善于应变;以制作器皿为职业的,就善于取类比象;以卜筮为职业的,就善于爻占。这就是圣人之道可以分类的明显方面。为什么善行道德以达到成为神仙的,唯独不能称为得道之圣,假若没有得道之圣,那么周公、孔子就不能算作是治世之圣了。

道家把仙法道术作为秘密珍宝,弟子之中尤且择选载道之器,至精诚很久,然后传授要诀。更何况世俗人中,既不用心,又不信不求,怎么又能勉强告诉他们呢?既然不能感化让他们去信仰,恐怕还能招来蔑视和诽谤。因此得道之士,所以会与世人异路而行,异处而居,言谈不想和他们交流,身体不想和他们杂处。即使相隔千里,犹且恐怕还不足以远离烦恼劳碌的围攻;断绝行踪,犹且恐怕还不足以免除毁谤侮辱的恶语。高官显贵不能诱惑他,金钱富有不能改变他,还能因为什么肯显耀在世人面前,说我有仙法道术呢?这大概就是周公、孔子他们之所以无缘看见修道成仙的原因。

周公、孔子不信仙道,这就好似是说:日月有所不照的地方,圣人也就有所不明白的事情。怎么能够说,圣人所不为,便说是天下没有神仙呢?这和责备日月星三光为什么不照亮覆盆之内是一样的道理。

人贵有恒

有人询问说:古代仙人都是由学习而成的,还是本身禀受异常气质呢?抱朴子说:这话要怎么说呢?他们没有不是背负竹箧,跟随老师勤苦用功,经霜冒雪,栉风沐雨,并且躬亲洒扫,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才表现出诚信的行为,还要继续在危困中考验是否心性纯真,行为贞洁,心无旁骛,这才能够达到升堂入室之时。或者因为怠慢厌烦而被中止,或者因为埋怨悔恨而退却,或者因为被荣华利禄诱惑而又回到世俗之中,或者因为被歪理邪说败坏而丢失了淡泊之志,或者因急功近利,朝为而望夕成,或者心思急迫,坐下就想看到效果。如果看到钱财美色而内心不动,听到世俗的言论而意志不变的,万人之中有一个人就是多的了。所以说:修道如牛毛,而成道如麟角。制作劲弩的,是心力用在发箭上;跋涉山川的,心思是用在平安上。水井不远离泉流就不会去挖掘,一步未走到,就不再行动了。修饰墙壁的劳动,并不是像轻松地移动日晷就能做到的;千仓万箱的储存,并非是耕种一次所获得的;凌上云霄的高耸,并非是铲一锨土的积累;参天的大树,并不是十天就能长成的;深不可测的渊潭,起始于小的积水;陶朱的资财,必定是由无数个百千形成的。如果别人退却而自己前进,这就是阴长生之所以通达至道的缘由,也是始终礼敬羡门高之所以乘龙入云的原因。

抱朴子说:俗人既然不能使生命长生,却又营务害生。有终结的东西,不能够让它没完没了地消耗,江河的流水,也不能装满无底的器皿。凡是利益较少而投资较多的事情,人们是不会干的,何况没有一点收获,却要付出百千的资财呢?人们无论年少年长,没有不会生病的,只是病情轻重的差别罢了。然而人生禀受天地父母的精气各有多少不同,禀受多的生命终结得比较慢,禀受少的,生命竭绝比较快。那些通晓养生之道的人,就懂得补救,一定先要恢复肌体功能,然后才可以适当增益。如果让他们服食十天,就会肉身腾飞,再加上导引舒展,就能长出参差的羽翼,如此一来,那么世间就没有不信道的人了。大都忧愁一升一勺的利益还未得到,却要花费一钟一石的功用,修行的根基尚未扎实,然而像冰霜一样的外邪却竞相交攻。不明白过错在于自己,反说修道是无益的,因此捐弃丸散又放弃吐纳,所以说,并不是寻求长生艰难,是明白修行艰难;也不是明白修行艰难,而是施行起来艰难;也不是施行起来艰难,而是让人达到目的地很艰难。高明的匠人能教人规矩,却不能使人们巧妙。明师只能传授人们方法和书籍,却不能让人们一定能够成功。所以说:修身养性,务要谨慎严密,不可以因为小的益处而不去修为,也不可以因为是小的损伤而不予防治。大都是聚小就能成大,积累一就能达到亿。如果能够从微小做起,就会成就显著,就几乎接近大道了。

