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道和成学”

道教之音 王西平

2019-11-17 20:36:06

安徽大学资深教授钱耕森先生,为了弘扬中华“和”文化,于2015年3月2日,在《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大道和生学》一文,提出了“大道和生学” 新理念,打出了“和生万物”的旗帜,可惜此论难以成立!(见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宗教网、道教之音网《对“‘大道和生学’简论”一文之异议》及汪韶军《“和”文化研究的新拓展》中的“两点疑惑”)这恰恰是“大道和成学”的先导。“和”的作用大矣哉!

“和”,是成道、生物、成事必不可少的过程、条件、动力;“和”,在宇宙形成、万物生成以及人类社会持续发展进程中,能够不断成就各项事业,具有巨大的历史、现实作用和意义。“大道和成学”,完全可以成立,值得深入研究,进而在全中国、全世界畅扬、推广、实行,前景广阔。为此,本文就“大道和成学”的立论,作初步探讨,就教于专家及广大读者。

一、“和”能成“道”

中国古典文献中,道,有多种含义和用法。但是,自《老子》一书面世后,逐渐普遍认同了老子所赋予的有特定内涵的“道”,并被后世研究者视之为宇宙万物生成的总根源、总根据。这一认识,现世《老子》研究者,基本没有分歧。然而,为什么说“道”是“宇宙万物生成的总根源、总根据”?却很少有人能做出准确的、有说服力的回答。一般学者,将“道”定义为形而上学的纯哲学性概念。还有人认为:“‘道’只是概念上存在而已。”这些大都依从的《易·系辞上传•第十二章》“形而上者谓之道”的祖述。这和老子所说的“道”,却有着根本性的差别。《老子》和现代科学所说的宇宙、天地的生成,是一个漫长的物质演化过程;天地产生以后,万物的产生,按照生物学的观点,也有一个漫长变化、演进过程。这一切都是以物质为基础的,绝不仅仅是“形而上学的问题”。 用老子所说的“道”,就都能解说,都能概括。

老子第一章开宗明义:“道可道,非常道”,是说“道”是可以言说的,但说出来的“道”,不是“道”的实体,仅是概念;他要说的“道”,不是平常所说的道路、道理之类,而是既体现着恒常规律的哲理性、玄奥性,却又是实体性存在的具有特定含义的“道”。老子这里首先将他所说的“道”,与他之前古典文献中所说的区别开来,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

关于“道”的哲理性,如前所述,后世研究者没有异议。唯“道”的实在性,却罕有论及。其实,《老子》第二十一章,早已言之凿凿,“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是说“道”作为“物”,是真实的存在,只是“唯恍唯惚”而已。紧接着老子说:“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象”、“物”、“精”、“真”、“信”,皆为实有。这些“实有”,不是人的肉眼能看得见的有形的固态物体,而是老子所特定的“无”;老子所谓的“无”,正像现代物理学所说的“真空”一样,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存在着人的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老子》第四章、第五十六章说“和其光,同其尘”,此“光”,实则就是由今天所说的光粒子构成:“尘”,老子用来比喻他所“观”到的微观世界但却不知其名的微粒,实则即是现代科学所说的“基本粒子”。

《老子》第四十三章说“无有入于无间”,“无有”怎么能“入于”无有间隙的坚硬之物?这实则是耦合了今天的粒子穿透和粒子传播现象。“和光同尘”,也是耦合了今天的光能与粒子传播感应现象。(实则是十分吻合)有关网文说:“人与天合,人是可以有无限潜能的。如,梁燕城博士结合量子力学认为宇宙整体上是矛盾的,或者说有并存互补的力量。-------实验证明,两个粒子从两个方向飞,但是你看一边,另外一边会动。最不可思议的是,人的看的行为会影响所看的事情,也就是说,宇宙并不是独立于人的观察之外的。”①这和老子所说的“和光同尘”的意旨几乎完全相同。这是“天人合一”的深层境界。

还有老子所说的“有无相生”,等等,这些统统都包含在“道之为物”的“物”之实在性之中。

《老子》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之世,没有现代科学仪器,什么电子、光子、粒子以及传播、感应,一概“不知其名”,于是“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这个既“其大无外”,又“其小无内”(见《关尹子·八筹》、《管子·内业篇》)的“道”,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按照伽莫夫的“宇宙大爆炸”理论,一般的表述认为,“爆炸之初,物质只能以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基本粒子形态存在。宇宙爆炸之后的不断膨胀,导致温度和密度很快下降。随着温度降低、冷却,逐步形成原子、原子核、分子,并复合成为通常的气体。”②基本粒子是无形的,老子描述为“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不是什么都没有,实则是“有物混成”。按“大爆炸”理论,基本粒子不是一种,如老子所说,是许多种“混成”在一起。“混成”,是一种“和合”状态。这就是说,没有“和”就没有“道”, 无“和”不成“道”。“道”与“和”,是相伴而生,相伴而存,不可分离的。

二十一章的“象”、“物”、“精”、“真”、“信”,也是一种浑然一体的“和合”状态。

《易·系辞上传·第二章》曰:“一阴一阳谓之道。”即是说“道”是阴阳和合而成。中华传统文化的“阴阳说”,与现代科学的正负粒子说,又有许多耦合与联系,也是具有真实的存在性。

“道”是宇宙万物以及人类社会产生、形成的总根源、总根据,而“和”是宇宙万物以及人类社会产生、形成必不可少的过程、动力、状态。“道”与“和”,如影随形,相伴不离。“和”的作用不可小视!

