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悟《清静经》,可得道教修真大法门

道教之音 高璟

2019-10-21 14:20:50

参悟《清静经》,可得道教修真大法门

道人住观修行,每日早晚两堂“功课经”是必须要持诵的经典。《早晚功课经》本是一部教内经典精华集本,选入其内的经典往往都有一定代表性。这其中,《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放在早坛功课经的第一篇位置,足见“清静”二字对于修道者具有的重要意义。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篇幅极短,所述内容却颇丰。又因其文辞简约直白,大众阅读时不存在认知障碍,所以本经历来的普及率也非常高,其中不乏历代名家注释范本。粗读《清静经》,知其讲述如何从人心入手、以“清静”为修真的法门、教以人们澄心去欲,从而可以不为外缘所扰、不使内妄所动,最终若能达到“空无所空”的境界,便是得道也。

《清静经》中论述的清静修真之方,可源推至道祖所论述的清静无为的理论。此乃道教修行一以贯之的无上宗旨。

《太平经》中曾提到:“求道之法,静为基先。心神已明,与道为一。”教门修炼强调以静为基,唯有身心皆可以止止而不妄生杂念,才能保持精炁神的洞彻清明。针对这一道理,《吕祖百章句》中进一步解释说:“无念方能静,静中气自平。气平息乃住,息住自归根。归根见本性,见性始为真。”道教把修行又称为修真,是指要修除掉依附在身心上的欲望,从而见得本性真然。

参悟《清静经》,可得道教修真大法门

如何见本性?唯有清静是真法门。如何得清静?《坐忘论》中写道:“学道之初,要须安坐收心,离境住无所有,不着一物。自入虚无,心乃合道。”这里仍指出,学道必然要做一番去欲收心的功夫,把外放的心念回收到“我”之上,内守真我以达寂然不动之态。《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更认为,清静是保养身心的实践法门,若可以做到恬淡虚无,则体内真气不会耗散,修炼之士再内守其精神,身体自然康泰无病。《太上老君内观经》中也有章句论述此理,曰“人能常清净其心,则道自来居。道自来居,则神明存身。”这里指出,若能得清静,则可实现与道合真的修行理想。

世人曰清静,多与红尘烦扰相对照。其实,修道要实现的清静,并非是无杂事可扰,而是把清静视为一种恒常态,不因任何缘动而扰乱清静心,即是要实现“常清常静”的境界。外界纷扰之相不动形神,则无外缘可乱;内在欲望贪求之相不生于心神,则无内缘可惊。如此一来,就可做到内外两相忘的功夫。虽曰内守真我,然而守无可守,“我”亦不存,便是谓得道了。

此时的妙处,又如经文中所言“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修行中的大清静,也就在这杳杳冥冥之间。

参悟《清静经》,可得道教修真大法门

论及道教经典,其数如恒沙,其间又多是指玄类与炼养类的文本,未得其门者往往参悟不透要旨所在。自太上道祖传世五千文以来,道教修行皆以无为、自然为宗,虽术法众多,但却不离身心清静之本真。而道教所说的真静,又并非不去观照红尘琐事,乃是要以真常清静应感万事万物,事来则应,事去则忘,去留两无意,不会因为事来事去而扰动心中一泓清泉。

学道修真,必以祖师经典为学修的法门径路。《早晚功课经·序》中提到,“经之为经,是前圣之心宗;咒之为咒,乃古仙之妙法”,是后学者之入道门墙、修仙径路。一心参玄者,若能二六时中、行住坐卧皆参得祖师经典中的种种妙处,其得道之时也便指日可待。参悟玄机依赖于对字词的通透理解,但也要避免陷入对个别字眼的执迷之中。经中有云“上德不德,下德执德”,若因为过分执着某几个字词的是非对错而不见中心主旨,这岂不是最大的遗憾?