  • 共6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抱朴子论仙(3)

    道教之音 李宇林

    2019-08-04 09:45:39

    |
    抱朴子论仙(3)
    |

    抱朴子论仙

    服食仙药

    抱朴子说:《神农四经》书中讲到:上品药物服后让人身体安康,生命延续,飞升而为天仙,遨游天地,役使万灵,体生毛羽,行走如飞。又说:五苓以及服食丹砂、玉札、曾青、雄黄、雌黄、云母、太乙禹余粮等,它们都可以单味服用,都可以让人服后飞行并且长生不老。又说:中品药物滋养性情,下品药物治疗疾病,还能使毒虫不能加害,凶猛的野兽不敢侵犯,疫疬之气不能流行,各种妖邪为之躲避。《孝经·援神契》中说:胡椒、生姜抵御湿气,菖蒲增加智慧,巨胜延年益寿,威喜避免刀剑外伤,都是古圣的至理名言。《方术》中也有实际记录,明明白白的文字写着,然而世俗之人却始终不肯相信,的确是可悲的事情啊。

    据说,汉成帝时,猎人在终南山中,见一人没穿衣服,身生黑毛,猎人看到就要追赶捕获,然而那人却逾沟上山,如同腾飞,无法逮着。于是就暗中观察他的住地,几人合同才把他抓着,定睛看后,竟是一位妇人。询问缘故,回答说:我本是秦皇宫人,听说关东贼寇到了,秦王出城投降,宫室被焚烧,这才惊慌逃进山中,饥饿却无食物,差点就要饿死了。有位老伯教我服食松叶松子,当时觉得又苦又涩,后来稍微适应,从此以后不饥不渴,冬天不觉得寒冷,夏天不感到酷热。看来这位女子一定是秦王子婴的宫女,到汉成帝时,应该有二百岁了。于是将她带回去,便给她谷物食用,开始闻到饭食就呕吐,过了多日才好一些,如此有两年多身上的黑毛才脱落,逐渐变老直到死亡,假若不被人们抓获,可能她就是人们所说的仙人了。

    南阳文氏,谈到他先祖说:汉末天下大乱,逃到山中,因饥饿困乏即将死去,有一人教他服食白术,从此就不会饥饿,几十年后又回到家乡,气色更加年轻,力气超过以前。自己说在山里的时候身子轻健,只想跳跃,登高履险,多日不累,走在冰雪之中,也不觉得寒冷。常常看到一个高山岩石上,有几人面对坐着下棋,还有位读书的人,俯身观看文氏,仿佛听到他询问说:这小子是我辈中人吗?其中一人回答说:还不是呢。白术的别名叫山葪,又名山精。所以《神药经》说:必欲长生,常服山精。

    据传,往昔仙人八公,各自服食一种药物,因而成了陆地神仙,都活到几百岁,后来又合炼金液神丹而升人太清仙境。人们如果合制八味药物,烧炼服食,如果得不到药力,那是因为药力有互相转变,有相胜相畏的缘故。韩终服食菖蒲十三年,身体生毛,一天能看万言书文,冬天袒胸露怀,并不感到寒冷。赵他子服食桂二十年,足下生毛,日行五百里,力举千斤。移门子服食五味子十六年,气色如同玉女,进到水里不被浸湿,走到火里不被烧灼。楚文子服地黄八年,夜晚看东西目中有光。林子明服食白术十一年,耳朵长到五寸,身轻如同飞行,能跳跃二丈多的山涧峡谷。杜子微服食天门冬,御八十小妾,有子女一百三十人,日行三百里。任子季服食茯苓十八年,仙人玉女都去找他,有时隐藏有时显现,不再吃谷物,身上的瘢痕自然消失,面体光泽滋润。陵阳子仲服食远志二十年,有子三十七人,打开书本看到的文字就不易忘记。《仙经》上说:虽然只是服食草木的枝叶,也会活到几百岁。切勿看轻了神丹,这样始终不能成仙的。以此看来,草木之药只能做到延年益寿罢了,并不是长生不老的药物。