老子所说的的“道”,一方面具有实际存在的形而下的物质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形而上③的丰富内涵。关于形而上,自古及今,有各种各样的理解和说法,我们这里不详作讨论。按照老子所说的“道”,笔者认为,在社会的层面,就是意识以及与社会、自然发生关系后所形成的意识形态。按照现代哲学的概括,“指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对于世界和社会系统的看法和见解,包括政治、法律、艺术、宗教、哲学、道德等思想观点。”④

人在社会要谋求生存,谋求社会的发展,个体的人,群体的人,各行各业,去干各种各样的事情,都是在成就事功。要成就事功,按照老子的要求,都必须尊道贵德,依“道”而行,以取得成就。所以,“道”与成事,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孔孟以及后世儒家学派所言之“道”,基本上属于这个层面、范畴。其核心是成事,成就事业,促成社会发展。而“和”在“道”与成事之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广泛重视。

习近平主席2014年9月中旬访问印度时说:“中华民族主张的‘天下大同’和印度人民追求的‘世界一家’、中华民族推崇的‘兼爱’和印度人民倡导的‘不害’是相通的,我们都把‘和’视作天下之大道,希望万国安宁、和谐共处。”习主席这里所说的“大道”,是道路宽广之“大道”,理国治世之“大道”,体现着真理、规律、社会历史发展趋向之“大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大同的梦想之“大道”。与早年孙中山先生题写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道”内涵一致。总之,是形而上的成就伟业的智慧、哲理的境界、高度,表现了大国领袖、划时代的伟大政治家,贯通历史,远瞻未来的眼光、气度、胸怀和风范。

2014年5月15日,习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时讲话说:“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

习主席2014年的两次讲话,从政治、社会的层面、范畴来谈论中国的“和”文化,其基本精神,都是以中华民族的“和”文化、“和”的民族精神,来昭示天下,在世界各国的不同中,去谋求大同,以成就全人类的和平大业、安乐梦想。“和”,在今天,对于“构建人类共同体”,成就“天下之大道”,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和能成就“天下之大道”,毋庸置疑。

老子所说的“道”之形而上的另一个层面,是修道之“道”。牵扯到人的意识、精神的空、无境界,以及大自然的无限性、玄奥性,对于修炼者来说,是探索宇宙奥秘、穷劫难尽的追求,就是老子所说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以至于达到“和光同尘”、天人合一的境界。即是说,修炼者之成道,也必须有“和”才能“成”。这个问题,我们这里也不详作讨论。

总之,不论从那个方面、层面说,“道”无“和”不能成,和能成道。

二、“和”能成“物”

 “和”,不能生物,因为它不具备直接生物的因子、元素。但却能“成”物。

《老子》第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一”是一种统一、和谐、清静状态。是“道”的特性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易·系辞下传》曰:“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动,实则是事物对立面的矛盾运动。“贞夫一者”,即“正夫一者”。《楚辞·离骚》曰:“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游国恩纂义引朱熹曰:“其曰‘摄提贞于孟陬’乃谓斗柄正指寅位之月耳。”“贞”作“正”解。《易》也说以一为正。和《老子》相同,亦追求的是统一,和谐。《老子》第三十九章说天、地、神、谷、万物、侯王“得一”以清、以宁、以灵、以盈、以生、以为天下正,是对这些物体的存在状态的描述,是对“一”的作用、性能的表述,也是对这些物相保持统一、和谐状态的看重。后世道教及宋明理学所说的太极、无极,用图式表示,就是一个圆圈。这实际就是宇宙间万事万物存在体的标示。天的存在是一个统一体的“一”,地、神、谷、万物、侯王每一存在群体或个体都是一个“一”。《易·系辞上传·第十一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老子“道生一,一生二”的思想和《易经》是一脉相承的。宋代理学家认为“太极”即是“理”。《朱子语类》卷七五:“太极只是一个浑沦底道理,里面包含着阴阳、刚柔、奇偶,无所不有。”这说明“一”、“太极”没有存在的实在性,是标示事物存在的符号、图式体现着事物发展的过程和规律。这类符号、图式,都代表的是“有”;而“道”的存在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的状态。故而,不能将“一”等同于道。如前所述,“无”不是什么都没有,只是人的肉眼看不见罢了。

老子所说的“一生二、二生三”的“二”,指的是“阴阳”,而不是《易》所说的“太极生两仪”的“天地”。其实,天地也是阴阳二气和合而成。《淮南子·天文训》:“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和合而万物生。”