重阳祖师在《立教十五论·论学书》一论中说的明白:“学书之道,不可寻文而乱目,当宜采意以合心。舍书探意采理,舍理采趣,采得趣,则可以收之入心……既得书意,可深藏之。”祖师训诫曰,学书重在采意合心,明白经典所阐述的大道玄理。辨别文本字句真伪,这是学术家的职责,非修道人的功夫。道人学经一大目的是要助我成真,学之要在于悟、悟之理在于用、用之勤而后方能明白祖师用笔神妙。这便是经文中说的“诵持万遍,妙理自明”的道理。

(道教之音原创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参悟《清静经》,可得道教修真大法门

道教之音 高璟

2019-10-21 14:20:50

|
参悟《清静经》,可得道教修真大法门
|

参悟《清静经》,可得道教修真大法门

道人住观修行,每日早晚两堂“功课经”是必须要持诵的经典。《早晚功课经》本是一部教内经典精华集本,选入其内的经典往往都有一定代表性。这其中,《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放在早坛功课经的第一篇位置,足见“清静”二字对于修道者具有的重要意义。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篇幅极短,所述内容却颇丰。又因其文辞简约直白,大众阅读时不存在认知障碍,所以本经历来的普及率也非常高,其中不乏历代名家注释范本。粗读《清静经》,知其讲述如何从人心入手、以“清静”为修真的法门、教以人们澄心去欲,从而可以不为外缘所扰、不使内妄所动,最终若能达到“空无所空”的境界,便是得道也。

《清静经》中论述的清静修真之方,可源推至道祖所论述的清静无为的理论。此乃道教修行一以贯之的无上宗旨。

《太平经》中曾提到:“求道之法,静为基先。心神已明,与道为一。”教门修炼强调以静为基,唯有身心皆可以止止而不妄生杂念,才能保持精炁神的洞彻清明。针对这一道理,《吕祖百章句》中进一步解释说:“无念方能静,静中气自平。气平息乃住,息住自归根。归根见本性,见性始为真。”道教把修行又称为修真,是指要修除掉依附在身心上的欲望,从而见得本性真然。

参悟《清静经》,可得道教修真大法门

如何见本性?唯有清静是真法门。如何得清静?《坐忘论》中写道:“学道之初,要须安坐收心,离境住无所有,不着一物。自入虚无,心乃合道。”这里仍指出,学道必然要做一番去欲收心的功夫,把外放的心念回收到“我”之上,内守真我以达寂然不动之态。《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更认为,清静是保养身心的实践法门,若可以做到恬淡虚无,则体内真气不会耗散,修炼之士再内守其精神,身体自然康泰无病。《太上老君内观经》中也有章句论述此理,曰“人能常清净其心,则道自来居。道自来居,则神明存身。”这里指出,若能得清静,则可实现与道合真的修行理想。

世人曰清静,多与红尘烦扰相对照。其实,修道要实现的清静,并非是无杂事可扰,而是把清静视为一种恒常态,不因任何缘动而扰乱清静心,即是要实现“常清常静”的境界。外界纷扰之相不动形神,则无外缘可乱;内在欲望贪求之相不生于心神,则无内缘可惊。如此一来,就可做到内外两相忘的功夫。虽曰内守真我,然而守无可守,“我”亦不存,便是谓得道了。

此时的妙处,又如经文中所言“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修行中的大清静,也就在这杳杳冥冥之间。

参悟《清静经》,可得道教修真大法门

论及道教经典,其数如恒沙,其间又多是指玄类与炼养类的文本,未得其门者往往参悟不透要旨所在。自太上道祖传世五千文以来,道教修行皆以无为、自然为宗,虽术法众多,但却不离身心清静之本真。而道教所说的真静,又并非不去观照红尘琐事,乃是要以真常清静应感万事万物,事来则应,事去则忘,去留两无意,不会因为事来事去而扰动心中一泓清泉。

学道修真,必以祖师经典为学修的法门径路。《早晚功课经·序》中提到,“经之为经,是前圣之心宗;咒之为咒,乃古仙之妙法”,是后学者之入道门墙、修仙径路。一心参玄者,若能二六时中、行住坐卧皆参得祖师经典中的种种妙处,其得道之时也便指日可待。参悟玄机依赖于对字词的通透理解,但也要避免陷入对个别字眼的执迷之中。经中有云“上德不德,下德执德”,若因为过分执着某几个字词的是非对错而不见中心主旨,这岂不是最大的遗憾?

重阳祖师在《立教十五论·论学书》一论中说的明白:“学书之道,不可寻文而乱目,当宜采意以合心。舍书探意采理,舍理采趣,采得趣,则可以收之入心……既得书意,可深藏之。”祖师训诫曰,学书重在采意合心,明白经典所阐述的大道玄理。辨别文本字句真伪,这是学术家的职责,非修道人的功夫。道人学经一大目的是要助我成真,学之要在于悟、悟之理在于用、用之勤而后方能明白祖师用笔神妙。这便是经文中说的“诵持万遍,妙理自明”的道理。

(道教之音原创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