    辨难诘问

    有人询问说:如果神仙一定能够学到,圣人早已修成了,然而周孔不去修仙,说明世上就没有神仙,已经是很明白的事了。

    抱朴子回答说:圣人不一定都是神仙,而成仙得道的人也不一定都是圣人,圣人的使命,不是寻求长生之道的。只是为了除暴安良,制礼作乐,依法治国,移风易俗,匡正扶危,刊刻诗书,撰著经典,和调雅颂,训化童蒙,如此等等。他们怎么能关闭智慧,掩盖光明,内视返听,呼吸导引,心斋长洁,人室炼形,登山采药,调息凝神,辟谷清肠呢?至于求仙的人,惟有笃志诚信,勤苦不怠,恬淡清静,就可以修炼仙道,不需要有太多的才能。有在世俗之中为社会做事的高人,他们的修行却被俗务牵累,如果能合炼丹药,通晓抱元守一保养精神的要领,就会达到长生久视。况且世俗所谓圣人,都是一些治理社会的人,并不是说成仙得道的圣人,得道的圣人就是指黄帝和老子这样的人。而治理社会的圣人,指的就是周公和孔子。黄帝先治理社会而后才成仙,这是偶然有能兼顾的人才。

    世人有人的优点长处,而众人又不能做到的方面,便称为圣。所以擅长围棋而又无与伦比的人,就叫他棋圣。像严子卿、马绥明,至今有棋圣之名。擅长历史作文超越当时的,就称他为书圣,而皇象、胡昭至今有书圣之名。擅长书画过于他人的就称为画圣,所以卫协、张墨至今有画圣之名。擅长巧妙的雕刻就称为木圣,所以张衡、马钧至今有木圣之名。所以孟子和伯夷,是清廉的圣人;柳下惠,是和事的圣人;伊尹,是职场中的圣人。我试着推演论述,圣人不只是代表一个方面的事情,比如鲁班,是机械的圣人;扁鹊、医和、医缓,是治疗疾病的圣人;子韦、甘钧,是占候的圣人;史苏、辛廖,是卜筮的圣人;夏育、杜回,是筋力的圣人;荆轲、聂政,是勇敢的圣人;飞廉、夸父,是轻速的圣人;子野、延州,是知音的圣人;孙膑、吴起、韩信、白起,是用兵的圣人。圣人是人事之中极其少有的名称,不只局限在文章才学方面,庄周说:盗贼也有圣人之道的五个方面,能窥测到别人藏匿东西的地方的,这是聪明智慧的人;冲锋在前而不迟疑的,这是勇敢的人;能保护别人,自己殿后而又不畏惧的,这是义气的人;知道可否成功的人,这是明智的人;分配财物均同的,这是仁德的人。如果没有这些素质就想成为天下大义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

    《易经》上说:鉴别圣人,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以交谈为职业的,就善于言辞;以处世为职业的,就善于应变;以制作器皿为职业的,就善于取类比象;以卜筮为职业的,就善于爻占。这就是圣人之道可以分类的明显方面。为什么善行道德以达到成为神仙的,唯独不能称为得道之圣,假若没有得道之圣,那么周公、孔子就不能算作是治世之圣了。