“二生三”的“三”,指的是新生个体。“三生万物”,仍然包含着“二生三”的内涵,是阴阳和合生“三”的积累。其后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是对前面几句话的具体化阐释,是“三生万物”的“万物”之不断再生繁衍。

 “负阴”是背负着阴,即为背向着阴;“抱阳”,即怀抱着阳,是面向阳。向阳,是万物之本能本性。这说明老子观察事物极其精细,用词十分精当。这一句,也是老子对“二”的解释。

《说文》曰:“沖,涌繇(通摇)也。”“沖气”,并不是指的一种气体,而是指阴阳二气鼓荡、涌摇相沖。沖作动词。阴阳二气相沖涌摇,得以相互和合,产生新物。《礼记·郊特牲》:“阴阳和而万物得。”孔颖达疏:“和,犹合也。”阴阳二气和合,万物得以繁衍。《庄子·田子方》:“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出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万物生焉。”

阴阳二气和合,在万物生成的过程中起着必不可少的大作用,是阴阳二气“和合”的作用、过程以及所达到的调适、和谐状态,没有“和”的作用与过程,“道”是不能“生”物、“成”物的。

宇宙间万事万物的产生、变化,内外部矛盾是根本方面,统一、和谐、平衡不可能无休止地维持下去;物极必反,原来的平衡必然会被新的矛盾所打破,再求得新的平衡。所以《老子》第三十九章说:“天毋已清将恐裂,地毋已宁将恐发,神毋已灵将恐歇,谷毋已盈将恐竭,万物毋已生将恐灭,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事物原来的统一、和谐、平衡必然会被其内部、外部的矛盾所打破,以求得新的平衡。这种求得新的平衡的过程,不仅是各种条件、因缘、要素的和合作用,而且是体现着演化趋向和规律的动能与过程,既具有形而下的物理学、生物学的意义,也具有形而上的哲学意义。《老子》第五十一章说“物形之,势成之”,这宇宙万物内驱外动的“势”,就是“冲气以为和”的“和”。“和”就是生成宇宙万物的动势、动能。

早于老子200多年的史伯的“和实生物”(见《国语·郑语》)的“实”,是指人的肉眼看得见的有形之物。“和实”,是指动植物的生殖繁衍、“和羹”之类,是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的交合、化合、混合,没有形而上的宇宙学、哲学意义,与老子所说的“道生万物”以及“冲气以为和”的“和”,有根本性的差别。老子的“道生万物”,包括着“和实生物”;“和实生物”是“道生万物”的重要内容,但它不能取代“道生万物”。

安徽大学资深教授钱耕森先生,以“和羹”作为“和生万物”的论据。这恰好是“和成生物”的例证。

“和羹”是合成、制作新物。制作的技巧、过程是“用”,是以有“鸡、鱼、肉、蛋等主料,又要有油、盐、酱、醋等佐料,还要有水、火等资源”⑤为先决条件的,没有这些实体的“物”,仅仅靠“和”是绝对生不出新物的。但是,仅有主料、佐料与水、火等资源,没有“和”作动力,没有“和”的过程,这“和羹”也是做不出来的。“和”能“成”物,无“和”物难成,其理明矣!

三、“和”能成事

 “和”能成物,主要是物理学、生物学的范畴;而“和”能成事,则基本上是社会学的范畴。中华民族的“和”文化,涉及自然、社会的方方面面,具有非常宽泛、丰富的内涵。但是,它的主要根须,却大致都是扎根在社会、人文的土壤之中。

从文字学的视角来看“和”,较早的甲骨文“龢”(通“和”)字,上面是一个钝角大写英文“A”字,似乎代表“天”;下面有三个人(代表一群人)围一圈手拉手跳舞,表示合作、和同、和谐、和乐等;整体标示着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合一。一个“和”字,既有形而上的宇宙学内涵,又有社会学、人文学、生命学的内涵。

从语义学的视角来看“和”,作动词,表现一种动力,动态,动势。诸如和一,和心,和曲,和味,和协,和好,和俗,和解,和邻,等等。“和”又用来描状、表现人的一种态度、情感,或者人际关系间的和善友好、和睦相处,这类词汇更多,如和气,和悦,和恰,和平,和谐,和睦,和蔼,和众,和同,等等。其意涵,大都在习近平主席2014年5月15日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时讲话所概括的“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与“协和万邦的国际观”框架之内。

“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篇》。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孔子心目中,“君子”是最高人格的典范。用今天的语言来表述,就是他们在处理社会人际关系时,首先秉持一种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合作共赢的态度,不盲目附和、趋同,更不同流合污,而是讲真话,阐发不同见解和观点,追求真理。

“不同”,体现着社会、事物存在、变化的矛盾运动。社会、事物是在不同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前进的。要是没有“不同”,社会、事物也就不存在了,当然更谈不上发展、前进了。习主席把“和而不同”,提高到“社会观”的高度,其中的深意正在这里?

对于高层领导来说,在治国理政、处理复杂的国际关系时,始终看到这个“不同”,才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是个客观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对于一般人来说,也应该具有这个理念,才不至于盲从而犯错误。

正视“不同”,那是不是就不讲、不要“同”了?《国语·郑语》中记载的史伯的一段话,讲得很全面。史伯先说“同则不继”,与孔子的说法一致。其后又说:“于是乎先王聘后于异姓,求财于有方,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有方”、“多物”说的是广开财路、言路,照应的是他前面所说“千品”、“亿事”一大段,说的是“和”发挥到了极致——“和之至也”。而最终的目的是“务和同也”。

史伯不是不要“同”,而是要用众多的“不同”,“务和同”,来求得最后的大同,这是史伯“不同”与“同”的辩证法。然而,“务和同”的理想和愿望,往往难以实现,最后只好是“求同存异”了!尽管如此,“务和同”的方向与目标,却是不能放弃的。这就要靠“和”这个动力,不断地去“务和同”,以成就事业。

最近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新征程”的“四新”理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是要号召、鼓动全体党员、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去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让梦想成真。

我们常说“家和万事兴”,推而广之,国和万事成;构建人类共同体,世界和平,人类安宁!

“协同万邦的国际观”,是习主席根据中华民族“和”文化的精神,概括出的新提法。怎样“协同万邦”?这也要本着“和而不同”“务和同”的原则,求大同,存小异,大国小国,一样平等,和平相处,友好往来,互利共赢,共谋发展。

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处理社会问题,依据“协和万邦”的思想协调国际间国与国的关系,都必须以“和善”为基础。“人心和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和”文化的核心理念。老子的《道德经》,集中讲的就是“道”和“德”,成为全世界翻译语种最多、发行量最大的一部书。“人心和善的道德观”,是做人的基石,也是治国理政、协调国际关系的基石。

中国“和”文化的“和”之当今社会之用,主要的着眼点,不是顺其自然的“生”,而是发挥“和”的巨大能动性的“成”。“和”的作用与价值,主要在社会学方面,主要的功能与应用是成事。成事,就包含着“生物”。例如,成就农耕之事,必然以庄稼的旺长与丰收为目的。因此,“生”“成”二字相连曰“生成”。欲“生物”,必先“成事”。“和气生财”,不是“和气”能直接“生”出“财”来。而是,人与人通过“和气”“和谐”的交往协商,办成了这样、那样的事情,达成了这样那样的协议,进行农业耕作、工业制造、商业流通,才能“生”出财富来。很明显,“和”的本质是“成”,有成才有生。

《老子》第五十一章说的内驱外动的“势成之”,为我们提供了“和”文化理论架构之精、气、神。“物”之“生”,也是由于“势”之“成”。钱耕森先生立足于当今现实社会的需要,着意于对“和”的功能与作用的探讨,是非常值得称道的!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和平、公平、公正的思想,资源丰富,意义重大而深远。“和”,能“成”万物、万事;万事万物,无“和”不能成。单个的人,抬脚动手,都要与人间万类去“和”,并达到“和”之最佳状态;不“和”,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做不成。“成”与“和”,二者如影随形,共存共在。“和”的意义大矣哉!

“和成万事”,这不仅是一个响亮的口号,它其中蕴含着深刻、丰富的哲理,值得我们不断地去研究,去畅扬,去推行,。

“和”在成道、成物、成事的过程中的巨大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开发、利用。

“大道和生学”不能成立。然而,“大道和成学”,完全可以成立,准确鲜亮,器宇轩昂,“势”能巨大,潜力无穷,值得大力倡导宣扬。创建、倡扬“大道和成学”,对于振奋中华民族精神,成就世界和平伟业,显得十分重要,非常必要。毫无疑问,一定会发挥出正能量和大作用!

此文仅是抛砖引玉之论,以期能引起学界的应和,来完善理论体系,推而广之,以发挥其应有的广泛的巨大社会作用。

注释:

① 网文《为什么说“和”是中国文化的精髓?》Jacky_朱松清_新浪博客 18个回答之一  2016年1月12日  blog.sina.com.cn/s/blo...  - 百度快照

② 百度百科 《大爆炸宇宙论》 baike.baidu.com/

③ 《易经·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宋朱熹《答黄道夫》:“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理”无物之质,不能生物。“理”不能与“道”划等号。很明显,朱熹对“形而上”的解释,难以成立。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卷中:“形谓已成形质。形而上犹曰形以前,形而下犹曰形以后。阴阳之未成形质,是谓形而上者也,非形而下明矣。”这又将“道”的形而上一面,所包含的大自然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的规律,人的思想意识等等丰富的诸多内涵忽视了。关于形而上的理解,是可以作一篇大文章的。

④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 1991年  第七册第66页

⑤ 引自2015年3月2日《光明日报》钱耕森《大道和生学》一文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论“大道和成学”

道教之音 王西平

2019-11-17 20:36:06

|
论“大道和成学”
|

安徽大学资深教授钱耕森先生,为了弘扬中华“和”文化,于2015年3月2日,在《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大道和生学》一文,提出了“大道和生学” 新理念,打出了“和生万物”的旗帜,可惜此论难以成立!(见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宗教网、道教之音网《对“‘大道和生学’简论”一文之异议》及汪韶军《“和”文化研究的新拓展》中的“两点疑惑”)这恰恰是“大道和成学”的先导。“和”的作用大矣哉!