    道家把仙法道术作为秘密珍宝,弟子之中尤且择选载道之器,至精诚很久,然后传授要诀。更何况世俗人中,既不用心,又不信不求,怎么又能勉强告诉他们呢?既然不能感化让他们去信仰,恐怕还能招来蔑视和诽谤。因此得道之士,所以会与世人异路而行,异处而居,言谈不想和他们交流,身体不想和他们杂处。即使相隔千里,犹且恐怕还不足以远离烦恼劳碌的围攻;断绝行踪,犹且恐怕还不足以免除毁谤侮辱的恶语。高官显贵不能诱惑他,金钱富有不能改变他,还能因为什么肯显耀在世人面前,说我有仙法道术呢?这大概就是周公、孔子他们之所以无缘看见修道成仙的原因。

    周公、孔子不信仙道,这就好似是说:日月有所不照的地方,圣人也就有所不明白的事情。怎么能够说,圣人所不为,便说是天下没有神仙呢?这和责备日月星三光为什么不照亮覆盆之内是一样的道理。

    人贵有恒

    有人询问说:古代仙人都是由学习而成的,还是本身禀受异常气质呢?抱朴子说:这话要怎么说呢?他们没有不是背负竹箧,跟随老师勤苦用功,经霜冒雪,栉风沐雨,并且躬亲洒扫,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才表现出诚信的行为,还要继续在危困中考验是否心性纯真,行为贞洁,心无旁骛,这才能够达到升堂入室之时。或者因为怠慢厌烦而被中止,或者因为埋怨悔恨而退却,或者因为被荣华利禄诱惑而又回到世俗之中,或者因为被歪理邪说败坏而丢失了淡泊之志,或者因急功近利,朝为而望夕成,或者心思急迫,坐下就想看到效果。如果看到钱财美色而内心不动,听到世俗的言论而意志不变的,万人之中有一个人就是多的了。所以说:修道如牛毛,而成道如麟角。制作劲弩的,是心力用在发箭上;跋涉山川的,心思是用在平安上。水井不远离泉流就不会去挖掘,一步未走到,就不再行动了。修饰墙壁的劳动,并不是像轻松地移动日晷就能做到的;千仓万箱的储存,并非是耕种一次所获得的;凌上云霄的高耸,并非是铲一锨土的积累;参天的大树,并不是十天就能长成的;深不可测的渊潭,起始于小的积水;陶朱的资财,必定是由无数个百千形成的。如果别人退却而自己前进,这就是阴长生之所以通达至道的缘由,也是始终礼敬羡门高之所以乘龙入云的原因。

    抱朴子说:俗人既然不能使生命长生,却又营务害生。有终结的东西,不能够让它没完没了地消耗,江河的流水,也不能装满无底的器皿。凡是利益较少而投资较多的事情,人们是不会干的,何况没有一点收获,却要付出百千的资财呢?人们无论年少年长,没有不会生病的,只是病情轻重的差别罢了。然而人生禀受天地父母的精气各有多少不同,禀受多的生命终结得比较慢,禀受少的,生命竭绝比较快。那些通晓养生之道的人,就懂得补救,一定先要恢复肌体功能,然后才可以适当增益。如果让他们服食十天,就会肉身腾飞,再加上导引舒展,就能长出参差的羽翼,如此一来,那么世间就没有不信道的人了。大都忧愁一升一勺的利益还未得到,却要花费一钟一石的功用,修行的根基尚未扎实,然而像冰霜一样的外邪却竞相交攻。不明白过错在于自己,反说修道是无益的,因此捐弃丸散又放弃吐纳,所以说,并不是寻求长生艰难,是明白修行艰难;也不是明白修行艰难,而是施行起来艰难;也不是施行起来艰难,而是让人达到目的地很艰难。高明的匠人能教人规矩,却不能使人们巧妙。明师只能传授人们方法和书籍,却不能让人们一定能够成功。所以说:修身养性,务要谨慎严密,不可以因为小的益处而不去修为,也不可以因为是小的损伤而不予防治。大都是聚小就能成大,积累一就能达到亿。如果能够从微小做起,就会成就显著,就几乎接近大道了。

  • 共6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