“和”,是成道、生物、成事必不可少的过程、条件、动力;“和”,在宇宙形成、万物生成以及人类社会持续发展进程中,能够不断成就各项事业,具有巨大的历史、现实作用和意义。“大道和成学”,完全可以成立,值得深入研究,进而在全中国、全世界畅扬、推广、实行,前景广阔。为此,本文就“大道和成学”的立论,作初步探讨,就教于专家及广大读者。

一、“和”能成“道”

中国古典文献中,道,有多种含义和用法。但是,自《老子》一书面世后,逐渐普遍认同了老子所赋予的有特定内涵的“道”,并被后世研究者视之为宇宙万物生成的总根源、总根据。这一认识,现世《老子》研究者,基本没有分歧。然而,为什么说“道”是“宇宙万物生成的总根源、总根据”?却很少有人能做出准确的、有说服力的回答。一般学者,将“道”定义为形而上学的纯哲学性概念。还有人认为:“‘道’只是概念上存在而已。”这些大都依从的《易·系辞上传•第十二章》“形而上者谓之道”的祖述。这和老子所说的“道”,却有着根本性的差别。《老子》和现代科学所说的宇宙、天地的生成,是一个漫长的物质演化过程;天地产生以后,万物的产生,按照生物学的观点,也有一个漫长变化、演进过程。这一切都是以物质为基础的,绝不仅仅是“形而上学的问题”。 用老子所说的“道”,就都能解说,都能概括。

老子第一章开宗明义:“道可道,非常道”,是说“道”是可以言说的,但说出来的“道”,不是“道”的实体,仅是概念;他要说的“道”,不是平常所说的道路、道理之类,而是既体现着恒常规律的哲理性、玄奥性,却又是实体性存在的具有特定含义的“道”。老子这里首先将他所说的“道”,与他之前古典文献中所说的区别开来,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

关于“道”的哲理性,如前所述,后世研究者没有异议。唯“道”的实在性,却罕有论及。其实,《老子》第二十一章,早已言之凿凿,“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是说“道”作为“物”,是真实的存在,只是“唯恍唯惚”而已。紧接着老子说:“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象”、“物”、“精”、“真”、“信”,皆为实有。这些“实有”,不是人的肉眼能看得见的有形的固态物体,而是老子所特定的“无”;老子所谓的“无”,正像现代物理学所说的“真空”一样,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存在着人的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老子》第四章、第五十六章说“和其光,同其尘”,此“光”,实则就是由今天所说的光粒子构成:“尘”,老子用来比喻他所“观”到的微观世界但却不知其名的微粒,实则即是现代科学所说的“基本粒子”。

《老子》第四十三章说“无有入于无间”,“无有”怎么能“入于”无有间隙的坚硬之物?这实则是耦合了今天的粒子穿透和粒子传播现象。“和光同尘”,也是耦合了今天的光能与粒子传播感应现象。(实则是十分吻合)有关网文说:“人与天合,人是可以有无限潜能的。如,梁燕城博士结合量子力学认为宇宙整体上是矛盾的,或者说有并存互补的力量。-------实验证明,两个粒子从两个方向飞,但是你看一边,另外一边会动。最不可思议的是,人的看的行为会影响所看的事情,也就是说,宇宙并不是独立于人的观察之外的。”①这和老子所说的“和光同尘”的意旨几乎完全相同。这是“天人合一”的深层境界。

还有老子所说的“有无相生”,等等,这些统统都包含在“道之为物”的“物”之实在性之中。

《老子》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之世,没有现代科学仪器,什么电子、光子、粒子以及传播、感应,一概“不知其名”,于是“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这个既“其大无外”,又“其小无内”(见《关尹子·八筹》、《管子·内业篇》)的“道”,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按照伽莫夫的“宇宙大爆炸”理论,一般的表述认为,“爆炸之初,物质只能以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基本粒子形态存在。宇宙爆炸之后的不断膨胀,导致温度和密度很快下降。随着温度降低、冷却,逐步形成原子、原子核、分子,并复合成为通常的气体。”②基本粒子是无形的,老子描述为“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不是什么都没有,实则是“有物混成”。按“大爆炸”理论,基本粒子不是一种,如老子所说,是许多种“混成”在一起。“混成”,是一种“和合”状态。这就是说,没有“和”就没有“道”, 无“和”不成“道”。“道”与“和”,是相伴而生,相伴而存,不可分离的。

二十一章的“象”、“物”、“精”、“真”、“信”,也是一种浑然一体的“和合”状态。

《易·系辞上传·第二章》曰:“一阴一阳谓之道。”即是说“道”是阴阳和合而成。中华传统文化的“阴阳说”,与现代科学的正负粒子说,又有许多耦合与联系,也是具有真实的存在性。

“道”是宇宙万物以及人类社会产生、形成的总根源、总根据,而“和”是宇宙万物以及人类社会产生、形成必不可少的过程、动力、状态。“道”与“和”,如影随形,相伴不离。“和”的作用不可小视!

老子所说的的“道”,一方面具有实际存在的形而下的物质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形而上③的丰富内涵。关于形而上,自古及今,有各种各样的理解和说法,我们这里不详作讨论。按照老子所说的“道”,笔者认为,在社会的层面,就是意识以及与社会、自然发生关系后所形成的意识形态。按照现代哲学的概括,“指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对于世界和社会系统的看法和见解,包括政治、法律、艺术、宗教、哲学、道德等思想观点。”④

人在社会要谋求生存,谋求社会的发展,个体的人,群体的人,各行各业,去干各种各样的事情,都是在成就事功。要成就事功,按照老子的要求,都必须尊道贵德,依“道”而行,以取得成就。所以,“道”与成事,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孔孟以及后世儒家学派所言之“道”,基本上属于这个层面、范畴。其核心是成事,成就事业,促成社会发展。而“和”在“道”与成事之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广泛重视。

习近平主席2014年9月中旬访问印度时说:“中华民族主张的‘天下大同’和印度人民追求的‘世界一家’、中华民族推崇的‘兼爱’和印度人民倡导的‘不害’是相通的,我们都把‘和’视作天下之大道,希望万国安宁、和谐共处。”习主席这里所说的“大道”,是道路宽广之“大道”,理国治世之“大道”,体现着真理、规律、社会历史发展趋向之“大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大同的梦想之“大道”。与早年孙中山先生题写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道”内涵一致。总之,是形而上的成就伟业的智慧、哲理的境界、高度,表现了大国领袖、划时代的伟大政治家,贯通历史,远瞻未来的眼光、气度、胸怀和风范。

2014年5月15日,习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时讲话说:“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

习主席2014年的两次讲话,从政治、社会的层面、范畴来谈论中国的“和”文化,其基本精神,都是以中华民族的“和”文化、“和”的民族精神,来昭示天下,在世界各国的不同中,去谋求大同,以成就全人类的和平大业、安乐梦想。“和”,在今天,对于“构建人类共同体”,成就“天下之大道”,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和能成就“天下之大道”,毋庸置疑。

老子所说的“道”之形而上的另一个层面,是修道之“道”。牵扯到人的意识、精神的空、无境界,以及大自然的无限性、玄奥性,对于修炼者来说,是探索宇宙奥秘、穷劫难尽的追求,就是老子所说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以至于达到“和光同尘”、天人合一的境界。即是说,修炼者之成道,也必须有“和”才能“成”。这个问题,我们这里也不详作讨论。

总之,不论从那个方面、层面说,“道”无“和”不能成,和能成道。

二、“和”能成“物”

 “和”,不能生物,因为它不具备直接生物的因子、元素。但却能“成”物。

《老子》第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一”是一种统一、和谐、清静状态。是“道”的特性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易·系辞下传》曰:“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动,实则是事物对立面的矛盾运动。“贞夫一者”,即“正夫一者”。《楚辞·离骚》曰:“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游国恩纂义引朱熹曰:“其曰‘摄提贞于孟陬’乃谓斗柄正指寅位之月耳。”“贞”作“正”解。《易》也说以一为正。和《老子》相同,亦追求的是统一,和谐。《老子》第三十九章说天、地、神、谷、万物、侯王“得一”以清、以宁、以灵、以盈、以生、以为天下正,是对这些物体的存在状态的描述,是对“一”的作用、性能的表述,也是对这些物相保持统一、和谐状态的看重。后世道教及宋明理学所说的太极、无极,用图式表示,就是一个圆圈。这实际就是宇宙间万事万物存在体的标示。天的存在是一个统一体的“一”,地、神、谷、万物、侯王每一存在群体或个体都是一个“一”。《易·系辞上传·第十一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老子“道生一,一生二”的思想和《易经》是一脉相承的。宋代理学家认为“太极”即是“理”。《朱子语类》卷七五:“太极只是一个浑沦底道理,里面包含着阴阳、刚柔、奇偶,无所不有。”这说明“一”、“太极”没有存在的实在性,是标示事物存在的符号、图式体现着事物发展的过程和规律。这类符号、图式,都代表的是“有”;而“道”的存在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的状态。故而,不能将“一”等同于道。如前所述,“无”不是什么都没有,只是人的肉眼看不见罢了。

老子所说的“一生二、二生三”的“二”,指的是“阴阳”,而不是《易》所说的“太极生两仪”的“天地”。其实,天地也是阴阳二气和合而成。《淮南子·天文训》:“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和合而万物生。”

“二生三”的“三”,指的是新生个体。“三生万物”,仍然包含着“二生三”的内涵,是阴阳和合生“三”的积累。其后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是对前面几句话的具体化阐释,是“三生万物”的“万物”之不断再生繁衍。

 “负阴”是背负着阴,即为背向着阴;“抱阳”,即怀抱着阳,是面向阳。向阳,是万物之本能本性。这说明老子观察事物极其精细,用词十分精当。这一句,也是老子对“二”的解释。

《说文》曰:“沖,涌繇(通摇)也。”“沖气”,并不是指的一种气体,而是指阴阳二气鼓荡、涌摇相沖。沖作动词。阴阳二气相沖涌摇,得以相互和合,产生新物。《礼记·郊特牲》:“阴阳和而万物得。”孔颖达疏:“和,犹合也。”阴阳二气和合,万物得以繁衍。《庄子·田子方》:“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出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万物生焉。”

阴阳二气和合,在万物生成的过程中起着必不可少的大作用,是阴阳二气“和合”的作用、过程以及所达到的调适、和谐状态,没有“和”的作用与过程,“道”是不能“生”物、“成”物的。

宇宙间万事万物的产生、变化,内外部矛盾是根本方面,统一、和谐、平衡不可能无休止地维持下去;物极必反,原来的平衡必然会被新的矛盾所打破,再求得新的平衡。所以《老子》第三十九章说:“天毋已清将恐裂,地毋已宁将恐发,神毋已灵将恐歇,谷毋已盈将恐竭,万物毋已生将恐灭,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事物原来的统一、和谐、平衡必然会被其内部、外部的矛盾所打破,以求得新的平衡。这种求得新的平衡的过程,不仅是各种条件、因缘、要素的和合作用,而且是体现着演化趋向和规律的动能与过程,既具有形而下的物理学、生物学的意义,也具有形而上的哲学意义。《老子》第五十一章说“物形之,势成之”,这宇宙万物内驱外动的“势”,就是“冲气以为和”的“和”。“和”就是生成宇宙万物的动势、动能。

早于老子200多年的史伯的“和实生物”(见《国语·郑语》)的“实”,是指人的肉眼看得见的有形之物。“和实”,是指动植物的生殖繁衍、“和羹”之类,是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的交合、化合、混合,没有形而上的宇宙学、哲学意义,与老子所说的“道生万物”以及“冲气以为和”的“和”,有根本性的差别。老子的“道生万物”,包括着“和实生物”;“和实生物”是“道生万物”的重要内容,但它不能取代“道生万物”。

安徽大学资深教授钱耕森先生,以“和羹”作为“和生万物”的论据。这恰好是“和成生物”的例证。

“和羹”是合成、制作新物。制作的技巧、过程是“用”,是以有“鸡、鱼、肉、蛋等主料,又要有油、盐、酱、醋等佐料,还要有水、火等资源”⑤为先决条件的,没有这些实体的“物”,仅仅靠“和”是绝对生不出新物的。但是,仅有主料、佐料与水、火等资源,没有“和”作动力,没有“和”的过程,这“和羹”也是做不出来的。“和”能“成”物,无“和”物难成,其理明矣!

三、“和”能成事

 “和”能成物,主要是物理学、生物学的范畴;而“和”能成事,则基本上是社会学的范畴。中华民族的“和”文化,涉及自然、社会的方方面面,具有非常宽泛、丰富的内涵。但是,它的主要根须,却大致都是扎根在社会、人文的土壤之中。

从文字学的视角来看“和”,较早的甲骨文“龢”(通“和”)字,上面是一个钝角大写英文“A”字,似乎代表“天”;下面有三个人(代表一群人)围一圈手拉手跳舞,表示合作、和同、和谐、和乐等;整体标示着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合一。一个“和”字,既有形而上的宇宙学内涵,又有社会学、人文学、生命学的内涵。

从语义学的视角来看“和”,作动词,表现一种动力,动态,动势。诸如和一,和心,和曲,和味,和协,和好,和俗,和解,和邻,等等。“和”又用来描状、表现人的一种态度、情感,或者人际关系间的和善友好、和睦相处,这类词汇更多,如和气,和悦,和恰,和平,和谐,和睦,和蔼,和众,和同,等等。其意涵,大都在习近平主席2014年5月15日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时讲话所概括的“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与“协和万邦的国际观”框架之内。

“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篇》。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孔子心目中,“君子”是最高人格的典范。用今天的语言来表述,就是他们在处理社会人际关系时,首先秉持一种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合作共赢的态度,不盲目附和、趋同,更不同流合污,而是讲真话,阐发不同见解和观点,追求真理。

“不同”,体现着社会、事物存在、变化的矛盾运动。社会、事物是在不同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前进的。要是没有“不同”,社会、事物也就不存在了,当然更谈不上发展、前进了。习主席把“和而不同”,提高到“社会观”的高度,其中的深意正在这里?

对于高层领导来说,在治国理政、处理复杂的国际关系时,始终看到这个“不同”,才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是个客观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对于一般人来说,也应该具有这个理念,才不至于盲从而犯错误。

正视“不同”,那是不是就不讲、不要“同”了?《国语·郑语》中记载的史伯的一段话,讲得很全面。史伯先说“同则不继”,与孔子的说法一致。其后又说:“于是乎先王聘后于异姓,求财于有方,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有方”、“多物”说的是广开财路、言路,照应的是他前面所说“千品”、“亿事”一大段,说的是“和”发挥到了极致——“和之至也”。而最终的目的是“务和同也”。

史伯不是不要“同”,而是要用众多的“不同”,“务和同”,来求得最后的大同,这是史伯“不同”与“同”的辩证法。然而,“务和同”的理想和愿望,往往难以实现,最后只好是“求同存异”了!尽管如此,“务和同”的方向与目标,却是不能放弃的。这就要靠“和”这个动力,不断地去“务和同”,以成就事业。

最近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新征程”的“四新”理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是要号召、鼓动全体党员、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去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让梦想成真。

我们常说“家和万事兴”,推而广之,国和万事成;构建人类共同体,世界和平,人类安宁!

“协同万邦的国际观”,是习主席根据中华民族“和”文化的精神,概括出的新提法。怎样“协同万邦”?这也要本着“和而不同”“务和同”的原则,求大同,存小异,大国小国,一样平等,和平相处,友好往来,互利共赢,共谋发展。

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处理社会问题,依据“协和万邦”的思想协调国际间国与国的关系,都必须以“和善”为基础。“人心和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和”文化的核心理念。老子的《道德经》,集中讲的就是“道”和“德”,成为全世界翻译语种最多、发行量最大的一部书。“人心和善的道德观”,是做人的基石,也是治国理政、协调国际关系的基石。

中国“和”文化的“和”之当今社会之用,主要的着眼点,不是顺其自然的“生”,而是发挥“和”的巨大能动性的“成”。“和”的作用与价值,主要在社会学方面,主要的功能与应用是成事。成事,就包含着“生物”。例如,成就农耕之事,必然以庄稼的旺长与丰收为目的。因此,“生”“成”二字相连曰“生成”。欲“生物”,必先“成事”。“和气生财”,不是“和气”能直接“生”出“财”来。而是,人与人通过“和气”“和谐”的交往协商,办成了这样、那样的事情,达成了这样那样的协议,进行农业耕作、工业制造、商业流通,才能“生”出财富来。很明显,“和”的本质是“成”,有成才有生。

《老子》第五十一章说的内驱外动的“势成之”,为我们提供了“和”文化理论架构之精、气、神。“物”之“生”,也是由于“势”之“成”。钱耕森先生立足于当今现实社会的需要,着意于对“和”的功能与作用的探讨,是非常值得称道的!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和平、公平、公正的思想,资源丰富,意义重大而深远。“和”,能“成”万物、万事;万事万物,无“和”不能成。单个的人,抬脚动手,都要与人间万类去“和”,并达到“和”之最佳状态;不“和”,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做不成。“成”与“和”,二者如影随形,共存共在。“和”的意义大矣哉!

“和成万事”,这不仅是一个响亮的口号,它其中蕴含着深刻、丰富的哲理,值得我们不断地去研究,去畅扬,去推行,。

“和”在成道、成物、成事的过程中的巨大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开发、利用。

“大道和生学”不能成立。然而,“大道和成学”,完全可以成立,准确鲜亮,器宇轩昂,“势”能巨大,潜力无穷,值得大力倡导宣扬。创建、倡扬“大道和成学”,对于振奋中华民族精神,成就世界和平伟业,显得十分重要,非常必要。毫无疑问,一定会发挥出正能量和大作用!

此文仅是抛砖引玉之论,以期能引起学界的应和,来完善理论体系,推而广之,以发挥其应有的广泛的巨大社会作用。

注释:

① 网文《为什么说“和”是中国文化的精髓?》Jacky_朱松清_新浪博客 18个回答之一  2016年1月12日  blog.sina.com.cn/s/blo...  - 百度快照

② 百度百科 《大爆炸宇宙论》 baike.baidu.com/

③ 《易经·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宋朱熹《答黄道夫》:“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理”无物之质,不能生物。“理”不能与“道”划等号。很明显,朱熹对“形而上”的解释,难以成立。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卷中:“形谓已成形质。形而上犹曰形以前,形而下犹曰形以后。阴阳之未成形质,是谓形而上者也,非形而下明矣。”这又将“道”的形而上一面,所包含的大自然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的规律,人的思想意识等等丰富的诸多内涵忽视了。关于形而上的理解,是可以作一篇大文章的。

④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 1991年  第七册第66页

⑤ 引自2015年3月2日《光明日报》钱耕森《大道和生学》一文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